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对一件天凤耳八仙人物仰钟式铜香炉进行研究与考证,从主题和纹饰等方面推断它的用途,并结合器型、人物和底款等方面的时代特点判断该香炉的铸造年代。
关键词:铜香炉;仰钟式;八仙人物;天凤耳;莲花纹饰
前不久笔者收获到一个铜香炉,其形似茶杯,通体乌黑,深直腹,圈足,口沿微微外敞,两端铸双凤耳。炉身饰多个莲瓣,上部有一圈绞丝纹,每个莲瓣中都有人物及瑞兽的浅浮雕。圈足外壁饰有覆莲瓣纹。底款为花款。它虽然个头不大,重量却达700多克,材质必定精良。此香炉的独特之处在于整体纹饰精美、画面饱满,人物和瑞兽刻画得栩栩如生,似一幅众仙云集的壁画(图1)。
在《宣德彝器图谱》[1]中查到,此类香炉名为“宫奁炉”,明宣德年间照元朝内府姜铸六龙宝莲宫奁炉款式铸造了百余只,除一部分放在皇后的坤宁宫外,其余分发给各嫔妃、公主使用[2]。可见,这种香炉专门为地位显赫的女性打造,苗条的器型、繁缛的纹饰和柔美的线条,完全是为了迎合女性的审美。
此香炉整体纹饰设计巧妙,从炉底中心引出的放射线与炉身上莲瓣的间隔线贯通,把两者巧妙地连成一体,构成一朵含苞待放的十二瓣莲花。炉身上方接近黄金比例位置饰一道绞丝纹,像是为防止花瓣散落而特意捆扎起来的,起到很好的审美效果。底部圈足外侧的覆莲瓣纹与炉身上的大莲瓣一一对应,显得精美整齐。两侧的天凤耳造型逼真、纤毫毕现,凤眼细长向后与耳部相连,凤鼻上方为如意纹。古时龙和凤的形象被皇家垄断,只有皇亲国戚才可使用,所以此炉绝非一般百姓所能拥有。炉身上的十二组人物形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神情自然生动,瑞兽也是活灵活现。虽为铜胎铸造,但艺术造诣丝毫不输笔墨丹青,方寸间尽显高超技艺。
炉身上十二组人物脚下多踩有瑞兽,它们形似羊、马、象,或是一些奇异动物,上半身浮出海面,下半身潜入水中,驮着仙人过海。据查,这种多在明清器物上出现的瑞兽名为“海八怪”,也被称为“海兽鱼涛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明永乐年间,盛行于明中晚期并一直延续到清代。人物和海兽同框出现的情况实不多见(图2)。
香炉一侧中心位置的人物身穿花边纹饰的长衣,脚踩飞凤,后有仆人摇扇,此人就是道教中被尊为女仙之首的王母。据明嘉靖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记载,三月三日王母诞辰,设蟠桃盛会宴请众仙,八仙前去赴宴,行至东海时各显神通,逍遥过海,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八仙过海和八仙祝寿的故事[3]。王母右侧第一人为一位老者,他头戴方帽,身穿长袍,长须及胸,右手拿类似竹筒的法器,此人为张果老。王母右侧第二人是一个童子,头梳双发髻,身穿长衫,左臂挎竹篮,此人为蓝采和。王母左侧第一人,圆头秃顶,袒胸露乳,左手托葫芦,右手拄拐,右脚跛行,这就是铁拐李。王母左侧第二人,头梳双发髻,穿花纹长袍,肩扛莲蓬,此人为何仙姑。
另一侧中间位置为三位下棋的老者,近处有鹿和仙鹤,这是家喻户晓的福禄寿三星,其也是明清时期最喜闻乐见的题材。三星右侧第一人,长须立目,头戴“纯阳”道巾,身穿道袍,手执芭蕉扇,此人为吕洞宾,明末汪淇《绣像吕洞宾祖师全传》中就有如此造型的吕祖像。三星右侧第二人为一翩翩公子,头梳单发髻,执笛吹奏,风流倜傥,文艺范十足,此人为韩湘子。三星左侧第一人,慈眉善目,长须长袍,头梳双发髻,手拿芭蕉扇,此人为汉钟离。三星左侧第二人,头戴乌纱帽,身着长袍,手拿着类似木板的法器,此人为曹国舅。
位于凤首下方有两人,其中一人为一小童,圆头圆脑,袒胸露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脚下踩着似蟾蜍的瑞兽,此人为刘海,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另一人为一老者,头带发巾,留山羊胡,肩扛挂着两个桃子的桃枝,此人为东方朔,东方朔被奉为长寿之祖,为群仙祝寿题材画片中的常客。
通过对这十二组人物(图3)的分析可以确定,香炉上的图案反映的是群仙过海给王母祝寿这个主题。由此推断,此炉是为某人大寿专门打造的一件寿礼。从其精妙绝伦的纹饰设计、巧夺天工的铸造工艺,以及优质材料的选用等方面推断,这位寿星定是一位德高望重且身份显赫的年长女士。
下面通过器型、人物以及底款等方面对香炉制作年代进行考证。
一、从器型的时代特点分析
此香炉的外形既像一只深腹的茶杯,又像一只倒过来的钟。这种器型在瓷器中被称为铃铛杯,也叫仰钟杯。据《宣德彝器圖谱》所述,这种炉的器型早在元代就已出现,但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实物留存下来,甚至明代同类型的香炉也缺少实物可供参考。下面通过与不同时期的、同器型的瓷器对比,来推测香炉的年代。
据记载,仰钟式瓷器最早出现在明宣德年间,此时的器型并不高,杯壁垂直于桌面,呈直腹,口沿有一点点外撇。明成化、嘉靖时期的铃铛杯,杯壁外敞的角度变大,呈斜直腹,口沿外撇。明万历、天启、崇祯时期的铃铛杯开始变高,杯壁垂直于桌面,或略微有一点角度,呈深直腹,腹部到圈足收敛的弧度比较大,口沿略微向外撇。清康熙时期的铃铛杯最有特点,为官窑代表器型之一,其杯身较高,但杯壁外敞的角度更大,呈斜直腹,口沿外撇的弧度也更大,腹部到圈足收敛的弧度比较小。而雍正和乾隆时期的铃铛杯则杯身变矮,杯壁外敞角度与康熙时相同,呈斜直腹,口沿外撇的弧度变小。
同类型的铜香炉在拍卖会上也偶有出现,其器型基本符合上面所总结的仰钟式瓷器器型的时代特点(图4)。笔者收藏的这个香炉,炉身瘦高,炉壁与桌面垂直,呈深直腹,口沿微微外撇,腹部到圈足收敛的弧度比较大。这样的器型特点与明晚期的铃铛杯的器型非常相似。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此香炉具有明代晚期铃铛杯器型的特点。
二、从人物形象的时代特点分析
八仙祝寿图案最早出现在明正德年间,到明嘉靖达到一个高峰,人们会在上行下效中把道教元素加入到日常器物上,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不同时代对人物形象的审美各不相同,表现在艺术作品上就会有所差别。归纳总结为:明代人物形象的身材比例通常为头大身短,身体仅有两到三个头的高度,且上身长、下身短;清代人物形象虽头也大,但头与全身的比例,以及上下身比例则更为协调。此外,明代雕刻作品中的人物五官通常不追求细节,线条简练,如采用楔形鼻,且与眉相连,衣着纹饰粗犷,衣褶疏朗,无凹凸变化,且衣角常为掀起状;清代人物通常发丝细密、条缕清晰,五官更加细致入微,注重细节,衣纹疏密有致,且有立体感。
在此选取部分明代和清代的群仙祝寿题材的织绣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从同题材的作品中找出对应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可以更准确、更直观地反映出在相同場景下同一人物所表现出的神态、姿势、衣着等处的不同。首先选取2005年中国嘉德春拍上的一幅明代顾绣《群仙祝寿图轴》中的汉钟离形象,其画面简洁、人物神态惟妙惟肖,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明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汉钟离的形象显得飘逸自然,有仙风道骨的感觉,主要体现在面部表情、衣服纹饰和衣服摆动的姿态上,如袖口和长袍底端均随风飘起,形成优美的弧线。再选取2016年东正拍卖会上的一幅清早期顾绣《群仙祝寿图轴》上的汉钟离形象,其衣服呈自然下垂状,面部表情有些脸谱化,下身变长。最后选取《清康熙御制黄天祥云海水龙爪纹朱红卍寿庆典缂丝群仙祝寿图》[4] [5]中的汉钟离形象,其五官刻画精细,衣服花纹复杂,身材比例为上身短、下身长,衣袖摆动无飘逸感,略显臃肿。这三幅作品中的汉钟离形象经与香炉上的人物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香炉上的人物形象与明代的人物形象基本相同,无论体态姿势、气质风度、身材比例还是所拿器物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袖口和衣服下摆飘动的样子都相似,但与清代的汉钟离形象相差甚远(图5)。
再选取2017年中贸圣佳拍卖会上的明代缂丝《金地瑶池庆寿图》中的刘海和东方朔形象,与香炉上的人物进行对比(图6)。两个刘海的姿态几乎一样,香炉上刘海的动作更为夸张、衣着更加随意,与其形象更贴切。而两个东方朔在衣着、神态、姿势、身材比例上基本相同。
通过上面的几组对比可以看出,香炉上的人物形象更接近明代织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清代的人物形象差距比较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此香炉上的人物具有明代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从底部纹饰的时代特点分析
此香炉的底款为较特殊的花款(图7),单层花瓣短而圆润,平铺排列,面积不大的圆形花蕊内部呈网格状。
据查此花为菊花,古时又称寿客,菊花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出现在祝寿题材的香炉上非常贴切,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主旨。这菊花看似是现代卡通画的画法,实则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早期的菊花纹多为扁平状,多层花瓣,网格状花蕊。明中期成化朝,菊花纹出现新面貌,画法更简洁、抽象,采用单层花瓣和网格状花蕊。明晚期菊花画法与明中期画法基本相同,但花蕊的面积更小,与笔者所藏香炉底部的菊花造型几乎相同,同为单层扁平化花瓣,顶端为圆形,花蕊呈网格状。清代顺治和康熙两朝在明代画法的基础上变得写实,菊花瓣更加细长且尖,层次变多,立体感更强,花蕊非网格状。清雍正斗彩瓷又出现一次高峰,对明成化斗彩菊纹杯进行仿制,但此时的花瓣之间有空隙,且顶端呈下凹状,较为特殊。清乾隆之后斗彩团菊纹的共同特点是:花瓣的顶端变成尖形,已经与明代的画法有明显区别(图8)。
通过对明清两朝器物上的菊花纹的对比可以看出,笔者收藏的香炉底部的菊花造型与明代中晚期菊花造型更加接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此香炉的底部花卉纹饰具有明代中晚期菊花纹饰的特点。
四、结语
历时近四个月的考证过程,不仅让笔者对这个香炉的用途和铸造年代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个人的知识储备。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古玩鉴定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不能想当然,也不能模棱两可或人云亦云,得出的结论需要有强有力的资料作为依据和佐证。古人已经把大量有价值的线索留在这些器物之上,只要不放过每个细微之处,就能很好地去了解和考证它们。
参考文献:
[1] 吕震. 宣德彝器图谱[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
[2]孟晖.睡起小奁香一缕[J]. 缤纷,2007(11):28-29.
[3] 张方. 八仙考[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20.
[4]王喜.《清康熙御制黄天祥云海水龙爪纹朱红卍寿庆典缂丝群仙祝寿图》鉴赏[J].服饰导刊,2017,6(06):63-71.
[5]王述中.《清康熙御制缂丝群仙祝寿图》辨析[J].服饰导刊,2020,9(06):40-44.
作者简介:
殷智勇(1978—),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