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丽
在教育部制定的最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条重要内容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即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增强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这说明,以培养独立思考和科学理解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一味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要求。
笔者认为,在诸多思维的训练中,逻辑思维是最核心的部分。作为现代科学大厦的基础,高度严密的逻辑思维指明了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是社会理性运行的支柱,是社会有序发展的保障。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论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能够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论证推理的合理与否,同时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文学现象,形成自己的深刻认识。总之,逻辑思维是提升思维品质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中的高中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素养的强弱,决定了其学习和创造能力的高低,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和发展轨迹。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古文或者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当代人对于古文都是抱着敬畏和膜拜的心态去学习的,多数情况下将其作为一篇经典美文或者至理名言来鉴赏和吸收,老师教得投入,学生学得虔诚,但缺少严格审视的逻辑思维视角,极少有人质疑其中的推理论证是否合理合规。其实,即使是古文名篇,在当代提倡新课标、新教学的素质教育培养理念之下,也应该运用逻辑思维,对其进行严格的剖析和解读,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以人人耳熟能详的古文名篇——荀子的《劝学》为例,用逻辑思维来对其进行一番认真审视。不可否认,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比喻非常形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通篇的奇妙比喻,配上严整的排比句式,使得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然而,我们必须明白,比喻不是论证,再美妙的文字也無法填补其逻辑上的欠缺。从逻辑角度观之,《劝学》是缺少真正合理的论证的,其“学习使人进步”的观点并没有获得有直接联系的前提的支撑,荀子只是一再地打比方让人相信“学习跟它们一样可以改变我们”,然而为何“学习可以跟它们一样”却没有给出答案,这种比喻或者类比是缺少逻辑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逻辑不严密,文章的审美价值远大于其认知价值。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说明,使其明白具备批判精神、不迷信权威才是科学、正确的思维模式。
当然,古文中不是没有严格贯彻逻辑思维的例子,我们再以贾谊的《过秦论》为例,可以明显看出其在论证方法上和《劝学》的不同。作者以“论”为题,文中也确实进行了严格、合理的论证。为了讲清楚秦灭六国的必然性,文章从历史、地理、变法等方面介绍了秦国强大的根源;为了说明秦朝短命、二世而亡的原因,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横征暴敛、严刑峻法的弊端。这些论证都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思维的特征。此外,作者通过分析秦王朝的大起大落成败得失,得出了强弱之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为政者当居安思危引以为戒,这又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特征,在严密和精确之外,还体现了思维的高度和广度。
古文学习是具有美感、令人期待的,但这种美感应该建立在逻辑思维的严格监督之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弘扬传统经典的同时,也应该训练和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唯如此,学生才能拥有优秀素养和正确价值观,新课标新教学的理念才能得到有效贯彻,目标任务才能得到完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