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侯聚敏,吴淑清,陈丽娜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长春 130022)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1-3]。在此背景下,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背景的各种课程思政建设蓬勃发展[4-5]。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实践,尤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的培养[6],但大量研究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重视理论课的课程的思政建设,较少提及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7]。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对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8],这为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指导性原则。
认知实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前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一次实地考察和认识。学生存在对食品行业的认同度低、专业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差、到基层食品企业就业意愿不强等问题。为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树立专业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能够扎根东北大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发东北特产资源的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与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在总结以往实习经验基础上,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认知实习课程在思政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为相关院校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选择实习地点,合理安排实习内容,确保实习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技术相联系[9]。基于此,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认知实习教学体系可分为“学习-参观”和“再学习-实训”两步进行。
第一步从教师简单介绍专业知识开始,使学生对专业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实习中会较详细地介绍理论知识,让学生从认知走向深入,从兴趣变为钻研,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或工厂参观实习,实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应用情况,此过程为“学习-参观”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实习组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针对不同食品加工厂进行经济能力评价和质量管理评价,培养学生对食品专业常见工厂评价的经济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是在学生参观实习阶段对专业知识基本了解后,选取参观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将应用案例结合专业理论进行详细讲解,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训训练,让学生在实训中体会并理解专业知识,此过程为“再学习-实训”阶段。该阶段使学生理解生产车间布局,熟悉常用食品设备的性能,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具体食品(焙烤食品、酒类、饮料、酸奶等)的工艺流程、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和关键技术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力综合方面,则让学生熟悉产品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树立守土负责的意识。劳动过程中,学生直接接触食品加工设备、不同工种及食品成品,接受完整的生产工艺培训,是接触不同角色的实习参与人,品尝并检验自己的产品。整个实习过程中,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内融入工匠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有利于思政元素在专业理论知识中的融合。
按照“学习-参观”和“再学习-实训”理念规划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每个环节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在“学习-参观”阶段,给学生导入身边人的事迹,引发学生共鸣。在认知实习讲到食品工业重要性时,引入学院创始人,他以科研工作者执着和钻研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实验室与企业生产第一线,即便现已80多岁高龄,还坚持进行科研工作,将一生都奉献给食品加工事业,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将学院创始人事迹引入教学,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刻苦钻研,勤俭朴素,甘守清贫。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生意识到所学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身边人身边事作为案例更加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且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思政元素引入,达到教育入脑入心。
表1 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对应表
在学生参观实习阶段对专业知识基本了解后,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食品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邀请食品行业优秀专家进行“食品专业有前途吗”“食品专业-朝阳产业基础”等认知实习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食品专业的就业方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何学习并提高执行力及食品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可使学生了解食品专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识到学习食品专业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小家、大家和国家。食品专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加之国家对农产品加工的重视,食品专业必定是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光明,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和兴趣。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调研感受、发现问题,回到学院的生产线学习研讨提出解决方案。在企业感受团队配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回到学院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提高。通过校内生产线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具体食品的工艺流程、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和关键技术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力综合方面,则让学生熟悉产品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树立守土负责的意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实习组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针对不同食品加工厂进行经济能力评价和质量管理评价,培养学生对食品专业常见工厂评价的经济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
在认知实习的最后实训阶段,组织学生加工各种产品并举办食品文化节,从产品的设计理念、创新点、营养价值、与地方特产资源结合等角度引导学生的产品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产品展示、讲解汇报,促进学生的表达、总结、组织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贡献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做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真正做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认知实习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实现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的,推动高校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还可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并提升我国食品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可加深专业课程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技能需求等方面的认知,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认知实习的立德树人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及前景如下:
高校立德树人之“立德”,不仅是对受教育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对教育者——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对高校来说,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至关重要。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筑牢德性修养,方能夯实职业根基,彰显示范效应,保障育人效果。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要在高校教育实践中落 地生根,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首先,要保障立德树人考核评价的专业性。道德指标应该纳入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及各项评奖评优中。其次,师德的考核指标和程序要公开公平。考核制度制定时要吸收广大教师参与。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要有规可依,严格治理。
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尚未体系化,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零散的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和系统理论的可证性。“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高校各门课程的结合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