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妙绝:日本江户诗坛的宋诗接受
——以七绝选本为中心的考察

2024-01-16 05:54杨理论
长江学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五山江户宋诗

杨理论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江户后期诗坛,为了对抗蘐园古文辞派的因明学唐的伪唐诗,宋诗派领袖人物山本北山(1752—1812)提出宋诗清新的主张,倡导因宋学唐。宋三大家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被北山选定为宋诗清新的代表,引领了当时的宋诗风潮。北山带领弟子,展开了以三大家诗选为中心的系列宋诗选本的编选校刊工作,校勘翻刻清本与重新编选并重,并与书肆发行形成了良性互动。北山作序、弟子校勘编选、书肆推广的模式,有力推动了江户后期诗坛的宋诗兴盛。以此编选模式,19 世纪的前十年间连续刊行了《陆放翁诗钞》(1801)、《宋三大家绝句》(1803)、《范石湖诗钞》(1804)、《江湖诗钞》(1804)、《杨诚斋诗钞》(1808)、《宋三大家律诗》(1811)等三大家系列诗选。

以上诸选本中,《宋三大家绝句》的刊行影响最大,是江户诗坛宋诗接受的标志性事件。《宋三大家绝句》开启了以清新为诗学取向的宋诗七绝编选风潮,在唐宋诗之争的进程中,将本受贬抑的宋诗推到了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地位和高度。

一、山本北山清新诗学的标杆:《宋三大家绝句》

南宋四大家曰范、杨、尤、陆,或曰范、杨、萧、陆。尤、萧有出入焉,范、杨、陆则不移,公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引领人物不是编选者大窪诗佛和山本绿阴,而是作序的山本北山。在北山的影响下,诗佛、绿阴的编选了此书。北山序前半已见前引,后半云:

《宋三大家绝句》刊行之前两年的享和元年(1801)春,大窪诗佛、山本绿阴以及北山的另一弟

《宋三大家绝句》传播甚广,影响甚大,直接带动了江户诗坛的三家诗选的续编热潮。《宋三大家绝句》续编名为《三家妙绝》,为市河宽斋(1749—1820)编选;续续编名为《广三大家绝句》,为菊池五山(1769—1852)、大窪诗佛编选。此外,菅原老山(1788—1852),梁川星岩(1789—1858)同辑三家律诗为《宋三大家律诗》。由此可见,北山所提之“宋三大家”名号,已成为江户诗坛之习称。

二、市河宽斋的接力:《三家妙绝》与《广三大家绝句》

(一)《三家妙绝》的编选

《三家妙绝》未注明刊行年,大窪诗佛序、菊池五山和柏木如亭跋均作于文化四年(1807)春,刊

作序者大窪诗佛,乃北山和宽斋的共同弟子、《宋三大家绝句》的编选者之一。其序云:

(二)《广三大家绝句》的编选

市河宽斋编选的《三家妙绝》问世五年后的文化九年(1812),《宋三大家绝句》续续编《广三大家绝句》刊行;同年,佐羽淡斋(1772—1825)笺解的《宋三大家绝句笺解》刊行。三家绝句持续三编刊刻,且《宋三大家绝句》还出现了笺解之作,无疑大大推动了三大家诗接受的纵深发展。《广三大家绝句》的编选者为大窪诗佛和菊池五山。卷首为宽斋序,次为编选者诗佛、五山自序,编选二人乃宽斋学生,这与北山倡导的宋诗编刊模式完全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广三大家绝句》宽斋序言作于文化九年(1812)重阳后三日(九月十二日),而就在此年的五月十八日,北山已驾鹤西去。北山谢世后,宽斋作序弟子编选三家诗的这一编刊模式,完全承续北山,这抑或显示了江户宋诗学另一领袖宽斋的文学担当意识。此次编选亦依前二编之例,各选三家七绝百首,且与前二编不重复。

市河宽斋在序言中对三大家绝句的三次编选进行了总结,其云:

诗佛和五山的自序云:

癸亥岁,行与绿阴相谋,镌范、杨、陆三家绝句,每家百篇,诗合三百,北翁序之。远近争购,家有其书。李家唐诗殆几于亡。丁卯岁,宽翁再纂《三家妙绝》,采拾其遗,使行序之,桐孙暨如亭跋之。又为诗三百,篇什既富,亦可以止矣。行、桐孙两人犹不知餍,共搜遗之又遗者,更录诗三百,名曰《广三家绝句》。但急二人自序回顾了三大家绝句前两编的编撰历程和编选意图。二人轻松自得的语调,昭示着宋诗学倡导的成功。学宋诗的门径已经完全确立:“初学新进宜毋辞,而与乡党邻里受读之。”三大家绝句,已经成为学诗者之阶梯,二人更希望以此扩展到邻里乡党,从而达到三大家诗的普及。

附带说明一下,除了上述两部三大家七绝诗选之外,宽斋尚有《陆诗考实》《陆诗意注》等陆诗注本,二注本已经由单纯的编选深入到了考注,显示了江户诗坛三家诗歌接受的深度拓展,是江户宋诗接受的重要环节,但二注本在宽斋生前并未刊行,故对江户宋诗潮流的影响有限,兹不展开。

三、柏木如亭清新宋诗的拓展:《宋诗清绝》与《续宋诗清绝》

三大家绝句选本风行江户诗坛,亦带动了宋诗绝句选本的连续编选。其中,宽斋弟子、大窪诗佛同窗好友柏木如亭可为代表。正是在《宋三大家绝句》《三家妙绝》的直接影响下,柏木如亭编选了《宋诗清绝》,于文化十年(1813)刊行。卷首依次为秦鼎序、如亭自序;卷末为桑原苾堂跋。自序中,如亭对《宋诗清绝》的选诗缘起、选本来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序言开篇即明确了选本之来源为清朝曹庭栋所编之《宋百家诗存》。如亭云其所选“为七言绝句可意者三百首”,实际选诗94 家299 首。如亭明言此选本就是受到《宋三大家绝句》《三家妙绝》之影响,前书的编选者大窪诗佛为如亭同窗好友,二人同受学于市河宽斋;后书的编选者市河宽斋则是如亭的老师,如亭还曾为此书作跋。故如亭“恒以此二选本载行笥,到处说诗,为糊口之助不少”,言语中除了展现出如亭对老师、好友所编之书的推崇之外,“到处说诗”亦可见出二选本广为流传过程中的深层接受。《宋百家诗存》未选录三大家之诗,如亭《宋诗清绝》以此亦巧妙避开了已有连续编选的三大家绝句,如亭的编选目的显然是由三大家绝句扩展到整个宋代绝句:“二选则就范、杨、陆集中采各百首,兹则就曹氏选中采三百首于数十家。”如亭此序作于文化八年(辛未,1811),其时大窪诗佛、菊池五山编选之《广三大家绝句》尚未刊行(1812 年刊行),故序中未及。

如亭受业于宽斋,跻身江湖社四才子,曾被宽斋夸赞为“江湖社”的“社中翘楚”。《宋诗清绝》入选之诗,如亭遵循了北山、宽斋以及诗佛等一直以来坚持的“清新”原则:“今吾选《清绝》,江湖闲适之作居多者,固山人家分内事耳。非谓自能另出手眼而传其人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理不得不然。”如亭选诗,选录10 首以上者有8 家,依次为:姜夔(16 首)、叶茵(14 首)、朱继芳(13 首)、曹勋(12首)、俞桂(10 首)、陈藻(10 首)、何应龙(10 首)、周

如亭冠之书名的“清绝”,意为清新性灵之绝妙绝句。“清绝”一词,是如亭对北山、宽斋以三大家七绝选本为载体的清新性灵诗学导向的精要概括,《宋诗清绝》正是承此导向而来。基于此,如亭在《宋诗清绝》完成之后,又开始了《续宋诗清绝》的编选工作。惜乎续编直到如亭去世(1819)二十七年后的弘化三年(1846)才得以刊行。续编卷首为菊池五山序,卷末为辻元崧庵(1777—1857)跋。五山序云:

人生一世,不出闲忙二途耳。身心两忙,滔滔皆是。身忙而心闲者,达人所为,其或谓我有之,率皆矫诬。身闲而心忙者,世多周子,移文不绝,面目可憎,吾且唾之。必也身与心闲,行云流水,性行如一,我爱之钦之。余半生取友,独于如亭山人。观之山人,初仕为木工,一旦脱然,弃而为诗人,闲可以饫,犹且以荏土(笔者注:即江户,今东京)为闹热之境。玄游京师,山明水媚,日供吟咏,以了其闲,死而葬于东山。所谓青山埋白骨者,独山人有焉。山

崧翁即辻元崧庵,为江户后期幕府医官,雅好汉诗,为北山弟子,曾参与北山主导的《宋诗语》《宋诗础》《杨诚斋诗钞》等的校勘编撰。辛丑为天保十二年(1841),此年嘉平月(十二月)前,如亭挚友五山和崧庵就开始筹措刊刻此书。序言中交代了刊刻缘起,如亭去世“二纪”(实为二十二年),子孙嗣业为木工,无力刊刻其遗稿,五山谋诸崧庵,合力促成此遗稿的刊行。崧庵在跋语中亦呼应了此事:

此序虽未写明作序时间,但从其中“山人既没三十余年”可知,当写于此本刊行前不久,如亭殁距此书刊行,实为二十七年,未及三十年。序跋均从如亭的性行谈起,五山赞其“身与心闲,行云流水,性行如一”,然后说到其不凡之经历:“观之山人,初仕为木工,一旦脱然,弃而为诗人,闲可以饫,犹且以荏土为闹热之境。玄游京师,山明水媚,日供吟咏,以了其闲。”继而说到诗如其人、所选《宋诗清绝》正续二卷亦如其人:“山人诗固清绝,有集传世。且纂宋人绝句正续二卷,以资其清。既读其集,又读其选,精神焕发,如山人倏然而出矣。”崧庵则简括之其“为人孤介奇拔,特耽吟咏,又好山水,中岁浪游信、越之间。”五山特意点出了人之清、诗之清,进而到《宋诗清绝》选诗之清,此即是崧庵所云之“山人好尚”所在了。

结语

宋诗绝句的编选,由《宋三大家绝句》发端,继之以《三家妙绝》《广三大家绝句》的持续编选,展现了江户诗坛由“因明学唐”到“专尚宋诗”的趣向转变。三大家绝句,成为宋诗清新的代表。继而发展到整个宋代清新绝句之编选 《宋诗清绝》《续宋诗清绝》,虽选诗多局限于晚宋江湖诗人,诗学取法由三大家之高峻转向江湖派之纤弱,但仍然承载着北山倡导的清新性灵的诗学取向,由是形成了江户诗坛的清新宋诗绝句的编选风潮。特别的是,三大家七绝编选盛行,还带动了一批宗唐或唐宋兼宗

猜你喜欢
五山江户宋诗
宋诗五首(书法)
家乡的橘子红了
宋诗新解
宋诗新解
依托本土文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建材与城市规划的时代烙印——论日本江户火灾的得与失
I Like Drawing
江户日本的情报分析及世界认识
地图所见江户日本的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