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芳,彭虹斌
(1.惠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7;2.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 510006)
《“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逐年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完善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加之,我国总和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在该背景下,亟需考虑全面三孩与鼓励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的影响,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科学预测学前教育城乡学龄人口规模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预测城乡学前教育的在园规模,并进一步分析城乡学前教育在园所、师资、经费等资源的供需情况,对确保我国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避免教育资源的不足或浪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界对学前教育学龄人口预测与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若干研究,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大多数研究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预测的基础数据。我国自2011年以来对生育政策进行了渐进式调整,先后实施了“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鼓励生育”等生育政策,而六普数据的调查年份是2010年,因此生育政策调整对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产生的影响无法通过六普的数据表现出来。其次,在已有的研究中,大都是基于已出台的“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估计总和生育率进行人口预测,未能根据三孩政策以及鼓励生育政策实施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新生儿以及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数据,调整预测的参数进行人口预测。因此,在生育政策渐进式调整的背景下,需要及时考虑新实施的生育政策产生的生育效应,即对出生人口的影响,从而预测其对学龄人口规模产生的影响,以减少预测学龄人口与实际学龄人口产生的偏差,从而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本文主要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预估全面三孩和鼓励生育政策背景下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变动趋势,设置高、中、低三种预测方案,运用分城乡队列要素法,对2022-2035年学前教育城乡学龄人口规模进行估算,并推算城乡学前教育在园规模,在此基础上,计算园所、保教师资、经费等教育资源需求情况,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1》学前教育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供需矛盾,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建议。
本研究以“七普”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同时根据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的年龄分布的实际情况进行学前教育年龄分布的假定,并运用分城乡队列要素人口预测法作为学龄幼儿预测的方法。关于基础数据、学龄人口年龄分布的假定、模型建构介绍如下。
1.基础数据
本文用于开展预测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全国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分城乡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全国分年龄15-49岁育龄妇女生育率、分城乡分年龄15-49岁育龄妇女生育率、全国年龄别死亡率、分城乡年龄别死亡率、迁入年龄别数。这些基础数据均来源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年鉴》。
2.学龄人口年龄分布的假定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学前教育分年龄幼儿数包括2岁及以下、3岁、4岁、5岁、6岁及以上五个年龄段。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2岁及以下的幼儿占该年份学前教育在园规模的比例约为0.5%,占比相对较小;6岁及以上的幼儿占该年份学前教育在园规模的比例约为4.48%,占比相对较大。我国法定的小学入学年龄为年满6周岁,即某年中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孩子可入读小学,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孩子属于幼儿园学龄人口范围,约占6周岁人口数量的1/3。故本预测将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年龄分布假定为3岁、4岁、5岁、6岁(其中1/3的人口数量)四个年龄段。
3.模型建构
本研究运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2020)中分城乡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的方法[1],对我国2022-2035年分城乡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进行预测。一般而言,分城乡队列要素人口预测模型如下所示。
农村人口预测模型:nPRt2(x+n)=[nPRt1(x)-nMPt1(x)]×[nLR(x+n)/nLR(x)],式中,nPRt1(x)是在t1时刻年龄在x至x+n岁的农村人口数;nMPt1(x)为在t1时刻年龄在x至x+n岁的农村迁出或城镇化人口数,nLR(x+n)是确切年龄在x+n至x+2n岁的农村队列存活人年数,nLR(x)是确切年龄在x至x+n岁的农村队列存活人年数,其中,nMPt1(x)=TMPt1×nMIG(x),TMPt1为t1年度内农村人口迁移量,nMIG(x)为年龄别农村人口迁移率。城镇人口预测模型:nPut2(x+n)=[nPut1(x)+nMPt1(x)]×[nLu(x+n)/nLu(x)],与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不同的是,城镇人口预测需要加上从农村迁入的人口数量。
2022-2035年,我国分城乡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受到总和生育率、城镇化率等主要预测参数的影响。本研究对主要参数的设置如下。
1.总和生育率的设置
总和生育率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人口生育水平的关键指标,广泛运用于人口预测中。《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077,城镇与农村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054、1.328。全国一孩次、二孩次、三孩次生育率分别为0.515、0.445、0.117;城镇一孩次、二孩次、三孩次生育率分别为0.499、0.425、0.1;农村一孩次、二孩次、三孩次生育率分别为0.571、0.556、0.203。本研究以2021年各生育率作为基础,分高中低三种预测方案设置总和生育率。
表1 2022-2035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预测总和生育率设计方案
高方案总和生育率参数设置。自2022年开始总和生育率逐年提高,至2028年提高到1.4,2028年以后固定在1.4。设置依据参考国内人口学者对我国总和生育率的估计。如尹文耀预测2030-2050年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45左右的水平[2]。王广州预测我国2025-2035年总和生育率为1.3926-1.4093[3]。易富贤、苏剑预测我国到2035年高方案下总和生育率为1.4[4]。因此,本研究的高方案总和生育率假定为,预测期内全国总和生育率将从2021年的1.077逐渐接近1.4,其中,城镇、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将逐渐从2021年的1.054、1.328提高至1.41、1.795。
中方案总和生育率参数设置。从2022年开始总和生育率逐渐提高,2028年回升到1.11,在此之后固定为1.11。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进行的全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认为1个孩子最理想、2个孩子最理想的比重分别是11.4%和80%,另分别有7.9%和0.7%的育龄妇女认为3个及以上最理想、没有孩子最好。可见,认为生育2个孩子最理想的育龄妇女人数大约是认为3个及以上最理想的育龄妇女的10倍。因为在二孩政策出台的开始年份,因二孩政策而多出生的人口约200万-300万,由此估计,因三孩政策而多出生的人口只有20万-30万,总和生育率回升约0.033。因此,中方案总和生育率假定为,预测期内全国总和生育率将从2022年1.077逐渐回升至1.11,其中,城镇、农村的生育率将从2021年的1.054、1.328提高至1.213、1.63。
低方案总和生育率参数设置。从2022年起总和生育率逐渐降低,到2028年为0.8,2028年及以后总和生育率固定为0.8。设置依据主要参考华人圈近年来生育率情况。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大韩民国、中国香港等华人圈国家及地区总和生育率2021年均为0.8[5]。如果没有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中国未来生育率就会接近全球最低水平[6]。按照文化圈来对生育率进行排序,华人圈的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7]。低方案总和生育率假定为,预测期内全国总和生育率将从2021年的1.077逐渐降至0.8。城镇、农村生育率将分别从2021年的1.054、1.328降至1.0、1.215。
2.城镇化率设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分别为60.24%、61.50%、62.71%、63.89%、64.72%,年均增长约1.12%。中国社会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提出,2035年后我国城镇化率峰值大概率处于75%-80%[8]。本研究将203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上限设置为75%。计算得出2022-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从2022年的65.2%逐步提高到2035年的74.5%。如表2所示。
表2 2022-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假定
3.出生性别比设置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04.8,城镇、农村的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02.97、107.91[9]。本研究假定2022-2035年全国、城镇、农村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04.8、102.97、107.91。
1.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基于上文的预测方法,按照高、中、低三个方案,2022-2035年间我国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预测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高方案预测结果表明,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呈现先快速下滑后缓慢上升,而后下降的波浪式下滑的变动过程,中、低方案均呈现先快后慢的下降的变动过程。
具体而言,2022-2025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将处于快速下降阶段,由2022年的5204.79万人下降至2025年的3699.33万人,共减少1505.46万人,降幅约为28.9%,年均减少约500万。2026-2030年,高方案预测学龄人口规模先由2026年的3401万人,下降至2027年的3314.67万人,后缓慢回升至2030年的3519.67万人;中方案、低方案预测此期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由2026年的3361万人、3312万人,下降至2030年的3021.67万人、2467万人,分别减少约339.33万人、845万人。2031-2035年,高方案预测先缓慢上升,2032年约为3610.33万人,后缓慢下降至2035年的3513.67万人左右。中、低方案预测此期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持续减少,中方案由2031年的2958.67万人,下降至2035年的2760.67万人,减少约198万人;低方案由2031年的2298.67万人,下降至2035年的2008.67万人,减少约290万人。
2.城乡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限于文章篇幅,我们仅选择中方案的预测结果进行分城乡学前教育学龄幼儿规模分析。如图2所示,2022-2035年间,全国、城镇、农村学前教育幼儿数呈现先快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
图2 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从全国来看,2022年、2027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约为5204.79万人、3196.67万人,减少约2400万人,降幅约为46.96%。由于三孩政策以及鼓励生育政策的影响,中方案预测生育率将提升0.033,每年新增出生人口30万人左右,学前教育学龄人口随之逐年增加约30万-100万人。然而,生育率水平的少量提振仅减缓了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的下降速度,并没有改变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减少的整体趋势。因此,2027年开始学前教育学龄人口数量开始缓慢下滑,2035年为2760.67万人,相比2027年减少436万人。
分城乡来看,2022-2027年是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快速减少期,城镇减少约1500万人,年均减少300万人左右;农村减少约507.54万人,年均减少101.5万人。2028-2035年是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缓慢下滑期,城镇减少33万人左右,2035年约为2359.16万人;农村减少152万人,2035年约为401.51万人。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是预估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的基础性指标。在学前教育学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预测期内毛入园率的估算,可计算全国、城镇、农村学前教育的在园幼儿规模,并由此预估学前教育的园所、保教人员、经费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情况。
教育部公布的2016-2021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分别为75%、77.4%、79.6%、81.7%、83.4%、85.2%,年均增长约1.67%。运用线性插值法,预测2022-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如表3所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根据预测结果2023年将可能实现此目标,2029-203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均接近100%。
表3 2022-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估算结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学前教育学龄人口的预测数据,可以计算出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的在园幼儿规模。
从图3可以看出,2022-2035年全国学前教育幼儿的在园规模将经历一个由快速下降到缓慢下降的变动过程。具体而言,2022-2027年是快速下降时期,由4597.91万人下降至3090.86万人,共减少1500万人左右,年均减少约300万人。2027年后开始缓慢减少,2035年降至2760.39万人,年均减少约41.3万人。分城乡来看,2022-2035年,城镇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将经历一个先快速下降,到短暂(两年)上升,再到缓慢下降的过程。由2022年3643.78万人快速下降至2027年的2537.27万人,年均减少约221万人,后短暂微幅上升至2029年的2591.9万人,再下降至2035年的2358.92万人,年均减少约39万人。农村在园幼儿规模从2022年的954.14万下降至2027年的553.59万人,降幅约为42%,2027年缓慢下降至2035年的401.47万人,共减少约152万人。
图3 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预测结果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在园幼儿为4818.26万,城镇、农村在园幼儿规模分别为3790.77万人、1027.49万人。本研究预测2027年全国学前教育在园规模为3090.86万人,到2035年为2760.39万人,相比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在园规模分别减少约1700万人、2100万人。2035年城镇在园幼儿为2358.92万人,相比2020年减少1400万人左右;农村在园幼儿规模为401.47万人,相比2020年减少近626.02万人。
在园幼儿规模的变动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园所的需求量。园所是开展学前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城乡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学前教育园所需求量进行预测,其中将园所配备标准按照每所幼儿园6个班且每个班30人的规模进行测算[10]。
从图4可以看出,在预测期内,我国学前教育园所需求量将经历一个先快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的过程。由2022年的25.54万所,快速下降至2027年的17.17万所,后缓慢下降至2035年的15.34万所。分城乡来看,城镇园所需求量2022-2027年间是快速下降期,从20.24万所下降至14.1万所,上升至2029年的14.4万所,再缓慢下降至2035年的13.11万所。2022-2035年间,农村园所需求量经历一个持续下降的过程,由2022年的5.30万所,下降至2035年的2.23万所,共减少约3.1万所。
图4 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园所需求量预测结果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的幼儿园为29.17万所,城镇、乡村幼儿园分别约为19万所、10.17万所[11]。根据本文预测,2027年、2035年城镇幼儿园所需求量分别为14.1万所和13.11万所,相比2020年需求量分别减少约5万所和5.9万所。2027年、2035年农村幼儿园所需求量分别为3.08万所、2.23万所,相比2020年需求量分别减少7.09万所、7.94万所。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专任教师与保育员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教师资源,是保教工作顺利开展和确保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分析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必须要重点考察教师资源需求,对于师资的预测最常用的方法是师生比[12]。根据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全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5-1:7,全园保教员与幼儿比为1:7-1:9[13]。同年,教育部发布“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不低于1∶7”的标准要求[14]。本研究将按照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专任教师与幼儿比为1:7,保教员与幼儿比为1:9的配备标准,对2022-2035年城乡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与保育员的需求量进行预测。
从图5与图6所展示的预测结果可知,预测期内,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与保育员需求量经历了一个先快速减少而后缓慢减少的过程。2022-2027年专任教师以及保育员需求量快速减少,分别由2022年的656.84万人、510.88万人,减少至2027年的441.55万人、343.43万人。后缓慢下降,2035年大约需要394.34万专任教师、306.71万保育员。分城乡来看,2022年城镇专任教师与保育员需求量分别约为520.54万人、404.86万人,后快速下降至2027年的362.47万人、281.92万人,分别减少158.07万人、122.94万人。2027年以后缓慢短暂上升至2029年的370.27万人、287.99万人,后缓慢下降至2035年的336.99万人、262.1万人。农村专任教师与保育员2022年需求量分别为136.31万人、106.02万人,2022年以后持续缓慢下降至2035年,大约需求57.35万专任教师、44.61万保育员。
图5 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专任教师需求量预测结果
图6 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保育员需求量预测结果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291.34万人,其中,城镇245.2万人,农村46.15万人;全国学前教育保育员108.54万,其中,城镇93.34万人,农村15.2万人。与2020年相比,全国2035年专任教师与保育员需求量分别增加103万人、198.17万人。城镇2035年专任教师与保育员需求分别增加约91.79万人、168.76万人。农村2035年专任教师与保育员需求分别增加约11.2万人、29.41万人。
充足且高效的教育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虽然预测期内在园幼儿规模逐渐减少,但政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仍有一定压力。本研究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使用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指数(即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的值)[15],预测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经费需求量,据此把握这一压力的基本情况。
1.2022-2035年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指数预测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学前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分别为7671.84元、8615.38元、9410.76元[1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三年人均GDP分别为65534元、70078元、72000元[17]。计算出这三年的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分别为0.117、0.123、0.130,年均增长约0.004。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本文预测2021年的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为0.133,以后逐年增长0.004,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22-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指标预测结果
2.2022-2035年人均GDP变动趋势预测
有关人均GDP的预测,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王文等采用趋势外推的方法,得出我国2015-2040年人均GDP各年增长率的算数平均值为5.8%-6.2%[18];张延群等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Solow增长模型实证分析和预测2016-2020年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在6%-7%,而且增长速度会不断下滑,最坏情况只能达到5%-6%[19]。张辉蓉等预测我国未来人均GDP年均增长8%[20]。可见,学者们估计我国2035年前人均GDP年均增长均值约为6%。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2022-2035年我国人均GDP预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2022-2035年我国人均GDP变动趋势
3.2022-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需求预测
如图7所示,虽然,前文预测我国2035年前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将呈现下滑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上升,本文预测自2025年以后,随着全国学前教育幼儿规模下滑速度放缓,全国学前教育经费需求量将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动趋势。
图7 2022-2035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经费需求预测结果(单位:亿元)
2022-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需求将经历一个先短暂缓慢下降后快速回升的过程。由2022年的5095.94亿元缓慢下降至2025年的4957.75亿元,而后回升至2035年的9049.91亿元。分城乡来看,2022年城镇学前教育经费需求量为4038.46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3910.63亿元,之后快速上升,2035年约需求7733.7亿元。2022年农村学前教育经费需求量为1057.49亿元,下降至2027年的946.92亿元,之后缓慢回升至2035年的1316.2亿元。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学前教育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9410.76元,根据我国城镇在园幼儿规模3790.77万人,可以计算得到该年份我国城镇教育经费支出约为3567.40亿元。上文预测我国城镇学前教育经费2035年的需求量分别约为7733.7亿元,相较2020年,需求量增加约4166.3亿元。2020年我国农村在园幼儿为1027.49万,可以计算得到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支出约为966.95亿元。上文预测我国农村2035年学前教育经费的需求量约为1316.2亿元,相较2020年,需增加约349.25亿元。
针对以上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的预测结果以及资源需求的趋势,结合官方统计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分析,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解决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研究,2035年全国、城镇、农村学前教育园所需求量分别约为15.34万所、13.11万所、2.23万所,相比2020年,降幅分别达到了47%、31%、78%。鉴于此,建议尽早规划,用好城乡冗余园所。一方面,强化公办园的托育服务功能。在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拐点已经到来,以及考虑三孩政策与鼓励生育等国家重大现实需求背景下,有序提升托育服务功能将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随着学龄人口减少,部分民办园出现招不到生的问题,支持民办幼儿园转型为幼儿园+养老院的服务机构,转型为劳动教育实践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家庭教育基地等公益性的用途。
前文所述,伴随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的快速下滑,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与保育人员的需求量呈现快速下滑后缓慢下滑的变动过程。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我国2020年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与保育员的总量分别为291.34万人、108.54万人[11],以及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全国在园幼儿总量4818.26万人[21],可以计算出2020年我国学前专任教师与幼儿的比为1:16.54,保育员与幼儿的比为1:44.39,同国家设定的幼儿园教职工、保育员与幼儿比不低于1:7、1:9的标准相比[22],存在较大差距。前文预测,即使是在学前教育学龄幼儿规模下滑的背景下,相比2020年,2035年幼儿园专任教师与保育员需求量分别增加100万、200万左右。因此,仍需合理扩大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规模,并不断提升其质量。一方面,从根本源头抓起,增强幼师职业吸引力。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学前教育教师工资标准,同时参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全体幼儿园保教人员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着力解决偏远贫困地区学前师资缺乏问题。加大对志愿到中西部、贫困地区从事幼教工作的支持力度,如进一步提升这些地区幼儿教师的生活补助,职称评定名额尽量向这些地区倾斜。
根据前文预测,2035年前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需求量将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动趋势。《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共计4204.6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533.65亿元,事业性收入1554.3亿元,民办园举办者投入以及社会捐赠合计约69.88亿[11],可以大致得出2020年我国政府、家庭、社会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分别约为60.26%、36.97%、1.66%。相比韩国,早在2015年政府承担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就已经达到了83.9%,家庭支出占比14.8%[23]。可见,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主导地位仍需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落实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为维持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长期投入,政府亟需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支持力度,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边缘状态,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省域均衡。另一方面,优化政府学前教育资助经费的拨款方式。分层设立拨款项目,一层是根本需求,用于一般性的服务,包括地方机制体制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资源扩充等类别;二层是特殊需求,用于资助农村幼儿园,由政府出资为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提供免费入园机会,提高教育经费的配置效率与精准性。
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城镇化率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2022年为例,在园幼儿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79.2%、65.2%。在人口从乡村流入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背景下,一方面,适度超前布局城镇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城镇化。对于幼儿数量增长的城镇地区,调整教育资源的供给,充分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镇就读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园幼儿城镇化率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差距,为此,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振兴。对于幼儿数量稳定的村镇幼儿园,主要通过帮扶后进幼儿园,增进教师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幼儿数量有减少趋势的农村幼儿园,避免盲目扩张,主要通过提高师幼比,创新幼儿园的发展模式等途径提升此类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王广州教授在本研究学前教育学龄人口预测方面给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