孙延河
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维度创新教育游戏,增加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趣味性与实操性,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寓教于乐地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当下德育课的教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取,更看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体验,以及从学习中最终树立的价值观。笔者以一堂德育课为例,解析小学低学段德育教育的实现手段与重要性。
一、教学文本的择定与目标取向
教学文本的择定取决于学生的具体学情,根据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学龄初期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出现可逆性运算的同时又只能把逻辑运用到具体事物上。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应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方法、准备以及重难点分析等着手,优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出发,充分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并为日后进一步面对更加复杂的知识架构夯实基础。参照以上理论,本次选取的教学文本为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节。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小学低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在基于择定文本的固有特质、结合德育教育目标的层面,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中秋节的基本概念,讲明中秋节的缘起与习俗,分清不同民族、不同节日习俗的异同之处;2.学会从讲故事的角度去解读中华传统节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强化动手能力和感知力,实现自我超越式的发展,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体会人生幸福的真谛。
二、教学环节及活动设计
在课堂教学激趣环节中,适当引入游戏形式。这里的“游戏”指教育游戏,是教师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课堂建构的灵感,从而促成“教”“学”双方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游戏在本研究中指向一切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更加适用于小学低学段学生的学情,以此让学习者在游戏中获取知识与体验,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课堂的架构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本课以“团圆”为线索,设计了“中秋连连看”“七嘴八舌”“猜猜它是啥”“谁来背诗”等四個教育游戏串联整个课堂教学,形成最终积分与教学评价。与此同时,也兼顾个人思考及小组合作探究。相对来说,内容较为充足,形式较为丰富。
课堂伊始,以学生的喜好导入课堂,在第一个环节设置“中秋连连看”游戏。课前教师为学生学习准备20张图片类磁吸卡牌,学生通过自由结合形成4个学习小组,每组分配5张卡牌。然后由教师在黑板上划分两大类别:中秋节、其他节日。通过举手等形式,让学生将卡牌分类贴到黑板上,并请大家判断分类是否正确。这个游戏对应着教材上的“我们这样过中秋”环节。游戏过后,教师介绍中秋节的基本情况,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第二个环节是“中秋节,团圆夜”,教材用讲故事的形式,以“我”的视角讲述中秋节的际遇。教师此时可以设计“七嘴八舌”游戏,让学生结合中秋节的实际,参与到课堂当中,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自己的中秋节故事。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限定学生讲述内容的长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学情,可以是只言片语,也可以是详细讲述。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做出引导,点出“赏月”“吃月饼”“点灯笼祈团圆”等不同习俗的关键信息。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兴趣,适当引导学生主导课堂。
第三个环节是“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教师可设置“猜猜它是啥”游戏。通过课件展示秋天不同节日的图片,既可以包含七夕、重阳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又可以涵盖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法定节日,还可以包括赶秋节、望果节等少数民族节日。教师设定时间,学生分组讨论,猜猜图片所示到底是什么节日,并由学生自行推举代表阐述讨论结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已经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其他节日以及这些节日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一个环节设定为“谁来背诗”游戏。通过分析教材,有一个细节值得引起重视:在课程中,始终穿插着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与思乡、团圆有关的这类古诗文。“谁来背诗”游戏就是对这一教学细节背后意义的丰富与拓展。教师首先发出引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背诗背诗我最棒!”接下来,学生根据课前搜集整理的与“月”有关的古诗文,分组抢答,为小组累积积分,提升小组共学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学情,不必局限于单一模式,可选择“背诗”或“诵读”等不同形式。
课堂教学最初是情感的交流,其次才是知识的累积。用游戏贯穿课堂,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习得新知。
三、课堂总结与反思
德育教育包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当然,仅仅依靠课堂是无法完全实现德育目标的,还需要营造学校、班级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
从本堂课中就可以看出,德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思想,而是以多学科结合的形式挖掘德育资源。通过诵读教材中一再出现的古诗词,借助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名句,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引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力争体现教学中的多重原则。一方面,根据该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习惯,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与传统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绘本类书籍或短视频,如《中秋节》《赏月会等等我》《十二个小神仙》等,这种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形式更易于小学低学段学生接受。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纪念日活动,让学生以手抄报、演讲、做手工等形式介绍不同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习俗,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这个过程,最终旨在引导学生将学习中的所得内化为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思考和参照的范本。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的本质内化为自身的教研追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多手段开展教学,依据教学中差异性与自主性原则,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学习、吸收、反思的空间,以此达成德育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