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演课本剧:“双减”后语文素养适合发展的有效方式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

2024-01-12 18:55江苏省南京市天正小学李兰兰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课本剧鬼子排练

江苏省南京市天正小学 李兰兰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首要理念。其实现需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然而,囿于教室环境和课时数规定,“增强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实施“双减”政策后,延长了学生在校时间,课后服务时段弹性实施为突破局限提供了条件。

编演课本剧是将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文改编为剧本,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此种学习方式很好地契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改编剧本需要对课文进行深度理解和写作表达,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舞台表演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涉及表演以及相关的道具、背景、灯光、音响等多个方面,这为学生的多方面才艺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机会。

探索“双减”背景下的编演课本剧,促进学生适合发展,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项具有价值的工作。下面以《小英雄雨来》课本剧编演为例探讨具体的做法和价值。

一、案例:《小英雄雨来》课本剧编演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与敌人英勇机智地斗争,最后获得胜利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饱满,心理活动丰富,情感饱满激昂,特别适合课本剧的表演。改编剧本和舞台演出的主要做法如下:

1.师生讨论:课文如何编成剧本

课本剧演出需要剧本,将课文改编成剧本需要深入研读课文,还要学习剧本写作。尽管学生对剧本写作所知不多,但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我们展开讨论,让学生自主总结出剧本的写法。

师:同学们,我们要将课文内容搬上舞台演出,你们认为首先要做什么?

生(七嘴八舌):搭舞台,确定演员,制作道具、服装,编写剧本……

师:你们说得都对,其中编写剧本最重要。你们知道怎样将课文改写成剧本吗?

通过网络查找和师生讨论得出: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提示组成。台词主要是角色相互对话,表现其心理活动。舞台提示主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表情、动作、说话的语气、上下场等。

然后,教师板书第一场的剧本:

第一场 调皮的雨来

时间:夏天的午后

地点:还乡河畔

人物:妈妈、雨来、铁头

幕布打开

妈妈:雨来,你怎么又去游泳了!多危险,看我怎么收拾你!

(妈妈拿笤帚,要打雨来)

雨来见了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哎呀,妈妈不要打我!

铁头:雨来,往河沿跑!赶快往河沿跑!

妈妈(追着):看你往哪儿跑。

(跑出舞台)

幕布关闭

2.分工合作:编写剧本,品评完善

这篇课文篇幅很长,共有六个部分。大家认为“五”部分内容很少,可以和“六”部分合并,因而进一步概括出每场的标题,即第一场“调皮的雨来”、第二场“我们是中国人”、第三场“智藏交通员”、第四场“勇斗日本兵”、第五场“雨来还活着”。这些标题揭示了每一场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让长课文的脉络清晰起来。

为了提高效率,大家对余下部分进行分工,分组改编剧本。然后选取作品进行品评、完善。下面以第四场“勇斗日本兵”为例。

(鬼子进村搜索,横行霸道,气势汹汹地)

鬼子兵: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

雨来(倔强):哼!

鬼子兵:小孩,你想想,刚刚有没有什么人跑进来过?

雨来(脖子向上一扬):什么人?我什么也没看到。

鬼子军官(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哄骗):小孩,这糖大大的甜,说!那人在哪?我的糖,给你。

雨来:哼!我不要!

鬼子军官(抓狂):你的不说,死啦死啦的,枪毙,扔河里的干活!

雨来(坚决地):怕死就不是中国人。

鬼子军官(恼羞成怒,跺脚咆哮):给我拉出去,死啦死啦的,枪毙!枪毙!

雨来(急中生智,扭头):看!八路军来了!

雨来趁鬼子不注意闪身一溜,跳进河里。

鬼子兵1(恼怒):我们的,上当了,这小兔崽子跳进河,逃跑了!

鬼子军官(恼羞成怒):开枪!开枪!

(枪声)

剧本创作的过程,是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过程。通过剧本创作,学生对课文中的时代背景、人物特点、语言风格和人物心理活动的体会都比单纯的课文阅读和教师讲解要深刻得多。相互品评作品,可以让学生的才智互补,提高剧本编演质量。

这场戏里,大家一致认为雨来的形象体现了机智勇敢、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日本兵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凶残蛮横的形象也描写得很生动。容易忽略的语气词、象声词、标点符号,都被学生的火眼金睛寻找出来。

3.自荐他荐:角色选择,适合发展

表演是儿童的天性,学生都很想参与表演,且大多数学生都想表演主人公雨来。为了公平,我们设立了一个选角色环节:从课本剧中选择一小段,让报名的学生自主排练,然后表演给全班看,由同学品评,共同决定参演者名单。

生1:××演得好,他的神态表现了雨来作为儿童团团员的正义和坚定。

生2:我也认为他演得好,他的台词说得好,态度坚决,目光坚定,而且雨来的机灵劲儿被他演绎得活灵活现。

生3:××演的日本兵比×××强,演出了鬼子的凶恶可怕。

生4:对对,他的台词、语气和电视里日本兵的腔调很像,动作、神态都表现出了日本兵的凶残和诡诈,效果非常好。

……

“演员”基于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表演展示才华,在同学们的品评中深化理解,受到启发。观看、品评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积极调动情绪体验,设身处地想象,每个学生的个性及才能都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4.排练节目:个性展现,各尽其能

排练是一项系统工作,不仅涉及演员的表演,还需要做好舞台道具、服装、音响、灯光、背景等布置工作。把剧本文字变成舞台表演,抽象变形象,有许多的空隙需要填补,细节需要推敲。大家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精诚合作。排练中,饰演雨来的学生是全班选出来的,大家公认他演得最好。但在正式排练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雨来”在和鬼子周旋时,一直梗着脖子,犟头犟脑的一个腔调,显得不屈有余而机智不够。如何既体现雨来的机智又体现其勇敢呢?学生各出奇招,有的从影视剧作品中选取小八路和鬼子周旋的片段,揣摩语音语调,肢体动作,让其模仿。一个学生干脆自己跳上舞台做示范,他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做出思考的样子,若无其事地回答鬼子:“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5.沉浸演出:红色教育,艺术感染

该节目在学校第十五届校园阅读节正式演出。音乐响起,旁白的学生声音清脆,字正腔圆,娓娓向师生们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小演员们一一上场,坚毅勇敢的雨来、奸诈凶残的日本兵、大义凛然的李大叔、机智活泼的儿童团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出现在大家眼前。演员们投入的演出,现场声光、道具的渲染将全校师生带进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

学生看到“日本鬼子”的丑恶嘴脸和残暴行径时,都气愤地握紧小拳头;听到“日本兵”夸张的语音语调发出哈哈大笑;看到“雨来”在危急关头从容掩护交通员时都鼓起掌来。他们跟着台上的“雨来”一起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他们为“雨来”跳进河中而紧张,为他胜利归来而欢呼。

整场演出,台上台下互动一致,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接受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将革命的红色基因根植于心灵深处。

二、解析:课本剧编演促进语文素养的适合发展

(一)进一步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课本剧编演是语文学习的深化和补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发展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改编是基于课本进行的二度创作,其基础是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及对课文意义的深度把握。排练和演出及观赏则是对其进行的品鉴、完善,这一提高是在具体的故事情节和演出场景中进行的。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突出,需要对文本中的人物、语言进行补白和润色,对情节中的旁白以及顺叙、倒叙、插叙等再设计。排练和演出的过程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过程,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可以说,一次成功的课本剧编演,就是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的过程。

其次,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改编课本剧的过程,包含以下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理解、探究文本,通过学生自己解读、通过生生合作、通过师生共研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第二个阶段是在充分理解文本后,基于课本内容进行的创编,以此来把握主旨、思考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反复推敲研究故事情节、结合文本内容揣摩人物内心等;第三个阶段为剧本的最终形成,根据剧本来排练、打造相应的舞台效果,结合演员的实际演出效果对剧本进行再次修改。可见,改编课本剧的过程,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最后,能提升学生审美创作能力。通过改编课本剧,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感悟和文本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品味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发现语言文字之美,激发审美想象。在原有语言基础上适当创造,通过改编,语言、神态、动作均体现学生的独到见解,反复排演不断完善,学生能体悟到创作的艺术魅力,形成审美情趣。这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

(二)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发展

课本剧编演是一种以语文素养发展为主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发展的好方式。

首先,课本剧编演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它综合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美学等多个领域,创设了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实践方式。课本剧题材广泛,童话、寓言、记叙文、诗歌、科普文章都可以编演。在编演课本剧《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学生通过反复实验、勇于质疑、探究论证的表演,培养了实践能力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其次,编演、观看课本剧,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立德树人,同时努力做到润物无声,淡化说教,这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色与追求。选取课文进行编演很好地落实并深化了这一精神。比如,编演《丰碑》这篇课文,台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精彩的演出让课文中的军需长从课本中“走下来”,鲜活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军人的崇高伟大。

最后,编演课本剧涉及多项工作任务,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通力合作,全员参与,根据兴趣自主报名,有服装组、道具组、表演组、导演组等。毋庸置疑,编演课本剧促使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学生获得我行、我棒的情绪体验。

(三)促进学生素养的适合发展

适合的教育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差异、喜好特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其适合发展。

课本剧编演是一项整合了语文学习、戏剧表演、道具制作、音像录制等多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性活动,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创设了空间。学生有的适合编写剧本,有的适合表演,有的适合制作……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做的事。这样的活动还能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猜你喜欢
课本剧鬼子排练
一个人的抗战
舞动未来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两个大忙人
万国造枪打鬼子
牛山魁打鬼子
艰难的行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