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亮
新闻记者作为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发挥沟通作用,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也是成为优秀记者的关键。具体来讲,就是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承担起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
主流媒体新闻记者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为党“站好岗”、为人民“放好哨”。既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声音,又客观真实地反映民生民情,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脚下沾满泥土,心里装着百姓。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记者想获得一手鲜活的新闻素材就必须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街头巷尾、深入田间地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定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深度的调研和采访。从本质上说,新闻记者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需要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全方位、立体化地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唯有带着真情,才能点燃共情,才能采制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优秀新闻作品。
在日常采访工作中,笔者除了关注一些重大科技成果、重大经济发展、重大新闻事件,还要经常走基层、蹲点报道,走进社区、农村,关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生产建设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生产生活细节,在采访报道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基层倾斜。例如,《社区里的“饺子宴”》《欢度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新春走基层·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韩来意的幸福晚年》《全媒观察·祝家大集:承载百年烟火装满乡愁滋味》等一批关注民生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新闻作品产生较强的传播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关注。一次次采访实践让笔者深深懂得,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报道才能受关注、有反响,从而有收视、有流量。面对媒体融合席卷而来的浪潮,主流媒体的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抛开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包括记者在内的新闻从业者,还需要全方位深入思考,多问问自己:平时的策划、选题、视角有没有对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多一些思考与行动,一些问题会有更好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如何把一个新闻线索、新闻选题,制作成一则或一系列新闻报道,产生重大反响,收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着手进行深度新闻策划。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策划能力依旧是新闻记者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新闻策划主要是指新闻采访策划,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前期为了达到一定宣传与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进行全面、系统、精心的设计与规划。通俗地说,是指新闻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选题和题材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传播活动和最佳效益的谋划,是系统、全面、深入地把看似孤立发生的新闻事件、客观事物串联成整体的活动过程。做好新闻策划是新闻记者敏锐快速发现新闻背后新闻能力的体现,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脑力活动。做出一个成功出彩的有影响力的新闻策划需要记者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多年的新闻阅历。大型新闻策划靠一名记者“单枪匹马”难以胜任,还需报道团队发挥头脑风暴,发挥集体智慧,开展调研分析,进行综合考量,新闻策划可以说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新闻策划要有针对性的题材,具体可以分为重大新闻事件报道、阶段性成果报道、先进典型报道等。新闻策划的选题应准、切口要小,采访时间安排、报道密集程度、时段的安排等都要有序规划。值得一提的是,新闻策划要尊重客观事实,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观察者和传播者,不能过度介入新闻事实本身,要严格区分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
笔者所在的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策划了《非凡十年·振兴潮头看沈阳》大型系列报道,分别从科技创新、国企改革、对外开放、营商环境、城市建设、健康医疗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十大领域进行团队调研采访,以“小切口大视角”的方式谋篇布局,通过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鲜活的采访以及先进的技术,从10 个不同侧面,反映10 年来沈阳在改革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生动画卷,借助沈阳广电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在辽沈地区产生了积极社会反响和很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由笔者策划的《金秋“丰”景看沈阳》报道,独辟蹊径,改变以往在大地中直接报道秋收景象的做法,选取了沈阳市浑南区百年祝家大集特色农产品上市的视角,把农户丰收与市民消费相结合,吸引了很多观众关注的目光。《特色农产品上市金秋时节逛大集》融媒报道不仅由辽沈地区主流媒体播发,还被央视、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等央媒转发,形成了国家、省、市的矩阵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全媒体环境下,没有策划就没有精品。没有新闻策划,记者就很难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报道出亮眼的作品,新闻策划能力已经成为提升记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全媒体时代,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应具备受众意识和用户思维,只有争取更多的受众才谈得上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扩大。全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快了受众行为和需求的变化,受众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从互动型转变为参与型、从大众化转变为个性化、从信息独享转变为信息分享。如今,从学前儿童到耄耋老人,都成为全媒体时代的受众,他们接收新闻和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选择更加多元、时效更加快捷。各种媒介不仅在内容、渠道、形式、功能等领域深度融合,还把大家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多种介质的交互传播为受众提供了细微化、形象化、系统化的信息资讯。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为本,成为新闻记者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作品如何能第一时间快速传递给受众而又被他们接受,是记者在新闻策划、采访和制作的全链条中要通盘考虑和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应该把受众视为积极的“人”而不是消极的“物”。这就需要新闻作品既快又好,“食材”新鲜、“味道”可口,不仅有新品更要有精品,抢头条、挖独家,对于受众关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充电学习,及时掌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加快转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并广泛涉猎社会各行各业,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及时学习和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广泛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最新的信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及时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只有这样,做出的报道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理性、专业、有文化、有温度、有内涵。被知识和理论武装的记者,才能在繁杂信息和复杂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采访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名学者型、创新型的记者,在学习积累中不断创新突破,才能在漫长的新闻职业生涯中拥有可持续的竞争力。
笔者是在时政新闻栏目负责科技战线的全媒体记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突破就事论事、结构单一的报道模式,经常会在采访中、工作之余,借助相关会议、互联网、报纸、期刊等途径收集国家、省、市、区等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领域的材料和信息,钻研学习,扩充完善自身的科技知识,为日常采访提供充足的养分补给。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推进,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新兴媒体迅猛发展,这给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媒体和新闻记者带来不少冲击,与此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5G、4K、AI、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直播等技术为媒体发展提供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技术、新发展、新业态,主流媒体记者应乘势而上、寻找机遇,除了有扎实的采访写作能力,还要拍得了照片、剪得了视频、做得了特技。
主动拥抱新机遇,敢于和善于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方能为新闻传播发展提供新动能。以变应变,方能在变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笔者所在的沈阳广播电视台鼓励并培养记者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借助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提升新闻业务能力和媒体传播能力。笔者和所在的报道团队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深圳文博会、北京国际车展等重大展会报道中,改变以往单一的电视新闻播报模式,借助5G+4K+AI等前沿技术,以短视频制作、手机端直播、电视大屏直播、深度报道等方式开展报道,大小屏互动、以短带长,从而丰富报道形式、完善报道内容、加快报道速度、提升报道水平。无论短视频快速制作还是现场直播报道,量质齐升的背后,都离不开报道团队对新技术的应用。面对媒体融合的浪潮,记者想要借助新技术提升新闻报道竞争力,不仅需要了解互联网技术,还需要先进设备的加持。近年来,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场合中,不仅仅有长枪短炮的摄像设备出现,还有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移动机器人以及人人手中拿的智能手机和口袋相机。无论传播载体是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新兴媒体客户端、微信和微博,媒体人只有不断学习、保持敏感度和好奇心,及时掌握先进的拍摄和通信设备应用技术,才能快速、准确、高质量地制作与传播鲜活、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4K/8K高清视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集中涌现,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传播技术与手段,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对于传统媒体和新闻记者来说,不日新者必日退,唯有紧跟新时代传播技术发展趋势,顺应信息时代传播规律,革故鼎新,以变应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融媒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无论是广电新闻报道,还是互联网直播、短视频制作,都离不开媒体记者的现场报道。无现场,不新闻。记者现场出镜报道,离不开语言表达、现场把控、知识储备、情绪调动、信息传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现场报道对媒体记者来说,是对基本功是否扎实的考验。能否在环境复杂的现场快速、准确、清晰、完整地梳理事件脉络和传播新闻亮点,直接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水平高低。
如今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现场,会发现手持麦克风在摄像机或手机的人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进行出镜报道,不仅仅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专利”,出镜记者或来自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或来自互联网、客户端、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兴媒体。看来,无论直播还是录播、无论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能否自然面对镜头、思路清晰、逻辑清楚、语言流畅地展开报道,为受众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信息,是一个新闻记者综合能力的体现。
什么场合和场景更适合记者出镜报道?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重大成果的发布地、重大工程的建设地、重大活动的举办地、重要的时间节点等都有出镜报道“用武之地”。出镜报道能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想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或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值得一题的是,记者不是单纯地为了出镜而出镜,而是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整场直播和新闻报道更全面、立体、生动和直观,从而提高报道的传播效果。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应善于从复杂多变的新闻现场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着手开始播报,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由点成线再到面,层层递进、系统阐述,让整个新闻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地呈现。
记者现场报道该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无论是宏大主题报道还是突发新闻,记者在做现场报道之前都应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调整好状态,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事件背景信息,核实线索的真伪,到达现场之后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及表象背后的内涵,坚持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其次,记者在现场做出镜报道的时候,应多关注现场细节,多描述、少评论,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细节往往胜过记者长篇大论式的评论。最后,记者在做现场报道的时候,要注重自身的仪表和形象,着装要跟现场环境气氛相贴近、相吻合。记者出现场,不能生硬背诵提前准备好的文案,而是要根据现场情景和事态变化,边看边想边说,随时调整自身状态和表述内容,以真情的流露和有温度的表述,打动受众,增强代入感。无论是大屏还是小屏,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镜头感、交流感都是现场出镜报道中记者必备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总之,面对媒体融合发展浪潮,传统媒体新闻记者应积极面对、守正创新、勇于突破,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用一流的策划、采访和报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