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倩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歌的国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古诗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审美的提高及文化自信的增强都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古诗似乎成为部分学生学习的“拦路虎”、教师公开课上“坐冷板凳的”。
镜头一: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全体教师依次进行组内课研讨活动,而选择古诗作为开课内容的教师几乎为零。我决定做本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五年级古诗《鸟鸣涧》进行解读设计后,完成一次组内课教学展示。在“明诗题—解诗意—悟诗情”的古诗常规教学模式下,我还在导入部分加入舒缓优美的古筝曲,课件也非常精美,课后收获观课教师的好评。我自以为整堂课氛围不错,节奏、时间掌控得都很好,这节课挺成功!
镜头二:下课后,积极的学生已跑到背书组长处开始背诵《鸟鸣涧》。我挺得意:看来学生学得不错,一下课就能背了,这节课很成功!
“人前桂花落……”等等!“人前”?我听错了?我特意请这位积极的学生重复一遍,得到同样回答。该名学生看出我的疑惑,热情解释这句诗的意思“桂花落在了诗人的前面”。他信心十足的样子,让我不得不翻看书本,“人闲桂花落”五个大字似乎在挑衅地看着我说道:“这节课真的成功了吗?”
也许这只是个别现象,这个学生上课没听清,“闲”和“前”的读音确实很接近。于是,我又随机请10位学生背了背第一句,有的学生因为不记得,所以只是跟着前面错误的同学重复,好在还有6 人是对的。我请对的几个学生给背错的同学说说“闲”的意思,旨在分享经验,结果4 人笑着摇头说“不知道”,1 人回答“无聊”,1 人回答“空闲”。
学生真实的回答,给原本有些得意、自以为这节古诗课上得挺好的我泼了一盆冷水。有着“诗佛”之称的王维所作的诗对小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所以我采用古筝音乐配以幽幽山谷、皎皎明月、潺潺流水、飘飘桂花的种种图片,创设唯美情境,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月出惊山鸟”,我在课件中还插入了鸟受惊时的音频,课堂上运用多形式朗读,“解诗意”是逐字理解后连句翻译,学生互动也很积极,从听课教师的反馈及其填写的《课堂评价单》来看,这节课是成功的。
但课后学生连古诗第一句“人闲桂花落”的记忆都是错误的,更别谈读懂“闲”字背后隐藏诗人追求闲适、恬淡隐居生活的意蕴。背诵古诗是最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一,课上的集体背诵就像是“大合唱”,课后的随机抽背才是检验教学成效的“试金石”。因此,我将这节课定义为:看似成功的失败。
为了解学生古诗学习现状,我在班级进行随机访谈,提纲如下:
问题1:你喜欢学习古诗吗?喜欢/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你喜欢积累课外古诗吗?喜欢/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3:老师要求背诵的古诗,你都能完整、正确地背诵下来吗?
问题4:你能说出会背诗句的意思吗?
问题5:你是如何理解古诗背后蕴含的思想情感?
问题6:你在学习古诗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
通过访谈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课内外的古诗学习较为感兴趣,但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古诗一字多义,语言语法习惯差异大,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基础和文化基础,就会较难理解诗句意思;背诵以机械应试为主要目的之一;与诗人生活时代距离远,没有靠近诗人的内心世界,对思想情感较难把握。
经过实际访谈及反思,我重新设计《鸟鸣涧》一课。我尝试改变传统的“明诗题—解诗意—悟诗情”古诗教学模式。在“明诗题”之后,不忙“解诗意”,而重在读,回归“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初心,让学生自由读通、读顺这首古诗,读得字正腔圆。随后师生合作读,将每行诗句前两字和后三字分开读,感受古诗节奏,之后再换成男女生前后两句一唱一和,感受古诗的平仄之美。作为有着十年经验的教师,我知道这样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背得快,忘得也快,现在只是“初读入门”罢了。
删去课件中原本为“解诗意”而做的所有注释,只留古诗原本的文字,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果然,学生对“闲”提出疑惑。我不急于解答,而是请学生给“闲”组词,学生组出“闲静、空闲、悠闲、游手好闲”等词。在将这些词语板书之后,我再介绍诗人王维当时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借居于朋友的云溪别墅,整日与青山做伴,与涧水为歌。并且,我配以隐士图及轻柔的古筝曲,请学生来选择“闲”在此处的意思。学生很快理解到“闲”的闲静、悠闲之意。
了解“闲”的字面意思后,请学生闭眼聆听和着古筝的诗歌朗诵,如临云溪,想象微风中粒粒桂花飘落,香气沁人心脾,空旷的山间升起的明月,惊扰幽梦中的小鸟,婉转啼叫声与潺潺溪水声相应和。古诗的声、光、色、影在学生的想象中呼之欲出。我抓住时机,进行如下追问。
师:人“闲”是因为王维太过无聊,游手好闲?
生(摇头)。
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1:是他不忙。
生2:因为他在隐居,不用做事。
生3:因为他不用做官,可以放松散心。
师:原来这里的“闲”不仅是“身闲”,更是“心闲”。感谢大家为老师解惑。
人心闲适恬淡,与春山空静相呼应。字斟句酌推敲下,学生读懂了“闲”字背后的意味,读出了诗人王维追求闲适、恬静的隐居生活。课后再问与前文镜头二同样的问题,能说出“闲”字之意的学生多了,“人闲桂花落”不会再因读音相近而背成了“人前桂花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我有疑惑”比教师的“我告诉你”更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探究欲。
在作业布置时,我新增一项:请你仿照古诗中的“以动衬静”手法,以“放学后的校园”为题,小组讨论可写的景物,如铃声、桌椅、秋千、门卫室的灯,完成片段描写,次日收集部分学生作业(见图1)。
图1 “放学后的校园”学生作业
一次创新作业让我和学生发现,历史悠久的古诗可以和现代文习作结合。学生对常规抄写、背诵、翻译之外的作业兴趣浓厚,将700 多年前诗人的写诗手法,用在了700 多年后自己的习作片段中。原来,诗人离我们并不遥远。
以往第一时段课后服务内容以学科教师评讲练习为主,发现学生学习古诗存在“拦路虎”的情况后,我以古诗文诵读为主要方向,及时调整每周两次的语文课后服务内容。
1.班级诵读材料的从无到有
通过之前的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课内外古诗较感兴趣,选择“不喜欢课外古诗”的学生原因是没有人教,读不懂。因此,班级诵读活动可行,毕竟有群众基础。如何选择诵读的内容是教师最先需要解决的。我查阅多本经典诵读教材,将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作者为中心进行编排,此类读本占多数;二是按朝代更替取材,多以唐诗、宋词划分。几经对比,我认为按朝代更替编排更为合适,学生不仅可学经典名句,还能了解背后历史,对体会作者感情、品味经典古韵有积极作用,而且诵读范围可更广泛。对小学生而言,全篇背诵是最可怕的事,因此既要尽可能与学生之前的学习经历建立联系,又不能长篇累牍加重学生负担,是我确定诵读内容、设计班级诵读材料的重要原则。
2.“诵读小先生”闪亮登场
《学校心理咨询基础理论》一书中指出,小学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幼稚转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期,同伴影响力逐步增大,处于同伴群体中,会不断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因此,我改变单一的“读讲背”模式,邀请学生作为“诵读小先生”,从班级诵读材料中挑选一首,站讲台上进行讲解。为最大限度地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探究欲,“小先生们”需根据自己要讲解的内容提前一周设计诵读调查单。起初,大家参考网络资源,设计的调查单就像教师上课前发的预习单一样,问题过于细致,操作统计起来也不方便,需简化,最后只保留学生最困惑或最想了解的问题。我将第一位“小先生”设计的调查单呈现如下(见图2)。
图2 班级诵读调查单
第一位“诵读小先生”平时就是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孩子,从班级诵读材料中选择这一首浪漫的诗,也比较符合她的个性。为节约打印成本,我们将班级学生按学号10 人一组分为4 组,轮流由组内同学负责统计诵读调查单上的困惑,“小先生”收到汇总后,会在讲解时进行答疑。
从站上讲台的一刻起,学生的身份已切换成为语文老师、“万世之师”的孔子、被贬谪的诗人、才华横溢的落榜者……根据班级诵读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自主探究,可直接板书,亦可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充分运用图片、音乐等资源,带领班级同学进行诵读。台下学生也可根据“小先生”讲解的内容及时提问,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一个个高举的小手,俨然走进大型新闻发布会现场。这是每周两次的第一时段语文课后服务的新尝试,通过角色身份的转换,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通过学生个体引领,提高班级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竞赛活动的反馈激励
央视的《中华诗词大会》节目着实让古典诗词进一步大众化,学生都乐于观看。我们可以将节目中的“乱序找诗”“看图猜句”“飞花令”等环节加以改编,作为每月最后一次课后服务时间段中的竞赛项目。当古典文学遇上热门节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如我班举行“古诗大会”,以10 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对答、轮答、抢答等多形式的学习反馈,评比出“状元队”“榜眼队”和“探花队”,发放班级“货币”奖励。我将印着本学期需要背诵的一些诗句印在“货币”上,鼓励学生赢得更多“货币”,以便集齐诗句召唤整首古诗。此举既为学生之后的古诗学习动力加油续航,又与班级德育管理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