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困境与行动路径

2024-01-16 21:28耀华,姚蓉,潘刚,王耀
关键词:陕甘宁老区乡土

王 耀 华,姚 蓉,潘 应 刚,王 耀 斌

(西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同时要注重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塑造新时代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1]。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体现出通过乡村教师发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在逻辑。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学者们也从乡村教师的角色问题、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乡土文化重塑、本土化培养和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等多个视角对乡村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乡村教师角色视角下分别提出了新乡贤[2~3]、文化建设者[4]、公共服务人才[5~6]、公共使命[7]等角色;从身份认同的疏离与回归[8]、危机与纾解[9~10]等视角建构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在乡土文化视角下提出要重视传承发展乡村文化[11]和实现乡土社会文化再生产[12];本土化培养方面从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13]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乡村教师融入、助力和促进乡村振兴的代表性成果有吴彬强,李建辉的乡村教师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问题与改进[14],邹太龙的乡村教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15],吴云鹏的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围[16],和王坤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17]。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教育,而在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观点鲜有提及。因此,在分析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内在之理和困境的基础上,探讨融入乡村振兴的行动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文在对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在之理探析的基础上,结合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探索该地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行动路径。

二、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在之理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倾斜[18]。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既是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支持者,又是人才培育者。乡村教师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乡村教师参与乡村建设的历史考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各乡村建设流派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对乡村建设运动做了阐释,他主张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乡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19]。晏阳初认为应该将教育中心转向乡村建设,将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相结合。“乡村教育运动旨在以教育为工具,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20]。陶行知提出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造就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21]的乡村教师。

这一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是培养为乡村社会服务的乡土化乡村教师[25],服务于乡村教育和乡村现代化。乡村师范学校吸纳本土教师和有乡村教育情怀的毕业生,注重培养师范生改造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能力和使命。

(二)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师的参与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当前乡村振兴中的知识精英代表主要有乡村教师、医生等专业人员和农业科技人员[26]。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性支持,乡村教师不仅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也是提升乡村公共基础服务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在校园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有能力为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陕甘宁革命老区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基地。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亟需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教师一方面是有见识、有眼界的城市文明的传播者,另一方面更是乡村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活力文化的建构者。乡村教师可以培养和引导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民实现城乡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三)参与乡村振兴是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乡村文化正在逐步远离人们生活的背景下,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着信念缺失、乡土知识匮乏以及内生动力弱化等诸多现实问题。城乡差距导致乡村教师离乡愿望不断强化,逐渐疏离了乡土情怀。乡村教师不愿走出校园,人际交往圈子狭窄,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乡村的局外人,缺乏对乡村文化深入的理解和认同。乡土知识是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的重要基础,拥有乡土知识的教师更容易被村民接受。然而,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部分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知识缺乏主动探求和吸纳的意识,知识更新不足成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可以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结,使他们拥有乐于扎根乡土的热心和情怀、善于享受乡村生活的心灵以及体验乡村文化的心境。服务乡村和奉献乡村的理念,可以增强乡村教师对自身专业和职业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让乡村教师在精神层面上有所归依,让乡村教师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为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奉献,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参与乡村振兴也是乡村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困境

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融入乡村振兴之时,也面临着乡村教师心向城市、内生动力不足和融入乡村振兴通道不畅等诸多实然之困。

(一)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心向城市

乡村文化自信是指乡村民众对自身文化独特价值和生命力的认可和依恋[27]。乡村文化自信既对乡村民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性有影响,又对乡村民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有影响。陕甘宁革命老区位置远离各自省份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资金不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下,乡村社会精英外流严重,乡村文化活力衰退,乡村民众对自身文化不认同、不自信。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的介入导致乡村文化边缘化,乡村民众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城市化倾向明显。

高校师范院校生从培养环境到课程体系,大多是以城市文化为导向的。虽然其中有一些定向培养的学生,然而课程设计中的乡土元素并不多。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的理想岗位选择并不是乡村教师。即便是已经加入乡村教师队伍的毕业生,也大多不愿意离开城市定居乡村,在工作中依然寻找着县城的岗位。

针对A股长期存在停复牌乱象,监管层已经在持续发力。2016年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此后沪市上市公司停牌频次逐年降低、停牌时长整体压缩,停复牌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在这种情境下,教学仅仅是乡村教师的谋生手段。乡村教师缺乏以乡村社会知识精英身份投身于引领乡村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渐形成了人在乡村而心向城市的局面,只是“在”乡村并未做到“为”乡村。在对甘肃省某县一所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的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他们的个人生活空间与乡村社会生活脱离,上班工作时间在乡村学校,下班和周末业余时间居住在城镇。工作之余也会积极准备参加各种招考或者调离到城市学校。

(二)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内生动力不足

费孝通先生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8]。这种乡土性在文化上体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地方性和特殊性。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大部分乡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但在生态、语言和文化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记忆,然而大量乡村精英不断流向城市,削弱了乡土情感和乡土文化价值认同。而身处其中的乡村教师应具备符合本地乡村特色的特殊素养。如果特殊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工作,也无法融入乡村振兴。

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发现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的特殊素养不足。首先,乡村教师缺乏乡土知识。乡土知识可以帮助乡村教师了解乡民的所思所想,缩短和乡民之间的距离,是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的重要基础。其次,乡村教师对乡土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力不够,大多数乡村教师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学校围墙之内,对工作地的乡村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不了解,从不参与乡村社会事务。再次,乡村教师的内生能力不足。内生能力是个体自我成长、自主发展的能力。乡村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成长,自主发展。而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长期置身于单一的乡村环境,有些教师自身缺乏进取精神,对于学校工作之外的事物普遍呈现出不关心的态度,大部分乡村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上好课,并不清楚自己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

(三)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通道不畅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乡镇党委和政府组织、村委会和乡村学校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为更多优秀教师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多种渠道。

在传统乡村自治模式中,乡村教师熟悉乡村传统习俗和乡规民约,还承担着一些与文字相关的乡间事物,能够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积极参与到乡村公共事物中,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任。然而,传统社会中的乡贤治村模式被乡政村治模式取代后,乡村教师参与社会治理的通道窄化。当前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治理模式的开放程度不高,未能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参与机会。乡村教师参与乡村社会事务的机会变少,政策制度中对于教师参与乡村公共事物的支持与保障也随之减少。乡村社会需要建构能够吸纳区域内不同群体成员意见的共治模式。

四、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行动路径

当前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文化呈现衰败化、碎片化态势,而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与乡村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智库。首先,乡村教师要在思想上认可自身的文化使命和角色定位,其次,要付诸实践,发挥知识精英的引领作用,积极参与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一)立足地域优势,重建乡村教育自信

推进乡村教育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土文化的滋养,重建乡村教育自信对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影响和作用更具根本性和持久性。老区的乡村教师要立足地域优势和本土特色,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重建乡村教育自信。

陕甘宁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陕北民歌、陕北秧歌等都折射出陕甘宁地区的现实生活,纯真朴素的民俗造就了老区特有的文化。同时,陕甘宁革命老区也是中国革命圣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和长征精神。因此,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要正确认识该地区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本,引导村民理解、认同并发扬优秀的乡土文化,防止乡村教育脱离乡村社会发展,要有意识地利用本地区独特优势,建立教育自信。

乡村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过程,主动挖掘特色资源和优秀乡村文化,让乡村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在地实现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提升乡村孩子们的自信。此外,也可以借助政府平台和新型科技手段,向外界展示和传播陕甘宁革命老区乡土文化,打造出彰显革命老区乡愁记忆的优秀文化标识和品牌。

(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要求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而乡村教师是乡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主体。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政府部门需要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整合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建立乡土文化展示平台,为乡村教师开展乡土文化建设提供资源。同时,重塑乡土文化生态,引导乡村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需要创新师范生招生和培养体系,让更多有乡土情怀的师范生回到乡村社会。从招生到就业形成一体化的本土化培养链,扩大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增加关于乡村建设、乡村文化主题的选修课程,培养师范生爱家乡和爱乡村的情感,使他们在逐步学习中树立建设家乡和振兴乡村的理想,让更多有乡土情怀的师范生回到乡村。

乡村学校要探寻文化传承的教育立场,激活乡土文化的教育价值,办真正属于陕甘宁边区乡村的教育,促使乡村教师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乡土文化的价值,激发和唤醒乡土情感和职业认同。作为乡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主体,乡村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陕甘宁革命老区乡村社会、乡村教育、当地文化和乡土资源的独特优势,推进乡土文化教育自信。乡村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代际传承。同时,乡村教师要勇敢地走出校园,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挥出引导乡村民众、引导社会风尚、维护乡村社会发展秩序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乡村学生的导师,乡村教师可以用合理途径教育好乡村学生,做乡村文明的灯塔,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和身处乡村场域的其他主体相比,乡村教师应具备以乡村知识为核心的背景性知识框架,积极传承发扬优秀的乡村文化,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村中各项事务,肩负起一村之师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三)拓宽融入渠道,健全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村民自治的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意见提出要以乡村自治为基础,并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积极发挥乡村中新乡贤的智库作用[29]。乡村村民自治模式为扎根乡村、有知识、有文化、有情怀的乡村教师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

建议建立乡村文化精英联席会议制度。陕甘宁革命老区可以建立乡镇党委和政府组织、村委会和乡村学校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在研究乡镇重大事项时,可以听取乡村教师意见,为更多优秀乡村教师参与乡村治理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多种渠道。

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制度。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优化在乡村建功立业的制度和人文环境,丰富乡村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议将参与乡村社会治理频次作为乡村教师优先评聘的条件。在乡村学校终身从教且经常参与乡村治理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

五、结语

陕甘宁革命老区人才缺乏,总体发展相对滞后,然而该地区有着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红色文化资源,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和长征精神,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也为该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面临着乡村文化自信不足、乡村文化传承断裂、部分乡村教师自身能力有限、参与乡村治理道路不畅等诸多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勇敢的走出校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做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者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者,积极参与乡村中的各项事务,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陕甘宁老区乡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陕甘宁振兴论坛
意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