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物我

2024-01-15 15:48:03沈智
莫愁·时代人物 2024年1期
关键词:会通一物回环

沈智:1984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水彩研究会会员。个展有“会通物我”等。

水彩的魅力在于绘画的过程中颜料在纸面上的浸染、扩散与融合,与此同时,心底升起的细腻感触,以及美好又微妙的感觉都被悉数捕捉,以水色的方式呈现出来。

刘长卿诗云:“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在这诗意的氤氲中,白云拥抱山石,清风荡漾在山林,人与世界相与悠游。《四美圖》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孕育的作品,背景的烟云气雾似春山雨后之景,雨点翻飞,有云影满山的感觉。四桃有圆有方,各具姿态,躺卧于山林之间,正是“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淡云微风之间将心灵拉向远方。

画者在创作时,要打通自我与世界的界限,与万物相融。每一笔色彩、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笔触都要将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因为情绪感知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大千世界,生烟万象,都是灵气的往来,天地因气而生生不息,艺术家的创造也应该永远为生机所润泽。绘画过程中,我们常在现实和视觉的基础上赋予一定造型和色彩,表现或放大艺术形象,或者说具有某种暗喻,与现实拉开差距,坦率投入情绪与认知。画物,更要把自我的性格和情感投诸于物,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物象与情趣往复流动。

中国哲学有“月印万川,处处皆圆”的比喻,也有“一即是一切,一切即一”,认为每一物都有其圆满的自性,每一物都是一个大全。在《团圆》中,三个石榴首尾相接,形成往复回环的运动,展现了一个生命流动的世界。在回环中变,在回环中新,在回环中得到生命的启发。看花落花开,看云卷云舒,“我”感到一种圆满的美妙。

绘画是画者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画面也需要回归感性。对于赏鉴者来说,观画是一个渐次打开的世界,将心灵的烟云推出,记忆、想象、生命体验都在画面之外的空间舒卷,既随物以婉转,亦与心而徘徊。以色入境,以心画神,赋予画面趣意盎然的升级,人融于物中,人在世界的“大通”中,与万物共游。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许宵雪 1850735471@qq.com

猜你喜欢
会通一物回环
大河会通
中国三峡(2022年6期)2022-11-30 06:15:28
嘟嘟闯关记
透 月
宝藏(2018年3期)2018-06-29 03:43:10
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
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
阿凡提智斗国王
学习“骑撑前回环”动作的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兼评《文学地理学会通》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会通之境——读《文学地理学会通》偶得
基于RocketIO 高速串行回环通信的实现
电子科技(2013年9期)2013-03-13 07: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