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音
作为广泛包容的文化体系,福集合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种种追求。千百年来,人们对福的认知、诠释与求索,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民俗信仰、文化传统和道德理想。
宋人洪咨夔语:“世道淡有味,人生平为福。”对福的讨论和探求从古至今贯穿于中国社会之中,是内涵最为丰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理念之一。福关乎个人、家庭、民族、国家,是人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概括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境况、不同主体之下,福表现出不同的内蕴特征。与此同时,一些对福的共同认知作用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统之上,千百年来渗透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理念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恒久而深沉的价值追求。
事神致福 五福临门
“福”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形状如双手捧举酒具以敬奉祖先或神灵,具有“事神致福”的祭祀意味。其后,其字形多有演变,至小篆、隶书基本定型。《说文解字》中言:“福,佑也。从示,畐声。”可见,福的本义为神灵佑助。《释名》则将福与富的含义等同,指出“其中多品如富者也”,将构成幸福的要素定义为物质丰裕。
“福”在早期中华经典文献中时有出现,如《尚书》《诗经》《礼记》《周易》《道德经》《荀子》等,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尚书·洪范》中对“五福”的最初定义:“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书中将“福”这一泛化的概念具体分为五个微观层面进行诠释,认为福包含长寿、富有、康宁、好德和善终五方面内容。《韩非子》中也提到:“全寿富贵之谓福。”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中将“五福”重新定义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可见,生命之长久、财富之盈余是人们对福的共有认识,其他有关地位、道德、家庭的阐释或有不同,体现了不同主体对人生价值的多元追求。
《尚书》中的“五福”代表了士绅阶层对福的诠解,在物质层面之外兼顾精神需求,讲求修身立德、心灵安宁。《新论》中对福的解读视角则已明显世俗化,转而关注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的大众心理。在民间,“五福”被简要概括为“福、禄、寿、喜、财”五字,其内涵更贴近民众生活的核心企盼,指向个体人生的现实愿景。传统年画中,“福禄寿三星”“福寿双全”“金玉满堂”“马上封侯”“多子多福”“五福迎门”“天下太平”等题材深受大众喜爱。人们以蝙蝠(福)、鹿(禄)、桃(寿)、石榴(多子)等现实中的具象物体隐喻吉祥,表达祈福、纳福的心愿,审美意趣朴素而直白。
唐代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云:“凡言福者,大庆之辞;禄者,吉祉之谓。”“五福”之说,凝聚著中国人对生活圆满、平安、吉庆的热切向往,生动描摹出中华民族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与思考。
福祸相依 福由心造
福与祸是人生样态中的两面,二者既对立又存在依存关系。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关注福与祸之间的关联。老子《道德经》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曰:“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荀子》说:“祸与福邻,莫知其门。”先哲们从朴素的辩证思维角度,对福与祸互相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关系进行了揭示。西汉刘安《淮南子》中所述“塞翁失马”的故事则以现实中的案例佐证了这一道理。正因为福祸相依,因此面对福,我们既要懂得感恩惜福,也要知足常乐,即老子所云“知足者富”。
古人认为,福与祸之间的转化,常常不是由天命决定的,而是跟个人的品行相关。《左传》云:“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孟子》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素书》载:“福在积善,祸在积恶。”《墨子》也说:“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下,人们将福祸与善恶联系在一起,从而衍生出福报思想,强调人的行为在福祸转化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福报思想,在于倡导人持善念,行善事,积善福,这在儒、释、道三教思想理论中均有所反映。儒家“五经”之一《尚书》云“天道福善祸淫”,《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说观无量寿经》载:“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将福报思想从当世延展至来生,讲求报应不爽。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则将“善人”所能得到的庇佑概括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可见,福报思想是一个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伦理概念。
然而实际生活中,福祸与善恶不相匹配的现象时有发生,众人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境况?《孟子》中谈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其大意为追求便可获得,舍弃便会失去,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但追求并不一定能得到,还关乎追求的方法和外部的条件。因而,面对困境,人不应消极承受,而是要坚守立身行善之道,通过积极正面的心理和行为来寻求祸福转化的契机,从而实现对天命的超越。
厚德载福 德福一致
既然福由心造,那么求福的途径自然与个人的德行相关联。孔子认为,对于一国政事,贤者是“百福之宗”。《礼记·祭统》云:“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备,即“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依照良知与规范而行事。可见,贤者的福,是具有高尚德行的福。对于福与德的关系,宋儒张载《正蒙》总结道:“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
什么样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福?《国语·晋语》中给出了解答:“唯厚德者能受多福。”其认为德是福的基础,如果“无德而福隆”,则犹如“无基而厚墉”,福很快就会消散。这一说法与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德福一致”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学者陈大猷认为“诸福固必本于好德”,具体言之,“好德则必得其寿”“好德则得禄而富”“好德则心广体胖”。《中庸》也针对舜的生平,发出感叹:“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而德行不正的人,即使一时富贵,“若其心邪,其事恶”,则“天地鬼神所不宥,圣贤君师所不与”,故而“无不是祸”。
明代劝善书《了凡四训》围绕“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而展开,其核心思想便是“德福一致”。作者袁黄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部分,强调积善成德的重要性,对什么是善、如何行善以及如何改过进行了论述。袁黄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修正己身、谦逊谨慎、行善积德,便能收获福报。
由此可见,对不同层面的福的获取都要依靠德来支撑。那么,德究竟有哪些维度?儒家所言德行有《中庸》中的“智、仁、勇”,《周礼》中的“知、仁、圣、义、忠、和”,《孟子》中的“仁、义、礼、智”,郭店楚简《五行》《六德》中的“仁、义、礼、智、圣”“圣、智、仁、义、忠、信”等说法,大体囊括个人德行以及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规范。在对内的道德修养方面,儒家提倡立志、修身、好学、克己、慎独、自省、改过、躬行。在对外的道德修养方面,孝悌、仁义、忠信则是首要的道德准则。
“德福一致”理念,将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其品行挂钩,赋予了福这一吉祥符号以清晰的道德导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通过将个体生命的价值与社会秩序相联结,使福具有了稳定和谐的社会属性。求福致福,除了民俗视角的祭祀、贴福、摸福、拜福等祈福方式外,更应注重求诸己身,通过力学笃行、正身清心、乐善不倦而得享福瑞。
无所不在的“福”,凝结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的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中国的福文化不仅是吉祥文化、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在与积善、成德相联系的演变历程中具有了社会道德层面的伦理属性,显现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意识、文化思维和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