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在波 刘庆振
【摘要】19世纪50年代的克里木战争爆发后,恩格斯曾自荐为英国《每日新闻》报撰写军事文章。恩格斯的求职过程一度很顺利,但结果却功亏一篑。虽然没能实现为《每日新闻》撰稿并迁居伦敦的计划,但恩格斯撰写的大量军事文章却经马克思的协助在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刊出,其中有些文章还同时在英国宪章派报纸《人民报》上登出,同样达到了干预社会舆论和宣传革命观点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阵地巧妙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革命观点的思路和做法,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在国际上开展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争夺国际话语权,塑造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国际舆论态势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英国《每日新闻》报;克里木战争;意识形态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极为重视理论宣传和思想斗争,为此,他们视报刊为重要的“堡垒”和“政治阵地”[1],并主张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占领阵地”[2]。本文研究的一个具体案例,很好地反映了他们对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阵地的极度重视。19世纪50年代的克里木战争爆发后,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建议下积极寻求在伦敦的报界谋得一个军事通讯员的职位,以便能够通过自己的军事文章影响伦敦的新闻和舆论界关于战争问题的讨论,并实现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以及其他“党内的同志”[3]共同战斗,与大家“同生活、同工作、同谈笑”[4]。在这一想法的驱动下,恩格斯给在伦敦出版的英国资产阶级自由派报纸《每日新闻》的主编写了封自荐信。虽然恩格斯的求职最终没有成功,但过程仍然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克里木战争的爆发催生对军事撰稿人的需求
1853年10月,克里木战争爆发后,有关战场变化的消息在跨大西洋两岸都成为各家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们尤其关注军事行家们对战况的评论。由于“所有的报纸都想以军事文章来炫耀自己”[5],致使一时间“军事作家供不应求”[6]。
恩格斯自1850年以来就一直在埋头钻研“军事科学”。这一期间马克思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许多有关战争的报道和分析性文章其实都是请恩格斯代笔的。据统计,1853年至1856年,有一百多篇出自恩格斯之手的軍事文章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7]恩格斯的军事文章写得十分出色,不仅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评价——马克思认为恩格斯写的军事文章“非常令人信服”,同时也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应”。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也看到了英国新闻界军事撰稿人行情的上涨。这时,马克思建议恩格斯可以为伦敦的报纸写些军事文章,以便“在伦敦报界赢得一种地位”,并使他有可能“控制报界”。[8]
经过考虑,恩格斯将目光投向了在伦敦出版的《每日新闻》。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每日新闻》是一家主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相对进步的报刊,其观点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在国际问题上,该报也表现出难能可贵的进步性。在英国对华发动“极端不义的”鸦片战争问题上,该报也对英国侵略者在华做出的“骇人听闻”的“罪恶的勾当”进行了揭露和谴责。[9]其次,与《泰晤士报》等大报不同,《每日新闻》的军事报道尤显薄弱,主要原因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军事撰稿人才。再次,恩格斯的一位相识了十多年的老朋友、英国人约翰·瓦茨当时也在为《每日新闻》撰稿,他为该报撰稿的主题主要是“教育问题”。
通过瓦茨,恩格斯对《每日新闻》的情况特别是该报缺少优秀军事撰稿人的情况有所了解。习惯上,英国人找工作重视熟人推荐。恩格斯遵照这一“礼节”,先请瓦茨向报社主编亨·约·林肯介绍了自己。一周后,即1854年3月30日,恩格斯从曼彻斯特给在伦敦的林肯写了一封自荐信,正式提出为《每日新闻》撰写军事文章的建议。
二、自信且“生动平易”的自荐信
恩格斯后来在致马克思的信中用“生动而平易”五个字来描述他寄给林肯的上述自荐信;显然,他对自己的信是很得意的,对可能的结果也充满了信心。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恩格斯在这封信中是怎么说的。
首先,恩格斯开门见山地说出了写信的目的,并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我不揣冒昧,现在自荐为贵报军事专栏撰稿。我想,这一建议会得到赞同,尽管自愿效劳的人目前并不担任军职,而且还是一个外国人。”[10]一个不担任军职的外国人,为何会如此自信呢?这自然会吸引人继续往下看信的兴趣。这样的信件开头,已经成功了一半。
其次,恩格斯的信写得极为诚恳,他向林肯介绍了自己曾在普鲁士接受过“军事教育”以及参加过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战斗经历。同时,他在信中也重点介绍了自己在军事文章写作方面的成就,以此说明他多年的军事研究是有成果的。恩格斯并且提出可以将他的军事论文提交给“军事问题权威”,如在当时享有声誉的英国将军、军事史学家和著作家威廉·纳皮尔爵士进行评价。
由于克里木战争牵涉到欧洲多国,因此语言能力对于全面出色地报道这场战争就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恰恰也是恩格斯的强项。他在信中告诉林肯,他通晓包括俄语、塞尔维亚语在内的欧洲多国语言,对罗马尼亚语也略懂一些——这些语言对于报道战事都是需要的,因为战争涉及操这些语言的民族或国家。至于能否“用英语正确而流利地写作”[11]的问题,恩格斯的这封信就是用英语写的,同时他也不忘提请林肯从他以前用英语写作的文章中去考察这一点。
再次,恩格斯在信中也说明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仅不在战场,也不在报纸的总部所在地伦敦,因此短期内他为《每日新闻》撰写的军事文章将主要涉及“对战区部分的描述”,交战双方的军事组织、兵力、机会和“可能的战斗行动”“对实际战斗的批判性评析”,以及时间从“一个月到六周”不等的战事“综述”等。[12]当然,恩格斯也策略性地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表示如果报纸需要,他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迁居伦敦。
复次,恩格斯站在报纸一方的立场上,提出双方可以签订一个临时协议,协议可以规定报社在认为稿件不合宜的情况下有权拒绝用稿。另一方面,报社也应该尊重撰稿人的劳动,保证为作者的劳动和开支“支付公道的报酬”[13]。恩格斯特别提到,撰写高质量的军事评论往往需要占有包括地图和军事书籍在内的大量专门资料,这些专门资料的价格通常都比较昂贵,而这些“应付的款项应该算在开支账内”[14]。
最后,恩格斯还在信中谈及他对军事评论应该真实、客观、公正的看法,这是评论战争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的一条根本原则。他说,尽管他希望联军能够把俄国人“狠狠地揍一顿”,但他不会让这种个人倾向左右自己的写作,只要俄国人仗打得漂亮,他也会像一名“真正的战士”那样给予这些“恶魔”以应有的评价。恩格斯进而提出了自己著名的“军事科学”原则——与自然科学一样,“军事科学”不应有“特殊的政治见解”。[15]
整体来看,恩格斯写的这封自荐信在诚恳和沉稳中透露出强烈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自己的实际能力基础上的——年轻时接受过军事训练,拥有实际的战斗经历,长期从事军事科学研究的理论积淀和实际成果,出类拔萃的语言能力,每一条都直指要害。此外,这封信抓住了读信人的心理,在强调了报社权利的同时,也巧妙地保护了撰稿人的权利。显然,这是一封写得非常出色的、几乎可以打满分的求职信。
三、过程顺利,结果沮丧,是谁破坏了恩格斯的计划?
恩格斯给林肯寄出自荐信4天后,收到了回信。林肯在回信中对聘请恩格斯作为报纸军事通讯员一事表现得很积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恩格斯1854年4月3日致马克思的信的内容看得很清楚。
看来我同《每日新闻》的事就要办妥了。今天我收到了主编林肯的信,看来,他完全同意我的意见(我建议,先写关于俄国陆军、舰队和防御工事的文章),他说,我只需把文章寄去就是了。这样,我就一点也不担心了。[16]
恩格斯在信中还告诉马克思,他直接向林肯提出了“付酬的要求”[17],也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这件事去掉了我心上的一块石头,因为资金来源对我是绝对必要的”[18]。看来一切都顺风顺水,恩格斯也因此开始憧憬起移居伦敦的美好前景。
他向马克思吐露了自己的计划:“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当我的老头儿(恩格斯的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夏天来这里时,我就摆脱生意的纠缠,移居伦敦;不管怎样,我总要在圣灵降临节(1854年6月5日)前到那里去一趟,以便最终同这些家伙把事情办妥。”[19]马克思在接到恩格斯寄来的“喜信”后非常高兴,他在1854年4月4日致恩格斯的回信中不无俏皮地说:“关于《每日新闻》的消息很好。今天我要看看是否已经登出了什么东西。我希望,Sir,您将离开曼彻斯特,Sir,永远离开,Sir。”
为了尽快促成此事,恩格斯按照他与林肯在通信中商定好的,紧接着赶写了第二篇战事述评——《俄国军队》,并于1854年4月3日以后寄给了林肯。恩格斯大约在4月12日收到了这篇文章的校样和林肯的复信,信中林肯询问了恩格斯为报纸撰稿的条件。恩格斯当天即给林肯回信说,可以按报纸“通常的条件写稿”。
正当恩格斯期待着与《每日新闻》达成撰稿协议,从而能够在伦敦的军事评论界大展拳脚的时候,1854年4月20日接到的林肯的回信让他的心情一下子从高峰跌到了谷底。林肯在回信中委婉地拒绝了恩格斯的撰稿合作要求,理由是恩格斯的文章“太專业了”,尽管报纸很想采用,但却“力不从心”,并建议恩格斯向军事报纸投稿。[20]
原本顺风顺水的事为何突生变故?伦敦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出蹊跷必有原因,但由于恩格斯本人并不在伦敦,他只能通过书信向自己最知心的朋友马克思诉说苦闷和寻求答案。
此事最后不了了之,恩格斯最终也没有在报纸上发表上文提到的两篇文章——《喀琅施塔得要塞》和《俄国军队》。
四、结语:“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占领阵地”
虽然恩格斯自荐为《每日新闻》撰稿一事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成功,但这件事本身对我们还是有着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这就是:在与资产阶级敌对力量争夺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敌我力量对比不利于我的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利用一切可以争取和利用的传播渠道,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和利用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阵地,达到广泛、巧妙地传播党的政治观点和革命理论,有效干预社会舆论,塑造有利于革命的外部环境的目的。正如马克思所告诫的那样,我们必须“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占领阵地”,“哪怕暂时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占领地盘”,以便能够在“决定性的时刻保证自己在各个据点”发挥影响。[21]
我们看到,无论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坚持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等资产阶级进步报刊撰稿,还是恩格斯希望为《每日新闻》撰写军事文章以影响伦敦的新闻和舆论界关于克里木战争问题的讨论,都无不体现了他们对这一点的深邃思考。这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在国际上开展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争夺国际话语权,塑造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国际舆论态势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这样的视野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要求[22],我们就不难理解其重要意义,对做好这些工作的紧迫性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本文为岭南师范学院2022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世界交往理论视域下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WD221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0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2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0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2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26.
[12]KarlMarx&FriedrichEngels.Gesamtausgabe(MEGA),Bd.7,Berlin:DietzVerlag,1989:78.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28.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28.
[15]KarlMarx&FriedrichEngels.Gesamtausgabe(MEGA),Bd.7,Berlin:DietzVerlag,1989:78.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0.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0.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1.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2.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75.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01.
[2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25.
作者简介:葛在波,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湛江 524048);刘庆振(通讯作者),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 100084)。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