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

2024-01-12 09:29叶娟惠
北方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路径选择

叶娟惠

摘  要: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主战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既拥有“人力资本红利”逐渐释放、工业产业链配套齐全、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挑战。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核心,以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机遇挑战     路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其中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主战场,是顺利完成中心任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经济条件。

一、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机遇

(一)人力资本红利不断释放

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换道超车”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数量型的“人口红利”正逐步向质量型的“人力资本红利”转变。虽然,中国数量型的“人口红利”(15-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74.5%逐渐下降到2021年的67.2%,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弱化。但是,质量型的“人力资本红利”(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从2010年的11964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21836万人,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不断增加,“人力资本红利”逐渐释放,不仅抵消了“人口红利”下降的不利影响,而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二)工业产业链配套齐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工业制造业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压舱石”。目前,中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是全世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唯一的国家。中国制造业拥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世界拥有制造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美元现价)占全球比重28.3%,占美国、德国、日本三国总和的96%。中国产业链配套能力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发展潜力。

(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投资市场和第二大国内消费市场,投资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1年的42.07万亿元,已经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形成强大的要素集聚效应。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既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重要保障,又可以通过国内市场引领全球消费市场的发展,在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新冠疫情等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时,可以有效抵御经济下行的压力,具有更强的宏观经济稳定效应。

二、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一方面,中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济体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10240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870亿元,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2012年的1.97%提升至2022年的2.55%。2012-2022年这10年间,虽然中国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占比不断攀升,但仍然低于3%,与以色列、韩国、美国等占比高达4%、5%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着自主创新的陷阱。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原始型创新能力。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就已经牢牢把握网络、信息、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主导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产业链处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中低端水平,科技创新以跟踪模仿为主,难以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攀升至全球高端价值链环节,制约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在城乡发展方面,城乡人口、就业人员等差距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2021年,我国城镇人口914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72%,乡村人口49835万人,占比35.28%;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为62.65%,乡村就业人员27879万人,占总就业人员的37.35%。在中国19个城市群(含40个都市圈)以外的偏远地区还有约3.5亿人。在区域发展方面,东、中、西部和南北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2022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万元,上海达到17.94万元左右,甘肃(4.50万元)、黑龙江(5.09万元)、广西(5.22万元)、贵州(5.23万元)、吉林(5.50万元)、河北(5.69万元)等省份的人均GDP尚不及北京的30%,西藏(5.83万元)、青海(6.08万元)、云南(6.17万元)、河南(6.21万元)等省份的人均GDP尚不及北京的35%。

(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是制约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因素。在城乡收入分配方面,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万元,二者比值高达2.5。在行业收入分配方面,2021年,金融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5.08万元,是建筑業(7.58万元)的2倍左右,是农林牧渔业(5.38万元)的2.8倍。在企业收入分配方面,2021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1.56万元,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7.45万元,前者是后者的1.55倍。2021年,20%低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49万元,20%高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1万元,后者是前者的8.8倍。中国的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的偏远地区、农村、农民工群体以及少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

三、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经济现代化

创新是中国东部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还不够明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应体现区域差异性,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向东部地区企业集聚。一是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聚优势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促进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政金联合开展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二是要提升企业创新力。对于大中型企业,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科技联合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通过建立新型科技创新平台,攻克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对于小微企业,要发挥自主创新的天生优势,促进协同创新发展,在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要大力培育创新人才。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人才“引育用留”全方位政策体系,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揭榜挂帅”项目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二)强化实体经济根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底座,是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中流砥柱”。我国的实体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大而不强”“强而不精”的特征,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实体经济短板,夯实实体经济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位置。一是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石,要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在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园”,以“中国制造”品牌推进全球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二是要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不仅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予新的动能,而且是工业服务化和服务产品化的必然趋势。加快发展研发设计、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现代金融、检验检测、品牌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延伸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促进生产型制造向中高端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三是要促进“数实融合”发展。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天航海、高端装备等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协同共生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任务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基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比较优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审时度势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同步推进扩大国内需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平衡。在需求侧方面,稳步提升居民传统消费水平,积极培育数字化、绿色化等新型消费模式,进一步释放中等收入群体和农村转移人口的消费潜力。引导投资需求不断优化,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基础上,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供给侧方面,根据需求结构的变化,加大个性化、差异化和品质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适配性。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以新型消费拓展国内需求空间,提高供给体系的引领性。二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注重引入外资的“质”,加强“干中学”,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进一步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畅通国内要素资源向国际循环的渠道,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积极营造企业走出去的良好环境,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获取我国所需的稀缺自然、高端人力等要素资源,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的共同参与,有序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绿色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加快制定绿色发展的法律规范和政策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发展负面清单制度,通过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手段激励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健全城市绿色治理体系,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绿色治理效能。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引导企业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构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三是推动公众参与。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购物、绿色饮食、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等生活和消费方式,如通过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节水产品等绿色低碳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公共交通出行、开展垃圾分类等,树立全民循环低碳生活理念。

(五)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集中优势力量尽快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是健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持体系。针对区域差距,要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健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區的产业帮扶与人力资本共享机制,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中游等19个城市群建设,充分结合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格局。针对城乡差距,要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基,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二是统筹“扩中”和“提低”。“扩中”是指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精准施策,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低收入人群稳步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提低”是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要不断提升相对贫困的标准底线,着力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要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促进公共服务向乡镇等中低收入人群倾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民共享,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付才辉.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内涵与首要任务——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阐释[J].经济评论,2022,(06).

[2]刘生龙,胡鞍钢.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2021—2035)[J].甘肃社会科学,2023,(01).

[3]张杰,张晨曦,林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大经济风险及应对[J].天津社会科学,2022,(06).

[4]夏杰长.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J].改革,2022,(10).

[5]吕指臣,胡鞍钢.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路径与现实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6).

(作者单位:福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路径选择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分析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路径选择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大众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营口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论对外贸易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