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钢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128)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是其主要的临床体征[1]。近些年,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正确率[2]。既往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都需手术治疗,较多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选择用抗生素保守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况且复杂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案和术后处理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也不同[3]。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需区别对待,而两者的鉴别诊断却依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4]。因此本研究分析非复杂性与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SCT 影像表现的差异性,以提高鉴别两种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回顾性收集2022 年1 月—12 月于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5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55 例,女40 例,年龄7 ~75 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SCT 检查。依据术后病理将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①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包括单纯性和化脓性阑尾炎(图1);②急性复杂性阑尾炎,包括坏疽和穿孔性阑尾炎(图2)[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起病时间≤5 天;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均有术后急性阑尾炎病理结果;③术前均进行MSCT 检查。排除标准:①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全;②非阑尾炎的患者,如右侧输卵管炎伴脓肿形成、升结肠憩室伴感染、右侧输尿管结石等。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图1 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
图2 急性复杂性阑尾炎
采用Siemens 64 排螺旋CT 和GE 16 排螺旋CT。①Siemens 64 排螺旋CT 扫描参数: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重建层厚1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矩阵512×512。②GE 16 排螺旋CT 扫描参数: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重建层厚1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矩阵512×512。所有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面顶部至盆底。由于急性阑尾炎属于急腹症,因此所有患者只做平扫,未进行增强扫描。
由两名主治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 征象,如患者有无阑尾腔内积液、阑尾腔内积气、粪石、阑尾周围炎性渗出、盲肠壁增厚、回盲部淋巴结增大、邻近腹膜增厚、腹腔或盆腔积液。盲肠壁增厚:盲肠壁厚度≥3 mm。回盲部淋巴结增大:至少一枚淋巴结的短径≥10 mm。如两位医师意见不同,则协商决定。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25,Q75)]表示,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5 例患者中,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组71 例(74.7%),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组24 例(25.3%),两组患者之间性别比例及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相比,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发热的出现率(37.5% vs 16.9%)、白细胞计数[(15.87±3.29)vs(12.61±4.38)]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10(81.93,93.08)vs 82.70(72.20,87.60)]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典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相比,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直 径[(14.46±2.92)vs(12.02±2.78)] 更 粗、阑 尾壁[(3.53±0.44)vs(3.17±0.65)] 更厚,且粪石的出现率(62.5% vs 35.2%)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阑尾腔内积液、阑尾腔内积气、阑尾周围渗出、盲肠壁增厚、回盲部淋巴结增大、邻近腹膜增厚、腹腔或盆腔积液等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SCT 影像特征比较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最常见的病变,通常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但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阑尾穿孔和腹膜炎,严重者甚至可有生命危险[6]。除此之外,临床工作中也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阑尾阴性切除事件的发生,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身体创伤及经济负担。因此,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快速且准确的诊断相当重要。况且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其治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也不一样,因此早期准确预测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是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相比,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发热的出现率、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高,与以往研究报道相符[7-8]。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发热的出现率较高可能与其病情进展快,产生大量毒素有关[9]。李俊等[10]研究证实,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数值的高低与阑尾炎病理程度相关,数值越高反映阑尾炎性反应越重。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通常情况下都有阑尾周围炎性渗出,部分患者甚至有脓肿形成,如炎症进一步进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而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周围炎性渗出较轻。本研究结果表明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炎性指标更高、病情更重。
本研究还发现,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相比,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更粗、阑尾壁更厚,且粪石的出现率更高,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7,11]。阑尾炎的早期阶段,炎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阑尾肿胀的程度较轻,但随着炎症的进展,阑尾黏膜充血加重,阑尾明显肿胀[12]。急性复杂性阑尾炎通常由于阑尾管腔阻塞而引起管腔内积液分泌增多,管腔内压力增大,引起阑尾管腔扩张,导致阑尾增粗,比非复杂性阑尾炎增粗更明显[7]。据以往文献报道,阑尾越粗,表明病情越严重[13]。复杂性阑尾炎的炎症反应较重,细菌不断繁殖并分泌毒素,损伤阑尾黏膜,导致阑尾壁充血水肿更明显,阑尾壁增厚的情况较严重[1]。Lee 等[11]发现1 035 例阑尾炎的患者中,复杂性阑尾炎出现粪石的比例较高,达到全部阑尾炎患者的53%,是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3.6 倍,且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强调阑尾粪石的存在与阑尾炎复杂的病程相关,临床应优先选择急诊手术及术后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出现。Mälline 等[14]研究表明,与无粪石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相比,有粪石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情更严重。
综上所述,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相对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有较重的炎症反应,病情更严重。本研究通过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MSCT 影像表现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表明,依据患者发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及粪石的情况可能对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