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光 许 悦 韦 俊
(作者单位: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广播电视监测是对广播电视行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广播电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规范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新媒体有序健康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神文化的需求,确保党和国家的声音准确传递到基层,维护国家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新媒体飞速发展,地市、县级广电与多个部门合并等大环境下,传统的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单一监测不能满足有着文化、广电、旅游等多业务的行政管理部门的跨业务监管需求,因此构建高效、全方位的现代广电监管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1]。柳州市政府于2019年印发的《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广播电视跨业务融合监管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适应当前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监管监测新形势和新要求,广播电视监测部门要扩大监测业务的范围,整合系统内各监测业务与终端,构建广播电视跨业务融合体系,建立文化广电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助力广电监测业务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文化、广电、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对全市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指导,推进全市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指导、协调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下设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是全广西14个地市唯一一个市级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核定编制数10人。该监测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柳州市关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开展广播电视监测工作;负责监测市内广播、电视传播方面的技术指标,为安全播出提供事前预警、事中记录、事后查证的数据;负责监测市内广播电视发射信号场强,为当地广播电视覆盖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负责监测监控市内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为宣传管理、舆情把控提供根据;负责监测市属播出机构发布的广告,对违规广告及时提出预警意见,为行政处理提供证据;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先后建设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广告监测系统和互联网视听监测系统。2020年,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依托广西广播电视台和网络视听全媒体智慧监测监管平台,对数字电视、数字广播、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IPTV(中国网络电视台新媒体平台)等信号源进行常态化、技术化监测,有效实现了对市及各县(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节目内容的监测监管。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渠道更便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广大群众在电视、收音机等传统渠道接收广播电视信息的比重有所下降[2]。在文广旅大融合的背景下,如果仍然仅对传统传播渠道开展监测监管工作,地市级广电监测机构的综合发展将受到局限。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科室及二级单位有着众多需要监测的业务平台,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指挥平台外,还有柳州市市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视频监控平台、旅游应急指挥监控平台等。各类平台缺少专业技术监测人员,且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导致整体上呈现监测监管水平不高、数据利用率低下,对监测监管的工作效率与整体质量造成一定阻碍。因此,构建广播电视跨业务融合监管体系,加强各级监管部门、各类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3],打造全广西第一个文广旅综合性监测平台并由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运行管理迫在眉睫。
3.1.1 柳州市市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
柳州市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同时自筹资金完成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自2018年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以来,先后完成1个市级应急广播指挥中心、9个县区级应急广播指挥中心、86个乡镇平台、948个行政村平台建设,终端覆盖3 430个自然村(屯)。构建形成自治区、市、县、乡、村、屯六级联动的高效应急体系。市级平台可对下辖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和终端的相关数据、播出情况进行监管、调度,并能够以点对面、点对点的方式进行控制,达到统一管理、安全可靠、平战结合的目的。同时,预留横向接口,具备与文化、旅游、文物、应急、气象等部门的横向联动条件,为政府在政策宣传、社会动员、风险预警、应急救灾等方面提供工作支持。
3.1.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指挥平台
柳州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指挥平台负责对前端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的播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该平台主要依托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全媒体智慧监测监管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模块、多播轮播模块、收听收看模块、智慧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统计报表模块等。由监测前端将采集的监测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安播管理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实施有效的安全播出和节目内容管理。
3.1.3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视频监控平台
该平台充分整合和利用了现有网络、软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对柳州市区87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视频监控。该平台通过专线获取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在线或远程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资源的查、看、调,及时掌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情况,加强非现场监管执法。同时,配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移动执法记录仪,以便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检查时使用,达到规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日常经营管理的目的。
3.1.4 旅游应急指挥监控平台
该平台通过政务外网公共区连接至全市4A以上景区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景区监控点的现场情况,对景区的入口、核心游览点、观景台、停车场、景区内重点道路、公共服务区(游客中心、购物区)等游客流量密集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游客流量密集区域客流分析,包括客流量概况、统计分析、预警,为景区客流量管控,提供场景界面,为景区安全防范提供工作支持;对监控景区监控点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及时联动告警,提供现场视频与数据,并通过融合通信系统,实现应急指挥调度功能。
3.1.5 广播电视视频会议平台
该平台依托广西广电网络专网,连接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该系统平台,地市相关人员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重保期、日常例会,能够在本地参加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召开的视频会议,降低了参会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会议内容的时效性与保密性。
每个平台均有着自己独立的服务器、终端与传输网络,系统架构、通信协议、系统开发环境、数据格式、数据存储等存在较大差异。在财政资金紧张的大环境下,重新设计一套全新的系统,通过搭建服务器、新建专线,实现各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功能困难重重。
跨业务融合体系应以轻量化、简易化、扁平化为着手点,以市应急广播调度平台现有的展示大屏、视频控制矩阵、操作终端为基础,将各系统通过光纤等远程方式整合到监测中心的机房终端,由视频控制矩阵统一采集并选择性切换输出是融合体系的技术关键。
跨业务融合体系的技术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除市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的服务器运行维护在监测中心机房外,其余各平台的服务器均在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机房或其他运营商机房,仅通过专线光纤或网线互联至监测中心的机房交换机,各应用客户端统一通过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线输出至大屏矩阵控制器。通过操作大屏矩阵控制器即可实现实时内容展示,切换文化、广播电视、旅游等监测平台。该设计摒弃了建设新系统必须搭建服务器的传统理念,大大降低了构建跨业务融合体系的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各线路均与互联网隔离,服务器依托各主管部门及其运营商,具有网络等级保护的防火墙,网络安全可靠性大大提升。
图1 跨业务融合体系技术框架设计图
2021年10月,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建设市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和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办公场所搬迁为契机,总投资170万元打造了柳州市市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暨柳州市文化广电旅游综合监管指挥平台,并于2022年5月31日正式启用。柳州市市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是集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以应急广播指挥调度为主,同时融合广播电视监测、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文化旅游市场监测、文物保护监测多种功能,预留有横向接口,具备未来与公安、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动的条件。
柳州市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暨柳州市文化广电旅游综合监管指挥平台建设的成功,不仅是推动文化广电旅游融合的重要举措,更是文化广电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突破,为柳州市开展日常宣传和应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智慧化监测监管,提高平台的智慧化监管效能[4],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平战结合”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为推动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柳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运行管理的柳州市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创新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指挥平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视频监控平台、旅游应急指挥监控平台、柳州市广播电视视频会议平台融入,该平台是全广西第一个文广旅综合性监测平台,完成了对广播电视跨业务融合监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新媒体飞速发展,市县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机构与多个部门合并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方式面临着很大挑战,探索广播电视监测监管转型发展之路意义重大[5]。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的构建对助力广电监测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广电、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