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八角廊汉简,一九七三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八角廊村四十号汉墓,该墓墓主为西汉中山怀王刘修。由于刘修墓在历史上曾遭盗焚,所以这批汉简出土之时就已残断不堪、严重炭化,表面字迹难以辨识。定州汉简的整理工作屡次因故停滞。截至目前,原始图版尚未公开发表,仅有零星几枚残简见于《文物》杂志、《中国法书全集》、《中国书法全集》以及文物部门的网站,另有百余枚简的摹本见于《中国简牍集成》。尽管如此,它的学术和艺术价值仍然不可低估。
整理团队从这批汉简中厘出了《论语》《儒家者言》《哀公问五义》《保傅传》《太公》《文子》《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日书·占卜》等多种古籍,它们的抄写时代下限自然就是中山怀王刘修的卒年,即汉宣帝五凤三年(前五十五)。其中《论语》《文子》《六韬》均有传世本;《儒家者言》大部分内容散见于先秦至西汉的多种著述,尤其多见于《说苑》《新序》和《孔子家语》;《哀公问五义》和《保傅传》皆见于《大戴礼记》,前者另见于《荀子》和《孔子家语》,后者还见于贾谊《新书》。简文与相关的传世文献在篇章分合、用字习惯、语句表述等方面异同互见,不但可资校勘,而且对研究相关古书的真伪、性质、成书过程及其文本面貌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定州汉简本《儒家者言》与今本《孔子家语》之间的种种异同反映出,今本是汉晋间人杂采古书、参以己意编纂而成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有可靠的早期来源。另一方面,这批汉简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见于传世文献,这些新材料的发现,为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先秦、秦汉的思想文化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机缘。
二十世纪以来,包括定州汉简在内的多批西汉简牍书迹次第出土。其中,早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简牍帛书,如湖北张家山汉简、长沙马王堆帛书简策,武帝时期的江陵凤凰山简牍,历时近百年,总的趋势是古形递减,抽象的笔画部件日益明朗,但距离方正扁平、长画逸出的汉隶八分体势,还有一段距离。武帝中期以来,由于实行了严格的文字政策,以善书为取士的要求之一,進而朝野上下形成了“善史书”的风气,推动隶变的完成。体现在字形结构日趋标准规范,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笔画式样和书写方法。八角廊汉简和基本与其同时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简牍,在内容上极为接近,都含有大量的儒家典籍,其抄写风格也比较接近。这就是武帝时期隶变完成后的作品,是隶书正体化的标志。它们去掉了古文字仿形书写规则,完全以点画部件取代仿形线条,体现了作为正体的最基本的要求——字形端正。它们的抄写者与同时期西北边塞的简牍书写者不同,乃是官吏或善书儒者,故而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时隶书的标准状态。
就书法风格而言,定州汉简总体上整饬工稳,秦隶中常见的斜向笔画和纵长体势被横向逸出的笔画和方正扁平的体势所取代,秩序感较强。各篇或出自不同书手笔下,故彼此面貌略有不同,如《起居记》方圆兼备,波挑厚重,《文子》用笔秀润而不失遒劲,结体端庄而不失灵动。这种完成隶变之后的隶书,被视作正体,逐步流行开来,其用途由书简拓展到铭石,其风格由手写生成拓展到刀刻模仿,为两百余年后的东汉名碑树立了字体上和书法风格上的范本。因此,当临习东汉诸名碑时,若能将它们与这批汉简加以比较,“透过刀锋看笔锋”便成为可能。(陈文波 陈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