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4-01-12 02:51金艳新张利黄征倪琼
上海医药 2023年24期
关键词:认知率知识点心理

金艳新 张利 黄征 倪琼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 201505)

脑卒中危害极大,常常会留些后遗症,神经功能缺失[1],甚至一次疾病以后,患者就丧失工作能力或者日常生活能力[2],需要家人照料而影响整个家庭或者几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有很多患者常常会合并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3],这时对家庭就是个很大的考验。由于心理未得到干预、就医不到位致使身体活动受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情绪低落、脾气改变,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更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本文旨在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2020 年1-12 月亭林社区新发脑卒中患者中选取90 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5 岁;(2)2020 年新发脑卒中患者,有影像学支持,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3)选取生活尚能自理,配合度较高,有轻度抑郁的脑卒中患者;(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语言沟通障碍;(2)中重度以上抑郁患者;(3)合并严重疾病导致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完成本次研究的老年人90例,其中男性46名(51.1%),女性44名(48.9%);年龄65~80 岁,平均年龄(70.03±3.65)岁。将90 例患者采用配对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分组后两组男女比例相等,年龄相近。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指导,包括用药、脑卒中知识的宣教、康复锻炼等的指导。

试验组在常规干预指导的基础上开展积极心理干预。(1)叙事心理治疗:该治疗主张以引导为主,以人为本。治疗医师通过叙说故事、外化问题和结构,使患者在个案中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从而激发患者的内在力量,重塑患者的生命意义。(2)问题解决疗法:旨在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培养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建立人际的融洽关系。(3)表达性心理治疗:通过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让患者不知不觉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并在此过程中肯定自我价值,获取心灵寄托;(4)正念减压疗法:通过团体训练引导患者自觉觉察感知,平静和坦然面对负面情绪、痛苦和疾病,目的是缓解身心压力,增强情绪管理能力。(5)认知行为疗法:使用指导、示范或矫正等矫正技术帮助PSD 患者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消极行为和想法,纠正不良的认知和行为,并教会他们以更现实的方式思考,从而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6)支持性心理治疗:指在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运用倾听、安慰、解释、指导、建议、鼓励等方法,帮助患者表达或缓解抑郁、悲观、易怒等负性情绪,维持患者的身心稳定,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患者的自尊感,促进患者积极康复锻炼、保持乐观的生活状态;(7)团体心理治疗:通过多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鼓励和相互启发,改善其负面认知和不良行为,让患者很快融入团体,促进自我成长,提高个体对团体情况下依从性的心理治疗方法,进而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7]。前4 个月对研究对象每月进行1 次的脑卒中心理干预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推进对试验组老年人开展心理干预活动,第5~12 个月行每2 月1 次的培训,共8 次。

1.3 评价指标和方法

(1)疾病认知度调查。完全认知:患者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点都能正确回答,且回答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部分认知:患者对该疾病的某些知识点能够正确回答,但对其它知识点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和错误;不认知:患者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点无法回答或回答的内容完全错误。(2)抑郁状况评估。使用抑郁症的诊断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进行评估[5]。(3)生活质量评估。应用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进行生存质量评分[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 SPSS 22.0 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GD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G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G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a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45)16.93±1.7613.58±1.59a试验组(N=45)17.20±1.8510.31±1.96a t 值0.708.68 P 值>0.05<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SS-QOL 评分明显提高,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SS-QO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SS-QOL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a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45)135.29±16.76158.87±14.38a试验组(N=45)134.47±17.16174.67±14.83a t 值0.235.13 P 值>0.05<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疾病的认知度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对疾病的认知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1,P=0.03,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比较[n(%)]

3 讨论

据统计,脑卒中后5 年内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遭受PSD 的困扰[8]。PSD 的危害极大,发病率高[9],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对PSD 患者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改善[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心理干预治疗对PSD 患者的抑郁评分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S-QO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PSD 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表明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后对疾病的认知率有一定的提高,使患者认识到该病的危害而积极配合治疗,规范用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认知率知识点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提升作用
心理感受
护理专案对癌痛患者爆发痛控制的影响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