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大单元作业设计
——以“珠江与广州”为例

2024-01-15 11:39邓一民
地理教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珠江乡土新课标

邓一民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510105)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及《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鼓励探索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1][2]

地理大单元作业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真实情境为主线设计的符合单元教学目标的作业。包括课前作业、课后作业、基础作业、拓展作业、纸笔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作业类型,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特点。家乡是学生最易接近、较低层次的区域地理单元,有丰富、真实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的情境素材。融入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大单元作业设计,有利于开发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强的地理作业,充分突出地理大单元作业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及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整体性。

目前,对于初中地理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案例不多,且主要是基于教材编排、非真实情境、纸笔形式的单元作业研究。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从融合乡土地理资源的角度,以“珠江与广州”为例,开展以大概念重组单元、创设真实地理情境的初中地理大单元作业设计。

一、融合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大单元作业设计路径

1.单元主题及情境主线设定

“珠江与广州”作业设计的主要路径如图1所示。新课标课程内容主题五“认识中国”分为“认识中国全貌”“认识分区”和“认识家乡”三部分,其中乡土地理为必学内容,既可作为独立单元学习,也可融入“认识中国全貌”和“认识分区”中学习。新课标中对“认识中国全貌”主题的要求,除了从不同地理侧面认识我国地理国情外,还应突出主要自然要素之间的关联,如中国地形、气候、河流、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等要素的时空联系,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地理的整体特征。

笔者学校位于广州市区珠江岸边。珠江作为广州的“母亲河”,其水文特征受地形、气候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城市内涝等灾害发生。珠江水系还是广州水资源主要来源,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地域文化、区域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是自然要素相互关联、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典型体现。

本文选择将“认识中国全貌”与“认识家乡”相结合,以“珠江”为线索,重组名为“珠江与广州”的大单元,融合乡土地理资源,设计大单元作业。

2.作业要求梳理

根据新课标主题五“认识中国”的相关要求,本单元作业的总体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新课标相关学习要求及单元作业总体要求

3.乡土地理资源的选用及作业内容设计

本文根据本单元作业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前知识储备,以珠江为情境主线,组织真实地理事例、官方数据、地理图表等广州乡土地理资源,细化大单元作业内容的设计,将学生作业内容与其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真情境”中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思想、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解决“真问题”。具体作业内容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珠江与广州”作业内容设计

4.作业形式及完成要求设计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存在差异,本单元作业兼顾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对完成形式和完成要求的设计如表3所示,保留部分纸笔作业,充分利用乡土地理素材侧重设计实地考察、调查探究等实践类、活动类作业,如实地考察珠江水文特征及“海绵城市”设施、调查家庭生活用水情况、探讨规避城市内涝的措施等,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的相关公益宣传活动。同时,在作业的完成方式、完成时间、作品呈现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

表3 “珠江与广州”作业完成形式和完成要求

二、融合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大单元作业设计意义

1.通过创设“真问题”促进素养培育

目前,地理学习往往局限于地理教材和常规练习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欠缺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环节,不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地理大单元作业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最终目标,以真实情境为主线开展设计。本单元作业融合广州乡土地理资源设计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在“真情境”中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思想、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解决“真问题”,从整体上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河流为主线,引导学生迁移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图文材料联系具体区域,深入了解家乡的区域特征,培育学生的区域认知。通过各作业间的关系,整合河流相关内容,突显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及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学生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变化,感受人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实践活动作业中,通过实地考察河流水文特征及生态环境建设、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如图2所示,各项作业最终指向增进学生对本单元相关地理大概念的理解,整体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图2 “珠江与广州”作业情境、要求与核心素养及地理大概念的关系

2.通过空间尺度转换促进能力迁移

新课标中“认识中国”主题内容的学习范围变化是“国家—区域—家乡”,通过大尺度到小尺度区域的学习,逐步增进学生对“区域地理特点与差异”“区域间的联系”“区域协调发展”等地理大概念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如图3所示,本单元作业设计通过乡土地理中各要素的关联,检测学生尺度观念、前知识储备、学科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通过大尺度空间区域向小尺度空间区域的转换,训练学生调用在大尺度区域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小尺度区域中真实问题的能力。国家尺度的单元学习和家乡尺度的单元作业,共同指向增进学生对地理大概念的理解,最终达到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

图3 不同尺度区域在同一地理大概念下的关系

3.融合乡土资源促进实践开展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作业侧重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记忆能力和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少涉及训练、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等。

家乡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最易接近的区域地理单元。家乡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们因地制宜生产生活的案例,是学生学习中最熟悉、最真实的情境。本单元作业的四大模块中均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资源,设计了实践作业和活动作业。11项作业中,实践作业和活动作业数量各占4项,训练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资料,形成观察、描述、解释家乡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激发主动学习及问题探究的意识。从身边较小尺度区域——家乡的视角,进一步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相关公益宣传活动,培育社会责任感。

4.丰富形式凸显育人价值

传统的初中地理作业以纸笔作业为主,类型单一,自主选择性不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通过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完成方式、完成时间、作品呈现方式等,提高作业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更好地突出作业的育人价值,如图4所示。学生按个人学习需要和能力水平完成相应作业达到相应要求,能收获更强的学习信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个人能力得到发挥,更能收获成就感。同时,分层次的实践类、活动类作业,跳出背一背、抄一抄等记忆性低阶思维圈,驱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作业实效,符合作业“减负增效”的要求。

图4 “珠江与广州”作业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三、总结与展望

初中地理大单元作业是未来作业设计的发展方向。融入乡土地理资源设计大单元作业,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资源,要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资源与课标要求之间的关联,围绕地理大概念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真实的问题,设计实践类、探究类作业。通过情境性、综合性的大单元作业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用地理思想和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培养学生在不同尺度区域间迁移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增进学生对地理大概念的理解,从整体上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

展望未来,初中地理大单元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还可以与水文、交通、园林等专业部门合作,深入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在有关部门的专业支持下使考察、实践活动更有深度,更有利于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还可以与化学、生物学、物理等学科开展跨学科作业任务,促使学生对地理现象有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珠江乡土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乡土中国
“漫”游珠江
芬芳乡土行
珠江·紫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