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2024-01-15 16:40耿茜
康复 2023年26期
关键词:呼气病程肺部

耿茜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31)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阶段,以慢性和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与外界有害颗粒﹑气体等对肺泡细胞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长期刺激有关。慢阻肺长期病程可导致骨骼肌和呼吸肌受累,从而致使患者的运动耐受性和呼吸功能恶化,增加致残率及病死率[1]。慢阻肺临床上常采取氧气支持﹑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措施,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一定作用,但对肺功能的恢复存在不足[2]。基于此,本文探讨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接收的68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常规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范围39 ~ 78岁,平均年龄(58.69±4.37)岁;病程范围1 ~ 8年,平均病程(4.56±0.83)年。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范围39 ~ 79岁,平均年龄(58.53±4.46)岁;病程范围1 ~ 9年,平均病程(4.62±0.78)年。

纳入标准:① 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3];② 可配合完成治疗。

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肺部疾病;② 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③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止咳﹑平喘﹑祛痰﹑抗炎等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和呼吸训练。

(1)运动:功率自行车训练,指导患者坐在功率自行车训练仪器上,同时连接血压监测仪﹑心电图检测器,利用头带将患者的吸氧面罩进行固定,将训练仪器功率调节为20 W,开始训练,每次训练30 min,每天训练1次。步行,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定速度的步行,通常为60 ~ 80 步/ min,恢复较好者可每分钟走100 ~ 120 步,每次行走15 min 左右。

(2)呼吸锻炼:双手扶胸做胸肌的牵拉,双手自然放置胸上部,呼尽肺部的气体后,一边吸气一边将头部向后仰,将提起的胸用手向下按压,手肘配合向后拉,对胸廓进行牵引,最后最大限度吸气,将头部和手肘复位,恢复平静呼吸,每次来回训练5 ~ 8 min,每天进行1 次。缩唇呼吸,经鼻吸气,呼气时嘴巴紧缩呈吹口哨状,经口吐气,15 min / 次,1次/ d。腹式呼吸,将双手分别放置胸部与腹部,经鼻深吸气,同时保持嘴巴紧闭,腹部慢慢隆起,膈肌自然下移,保持3 s 后缓慢呼气,呼吸时间在4 ~ 6 s 之间,同时回收腹部,用手逐步向腹部加压,10 min /次,1次/ d。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分析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 / FVC﹑25%﹑50%﹑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 25﹑MEF 50﹑MEF 75)。

(2)病情控制情况: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4]对2组病情控制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睡眠﹑精力﹑情绪﹑运动耐力﹑日常运动影响8项,评分越高,代表病情控制越差。

(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5]对2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8个维度,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4)治疗效果[6]:显效,肺部啰音消失,相关临床症状恢复正常,肺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有效,各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肺功能对正常生活的影响较小;无效,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处理工具为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

治疗前,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

2.2 病情控制情况

治疗前,2组咳嗽﹑咳痰﹑胸闷﹑睡眠﹑精力﹑情绪﹑运动耐力﹑日常运动影响对比,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同时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病情控制情况评分对比(,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病情控制情况评分对比(,分)

?

2.3 生活质量

治疗前,2 组SF-36 各维度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2 组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

2.4 治疗效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长时间处于慢性炎症﹑慢性气流受限的状态,在进行运动与呼吸训练过程中能够增加换气,改善气道陷闭,满足患者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进而减轻其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肺部功能。通过呼吸训练,患者能够在正确吸气﹑呼气过程中提高机体二氧化碳的代谢能力,更大限度上缓解呼吸困难,对临床效果的提升有一定帮助[7]。与此同时,可以使患者尽可能恢复至理想状态,保持稳定的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运动与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呼气病程肺部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