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性话语视阈下雾霾议题的差异化呈现研究

2024-01-12 05:53李明曹济舟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2期

李明 曹济舟

【摘要】从冲突性话语研究视阈出发,选取河北省雾霾天气这一公共危机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从2014年至2022年间以《河北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和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围绕霧霾这一公共事件的话语冲突、调适的变迁过程。研究发现,《河北日报》实现了雾霾报道由“环境议题”向“政治议题”的转向,双方话语冲突的焦点主要围绕雾霾污染的话语呈现图景、政府治理责任的划定以及雾霾治理成效评价三方面展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河北省雾霾治理成效的不断显现,民间话语开始呈现积极转向,双方由此形成了一定的话语共识。

【关键词】冲突性话语;公共事件;议题转向

雾霾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与特定气候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污染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密切的关联性[1]。综合公开数据及国家历年空气质量环境公报统计结果,2013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全国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河北各主要城市如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地,空气质量长期处于末尾位置。雾霾问题作为一种典型的突发公共事件[2],其发生和防治都超出了传统的行政区域管辖范畴,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因而在学界也通常选取区域城市群而非单一城市作为分析对象[4]。近年来,京津冀出台了一系列雾霾联防联治的政策和措施,因北京、天津两市的政治属性、城市能级等因素影响,防治行动主要围绕这两座中心城市优先展开。在北京、天津采取措施大力降低雾霾污染的同时,处于外围的河北省各市不仅在治理中处于后发位置,在关注度上也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面对雾霾污染依旧严重与关注度较低的叠加现状,加之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和民意表达空间的拓展,广大非中心城市的民众作为雾霾污染的直观感知者和治理成效的直接受益者,势必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表达政治化的、日常性的、生活性的环境生存权益,由此也形成了对雾霾问题的民间话语,且往往与主流媒体的宣传话语有明显差异,甚至产生对立交错的双重话语空间。上述两种话语随着雾霾治理进展,在政策发布和成效评价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冲突与调适。研究这一进程,对于深入探讨政府、民众等不同主体雾霾话语建构机制,以及联结环境安全与社会治理的符号解释、话语建构行为有重要作用。同时,从雾霾治理中的双重话语冲突与调适这一视角出发,以河北省为切入点,放眼全国数量众多但在雾霾治理中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存在较为严重对立情形的地区,研究冲突性话语的历时性建构与演进问题,有助于促成顺畅有效的环境议题传播,对于推动跨地区雾霾协同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提出

冲突性话语(Conflict Discours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话语表现形式,在环境传播中,相关研究主要从话语与权力这一视角展开。“话语”一词最早见于米歇尔·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狂史》一书[5],他从话语和权力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互动遵循“生产—控制—反控制—再生产”的轨迹,将冲突性话语看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社群基于利益诉求,以质疑、怀疑、批评等方式影响主导性话语的一种抗争性表达过程。由福柯这一视角切入,可以发现不同的环境话语意味着由不同阶层、不同知识体系所搭建起来的“环境观”。从雾霾这一特定事件出发,媒体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受众对雾霾的认知、情感与行为,但公众同时也受到自身经验感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并有可能通过转向“另类媒介依存”来完成对雾霾事件的情感表达、追因,最终实现自身话语权[6]。因而冲突性话语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结构性的、生产性的社会力量。这种冲突尤其体现在环境事件中官方媒体、自媒体对新闻框架的争夺上[7],环境传播与民间话语开始逐步嵌入社会结构之中,深度刻画了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张力。

基于以上分析和讨论,本研究拟通过冲突性话语这一研究视阈,考察以《河北日报》为代表的官方话语和以微博为代表的民间话语,两者就河北省的雾霾污染问题,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话语类型?在雾霾发生和治理的不同阶段,双方冲突性话语的呈现和互动主要围绕哪些问题展开,最终的走向如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二、研究过程

(一)数据搜集与整理

本研究所指称的官方话语来源是官方的大众传播媒体,由政府与主流媒体掌握,因此选取《河北日报》作为河北省官方话语的来源媒体。在民间话语的选取上,作为新媒体的微博因其具有低门槛、即时性等特点,各年龄阶层、各社会性质的民众都能自由发表观点,能够形成松散、庞大的民众“非热门”话语。故而选取微博作为民间话语的来源渠道,这也有利于助推研究从更为广泛的社会视角来看待雾霾话语的产生与演进,从而避免将冲突性话语归结为特定群体意见的旧有研究窠臼。

本研究选取2014—2022年作为研究河北雾霾话语的时间区间,是基于如下考虑:继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后,2014年1月国家减灾办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情进行通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国家大力气治理雾霾的开端。2015年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省雾霾治理力度的再次加码。到2020年规划阶段性任务完成后进入常态化雾霾整治进程。在这一个时间跨度内,河北省雾霾治理经历了逐渐加强、加大力度和环境逐渐好转这一过程,其间相关的配套措施出台最为密集,微博上民众关于雾霾的讨论也最为激烈,因此选取2014—2022年的双方雾霾话语最具有典型意义。

为了解《河北日报》2014—2022年间对雾霾议题的报道,选择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作为样本来源库,选择《河北日报》作为新闻来源报纸。在使用“雾霾”“PM2.5”两个关键词对报道全文进行检索后,最终得到该报9年中刊登的480篇关于雾霾的报道。接下来使用数据抓取工具Gooseeker对微博关键词“河北雾霾”按10天为单位时间段分年度进行抓取,为确保获取民间话语准确性,在样本筛选中剔除了官方媒体认证微博账号,再依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80条微博作为样本。由于涉及分析样本数量众多,内容各异,本研究借鉴郑雯、黄荣贵[8]使用的类型学归类方法,将表述相对统一、主题较为接近的样本分类归纳,系统梳理分析各种复杂的话语内容,进而形成各自的话语类型。

(二)官方报道与民间话语的样本呈现

综合2014年到2022年《河北日报》对雾霾相关新闻的报道,将《河北日报》新闻报道话语类型分为问题描述、原因分析、治理举措和成绩宣传四类报道:(1)问题描述类话语,主要包括当前雾霾污染数值、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等新闻内容;(2)原因分析类话语,内容为探究分析雾霾成因类的新闻报道;(3)治理举措类话语,包括政府整治雾霾的行动计划、政策文件和治理办法等内容;(4)成绩宣传类话语,主要是围绕雾霾治理成效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报道。各话语类型报道数量及占比、代表性新闻标题整理见表1。

在归纳总结《河北日报》报道类型的基础上,笔者对微博民间话语进行了分类总结,提炼出以下几类话语:目睹感受类、情绪宣泄类、追因问责类和成效评价类四种话语。各类话语具体含义分别为:(1)目睹感受类话语,是民众对身处雾霾环境所见所感的视觉、触觉等相关感受的话语表达;(2)情绪宣泄类话语,主要包括因雾霾现状产生的自嘲、悲观、震惊等一系列情绪活动和相关话语;(3)追因问责类话语,主要是围绕雾霾产生原因产生的相关话语与讨论,包括追寻雾霾原因和评判政府责任类话语;(4)成效评价类话语,则是对政府治理雾霾结果的相关评价性内容。具体整理见表2。

三、研究发现

(一)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关注焦点与动态变迁

以时间轴为依据对《河北日报》所代表的官方话语和微博的民间话语进行编码,而后综合比较2014年到2022年《河北日报》与微博话语样本,有利于明确双方的话语关注焦点与变迁过程。对于雾霾污染问题的现状描述和成因分析等环境议题方面,《河北日报》在2014—2016年给予较多关注,并将主要成因归结为汽车尾气、散煤取暖等生活性因素,而对企业生产排放、环保制度结构等因素则较少提及,从而规避了报道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道德评价。随着雾霾成因逐渐明朗以及治理力度逐步加大,这两部分内容报道呈现递减趋势,从2014年的29篇递减至2022年的2篇报道,并且在2019年之后有关雾霾成因的内容不再出现。《河北日报》在2016年以后的报道中,将关注重点逐渐从雾霾现状、成因分析等“环境议题”转向产业升级、协同治理(NH11、NH13、NH19)等政策措施和成绩报道(NH4、NH8、NH12)的“政治议题”,从而形成了從“环境问题”向“政治议题”的意义过渡。一开始的“政治议题”报道主要宣传政府各类治理举措,在后续年份中开始通过宣传治理成绩来体现防治成效,成绩宣传类话语从2014年10%的占比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65%左右。

反观微博话语的历年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河北日报》和微博在关注重点上存在差异性。微博占比最高的是民众对雾霾的自身经验观察和主观感受,相关微博数量在2014年—2016年占据55%至65%的较高比例(见图1)。2017年以后,随着和雾霾越发“熟识”和污染逐步减轻,相关感受类微博数量占比减少至25%左右。除此之外,占比较高的是宣泄对雾霾不满情绪的相关话语,该部分话语演进趋势也经历了先升(2014年20%)后降(2022年5%)的发展趋势。此外,微博话语对政府治理雾霾的举措以及成效均表达了关切。在雾霾产生的原因分析上,因网民个人生活经验及知识结构差异,呈现出多样化但不尽科学的归因表达,但几乎一致地认为政府是解决雾霾问题的首要责任方。最后是对政府治理雾霾成效的评价,由于雾霾治理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加之后期政府治霾成效开始凸显,该部分言论占比从5%一路升至16.7%。网民一开始较为激烈的批判态度也出现了缓和迹象。

(二)“环境议题”还是“政治问题”:雾霾污染的话语呈现图景

官方报道和微博话语对雾霾这一气候现象议题属性的建构,成为双方话语差异开始的起点。《河北日报》在雾霾议题建构中,在前期(2014—2016年)呈现出雾霾“环境问题”取向,主要内容为雾霾污染的实时报道,相关报道数量分别为2014年24篇,2015年5篇,2016年2篇。该段时间内的严重污染也在民间话语中得到印证,微博用户作为雾霾事件中的亲历者,与官方媒体采用科学数据形成的客观报道不同,这些言论多从情绪宣泄角度出发,尤其是2014年雾霾爆发之初,反映出民众普遍持有的愤怒、无奈和批判心态,相关情绪话语在微博发布的总量和频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也成为“情绪宣泄”类话语的主要来源。由雾霾引发的对立情绪经过网民的生产和再造,表现为批评声音、戏谑解读等话语,相关言论数量占2014—2016年每年样本量的1/4左右。热门内容如“问河北情为何物?直教人满眼是雾”等恶搞话语获得了大量点赞与转发,在网络上进一步加深了河北雾霾的刻板印象。

2016—2017年,随着河北省政府治理政策文件和行动方案的发布与实施,《河北日报》治理举措类的报道开始替代环境现状报道成为主流(占比达到90%),污染状况等相关信息逐渐淡出视野(仅1篇)。而在民间话语中,雾霾自始至终都作为环境危机而出现,用户从雾霾环境事件出发,进而质疑、批评政府治理责任和举措,环境议题和政府议题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不断强化雾霾的环境议题属性,来表达与官方政治性议题相左的对立立场。也正由于雾霾污染治理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短期内确实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导致的不满滋生出各种社会情绪与矛盾,成为对抗性话语产生的重要社会基础。

(三)“协同发展”抑或“污染外迁”:围绕政府治理责任划定之论争

京津冀地区由于天然地理区位及雾霾污染相互传输影响的特点,《河北日报》各年的“治理举措”话语中均对区域协同治理有所提及。2014年至2022年报道数量分别为8篇、6篇、3篇、5篇、5篇、4篇、5篇、3篇和4篇。2014—2016年间,《河北日报》采用系列报道阐明三地协同雾霾治理的相关举措,到2018年后,该报的相关报道主要围绕京津冀空气质量同比改善、达标天数和平均优良天数增加等内容,总体呈现出“政府行动”和“政府作为”的正面取向。

主流报刊的此类举措性报道在微博话语中也得到印证,主要集中于“追因问责型”类的话语中。微博话语中对三地联手治理的举措表达出怀疑与隐忧,尤其是产业承接转移加剧了居民的疑虑,认为该举措造成了河北当前严重的雾霾现状。围绕着协同治理问题,双方从权利、健康和经济等角度出发,形成了官方媒体“产业转移”和微博“污染外迁”两种冲突性话语类型。究其原因,是因为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短期内难以见效的工程,且讨论环境问题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否则可能极易对雾霾污染治理责任进行表象定性。在雾霾治理责任归因的讨论中,很多微博用户将京津冀间产业转移与河北空气环境质量下降简单挂钩。其中部分原因是民众在未详细了解产业政策等内容的情况下,进行的简单归因和情绪化表达,并未对雾霾治理本身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没能形成改变现状的政策诉求和有效的民众政治参与。

(四)“回望历史”与“环顾当下”:雾霾治理成效评价的两种视角

话语冲突的另一个突出方面便是《河北日报》与微博关于雾霾治理成效的不同表述,此类话语主要集中在报纸“成绩宣传”和微博“成效评价”两种类型。在整个话语论争过程中,“对比维度”成为理解双方雾霾治理成效话语的关键因素。综合比较2014年到2022年的话语样本可以发现,《河北日报》关于雾霾污染的成绩宣传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该报大量采用年度总结和同比分析数据来佐证空气环境不断变好这一事实,关注重点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阶段性成绩,与民众感受并未产生太多互动与关联。这种缺失反映在微博话语中,表现为一些网民并未完全接受官方媒体所强调的与过去对比这一纵向叙事视角,而是更倾向于采用同其他城市横向对比的方式评价雾霾治理成效,进而建构出与官媒报道不一致的成效评价,同时将这一差距演化为对当前治理现状的不满和对政府能力的怀疑,并且在冲突性意味的表述中对话语类型不断进行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抗性话语中的二元对立结构始终存在,但随着河北省雾霾治理成效的不断显现,微博话语在2018年以后体现治理成效的积极言论开始明显变多,在2018年到2022年间占比由10%递增至22%左右。这些民间话语表述与官方报道的向好数据形成呼应,双方话语开始从冲突走向缓和。在雾霾减轻的原因分析中,微博话语表现出受《河北日报》议题建构的长期影响,对“治理举措”报道中的产业转移等内容表达了一定认可,且从之前“污染外迁”的言论逐渐转向“协同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微博话语逐步转向为接受并认可政府的治理举措和成效。双方话语开始进一步合流,体现出理性讨论的趋势,也由此形成了一定的话语共识。

四、结论与讨论

雾霾作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由于其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势必成为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河北日报》2014年至2017年间的报道重点阐释雾霾污染情况和产生成因,有助于推动雾霾事件的科学传播。2017年后,该报重点转向报道政府治理行动和宣传治理成效,形成以政府治理举措的政治类议题取代雾霾环境类议题的现象。雾霾开始作为政治议题而非环境议题被建构,这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产生偏离,导致民间话语无法从官方报道中获取足够多的环境信息,转而依靠极其有限的信息和知识储备对雾霾事件的起因和解决方法做出估计,进而形成以目睹感受和情绪宣泄为主的微博话语。这种话语在历年雾霾天气中不断被提起和反复强化,最终发展成为和官方观点相左的对抗性话语。

需要指出的是,空气污染具有的特殊气候属性,必须依靠城市群共同协作治理。在这一问题上,虽然《河北日报》对城市群协同治理进行了大量正面报道,但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单向宣传的效果已十分有限[9]。由此,官方媒体和微博民众因自身立场、知识经验的不同形成差异化的判断与解读。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体现出民间话语对官方话语权力关系的“破”的冲动与欲望,从本质上看,民间话语希望冲破官方固定的话语模式,其目的是希望能够与官方进行有效对话和沟通,促使公共事件有效合理解决。

由雾霾这一环境事件引发的对抗性话语,有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因素。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民众整体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升,很多微博用户不再停留于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转而全面客观分析雾霾成因和评价治理成效。在2018年以后,民众对雾霾治理取得的实效予以积极肯定,表明在官方和民间两个话语场域就雾霾治理成效已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尽管这种共识尚未成为主流。管理部门也不必为网上的反对声音“谈之色变”,而应该看到民间话语积极转向的一面,这背后亦是网民的公民意识崛起,也为当下主流媒体改进宣传报道提出了新的命题。后续公众雾霾认知的形成、对抗性话语背后的支撑抗争符号、口号和话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结构关系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詹婉玲.我國雾霾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2]张洋.视频互动媒介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影响:基于“北京雾霾”个案的实验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邵帅,李欣,曹建华.中国的城市化推进与雾霾治理[J].经济研究,2019(2).

[4]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18(2).

[5]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狂史[M].刘北成,杨远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6]刘涛.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J].新闻大学,2009(4).

[7]周裕琼,齐发鹏.策略性框架与框架化机制:乌坎事件中抗争性话语的建构与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8).

[8]郑雯,黄荣贵,桂勇.中国抗争行动的“文化框架”:基于拆迁抗争案例的类型学分析(2003-2012)[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

[9]张宁,吴文顺.网络政治宣传的对抗式解码及其内在逻辑解析[J].新闻界,2017(6).

作者简介:李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南京 210023);曹济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南京 210023)。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