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立吉 张玉安(通讯作者)
学界对裳的研究多集中于郑玄所说“前三后四”(幅数)以及深衣下裳的“交解”法,其中陈果等学者对深衣下裳的“交解”法做了详细论述①,但学界仍然缺少对裳内涵和形制的深入挖掘。彭浩、张玲等人从服装结构角度对秦简《制衣》中的裙“交窬”法做了明确的论证②。此外,也有较多学者对唐宋女性裙装进行了研究,但总的来看,大家对裙、裳关系的探究并不多。笔者主要从汉晋南北朝时期二者的内涵和演变入手,分析裙、裳在形制及称谓方面所体现出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尝试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裙”这个概念,在汉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三种含义:一,帽裙;二,披肩;三,下裳。首先,所谓帽裙,是指帽子四周垂下来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遮挡风沙。这类首服多见于文献记载,比如《魏书·辛邵先传》记载,辛邵先头发掉没了,为了不让别人取笑,所以“常著垂裙皂帽”③。《隋书·礼仪志》记载:“案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④显然,裙帽下垂的部分被称为“裙”。此类记载甚多,不再赘述。
其次,裙也指披肩。许慎 《说文解字》云:“帬,绕领也。”段玉裁注:“今男子妇人披肩其遗意”⑤。清代王先谦注《释名·释衣服》云:“《说文》,帔,宏农谓帬帔也,非此物。此云披之肩背,则是今之披肩矣。”⑥段玉裁认为许慎所说的“帬”类似于清代的披肩。王先谦也认为帔是披肩。刘熙对帔的解释是“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⑦段氏认为帔“盖古名帬,弘农方言曰帔。若常则曰下帬,言帬之在下者……自《释名》裙系下,帔系上,后人乃不知帔、帬之别,擅改《说文》矣。”⑧段氏这句话的意思是,帔在古时候大概被称为帬,弘农(大体相当于今天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及陕西东部)地区的方言称其为“帔”。下帬指的是常(裳),自从刘熙将裙解释成下裳,帔解释成“披之肩背不及下”,后人就不知道古时帔和裙的具体关系了。帔具体在什么时期,以及是否确被称为“帬”暂时无法考证。
其三,裙指的是男性和女性所穿的下裳。段氏“若常则曰下帬”实来自许慎“常,下帬也。从巾,尚声。常或从衣。”⑨就目前所见出土文献,北大秦简和里耶秦简都出现了“帬”的字样,其中北大秦简《制衣》篇云:“皆帬裚(制)也,因以为衣下帬可。”⑩可见“下帬”一词早在秦代已经出现。“裙”字最早见于东汉,与它相通的“裠”字则出现于西汉。
形制方面,甘肃、新疆等地出土汉晋时期的裙多有打褶,但褶数并不固定,褶数多者被称为百褶裙(图1)。另外,下裙多为长方形或梯形面料拼缝而成。根据北京大学藏秦简《制衣》篇,大衺用四幅面料,中衺和少衺用三幅面料,采用“交窬”法制成(图2)。所谓“交窬”法,“即在矩形布料上,沿纵向斜线剪切,令切口取值‘上为下,下为上’,产生两个完全相等的直角梯形”⑪。这样不会浪费面料,又解决了服装结构的腰臀差问题。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战国中晚期的深黄绢单裙为四幅裁制而成⑫,则“交窬”制衣法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汉晋时,交窬制裙法依然被使用,从河南禹州出土西晋女俑裙装(图3)以及毕家滩26 号墓出土绯碧裙上依旧能看到交窬法的影子。
图1:汉晋时期百褶毛布长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图2:北京大学藏秦简《制衣》中裙大衺的交窬算法图解
图3:河南禹州市出土西晋灰陶女俑,隋立吉拍摄于河南博物院
礼制方面,南朝宋之前,正史《舆服志》或《礼仪志》等不见裙的记载,直到南梁的沈约,他才将裙作为礼仪服装写入《宋书·礼志》。《礼志》记载,天子“释奠先圣,则皂纱裙……其朝服……绛纱裙……其杂服,有青赤黄白缃黑色介帻,五色纱裙”⑬。
综上,“裙”在汉晋南北朝时期拥有帽裙、披肩、下裳三种含义。裙指下裳时,又通“帬”“裠”二字。裙在形制上可分为无褶和有褶两种,且有褶之裙的褶数并不固定。下裙多为长方形或梯形面料拼缝而成。汉晋南北朝时期,“裙”更偏向俗称,多用于世俗下装。
“裳”这个概念,在汉晋南北朝时期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古代车子上的帷帐;二是指男女所着下裳。关于第一种含义,如《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加交(路)络帐裳。”⑭又《后汉书》记载灵帝时,贾琮赴冀州任刺史,按照旧典,当地官员派人驾车在州界迎接,车“垂赤帷裳”⑮。还有《晋书·舆服志》也记载大小使车“赤帷裳”⑯,皇太后、皇后法驾金根车“青帷裳”⑰等。以上案例所谓“络帐裳”“帷裳”,其中的“裳”字显然是指车上的帷帐。
“裳”的第二种含义是“下裳”,即中国古代服饰传统中“上衣下裳”的一部分。“上衣下裳”又分衣、裳分开(上穿衣,下穿裳)和衣、裳连属(深衣制)两种情况。据文献记载以及专家考证,“深衣制”为上衣、下裳分裁然后进行缝合的服制,至于女袍则“妇人以绛作衣裳,上下连,四起施缘,亦曰袍。”⑱所以,中国古代上衣、下裳分开以及像深衣、女袍这种衣裳相连的服制中都有裳。上衣、下裳分裁的服制在《周易 ·系辞下》中有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诸乾坤。”东晋韩康伯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⑲衣为乾,为尊;裳为坤,为卑。因为衣、裳代表的尊卑不同,所以要被分开,衣、裳因此被赋予了贵贱尊卑的含义。
就礼制而言,中国古人多以上衣下裳为文明开化的象征。《魏书》记载,匈奴宇文莫槐部落的妇女“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⑳可见当时汉人心中有一种自己是穿上衣下裳、文明开化民族的优越感。西汉宣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㹪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赐以玺绶、冠带、衣裳。”㉑稽侯㹪对汉称臣,觐见宣帝时,礼赞官不直呼其名,以示优礼和尊重。玺绶与冠带、衣裳搭配,组成了中原汉人成套的礼服,而不同等级的官员礼服也不相同。汉宣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认可了稽侯㹪的藩臣身份。
因为上衣下裳具有尊卑含义,所以二者的秩序是不能错乱的,一旦发生改变,就是不正常的现象。《后汉书》记载:“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至破国亡身,不可胜数。”㉒此处的衣裳颠倒,被看作是社会不稳定,甚至破国亡身的征兆之一。张衡作《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披礼义之绣裳。”㉓还有“衣画而裳绣”㉔之说,即在上衣上画纹样,在下裳上绣纹样,以别上下,由此衣裳被赋予了温恭、礼义与等级的内涵。这明显属于儒家思想,从而给上衣下裳打上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烙印。
东汉刘熙言明了裳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其《释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㉕刘熙说裳是遮蔽身体的服装,这大概是人们所能想到的、裳最初产生的原因。《仪礼》更是记载了男子加冠之时需穿“纁裳纯衣”㉖,婚礼时穿“纁裳缁袘”㉗等等。总之,上衣下裳服制中的下裳不仅是遮蔽身体的服装,也是汉族传统尊卑等级观念以及儒家礼制文化的体现。
就形制而言,裳在汉代时已被经学家予以规定,体现出了一定的礼制和法度,后经唐宋礼学家的注解和延伸,成为国家礼制并沿袭到后代。深衣下裳有六幅之说,这其实来自郑玄《礼记·深衣》注“裳六幅,幅分之以为上下之杀。”㉘同时,他在《仪礼·丧服》注中最早提出“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㉙唐代孔颖达又对郑玄注进行了引申:“前三幅,后四幅,幅皆三辟攝之,以其七幅,布幅二尺二寸,幅皆两畔各去一寸为削幅,则二七十四尺。若不辟积,其腰中则束身不得就。故须辟积其腰中也。腰中广狭在人粗细,故袧之辟攝亦不言寸数多少,但幅别以三为限耳。”㉚孔氏认为组成裳的七幅布每幅都有三辟,段玉裁《说文》注云,辟“或借为襞”㉛“襞亦谓之褶”㉜。许慎解释“攝”字为“引持”之意,段玉裁注“凡云攝者,皆整饬之意。”㉝所以孔氏所说“幅皆辟攝之”的意思是,裳的每幅面料都用三个褶进行处理。辟积其实就是打褶导致的腰间裳褶的堆积(图4),孔氏认为裳如果没有辟积,穿起来就会束缚腰身,没办法活动。
图4:明代素缎棉袍下裳腰间辟积,隋立吉拍摄于南京市博物馆
孔颖达明确了辟积的作用,即通过打褶使裳的腰围合体,以增加下肢的活动量。正因为每个人胖瘦不同,也就是腰围不一样,所以褶的寸数也没有规定,但是每幅以三个褶为最大限度。胖的人腰围大,可能每个褶的寸数就要小一些,以保证有更多余量。瘦的人腰围小,褶的寸数就要大一些。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服装“省”的概念,而且受传统敬天惜物观念的影响,自然要尽量保证面料的完整性。辟积之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裁剪产生的面料浪费,因此辟积可以说是中国古人制裳的一种科学方法。
东汉班固《白虎通》:“《礼》曰三王其皮弁素积,素积者,积素以为裳也,言腰中辟积。”㉞郑玄注《士冠礼》“素积缁带”曰:“积犹辟也,以素为裳,辟蹙其要中。”㉟刘熙说:“素积,素裳也。辟积其要中使踧,因以名之也。”㊱范晔《后汉书》曰:“执事者冠皮弁,衣缁麻衣,皁领袖,下素裳,所谓皮弁素积者也。”㊲由此可知,班固、郑玄、刘熙、范晔等都将素裳等同于素积。可见,自汉代开始,各家均将辟积看作是裳很重要的一个形制特征。
此外,戎服中的裳被称为甲裳,《北史》 记载西魏大将耿豪“血染甲裳尽赤”㊳。而下层百姓则多穿布裳,《晋书 ·艺术传》记载后赵石虎时,魏县市中有一个乞丐“恒著麻襦布裳”㊴。还有一些高人隐士,不拘世俗礼法,率性而为,穿的裳也较为独特,如魏晋隐士孙登“夏则编草为裳”㊵。
概言之,在汉晋南北朝时期“裳”这个概念,一是指车上的帷帐;二是指男女所着下裳。下裳最基本的功能是遮蔽身体,后被经学家赋予了贵贱尊卑的意义。上衣下裳是汉民族文明开化的象征,也是汉族传统尊卑等级观念以及儒家礼制文化的反映。文献所记载的裳无论从形制还是内涵上都较为正式,具有礼仪性。
汉晋南北朝时期,裙与裳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点。
首先,裙与裳均指遮挡下身的服饰,而且都是由成幅的面料进行裁剪、拼接而成;但二者在裁剪方法和幅数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释名》:“裙,下裳也,羣也,联接羣幅也。”㊶裙和裳一样,也是由成幅面料制成,但是裙不像裳那样有“前三后四”“六幅交解”的法度规定。制裙的“交窬”法与《宋史·舆服志》记载的深衣下裳“交解”之法(图5)极为相似。“交解”一词最早见于孔颖达《礼记·深衣》疏:“深衣,其幅有六,每幅交解为二,是十二幅也。”㊷“交解”就是将一幅面料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梯形,再将每幅面料裁成的梯形进行组合,最后缝制形成一件完整的裳。郑玄《礼记·深衣》注“裳六幅,幅分之以为上下之杀”极有可能说的就是“交解”法,只不过到了初唐才由孔颖达正式提出来。
图5:深衣下裳的交解法
“交窬”与“交解”之法虽然不同于“辟积”法,需要对面料进行裁剪,但是并不浪费面料,而且巧妙地解决了腰臀差,增大了下肢活动空间。可以说,这三种方法虽然不同,但是起到的作用却是相似的。
其次,裳有辟积、裙有裙褶,且裙、裳都存在有缘和无缘的情况,彼此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根据上文所述,孔颖达认为丧服裳的每幅布料在腰间有三个褶裥,而裙装上的褶裥则没有数目限制。裳之“辟积”与裙褶的关系最早见于初唐颜师古注司马相如《子虚赋》“襞积褰绉”,颜氏注云:“襞积即今之裙褶,古所谓皮弁素积者,即谓此积也。”㊸班固、刘熙等人都将素积理解为素裳,则积即为裳之辟积,而颜师古却独将襞积解释成裙褶,将皮弁素积的积解释为裙之辟积。这说明至少在唐代以前,辟积之法早已应用于裙装的制作,因为裙褶与裳的辟积相似,所以颜氏才会有这种说法,目前所见出土汉晋裙装实物也证实了这一点。
又颜氏(581 ~645) 与孔颖达(574 ~648)、魏征(580 ~643) 同朝为官,魏征所撰《隋书·礼仪志》记载了隋朝的礼服制度,其中,裙仍然作为礼服被列入《礼仪志》中。所以,颜师古将裳的辟积解释成裙褶就容易理解了。这也说明初唐甚至唐代之前,作为礼服的裙就已有裙褶,而裙褶又与裳的辟积极为类似。至于裙褶是否是借鉴了裳的辟积而产生,亦或是由域外传入中国本土,尚不能下结论。另外,裙、裳在缘边问题上也存在相似之处,二者都有加缘和不加缘之分。《后汉书·祭遵传》记载:“遵为人廉约小心……夫人裳不加缘。”㊹东汉明德马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㊺
其三,关于裳和裙的称谓,二者在汉晋以后似乎出现了混同的趋势。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常,下帬也。”和汉末刘熙《释名》“裙,下裳也。”可以看出,当时“裙”和“裳”的含义已经开始趋同。《后汉书·逸民传》记载东汉隐士戴良嫁女“疎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㊻而《太平御览》引曹魏周斐《汝南先贤传》曰:“戴良嫁五女,皆布裙无缘。”㊼两段史料都记载了戴良嫁女,只给她们简单的嫁妆一事,但《后汉书》说的是裳,而《御览》引《汝南先贤传》记载的是裙,可见裙、裳二字逐渐混同、趋于一致。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丧礼服制图》中有一段关于裳、裙的记载,则直接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丧礼服制图》是根据中唐杜佑《唐礼图》中的《丧礼服制度》而来。杜佑《唐礼图》不见传世,杜佑是否为此书真正作者尚待考证㊽。但是法藏敦煌遗书记载:“裳者,衣下曰裳,今俗谓之裙。”(图6 左侧)据此判断,则至少在唐、五代时期,民间已经将裳称为裙,二者之间的差异逐渐被淡化了。
图6:法藏敦煌遗书《丧礼服制图》( 法Pel.chin.2967 卷)
裙、裳之间的异同大体如上所述,但在具体细节和历史叙述上还存在诸多不确定之处,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发掘与探究。
本文探讨了汉晋南北朝时期裙与裳的内涵及演变,并对二者的形制与称谓进行了比较。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一部分,裙和裳主要是指遮挡人下身的服装,都是由成幅的面料进行裁剪、拼接而成。从形制上看,通常所谓裳一般为“前三幅,后四幅”,而深衣中的下裳则为六幅,后者在裁剪上运用的是“交解”法;而裙装的幅数则没有具体规定,裁剪使用的是“交窬”法。裳和裙虽都有褶裥,但也存在褶裥数目和缝制方式上的差异。从礼制上看,在汉晋南北朝时期,“裙”所具有的礼仪内涵较少,多用于世俗下装;而文献所记载的裳,无论从形制还是内涵上都较为正规,具有礼仪性。从称谓上看,裳和裙在汉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混同的趋势,至唐、五代时民间已经将裳称为裙了。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够抛砖引玉,不断促进裙、裳关系研究的深入与细化。
注释:
① 陈果、刘瑞璞:《工布藏族服饰结构的“单位互补算法”》一文。
② 彭浩、张玲:《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制衣>的“裙”与“袴”》对大衺、中衺、少衺三种裙做了结构复原,此三种裙均采用交窬法裁剪、拼缝而成。
③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1025 页。
④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第266 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358 页。
⑥ [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第257 页。
⑦ 同注⑥。
⑧ 同注⑤。
⑨ 同注⑤。
⑩ 彭浩、张玲:《北京大学藏秦代简牍<制衣>的“裙”与“袴”》,《文物》,2016 年第9 期,第76-79 页。
⑪ 张玲、彭浩:《湖北江陵凤凰山M168 出土西汉“明衣裳”》,《文物》,2022 年第6 期,第63 页。
⑫ 王奕文、罗戎蕾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襦裙形制及结构研究》一文分析绢裙结构认为,该N17-3 裙采用两幅布正裁,两幅布斜裁,并用“交窬”法拼接而成。
⑬ [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502 页。
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第3647 页。
⑮ 同注⑭,第1112 页。
⑯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762 页。
⑰ 同注⑯,第763 页。
⑱ 同注⑥,第258 页。
⑲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180 页。
⑳ 同注③,第2304 页。
㉑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第271 页。
㉒ 同注⑭,第397 页。
㉓ 同注⑭,第1916 页。
㉔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第340 页。
㉕ 同注⑥,第245 页。
㉖ 同注⑲,第2050 页。
㉗ 同注⑲,第2078 页。
㉘ 同注⑲,第3611 页。
㉙ 同注⑲,第2436 页。
㉚ 同注㉙。
㉛ 同注⑤,第432 页。
㉜ 同注⑤,第395 页。
㉝ 同注⑤,第597 页。
㉞ [东汉]班固:《白虎通》,清乾隆嘉庆间嘉善谢氏刻抱经堂从书本,第329 页。
㉟ 同注㉘。
㊱ 同注⑥,第248 页。
㊲ 同注⑭,第3665 页。
㊳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2321 页。
㊴ 同注⑯,第2491 页。
㊵ 同注⑯,第2426 页。
㊶ 同注⑥,第256 页。
㊷ 同注⑲,第3612 页。
㊸ 同注㉑,第2541 页。
㊹ 同注⑭,第741 页。
㊺ 同注⑭,第409 页。
㊻ 同注⑭,第2773 页。
㊼ 中华书局影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第3107 页。
㊽ 朱晓宇:《唐代书仪中的丧服衣服图解析——以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为例》,《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1 期,第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