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策略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

2024-01-16 11:34:12琴,廖旭,李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4期
关键词:帕金森低血压预见性

陈 琴,廖 旭,李 娟

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德阳 618000

帕金森是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肢体缓慢、行动笨拙等症状,因肌肉僵硬和活动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也逐渐受到了临床的关注[1]。体位性低血压也可以叫做姿势性低血压,通常指患者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后的3 min 内,舒张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并出现头晕、黑蒙等临床症状,这不仅是帕金森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也是在应用抗帕金森药物过程中出现的高危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多存在于老年群体,伴随的晕厥、跌倒、脑缺血甚至心肌梗死,严重影响帕金森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深入,帕金森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威胁性不断升高[2]。常规护理措施缺乏预见性,因此在体位性低血压护理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循证护理干预策略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根据临床证据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宣教和指导,预见性的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配合性[3]。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 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2 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循证方法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旨在探讨其在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帕金森诊断标准,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2)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2)有严重药物过敏史。(3)患者有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饮食指导以及生活起居的健康宣教,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借助循证方法制定并执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组建预见性护理干预小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状态和服药情况进行评估,在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中搜索“帕金森”“预见性护理”“体位性低血压”等关键词,找出科学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及时调整护理对策。(2)宣传教育。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关于帕金森的健康知识和日常注意事项,采用视频、现场模拟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低血压等病症的表现和处理措施,指导患者用药。通过对患者展开认知干预来避免其对于疾病以及干预知识所存在的偏见,在整个健康宣教过程中都要注意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让患者重建战胜疾病的积极心态,在不违反医疗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配合医护治疗的依从性。(3)体位护理。平卧位时抬高床头20~30°,能够降低平卧体位下血压状态,避免清晨起床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早晨起床时,要求患者严格遵守先床上坐1 min,然后床边坐1 min,起床后床边站立1 min的起床过程,尽量避免直接坐起等情况的出现,防止因体位的快速变动而出现晨起低血压,起床之后要确认没有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等不适症状,然后才能开始活动。在日常生活当中可随时进行床头抬高的练习,每次抬高的角度在10~30 °间,床头抬高之后对患者血压状态进行监测,在做体位变化过程中动作保持缓慢,体位转换过程不要用力过猛。(4)饮食干预。帕金森患者容易出现便秘,指导患者饮食合理搭配。减少油脂摄入,减少芹菜、苦瓜等降压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比例,加强鱼、瘦肉、鸡蛋等高蛋白质食物的补充。餐后需休息30 min后开始活动,避免回心血量下降而引起低血压。(5)运动干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每天开展双腿交叉、下蹲、身体前躬等动作练习来让身体的局部肌肉组织收缩,对周围血管通过压迫方式来提升外周阻力,避免因重力因素而产生的血管容量床,还能够提升回心血量,保持心输出量。要告知患者如果在改变体位后出现头晕、疲乏等情况时要立即进行双腿交叉、身体前躬的方式,能够暂时性提升血压。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频率。(2)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为完全遵循医嘱用药;部分依从为大部分时间能能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少数时间不遵从;不依从为停药,或完全不遵嘱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3)采用样本医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总分为100 分,>85 分为非常满意,60~85 分为比较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发生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情况(±s) 次

表2 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情况(±s) 次

a表示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干预前7.02±1.22 6.91±1.25 0.403 0.688干预后1.55±0.35a 2.68±0.62a 10.163<0.001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 例(%)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例(%)

3 讨论

帕金森是由神经功能退化而引起的疾病,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由于帕金森是一种慢性疾病,患病和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较大伤害[4]。体位性低血压是帕金森常见的伴随病症,最常出现在老年群体中,容易引起的跌倒伤、晕厥、脑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帕金森患者治疗和干预进程[5]。究其原因,帕金森病患者病理基础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及Lewy 小体形成,影响患者自主神经区域,从而引起患者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排尿困难、吞咽困难等[6]。吞咽困难、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导致机体能量及营养摄入减少,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常规护理措施缺乏预见性,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帕金森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以及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帕金森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反复出现,在原发病影响下会进一步刺激大脑灌注不足的情况,诱发慢性大脑低氧血症以及大范围的大脑皮质受损,降低其认知功能,两者相互影响进入恶性循环[7-8]。临床对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患者提倡采取针对此项并发症的适当干预,缓解体位性低血压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健康的不利影响,通过护理引导来实现延长患者站立时间,改善体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目前已经确认了非药物治疗方案针对帕金森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价值[9]。

循证护理策略以科学的医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联系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策论并实施[10]。循证策略能够对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与循证策略为基础的预见性干预可以提前感知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通过对患者的风险产生概率的分析,预先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护理问题的产生,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11]。在本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频率,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明显更低,表明基于循证策略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科学的干预,严格按照医学知识用药,注意日常饮食等方式,提高了患者血压值,减少了低血压状况的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如果症状一般出现在餐后,在进行饮食调整的时候应该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保持低糖饮食,同时在餐后尽量不要独自外出,进餐之后平卧约10 min再起立进行活动以降低出现意外的风险,近年来在临床实践当中也确认了采取低血糖指数饮食方案,对于改善体位性低血压有良好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明显更高,究其原因是由于基于循证策略的预见性护理能够使患者更加深刻了解帕金森及体位性低血压的疾病知识,有助于患者增强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此外,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更高,其原因是基于循证策略的预见性护理可以疏导患者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减少患者的治疗过程的痛苦。同时,循证理念引导下护理质量也不断提升并经受考核,护理质量的提升增强了患者对医护措施的信赖程度,是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针对帕金森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的研究逐渐增多。帕金森患者自主神经调节紊乱,白天排尿困难,但夜尿增多,导致血容量下降而容易诱发清晨低血压。研究显示,睡觉时床头适当抬高10~15°,可有效减少清晨低血压的发生。另外,推荐长时间卧床后采取渐进式起床法,可使体位变化后血压波动较小。国外研究指出,每天超量摄入食盐(9~12 g),可将动脉血压提升15~20 mmHg。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可以监测血钠及尿钠水平,根据血压水平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

综上所述,在帕金森患者的干预过程中,采用基于循证策略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状况,并且能够加强用药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帕金森低血压预见性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7:04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祝您健康(2021年3期)2021-03-09 13:35:35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患帕金森综合症的日子——一位匿名神经学家的自述
世界科学(2014年2期)2014-02-28 14: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