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22及CA19-9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2024-01-12 07:16:34季国国杨建军提海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1期
关键词:结肠癌淋巴结资料

季国国,杨建军,提海梅

1.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外科,上海 201505;2.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上海 200240;3.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门诊护理部,上海 201505

结肠癌是指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整个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1]。目前临床对于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预后不佳[2]。相关研究表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存在密切关系,若患者伴淋巴结转移会存在较高的不良预后风险。因此预测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尤为重要[3]。有研究认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外周血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与结肠癌淋巴结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4]。因此,本研究检测了结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2及CA19-9水平,重点分析患者血清IL-22及CA19-9水平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6例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归为转移组,86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归为无转移组。转移组女8例,男18例;年龄45~70岁,平均(57.49±11.21)岁;肿瘤最大径为3.13~8.25 cm,平均(5.54±1.12)cm。无转移组女32例,男54例;年龄46~69岁,平均(57.37±11.16)岁;肿瘤最大径为3.21~8.46 cm,平均(5.67±1.34)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5];(2)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肝、肾及血液系统功能异常;(2)合并严重腹水;(3)合并免疫功能障碍;(4)临床资料不完整。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金亭医伦理(受理)-LW-2020-1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且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判定 所有患者均在结肠癌术后接受CT检查,记录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的转移评估参照相关标准[6]。

1.2.2血清IL-22、CA19-9水平检测 采集患者术后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使用IL-22 ELISA试剂盒(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患者血清IL-22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使用CA19-9定量测定试剂盒(烟台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检测CA19-9水平。

1.2.3基线资料调查 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提取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内容包括TNM分期[7](Ⅰ~Ⅵ期)、肿瘤分化程度[8](高分化、低分化)等。

2 结 果

2.1两组结肠癌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比较 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患者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结肠癌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比较[n(%)]

2.2两组IL-22、CA19-9水平比较 转移组患者血清IL-22、CA19-9水平高于无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结肠癌患者IL-22、CA19-9水平比较

2.3血清IL-22、CA19-9预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分析 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IL-22、CA19-9单项检测预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52。见表3、图1。

图1 血清IL-22、CA19-9水平预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ROC曲线

表3 血清IL-22、CA19-9预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分析

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血清IL-22(>30.834 pg/mL=1,<30.834 pg/mL=0)、CA19-9(>45.115 U/mL=1,<45.115 U/mL=0)作为自变量,将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因变量(1=转移,0=未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2>30.834 pg/mL、CA19-9>45.115 U/mL是结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结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长,患者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的改变等,同时由于肿瘤的消耗患者还会出现贫血、低热、下肢水肿等一系列症状。结肠癌晚期由于肿瘤的阻塞会导致患者出现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发生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同时会出现腹腔肿瘤的转移、淋巴结的转移,以及腹水、黄疸等较为严重的症状[8-9]。相关研究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结肠癌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逐渐提高[10]。淋巴结转移作为恶性肿瘤细胞转移的重要途径,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转移组患者血清IL-22、CA19-9水平高于无转移组(P>0.05),表明血清IL-22、CA19-9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存在一定联系。IL-22由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在炎症或感染反应中产生,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其参与了多种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致使人体内环境紊乱,促进了肿瘤的发展[11]。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是一种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糖类蛋白,该蛋白产生后会通过胸导管进入血循环,结肠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CA19-9是一种能够监测病情是否复发的重要指标[12]。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2>30.834 pg/mL、CA19-9>45.115 U/mL是结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究其原因在于,IL-22水平过度升高会激活蛋白下游效应因子,促进免疫缺陷的结肠癌患者体内癌细胞生长,增加肿瘤复发风险[13]。CA19-9能够介导钙非依赖性细胞间黏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转移[14]。本研究进一步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22、CA19-9水平可用于预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表明血清IL-22、CA19-9可作为判定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有研究表明,高IL-22水平还可活化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进一步促进肿瘤进展,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5]。敬秀萍等[16]研究也表明,CA19-9作为常用的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具有双抗原决定簇的高分子黏蛋白类癌胚抗原,其水平高低与肿瘤分期、大小及有无转移存在密切关系。姚佳园等[17]研究也表明,CA19-9与结肠癌患者体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相关。

综上所述,血清IL-22、CA19-9水平升高是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将血清IL-22、CA19-9作为辅助评估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标志物。

猜你喜欢
结肠癌淋巴结资料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Party Time
JUST A THOUGHT
PAIRS & TWOS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