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玮 高仁金 薛涵与 夏建荣
摘 要:产教融合课程的建设是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该文以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课程为例,分析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的课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也研究产教融合课程从目标制定到教学实施等课程改革具体内容,探索产教融合课程模式的构建,包括确立教学目标、定制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改进考核体系和建设师资队伍,从而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出材料领域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工科;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1-0099-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courses is the key to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in the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course of Found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Bilingua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being faced by the course of materials major based on emerging engineering, and the places to be improved in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It also studies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from goal setting to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volving teaching goals establishment, course content customization, teaching models determin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assessment system improv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staff.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urriculum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needed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Keyword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emerging engineering; course construction
产教融合在国家建设新工科视域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辦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教育部于201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调育人新机制”[1]。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于2019年发布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为高校产教融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方法[2-5]。
“产学合作、产教融合”也是当前工科本科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条主线,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新工科、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工科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符合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6-7]。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是新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将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学业和就业相通,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校企双赢。闽江学院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8],坚持扎根地方、面向产业,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改革,积极引入企业先进技术、生产设备、先进教材和培训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系统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学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则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匹配职业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建设产教融合课程是产教融合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教融合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决定产教融合的成功。
一 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闽江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福建省一流专业,在专业的建设中首先选取几门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作为产教融合课程的示范课程,然后逐步推广,将其建设成为产教融合专业。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其教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含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与性能等方面的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将该课程作为试点课程,排头兵,从该课程入手深度展开产教融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课程教学团队一直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建设和改革。现代生活离不开高分子材料,材料领域的知识更新迅速,为了让课程内容紧跟应用前沿,延展教学空间,而且该课程与前置课程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有交叉,因此,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8],并入选福建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因此,教学团队在对该课程进行产教融合改革之前,首先分析了当前课程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产教融合形式单一,校企合作模式松散
目前,虽然已经和几家企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在讲授部分知识点时会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引入,以体现产业和行业需求,企业有时也会到课堂上给学生授课,但在校企合作中还存在一个误区,通常有大学育人、企业用人的固化分工,还是存在“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二者割裂的局面,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深入,并没有完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培养的学生与行业的发展缺少针对性,导致育人与用人之间的错位难题。
(二) 忽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
在新工科视域下,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不仅需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课程思政的建设,也就是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而发挥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5]。我们对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不够深入、实践路径不够明确,尤其是进行校企合作时容易忽视课程思政建设,不能精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导致牵强附会地融入所谓“思政元素”,导致“课程思政”偏离了“政治灵魂”。
(三) 课程考核方案不能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
这门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目前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由三部分组成:①线上MOOC和雨课堂学习成绩(30%);②线下课堂表现成绩(20%);③期末考试成绩(50%)。但是课程考核对学生能力应用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还是不够全面,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占比偏低,而且没有考虑校企共同考核,因此,这种偏重知识考核的考核体系难以成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 课程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建设一批适应区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课程[9]。因此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建设与一流课程的建设关系密切。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标准是“两性一度”,也就是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这和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要求是相符的。产教融合建设中其高阶性表现在要求知识、能力与素质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要求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功底扎实,还要培养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从而具有创新精神。而其创新性则是在根据产业发展的情况,校企要及时优化和更新课程内容,以保持课程能为企业培养最新技术人才的能力。挑战度则是要求课程要注重质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不要囿于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融”教育于生产,“融”生产于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与高效学习的能力。
鉴于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教学团队在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这门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确立教学目标”“定制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改进考核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以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衔接,探索基于新工科理念的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模式[10]。
(一) 确立教学目标
闽江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目前面临着转型和申硕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整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同时还要对标教育部工程认证标准,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能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在每年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课程开课之前,校企双方要先进行调研,再根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该课程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要求;然后再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为总目标确立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的课程目标,使课程建设目标与“应用型”办学定位匹配。该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掌握高分子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加工过程,性能及应用,并将其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与加工中;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解释,并获得有效结论;结合企业实例,使学生了解生产实际中多学科团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撰写小论文及口头报告等使学生掌握报告撰写和文稿设计、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的能力;通过双语教学,阅读文献和口头报告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文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能阅读专业英文资料,并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二) 定制课程内容
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通过调研地方行业与企业的需求,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根据前几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我们聘请来自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思嘉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塑料行业协会等专家一起制定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单元就以通过企业的实际产品讲述合成机理、合成工艺、成型加工、性能及应用等。例如,塑料这一单元,要以聚乙烯为载体,其是通用塑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而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具有完整的一条生产线,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要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授课。纺织工业是福建在经济上的支柱产业,纺织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紧密相关,因此还会根据福建省化工新材料和纺织材料的市场需求,以及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课程内容提出方案和建议,提出一些可行的、难易适中的课题项目以补充课程内容。
另外,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这也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指明了道路[11]。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也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教学团队的教师参加了X证书师资培训,因此在制定课程内容时,也会主动对接国家的政策,使课程内容与技能证书的考核大纲相对应,主动与行业和企业对接,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校不仅获得学历与学位证书,还能得到一些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培养出不仅拥有学历证书还拥有技能证书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三) 确定教学模式
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课程总学时48学时,线上12学时和线下36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方便教学,但是以前线上内容更注重补充研究前沿问题,现在也会增加企业实际生产内容。尤其是大批学生无法一次性在实际生产线前上课,我们将实际生产拍成视频,课前发给学生学习,再由企业专家在线下进行现场解惑,利用企业的真实案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产一线,提升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宽度。另外,课程还设计了3~4次研讨会,研讨会的课题和企业提出的课题项目相关联,提前布置学生进行小组调研,并邀请参与教学的企业专家进行评论。在研讨当中,学生可能会与企业工程师结下互学互助的关系,为学生参加双创项目、学科竞赛及毕业论文打下基础,甚至进行人才订制,直接提升学生的首岗能力,形成学校和企业“共赢”的局面。
(四) 融入课程思政
在提升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素养的同时,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深入融合,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通过挖掘国家战略、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等思政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劳模精神、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环保意识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的思政内容如盐入水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12]。另外,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授课,企业文化对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教学时要将先进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企业文化的全方位把握,实现企业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助推企业文化传承发展,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3]。
(五) 改进考核体系
近几年,本课程的考核一直采用过程性评价,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同时也考虑了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比例。但是我们也探索了非标准答案考核改革,增加了综合性、创新性、挑战性的考核。课程考核增加了项目答辩,这可以与学生所参与的学科竞赛、双创项目及科研活动关联起来,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也会从学习和作业中洞察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选择等,将课程思政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一个以能力和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六) 建设师资队伍
本课程已经形成了双师型教学团队,由来自本专业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从事塑料、橡胶与涂料等高分子材料生产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在课程建设中也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强化教师的企业实践教学能力培训,企业也选派工程师到学校进行教学法的交流。课程建设中双方会进行集体备课,交流课堂教学方法及现场工程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师资水平。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思嘉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和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我们的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依托产业学院把实验室、课堂搬进企业,把研究项目、产业导师带回学校。高校为企业招才引智,企业为高校构筑人才高地,双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实现校企协同双向育人[14]。
三 课程产教融合的成效
通过以上的改革和实践,学生学风明显好转,肯学多思、勤学善思的学生逐年增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2—2023年考研成功率逐年上升,已达到20%以上。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社会上形成较好影响,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9%。學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表现突出,在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等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22—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虚拟仿真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主持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9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以第一申请人授权专利近10件。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重塑了一流课程的建设内容,研究了课程的建设方法,其中包含校企合作的多方位教学模式,现场案例嵌入理论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过程性教学考核体系以及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师资,这些措施促使产与教各环节真正融合,真正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了双方产教互惠共赢。总之,正如前面所说,产教融合课程是产教融合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门课程的建设只是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从这个专业课程入手可以深度展开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以推进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实现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同步,实现教育与产业双方迭代创新,助力新工科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萍,武蕾,袁蒙.“产教融合,多元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产业创新研究,2021(22):142-144.
[2] 杜玉波: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致辞[EB/OL].(2021-12-26).https://www.cahe.edu.cn/site/content/14750.html.
[3] 王冬良,秦洪艳,李璐璐,等.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8):121-124.
[4] 张丽娟,葛运旺,王新武.深化产教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7):169-172.
[5] 李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困境、机理、方向[J].高教探索,2020(9):57-59.
[6] 冯星,招瑜,蔡伟通,等.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6):241-243,275.
[7] 涂宝军,丁三青,季晶晶.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四种思维[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4):24-29.
[8] 王莉玮,方润,高仁金,等.混合式教学在双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21,7(31):113-116.
[9] 李银丹,李钧敏,施建祥.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6-51.
[10] 周敏,黄琼,韦苏茜,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11):77-83.
[11] 何虹.“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学园,2022,15(8):13-15.
[12] 张岩,李新纲,朱秋莲.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11):77-82.
[13] 王莉玮,夏建荣,薛涵与.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多元化融合——以“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课程为例[J].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22(51):129-132.
[14] 孟性菊,余莉,杨昌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究[J].学科探索,2022(10):56-59.
基金项目:福建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2020284);闽江学院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课程项目“《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MJUYYKC2022022);闽江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重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MJUJG2022A004);闽江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MJU2021KC525)
第一作者简介:王莉玮(1973-),女,汉族,吉林辽源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与光催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