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表面色度检测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01-16 10:23尚东娟裴强强赵国靖李志强张博
关键词:色度质量控制

尚东娟 裴强强 赵国靖 李志强 张博

DOI:10.16783/j.cnki.nwnuz.2024.01.018

收稿日期:20230520;修改稿收到日期:20230823

基金项目:敦煌市科技支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20JR3RA008)

作者简介:尚东娟(1993—),女,甘肃会宁人,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建筑遗址保护.

Email:1195120713@qq.com

*通讯联系人,男,研究馆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石窟寺建筑和土建筑遗址保护.

Email:peiqiangq@163.com

摘要: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外观多以目测评价协调性,受观测者主观影响较大.因此,量化评价已成为土遗址加固效果评价的关键问题,其中色度是重要的量化指标.为有效提高夯筑支顶体表面色度检测的准确性與科学性,通过检测不同颜色比例混合土试样的色度,确定人体能认别土体色差ΔE的极限为3.62~4.08,提出了色度差界限ΔE=4为土遗址夯筑支顶体色差质量控制临界值.通过现场测试发现,露天光线、边缘漏光、测试点凸凹不平均影响测试结果;光照环境与边缘漏光影响极小,当检测位置凹陷深度大于5 mm、面积大于50 mm2时,色度检测将出现较大偏差.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夯土遗址色度检测的限定条件,为土遗址规范化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土遗址;色度;光照环境;加固效果;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K 2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24)01-0125-10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romaticity detection

on the reinforced surface of rammed support roof for soil sites

SHANG Dong-juan1,2,3,4,PEI Qiang-qiang1,2,3,4,ZHAO Guo-jing2,3,4,

LI Zhi-qiang3,4,ZHANG Bo1,2,3

(1.Dunhuang Academy,Dunhuang 736200,Gansu,China;

2.National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Wall Paintings and Earthen Heritage Sites,

Dunhuang 736200,Gansu,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for Ancient Murals and Earthen Heritage Sites,Dunhuang 736200,Gansu,China;

4.Gansu Mogao Grottoe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Design Consulting Co.,Ltd.,Dunhuang 736200,Gansu,China)

Abstract:The assessment of appearance and coordination for earthen archaeological site reinforcements,which is traditionally done by visual inspection,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observers subjectivity.Quantitative evaluation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reinforcements,in which chromaticity is a key metric.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cientific validity of chromaticity measuremen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mpacted supports,tests on soil samples with varying color proportions were conducted.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human discernible chromaticity difference ΔE is ranged from 3.62 to 4.08.A chromaticity difference threshold of ΔE=4 is proposed as the critical value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lor difference in the compacted supports of earthen archaeological sites.Field tests revealed that factors such as ambient light,edge light leakage,and uneven testing points can affect the results,while the impacts of lighting conditions and edge light leakage are minimal.The significant deviations in chromaticity measurements are occurred when the testing location has a depression deeper than 5 mm and larger than 50 mm2.Based on these findings,this study introduces specific conditions for chromaticity testing in compacted earthen archaeological sites,which can offer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tandardized preservation of such sites.

Key words:earthen sites;chroma;lighting condition;reinforcement effect;quality control

我國遗存大量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土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及文化价值[1].在各种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土遗址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病害,严重威胁土遗址的保存[2].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土遗址保护进行研究[3],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探索和保护工程实践,形成了以掏蚀区夯筑支顶、表面风化渗透加固、开裂土体灌浆及锚固等为主的土遗址系列加固技术.随着保护观念的不断科学化,对土遗址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持原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4]要求文物修复者们不仅要在遗址结构特征和工艺技法上不断深入,而且要求修复后遗址外观形貌和原遗址相近,特别对区域加固、隐蔽困难、涉及范围相对较大的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体的表面色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学量化评价保护措施对遗址本体外观色调的影响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方向[5].

大量的工程实践和原始档案证明,土遗址加固后表面色差是评价工程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也逐渐成为常用加固材料筛选的重要依据[6].目前,土遗址保护措施加固前后常用的色差评价方法有目测法[7-8]和仪器测量法[9-10].目测法简单直接,凭借检验者主观感受来研判色差大小,受观测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往往在接近人类视觉辨识极限的情况下,不同观测者对同一工程加固效果可能给出不同的评价结果.仪器测量法可有效排除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然而,仪器测量易受现场光照环境、测量方式、土体表面凹凸粗糙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需要通过人为识别进一步验证标定.因此研究外界不同因素对色度检测的准确度,并提出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成为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体外观协调性评价的关键点.

色度评价在多种材质的文物鉴定、保护修复及考古分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丁银忠等[11]利用色度学中Lab均匀色度空间、LCH色度空间和分光反射光谱曲线对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瓷器釉的颜色进行定量化表征和分类,揭示了釉的不同颜色的色度

学特征;郑利平[12]采用色差计对陶瓷修复过程中的材料配色进行定量化检测与评价;曹秋彬等[13]采用CM-2600d分光测色计研究环境因素对模拟石质文物表面色度的影响;殷向东等[14]对影响陶瓷颜料颜色测量的诸因素做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陶瓷颜料颜色测量和表征的最佳方法;黄四平等[15]采用色度仪对土遗址几种加固材料进行加固前后色差的系统测试评价;周双林[16]等、和玲等[17]对土遗址加固前后的色差进行试验研究;毛维佳等[18]采用色度仪对土遗址表面进行了原位测试,发现墙体表面的裂缝与孔洞等特征均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然而并未建立孔洞尺寸、测量环境等与色差值的偏差影响关系.

文物色度的检测多集中于陶瓷等表面光滑平整的材料,对土遗址加固前后色度对比也是建立在测量面较为平整的基础上,人为测量环境、表面漏光、平整度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表面色度检测方法.基于此,本研究依据CIE1976色度空间[19],采用NR20XE色度仪对比不同比例混合土试样的色度仪器检测及人工辨识色度差的临界值,开展不同光照环境、表面漏光程度、边缘漏光程度及不同孔洞尺寸(深度、 面积)条件下的试块色度检测,并结合露天环境夯土墙体色度原位检测,分析各因素对色差结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体表面色差质量控制阈值,建立了一套遗址表面色度可量化评价的测试方法,助推我国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保护工程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进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颜色差别较大的红土、黑土和白土土料,实验用土粒径分布见图1,基本物理性质见表1.

1.2  色度仪原理

采用NR20XE色度仪测量,色度仪测量孔径为18 mm,其中NR20XE色度仪基于CIE1976LAB色域空间对物体色度进行描述,该色域空间可用笛卡尔坐标系来表示(图2),+a表示红色,-a表示绿色,+b表示黄色,-b表示蓝

色,L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实际工程中,常用明度差和总色差作为物体颜色差异的评价标准[20],计算公式为:

ΔL=L1-L2,(1)

ΔE=[(ΔL)2+(Δa)2+(Δb)2]1/2.(2)

1.3  试验方法

1.3.1  混合土样色度测试

采用色度仪和目测法分别测试红土、黑土和白土不同混合比例试样的表面色度及视觉观感.每种比例设置三块平行样,取测试结果平均值.将红土、黑土和白土以不同比例混合,共计66组,见表2.采用土遗址油压制样机制备50 cm×50 cm×50 mm的立方体试块,试块干密度为1.70 g·cm-3,待试块自然风干即含水率小于1%后,分别测试试样表面色度,一般连续测试3次取平均值.为了降低密度和含水率对结果产生的影响[21-22],各组试样密度之差不大于±0.01 g·cm-3,每组试样的含水率之差不大于±1%.

1.3.2  光照环境影响测试

选择编号为R0B0W10的试样,分别测试摄影棚内暗光(0~5 Lux)、室内自然光(300~500 Lux)、室外太阳光照射(30 000~130 000 Lux)条件下的试样表面色度,结果见图3.分别对上述试样同一位置色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3  漏光影响测试

选择编号为R0B0W10的试样,选定一平面,对该平面分别挖长18 mm、宽2 mm、深2 mm凹槽1道、2道、3道、4道、5道、6道、7道、8道(D0,D1,D2,D3,D4,D5,D6,

D7,D8),见图4(a),对8道凹槽分别拉通得到4条

拉通凹槽(D9,D10,D11,D12),见图4(b).侧

面挖长15 mm、宽5 mm、深5 mm阶梯型侧向漏光通道,为增加侧向漏光量,阶梯数量分别设置为平面、1层、2层、3层和4层(T0,T1,T2,T3,T4),见图4(c).分别对上述试样不同条件下同一位置进行色度测量(图4(d))3次,取平均值,测试方法见图5.

1.3.4  表面不平整影响测试

选择纯白R0B0W10(0∶0∶10)试样,制备不同深度和直径的圆形凹面,凹面呈锥形,由边缘至中心位置垂直距离逐渐增大,最大深度为1,2.5,5,7.5,10,12.5,15,17.5,20,22.5 mm,直径均为最大深度2倍,试样不同直径和不同深度渐变式凹面变化见图6(a)~(f),其深度和直径见表3.同时,采用编号为R0B0W10的试样,制备表面均匀,深为5 mm,边长分别为5,7,10,15,20,25 mm的试样,测试平底不同边长正方形凹面的色度变化,见图6(g)~(l),其深度和边长见表4.分别测试同一位置色度3次,色度仪测试结果取平均值,测试方法见图5.

1.3.5  露天环境原位测试

在露天足尺夯土墙(图7)上选取1 m×1 m正方形,测试区域采用小铁钉和细绳划分为10 cm×10 cm不同区块,并用三维扫描仪测试不同区块的表面平整程度,准确量测表面起伏尺度,其中三维扫描为FARO Quantum Max ScanArm臂式三维扫描仪,测量速率为每秒48 000次,扫描区域275 cm×250 mm,分辨率0.05 mm,精确度0.02 mm.

考虑到表面不平整的影响,每个网格内分别在4个角及中心位置测试5个点,见图8.在100个10 cm×10 cm网格内选取一个相较最平整平面为基准测量面,测得平均基准点色度值L为61.58,a为7.56,b为14.91;记录其他网格内的色度测量值,对比基准点得到不同测试网格内不同点位的ΔL,Δa和Δb,并计算得到色差值ΔE,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表面不平整程度与测试色度值之间的关系.

图8  夯土墻体色度测量点

Fig 8Measurement points for the chromaticity

of rammed earth walls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混色土样色度检测

红-黑混合土与纯黑土R0B10W0、纯红土R10B0W0明度差及色度差见图9.由图9可知,随着红土含量占比的增加,红-黑混合土与R10B0W0的明度差逐渐减小,与R0B10W0的明度差逐渐增大,红土含量越高,混合土的明度越低,即混合土的透明度越差,混合土的明度差曲线的间距为纯黑土R0B10W0、纯红土R10B0W0的明度之差.随着红土含量的增加,红-黑混合土与R10B0W0的总色差逐渐减小,与R0B10W0的总色差逐渐增大;红土含量较少时,混合土的色度差曲线斜率较大,表明少量红土对红-黑混合土色度影响较大;随着红土含量的继续增加,混合土的色度差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与红土含量以正比例关系发生变化.

红-白混合土明度和色度与纯红土R10B0W0、纯白土R0B0W10的明度差及色度差见图10.由图10可知,随着红土含量的增加,红-白混合土与R10B0W0的明度差减小,与R0B0W10的明度差逐渐增大,明度差曲线近似为直线,但随着红土含量的增加,红白混合土的明度在持续降低.红-白混合土与R10B0W0的色度差与红土含量呈负相关,与R0B0W10的色度差呈正相关,色差曲线均以线性关系发生变化.

黑-白混合土明度和色度与纯黑土R0B10W0、纯白土R0B0W10明度差、色度差见图11.由图11可知,黑-白混合土与R0B10W0的明度差随黑土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趋势,说明黑-白混合土的明度随着黑土含量的增加在减小.黑-白混合土与R0B0W10明度差变化随着黑土含量增加与黑白混合土与原黑土明度差变化趋势一致.随着黑土含量的增加,黑-白混合土与R0B10W0色度差呈负相关,与原白土色度差呈正相关,即随着黑土含量的增大,黑白混合土与原黑土颜色变化越接近,与原白土颜色变化越明显.

在色域空间里,颜色越黑明度越低,颜色越白明度越高,结合图9-11可知,混合土中,同等比例掺杂纯土对土体颜色改变的影响为:黑土>红土>白土.混合少量明度低的土体能引起较大的土体色差,即明度低的土体对土体颜色变化的贡献值更大.

2.2  土遗址支顶加固色差阈值

选取经验丰富的现场施工人员和室内实验人员,对3种不同颜色比例混合土所制备试块的颜色进行比对(图12).将比对结果与色度仪测量得到色差值对应,得到夯筑支顶加固色差阈值.选择纯红土R10B0W0与红-黑混合土试样R9B1W0,R8B2W0,R7B3W0,R6B4W0,R5B5W0,R4B6W0,R3B7W0,R2B8W0,R1B9W0以及红-白混合土试样R9B0W1,R8B0W2,R7B0W3,R6B0W4,R5B0W5,R4B0W6,R3B0W7,R2B0W8,R1B0W9,综合人为观测可得,红-黑混合试样R5B5W0与R10B0W0对比有明显的色差,在红-黑混合试样中,当红土所占比例小于6时,人为观察色差越明显,由图9可知,R6B4W0与R10B0W0的色差值为3.62.综合人为观测可得,红-白混合试样R6B0W4与R10B0W0对比有明显的色差,在红-白混合试样中,当红土所占比例小于7时,人为观察色差越明显,由图10可知,R7B0W3与R10B0W0的色差值为3.97.

同理选择纯黑土R0B10W0与黑-红混合土试样R1B9W0,R2B8W0,R3B7W0,R4B6W0,R5B5W0,R6B4W0,R7B3W0,R8B2W0,R9B1W0以及黑-白混合土试样R0B9W1,R0B8W2,R0B7W3,R0B6W4,R0B5W5,R0B4W6,R0B3W7,R0B2W8,R0B1W9,综合人为观测可得,红-黑混合试样R3B7W0与R0B10W0对比有明显的色差,在黑-红混合土试样中,当黑土所占比例小于8时,人为观察色差越明显,由图9可知,R2B8W0与R0B10W0的色差值为3.89.综合人为观测可得,黑-白混合试样R0B0W10与R0B10W0对比有明显的色差,在黑-白混合试样中,当黑土所占比例小于1时,人为观察色差越明显,由图11可知,R0B1W9与

R0B10W0的色差值为3.67.同理可得人为观察黑-白混合土R0B9W1与纯白土R0B0W10有明显的色差.由图11可知,R0B8W2与R0B0W10的色差值为4.08.人为观察红-白混合土R3B0W7与纯白土R0B0W10有明显的色差,由图10可知,R2B0W8与R0B0W10的色差值为3.87.

因此,在不考虑裂隙与表面平整度的影响,人为观测土体色差能辨识阈值为3.62~4.08.当所测土体试块颜色总色差小于观测者人为观测土体色差能辨识的阈值时,其与原土体总色差相差不大,认为遗址土体保护加固在色差上满足工程要求;所测土体试块颜色总色差超过人为观测土体色差能辨识的阈值时,认为遗址土体保护加固在色差上不满足工程要求.

2.3  不同测试环境下土体色度检测

在摄影棚暗光、室内自然光、室外阳光照射条件下采用色度仪测量同一试块相同位置的色度,以摄影棚内暗光条件下测量结果为计算色差标样,分别得到室内自然光、室外亮光条件下试块的色度差,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上述3种条件下测得的试样明度差分别为0.09,0.05,色度差分别为0.14,0.09,远低于人为观测土体色差能辨识的阈值,所以光照的明暗程度对色度仪测量试样色度的结果几乎无影响.因此对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区域进行色度检测时,无论是太阳照射还是阴雨天气,外界光线的条件对测试结果几乎无影响,可忽略外界光照因素对土遗址色度仪色度检测的影响.

2.4  不同漏光条件下色度检测

将试样平面挖取凹槽,分为从槽内边缘漏光与拉通透光进行实验,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挖取不同凹槽漏光度对试块的色差值影响极小,拉通漏光比槽内不同凹槽边缘漏光影响略大,与测量面挖取凹槽有直接关系,明度差对色差值的改变为主要因素,但相比于平面测试结果ΔE均小于1,远小于人为观测辨识色差阈值,因此,当测试区表面因小程度凸凹不平而漏光时,几乎不影响遗址体及支顶加固区域色度测量.

采用5 mm深度以阶梯状挖至试样边缘,测量不同台阶所对应漏光时的色差值见表7.由表7可知,不同侧面漏光程度试块色差结果ΔE均小于0.36,因此可知侧面漏光对土遗址色差测量影响甚微,在实际工程检测中,可忽略漏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5  不同尺寸孔洞色度检测

以未破坏平整试块色度为计算色差标样,得到挖取不同深度试样色度差曲线(图13).由图13可知,挖取深度小于5 mm时,色度差曲线较为平缓且小于人为观测辨识阈值.挖取深度大于5 mm时,色度差以斜率为1.3的趋势急剧增大,且超过人为观测辨识色差阈值.因此,色度仪测量时表面凹陷深度不宜超过5 mm,虽然5~10 mm范围内一般不会超过人为观测能辨识的范围,但此区域色差值直线上升.因此,确定凹陷深度为5 mm以内时色度测量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由挖取不同深度色度测试结果可知,在5 mm以内试样色度差在人工不可识别范围内,所以在该基础上,挖取等深度5 mm不同面积正方形凹面测试试样色度,以未破坏平整试块色度为计算色度差标样,得到试样等深不同面积色度差曲线(图14).

由图14可知,当正方形边长小于7 mm时,色度差值变化幅度平缓且在人为观测不可辨别范围ΔE<4内,当挖取面积超过边长7 mm即挖取面积为49 mm2时,色度差趋势急剧增大且达到并超过人为观测能辨识色差界线.因此,在土遗址表面色度测量时,当测量位置凹陷深度小于5 mm,且孔洞面积小于50 mm2时,不平整对色度测量结果影响较小,可达到实际指标控制要求.

当土体表面较为平整时,色度仪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土体的色度,而当土体表面有孔洞或起伏变化时,检测面反射的光线无法较为完整的反馈至接收器,导致色度检测准确度降低,土体表面凹陷深度、孔洞面积越大,检测准确度越低.文中通过不同尺寸孔洞色度检测,提出了人为观测可辨识(ΔE<4)的土体表面凹陷深度、孔洞面积临界值.

2.6  露天环境夯土墙体色度原位检测

通过三维扫描、模型切片处理得到夯土墙体1 m×1 m区域深度等值线如图15(a),其中红色色系表示墻面土体凸出,蓝色色系表示墙面土体凹进,等值线密集处表示陡直凸出凹进,该区域色度差空间分布如图15(b).由图15(b)可知,色度差较大集中区域共约5处,①、②、③、④、⑤处ΔE最大值分别为7.09,6.8,7.5,8.7,14.85,最小值均大于4,与之相对应的图15(a)等深线图中陡直凹进5处平均深度分别为6,5,9,11,14 mm,面积均大于50 mm2,5处区域ΔE已超出人为观测识别界限,色度差异较为明显,其位置与等值线陡直凹进区域重合,说明夯土墙体表面色差受墙面孔洞等凹陷影响较大.因而,使用常规的接触式色度仪时,土遗址的表面特征如孔洞和裂隙以及不平整度等会极大地影响色度测试评估.色度评估测试时,应尽量避免具有严重孔洞和贯穿裂隙的区域.

露天环境夯土墙体色度指标(明度差ΔL,红度差Δa,黄度差Δb)不同区域空间分布见图16.由公式(2)可知,色度差值主要取决于明度差ΔL,红度差Δa和黄度差Δb.由图16可知,夯土墙体表面红度差Δa为-0.2~1,黄度差Δb为-0.45~0.95,而明度差ΔL为-11~1.因而,墙体表面孔洞导致其受光程度出现差异,孔洞尺寸越大,这种差异越大,从而出现较大的色度差,影响色度仪的正常检测.

3  结论

近40年来,我国在土遗址保护材料、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然而目前也面临着无损检测设备及方法欠缺的问题.色度是土遗址加固表面协调性最主要可量化检测指标,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土试样的色度仪器检测及人为观察辨识,基于不同光照环境、边缘漏光程度及孔洞尺寸(深度、 面积)条件下的试块色度检测,以及露天环境夯土墙体色度原位检测,认为色度测试方法是土遗址保护措施协调性可量化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必须在限定条件内测试其数据可靠度更高.研究发现:

1)黑土明度小于白土小于红土,不同混色土样色度测试表明明度越低,混合少量该种土料对土体颜色变化的贡献值更大.

2)人为观测可辨识土体色差极限为3.62~4.08,当小于该范围时,可认为无色度差异.土遗址保护工程实践协调性评估色差界限为ΔE=4,色差小于临界值时,人为观测无法区分其色度差异,大于等于临界值时,可以区分.

3)色度仪测试色差几乎不受外界光照条件、是否漏光等影响,ΔE均小于1.表面平整度是影响色差的关键因素,测试位置凹陷深度大于5 mm、面积大于50 mm2时,色度偏差值将超出人为观测不可辨识范围.

4)夯土墙体表面色差受墙面孔洞等凹陷影响较大,土遗址保护工程实践协调性评估中应尽量避开孔洞或裂缝区域,选择更为平整区域测试.

参考文献:

[1]  王旭东.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孙满利,王旭东,李最雄.土遗址保护初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孙满利.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19(4):64.

[4]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孙满利,沈云霞.丝绸之路土遗址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1(1):70.

[6]  毛维佳.夯土性能及土遗址支顶加固效果检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9.

[7]  韩国强.土遗址化学加固效果评价试验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8]  石落.忻州土城墙防风化牺牲层保护材料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20.

[9]  李琦峰,党冰,孔垂鹏.用于加固土遗址掏蚀区的含烧料礓石固化黄土性能研究[J].甘肃科技,2022,38(7):9.

[10]  张博.不同气候环境下土遗址防风化技术适应性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11]  丁银忠,赵兰,黄卫文,等.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瓷器釉的颜色无损测定[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5):146.

[12]  郑利平.色差计基本原理及其在文物修复作色中的实际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6): 61.

[13]  曹秋彬,程霞.环境因素对模拟石质文物表面色度影响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39(11): 172.

[14]  殷向东,李伦,董桂英,等.日用陶瓷颜料色度测量方法的研究[J].陶瓷学报,1996,17(4):57.

[15]  黄四平,李玉虎,张慧.土遗址加固保护中色差和透气性测试之评价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3(2):40.

[16]  周双林,潘小伦.非水分散体加固剂固结砂土能力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16(1):52.

[17]  和玲,梁国正.偏氟聚物加固保护土质文物的研究[J]. 敦煌研究,2002(6):92.

[18]   MAO Wei-jia,SUN Man-li,GUO Qing-lin,et al.Research on in-situ color det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on earthen si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2019,13(6):769.

[19]  雷芳芳.基于CIE1976 L*a*b*均勻色空间的绿色硅化木颜色定量分级[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21,33(5):75.

[20]  POINTER M R.A comparison of the CIE 1976 colour spaces[J].Color Research & Application,1981,6(2):108.

[21]  裴强强,张博,刘晓颖,等.传统夯筑工艺夯筑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0,39(S2):3557.

[22]  SNCHEZ-MARAN M, ORTEGA R.,MIRALLES I,et al.Estimating the mass wetness of Spanish arid soils from lightness messurements[J].Geoderma,2007,141(3-4):397.

(责任编辑  陆泉芳)

猜你喜欢
色度质量控制
浅析污水中色度测定新旧标准差异
基于改进色度模型的非接触式心率检测与估计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如何提高苹果的着色度
颜色视觉理论在CIE色度系统中的应用
在线色度分析仪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