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豪
11月28日,在距离百岁大寿还有33天的时候,世界知名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去世。
查理·芒格以股神巴菲特的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董事长身份,闻名于世。在两人的辛苦经营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一家小纺织公司发展为千亿市值的投资巨头,平均每年为股东创造20%以上的收益成长。
同时,芒格还以其独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收获了一众投资圈的信徒。他的理念,也在不断的阐释中,由一种投资理念逐渐丰富为人生哲学。可以说,作为一名亿万富翁,除了金钱,他还留下了更宝贵的精神遗产。
俗话说“盖棺定论”,在他的生命定格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对他的人生、事业以及精神遗产进行初步总结的时刻。
1924年1月1日,芒格在美国奥马哈市出生。在人生的早期阶段,他就已经和商业发生了联系。
少年时代,他曾在巴菲特家族的杂货店打工,在盘货、整理、洽谈和交易的过程中,初步领略到商业世界的风光和魅力。
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他应征入伍,并以149分的优异成绩被选派到空军,成为一名气象研究员。二战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这段时间,他的人生还未显露什么不凡之处,反而处处遭遇打击。
他与恋人南希·哈金斯开始于二战期间的爱情很快就凋零了;孩子、父亲也接连去世……
痛苦的经历,转变为一种养料,帮助他形成了日后著名的“逆向思考”习惯:如果想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就要首先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人向他寻求成功的秘诀时,他总是回答道:不要吸毒、不要进入糟糕的婚姻,也别染上艾滋病。在他看来,避開这些坏事情,才是构成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础。
父亲去世的那年,芒格回家处理父亲的后事,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巴菲特。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开始了密切来往。
正是在巴菲特的建议下,芒格开始涉足投资领域,他真正的天才的一面也终于显露出来。
在经营律师事务所的同时,芒格与杰克·惠勒、阿尔·马歇尔一起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惠勒·芒格公司,开始研习投资的技巧。
从一开始,芒格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投资方式。他从不进行短线投资,从不进行高频买卖,而是在买入之后长期持有,也就是后来有名的“价值投资”。在1962—1972年,惠勒·芒格公司实现了28.3%的年均收益率,成绩十分傲人。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芒格与巴菲特开始商业上的往来,真正将两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他们一起投资的蓝筹印花项目。
印花,是商家提供的消费优惠服务。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从商家那里拿到印花,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礼品。蓝筹印花,就是这样一家向商家发行印花并负责集中兑付礼品的企业。
芒格发现,从商家购买印花到消费者进行兑付,中间有着很长一段的时间差,使得蓝筹印花公司账面上有一亿多美元的浮存金。他很快想到,如果能买下这家公司,相当于免费获得了一亿美元的投资资金。
很快,他和巴菲特就如愿收购了蓝筹印花公司,在将两人所有的资金并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后,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以组织的形式正式建立起来。
当他人向他寻求成功的秘诀时,他总是回答道:不要吸毒、不要进入糟糕的婚姻,也别染上艾滋病。
巴菲特说,如果没有芒格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这是一句由衷的感谢。芒格对巴菲特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在此之前,巴菲特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从市场上寻找那些价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股票,等到时机合适时卖出,这被他形容为“捡烟蒂”—找找地上没抽完的烟蒂,抽上几口,再找下一个。
这在百废待兴的后二战时代颇为有效,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稳定,这一招就不那么灵了。在芒格的影响下,他开始转向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关注。
在完成了对蓝筹印花的收购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整合后,芒格很快就说服巴菲特拿出资金池中的2500万美元,对喜诗糖果展开收购。原因很简单,喜诗糖果是一家稳定、优质的好公司。
事后证明,这笔收购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累计带来了超过20亿美元的收益,也成为巴菲特和芒格最津津乐道的一项投资。在这个最初的转变发生之后,对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比亚迪、苹果公司等的一系列传奇投资,也就水到渠成了。
谈到芒格,总是离不开他开创的“价值投资”理念。这个理念可以简单总结为一句话: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价格。
芒格形容自己的投资方法为“坐等投资法”,当他一旦看准一家企业,就会投入巨大的资金,并且长期持有。
这种方法背后的理念在于“只做一次决策”:如果投资的起点在于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那么不可避免地就要关注其价格波动,这样才能在价格合理的时机卖掉。
但如果投资的起点在于确认一样东西是好的、有价值的,那么购买之后,就可以将其抛在脑后,等待收益的到来即可。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傲人业绩,为芒格的“价值投资”理念作了最佳注解,吸引了无数信徒。然而,尽管全世界信奉“价值投资”的人数不胜数,但真能践行的却少之又少。
这是为什么?
怎么认清一家企业的价值,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观察一家企业时,芒格总是从整体出发,而非只关注报表。
这时,他会动用自己构建起的近百个模型,论证企业的真实价值。这些模型包括复利模型、自我催化模型、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冗余备份模型等,涵盖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社会学,乃至物理学、化学等学科。
如果不是付出艰辛的努力进行研究,不可能掌握这些模型的概念和用法。正是因为忽视了技术层面的钻研,人们很容易只学到芒格“价值投资”的形,而把握不到它的实质。
更难的是,“价值投资”考验的是人性的弱点。
芒格常说,要想获得成功,只需要买准三四只股票就足够了。但看准一家企业最合理的买入时机,需要惊人的耐性、理性和定力,才能克服对金钱的欲念。
而在更深的层面,它考验的是一个投资者“不去作为”的能力。
芒格有句名言:“购买股价公道的伟大企业,比购买股价超低的普通企业好。”这不仅是在说明一种“反低价”投资策略,更是在表明一种投资的眼光。
它要求投资者在看到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低价机会时,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行动的审慎,不被“乱花迷眼”,更不要去“发现低价”,而是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对企业价值的分析和判断上。
所以,“价值投资”的理念看起来简单,但远不是随便买只股票放在那儿就行的。
很多人都会关注巴菲特与芒格的关系,特别是他们如何能在友情与商业的交织中,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亲密、信任。两人对此的解释没什么特别:相互尊重、保持沟通。
但从一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芒格如何对待巴菲特,以及他为人处事的哲学。
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每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就成为了一场投资界的盛典。这时,巴菲特和芒格总会坐在一块儿,回答投资者们的问题。
一个反复出现的经典场景是,每次巴菲特讲完,转头问芒格有什么要补充的时候,芒格总是会说,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长此以往,“沉默的芒格”甚至成为了他的一项标志。
但事实上,芒格是一个话痨,因为人们总能在之后几天的西科公司股东大会上(芒格是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看到一个滔滔不绝的芒格。
只是,名声丝毫不亚于巴菲特的他,不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以“巴菲特”为主角的舞台上喧宾夺主,抢了老朋友的风头。
人们很容易只学到芒格“价值投资”的形,而把握不到它的实质。
更深一层的疑问是,名声和贡献旗鼓相当的两人,在财富上的差距相当悬殊,巴菲特是千亿富豪,而芒格在去世时只有23亿美元的身价,芒格不会介意吗?
这对芒格来说,可能压根不是个问题。虽然身为亿万富豪,但芒格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在一栋老房子里生活了几十年,独自旅行时总是坐民航经济舱,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和思考。
他也十分热衷于慈善事业,经常捐赠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慈善撒玛利亚医院、支持妇女堕胎组织等機构和组织,都曾收到过他的捐赠。
对待财富的超然态度,令他在商业上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正直和诚实。广为流传的两个故事,体现了他的商业道德。
一次,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被收购,在处理债务过程中,芒格发现这家公司欠了创始人的两个姑姑各8万美元,他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对这两位女士的债权进行打折处理,而是全额支付。
另一次,他的合伙人古瑞恩退出项目,其股权由芒格收购。在讨论收购价格时,古瑞恩开价20万美元,但芒格却和他说,你的股权值30万,并给他开了相应款项的支票。
这也是为什么,日后他会对自己身处的投资行业作出激烈的批评,因为有太多的风险投资家靠欺骗的手段赚钱。
“让他们下地狱吧!”芒格曾直言不讳地说。
这种财富观,与他对生活的期许密不可分:“我一辈子想要的就是融入生活,不希望自己被孤立。”这或许就是财富之于他的终极意义—是他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手段。
因此,我们不妨说,芒格是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描绘的那种古典资本家: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将追求财富视作天职。这也是查理·芒格贯穿于一生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