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教育家精神的灵魂

2024-01-12 14:28王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教育家家国

王萍

编者按: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为新时代教师群体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提供了重要遵循。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家谈》栏目,通过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精髓要义与价值内核,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推动广大教师躬耕教坛,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教师成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期望,從“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大先生”到“教育家”。这其中,师德是主线,情怀是灵魂,昭示着“家国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的应然追求与责任担当。

一、教育情怀:教育家型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育情怀是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内在自觉。教育家必须以教育为志业,追求卓越的教育理论或实践贡献,教育情怀是其核心素养。教育情怀既是优秀教师的典型特征,又是未来教师培养的要义,表现为“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以及“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一方面,教育情怀是优秀教师的典型特征,是教育家的核心素养。同时,教育情怀是优秀教师自我描述的一个典型术语,是他们自认为区别于其他教师的独特之处。但是,教育情怀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化术语,不同教师对教育情怀的理解不一、描述不一,能体现其情怀的情境不一。在教育现象学视域中,回归“教育是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这一本真,教育情怀是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的道德情感体验,是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迷恋,表现为“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实践智慧,表现为“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也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承诺。具象而言,教育情怀就是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于漪的“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就是陈鹤琴的“活着很难,但很有意义”;就是陈立群的“给孩子一点亮光,他还你一片天空”……如果说合格教师必须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底线,优秀教师则必须涵养深厚的教育情怀。

另一方面,教育情怀是未来教师培养的要义。2017年《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试行)》规定的毕业标准,其中一个维度是“践行师德”,细化落实为“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2021年《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把“涵养教育情怀”纳入“师德践行能力”,要求师范生“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可见,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将教育情怀作为未来教师培养的必然要求。当然,师范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想象中的教师”,对其教育情怀涵养是面向未来的,是给其种下“教育情怀”的种子,具有一种理性自觉,期待未来在与学生相处的实践土壤中蓬勃萌发,自然生成并慢慢长大。随着教育情怀的厚重浓郁,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会越来越高,最终由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教育家型教师。

二、家国情怀:教育家型教师的必备品质

家国情怀的独特之处,寄托着“教育救国”的殷切期望,也蕴含着“天下为公”等精神传承与时代创新,既表现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追求,又必须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做事态度。

家国情怀是教育家的基因密码。现代教育制度作为舶来品,承载着“教育救国”的使命,势必在教育家身上留下家国情怀的基因密码。“教育家”一词最早见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的《南海康先生传》,其第五章《教育家之康南海》曰:“先生能为大政治家与否,吾不敢知;虽然,其为大教育家,则昭昭明甚也。”梁启超之所以称康有为是教育家,主要在于康有为主张以“救人”为宗旨的“变法维新”,通过著书立说、创办学校等方式,广泛传播维新思想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后世还有很多公认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实践无不承载“教育救国”的理想。如蔡元培在目睹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坚定“志以教育挽彼沦胥”的信念,一生都在践行自己“教育救国”的追求。陶行知在大学毕业时就认识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不教育其群者,必受外侮,而臻于之”。于是,陶行知在办教育的过程中,表示“哪怕卖掉裤子也要坚持下去”“穷到要饭也要办教育”。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无一不彰显着厚重的爱国情怀和红色印记。李廉方一生致力小学教育和平民教育,“频年炼石天何补,容我传薪路正宽”是其生命写照。

家国情怀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诉求。新时代的教育关系着民族复兴大业,家国情怀在新时代有其时代诉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以及为了报效祖国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心有大我”是指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超越个人的小我,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至诚报国”则强调要忠诚、真诚地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具体到教育领域,要求教师将教育事业与祖国命运和民族繁荣发展相结合,跳出教育看教育。如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血肉亲情,就难有为中华民族而教的教育信仰。”“我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一个合格的教师,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不负人民的嘱托。”“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这些话语无不折射出一位教育家胸怀天下的高尚追求。

当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躬耕教坛,即“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实现知行合一。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了常见的三种教育家,分别是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和经验的教育家。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家,真正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教育大辞典》中界定的教育家,即“在教育思想、理论或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实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义朋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扎根新疆戈壁滩十余载,不畏酷暑严寒,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建成首个微生物地浸采铀基地,为我国铀矿绿色开发做出重要贡献。因此,真正的教育家型教师必须能够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结合时代要求,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做出个人应有的贡献。

三、人民情怀:教育家型教师的时代使命

人民情怀是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要求,既是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文化传承,表现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又是对“家国天下”责任担当的时代传承,表现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人民情怀以“修身”最高境界为前提。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修身情怀的核心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起点和前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描述了修身的最高境界,即言语是他人学习的榜样,行为是世人仿效的典范。广大教师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其教育影响不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对学生发挥作用,还会超越教育的边界,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成为引领社会前行的灯塔。正如把毕生精力投入贫困山区生态坚守和科技富民事业的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用生命点滴书写人生精彩华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的大山最美教师张桂梅,坚守教书育人第一线、爱教爱生、立德树人、无私奉献的高至凡等,都是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用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深刻内涵,用模范的言行引导学生潜心学业、明德修身。扎根云南乡村的马琼郭老师在回顾自己何以走上讲坛的经历时说:“小时候惊叹老师博学多才,上能当‘法官’、下能修课桌,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用心用情,这让我萌发了成为一名教师的人生理想。”无数事实证明,在成长过程中,许多人都像马琼郭一样,在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下,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成就了一番事业。

人民情怀是“胸怀天下”的使命传承。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北宋儒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續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表达了为人类社会构建良好的精神价值观、为民众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后世开创太平基业的理想使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师对文人志士的使命传承,也是新时代赋予其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也是教育家精神独特的中国元素。我们熟知的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2008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把改变大山里女孩子的命运作为事业,忘我地工作,是其对胸怀天下的人民情怀的注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新时代教师做社会和人民的尊者、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教育家家国
教育家与儿童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家国两相依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