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雄
早年,《孝感报》刊载的通讯《他、她、她——一个买书让书的故事》[1],报道的是两个不相识的年轻人卖书让书的故事,文本内容是用影视剧的形式作表达。笔者当初读后,立马被卷入惊讶的力的旋涡,新闻可以这样写吗?在发问中,获得速率审美剌激。此等情景已过去四十多年了,至今还记忆犹新。今天,如果用文学的创作手法评说这一新闻作品的传播方法,是运用了陌生化的写作手法。在对“中国新闻奖”新闻报道作品(以下简称“中新奖报道作品”)作全面巡礼时发现,有很多作品就运用了这种手法。
俄国文论研究学者长时间关注俄国文学发展的“形式主义”理论中“陌生化”这一核心理论,其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说认为:那些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复杂,增加感受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过程,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并不重要。[2]这里的语言有点深奥,通俗一点说,就是创作者打破常规性的创作思路,用创新思维和奇特的技巧对创作的对象作奇异的表达,使对象变得陌生,使结构形式变得陌生。创作者对创作对象做这样的艺术处理,就把一种超过受众心理预期的作品呈现出来,打破了受众审美的心理定势,产生一种惊奇感。有惊奇就要咀嚼作品的蕴味,这就拉长了审美的时间长度,使作品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中新奖报道作品中一些相关作品能获奖,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模式,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创造了作品的奇异感。这样,作品就会对受众产生强烈的速率审美剌激,取得新闻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倘若受众日日夜夜生活、工作在某个地方,每天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景色、一样的场所,每天见到的都是熟悉的人,每天听到的都是催耳朵长茧的家常话,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麻木感,精神上就有一种懈怠感。时间长了,就出现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心理状态。一旦出现这种状态,就要寻求解脱,不然,长期囚禁在这样的心理牢笼中,就会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要解脱这样的心理状态,重要的方法就是寻找新的剌激点,在心理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让麻木的审美心理得到调节,精神得到振奋,心理也会变得开朗。
运用陌生化的写作方法,能够起到这种心理调节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信息传播的模式定于一尊,从文体的模式看,消息是“新华体”,通讯是“编年体”;从功能的模式看,是印证式、宣传式、教育式;从语言的模式看,是训导式、祈使式、面命式。受众长期接触、接受这种模式传播的新闻信息,心理反应就会钝化,心情变得沉闷,甚至有厌倦感。受众强烈要求新闻媒体改革传统的模式,以调节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就敏锐地感觉到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用陌生化的手法处理所报道的题材,用别具一格的形式表达内容,给受众送去清新的空气,给受众速率审美剌激,满足了受众对新闻求变、求新、求奇、求知的心理需求。如《汉城决战的最后40秒——男子4×400米决赛的画外音》[3]一文,一改传统书面语言叙事的模式,借鉴电影的画面与画外音的表现手法对比赛现场进行报道,其画面呈现四名运动员在不同危情下冲刺的情形,而画外音则表达了运动员们在冲刺瞬间的心理活动与心理意志。该作品巧用电影的表达技巧,使报道的人物变得陌生,运动员仿佛成了电影中的角色;同时,也使传统的体育新闻报道的文本形式变得陌生,传统的文本模式仿佛变成了电影。这样陌生的新闻作品一经刊出,就给受众速率审美刺激,受众惊呼,记者真大胆,新闻还可以这样写!《体育报》真创新,发表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面对这种陌生的新闻作品,受众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模式被打破,好奇心陡起,精神兴奋起来,就以无限的兴趣阅读这样的作品。再如《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4]使形式陌生化,《3000考生妖魔化妈妈》[5]使报道对象陌生化,《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6]使题材与主题陌生化……这样一些作品,都有这样的传播效果。
中新奖报道作品运用巧妙的技巧,让新闻作品变得陌生,能够快速吸引受众的眼球,使其获得速率审美刺激,在作品发表的第一时间去关注它,以此提高了新闻作品在媒介市场上的占位率,随之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不是受众瞟了标题一眼、浏览一遍全文内容就能达到的,而是在阅读、视听中品味、咀嚼,让作品的蕴意走心。
中新奖报道作品巧妙地运用方法与技巧,使新闻作品陌生化,使受众获得速率审美刺激,振奋精神。作为有思想的受众,一旦进入这样的心理状态,不是马上消退,而是进一步产生好奇心,要提问,记者为什么这样写?因为陌生的新闻作品含有未知的信息,受众就要探究,里面藏有什么“宝贝”?于是,就调动自己的理性思维、审美经验、知识积淀对新闻作品展开审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众通过品赏、分析,探得了新闻作品的蕴意,其新闻价值也就入脑入心,这样,作品就获得了最佳传播效果。
这里,仅以《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7](以下简称《不再留》)为例说明,该文报道的题材内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后,实施六年后,陕北农民走西口,搞贩运、做销售、搞建筑,一下子就走上了致富之路。用传统的报道模式会这样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陕北大地,陕北农民奔往西口,从事各种行业挣钱,贫困的生活状况马上得到改变,幸福的日子走进千家万户。展望未来,陕北农民会笑得更璀璨。对此题材,如果真是这样报道,受众只瞟一眼就完事了,而这篇获奖作品借用陕北民歌《走西口》,先将其歌词置于作品的开首,然后两次化用其歌词,分别安嵌于文本内容的中间与结穴处,这就使传统的文本模式变得陌生,使题材内容的旋律发生变奏:解放前走西口是逃荒保命,极“左”时期走西口是为改善无奈的生活现状,而现在走西口是为致富。而将《走西口》民歌音响的节奏与旋律融入文本,使其形式变得陌生,让原初题材那平平的内容成为音乐式的吟唱,使受众产生速率审美刺激,而后引发咀嚼文本内容的意愿。原来,《走西口》的旋律三次出现在文本中是为了作对比,今天与解放前对比,今天与极“左”时期对比,这样的对比形成极大的反差,更彰显出我国制定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正确与伟大。
陌生化的范型,就是指从哪些方面让新闻文本变得陌生。从新闻文本的构成和要素来看,有这样一些范型。
题材是新闻文本表现的对象。题材陌生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选取生活中受众平时难以看到的、极少出现的题材,受众看了不熟悉,很陌生;二是记者锁定目标,选好新闻题材,在写作构思时,运用一定的技巧,将题材或变形或变性,打破受众的固有认识和思维定势,让受众看了倍感陌生,感到诧异与吃惊。对这一方面作研究,不是本篇论文的本意,这里,仅对后者作探讨。
新闻的题材是分为不同类型的。一般记者与受众习惯于把新闻题材置于固定的框架中,对同一类型的新闻题材作出“类型化”的认识与表现。受众长期接触某一“类型化”题材的表现模式,也形成了对同一类型的新闻题材表现的固有图式。陌生化,就是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运用创新手法颠覆这种“类型化”的表现路径,对自己与受众有所熟悉的类型性的题材从新的角度作思考和处理,改变其在自己与受众心中的固定的形态,使其变得有距离感,让受众有陌生感。使题材陌生化,有这样几种技巧。
其一,用扩展思维,把小事变大,让受众感到陌生。如《不再留》一文,报道的是陕北农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西口走上致富之路。通常这种新闻题材是采用“类型化”的表现方式,选取几个典型性的人物,写出他们怎样在西口打拼,怎样把钱挣满荷包。而该文则打破了这种“类型化”的写作方式,运用扩展思维,将笔伸触到解放前,伸触到极“左”时期,将眼前的新闻事实与历史上的一幕幕组合起来进行表达,这就使原本选择的新闻题材变形,由小变大。最初,自己意念中呈现的题材场景是那么单纯单一,而现在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是那么雄浑,就会感到陌生和惊奇。同时,在惊奇中又会有热血奔涌的感觉。这是题材的陌生化,所取得的传播效果。
其二,用浓缩思维,把大题材变小,让受众感到陌生。如《买缸记》[8]报道的是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民分得了责任田,发挥了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丰收。这是个大型题材,通常要用“类型化”的表现方式把笔力展开,在宏观视野下选取几个典型地区,写出各自秋收繁忙的景象。而这篇作品另辟蹊径,独出机杼,运用浓缩思维,只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记者家的秋粮丰收,急需购买几口大缸才能把粮食储存完。记者接连去了四次窑厂,看到的都是排着长队购缸的景象,每次都是空手而归。这件事小吗?的确不大!但它是千斤顶,可顶起天。记者把题材予以变形,使大变小,让受众看了感到陌生,感到惊讶。记者运用侧击的方式,以一件小事折射出秋粮丰收的壮阔景观,使受众在惊讶中不禁心智为之一开。
其三,运用逆向思维,把题材性质改变,即把题材的正面意义变为负面性的,或把负面性因素的变为有正面意义的信息,这就使题材改变了形态,变得陌生。如《愿向国家交售粮食两万斤只求买到一辆“永久”自行车》[9](以下简称《“永久”自行车》),该文报道的是湖北农民杨小运向国家交售了应交售的6700斤粮食后,还想把万把斤余粮都贡献给国家,希望国家卖给他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杨小运是一个新型农民,有着家国情怀。这是个正面典型人物,在一般记者和受众看来,应浓笔书写杨小运交售定购的任务粮后,又怎样把家里的余粮售给国家,县领导如何对他作表彰。可是本文记者不按这样的“套路”走,他把杨小运交售两万斤粮食的事用简笔带过,而把他希望用交售万斤粮食的红卷换得购买自行车名额一事作重点详写。这就让这个正面典型人物具有负面色彩,让受众看了感到陌生:这哪是先进人物!其实,杨小运求购自行车一事看似负面,实质上是有正面的时代意义。它是杨小运代表全国农民向全国工人提出的挑战:我们农民小弟行动起来了,为国家作贡献了,你们老大哥的生产要赶上来,解决物质供应紧张的问题。此文运用逆向思维,将表现对象两次变形,将正面变为负面,又将负面变为正面。当受众在陌生中领悟到这一意蕴,更感觉到这个先进人物所想所为不平凡的意义。又如《十五斤牛肉干成了难题》[10],也是将负面的题材变为有正面价值的作品。
题材陌生化,能够使受众在受到速率审美刺激时,视野得以扩展。
主题在新闻作品的内容中是一个灵魂性的构件,它的产生是新闻题材的本质意义与人的认识评判的一种遇合,其内含是人对新闻题材本质意义的评价与简洁表达。人在接触到新闻题材时,一般会形成两个主题:一个是记者的评价所形成的主题,一个是受众的评价所形成的主题。所谓主题陌生化,就是记者对新闻题材的评价所形成的主题超越了一般记者和受众的认识,显得新、深、高,显得特别。受众在思想认识上感觉到其陌生,便会好奇,就会去咀嚼其含义。
其一,换位思考,使主题陌生化。人往往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样,往往会有拘囿。一旦作换位思考,往往会进入认识的新天地。面对“类型化”的新闻题材,一些记者习惯于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作评判,往往难出新意。一旦作换位思考,往往出新、出奇,让受众看了一惊讶:我怎么没想到呢?有些中新奖报道作品使主题陌生化,就运用到了这一方法。例如,早年,武汉被国家确定为省会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武汉不辜负国家的期望,进行各项改革,突破两通,形成大流通、大交通的大格局,大武汉区域的大构架再次出现,全国商业的中心地位再次确立。此等景观,引来全国媒体争相报道,全国各地前来考察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时隔一年,如果还把眼光放在报道武汉在综合改革中出现的新景观、评价国家提出的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战略的正确上,主题就不新,也超不出受众的所思所想。如果对武汉再作报道,怎么出新呢?获全国好新闻特等奖的作品《有胆略的决定》[11]的记者王楚就用到了换位思考。记者想到,国家提出的大战略在武汉仅尝试一年就取得成功,下一步,国家会怎么做?这样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或许,下一步,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将在全国铺开。每个城市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决策者的眼光、水平和胆略。如果每个城市的“领头羊”都像武汉的决策者一样,成功是可以预见的。经过这一思考后,记者把写作重点放在市委书记、市长怎样以自己的谋略和胆略抓改革上,而后作出评价:“市委、市政府把权力与智力有机结合起来,以智力为依靠,实行科学决策,发挥‘外脑’‘群脑’‘智囊’的作用,他们这种魄力和胆略的产生,不是令人十分可信与深思的吗?”这样的主题揭示大大超越了受众的心理预期。又如《让孩子给你打个分吧!》[12],也是这方面的范本。
其二,用辐射思维,使主题陌生化。辐射思维是开放性的思维,它是以一个点为中心,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四面八方,将这个点同多维生活面上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加以综合思考,这样解决问题就有深度、高度和广度。一般人习惯于单一思考,就一个点思考一个点,就一件事思考一件事。这种单一的思维,面对简单的事情,瞬间就可解决问题,但面对复杂的事物和问题则束手无策。这种单一的思维,也不容易创新。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运用辐射思维,往往使作品表达的主题超越一般人的认识。如,在1997年,浙江省教委、省招办在7月24日作出明文规定:“今年将不对各学校的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也不公布全省高考文理科成绩前三名的名单。”这是浙江省对教育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件事放在全国的背景下观察,显得新鲜、独特。如果是一般记者报道,一般会确定这样的主题:浙江的这项改革,冲破了约定成俗的思想观念,敢为人先。这项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有利于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显然,这样表达主题是单一思维的结果,是处在对新闻题材表层意义的认识。而《光明日报》的记者写作的《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则运用辐射思维,将此事同社会公平联系起来,同企业的商业炒作联系起来,作综合性的思考,认为高考状元并非全省学习的尖子,那些保送北大、清华的学生没参加高考,他们是不是全省学习状元?如果只公布高考状元,有失社会公平公正;企业炒作状元,滋生学生的名利思想,助长骄傲自满情绪,有损其身心健康成长。这样的主题,所阐释的道理全面,不但使受众已有认知变形,还开阔了受众的眼界与思维。
其三,运用前卫思维,使主题陌生化。前卫思维,就是人面对现实的事物和问题作思考时,摆脱静态的思维状态,用超前意识把事物和问题推置到未来的生活境界中作思考、作判断、作评价,表达出一种超前性的观点。一般记者与受众遇到某一有意义的事物和问题,习惯于用静态思维,将其放在现实的环境中作思考,就眼前的思考眼前的。这样,对眼前的事物和问题作出评判、评价往往缺乏新意。中新奖报道作品中一些记者运用超前思维来提炼新闻主题,使主题具有超前意识,显得戛戛独创。由于它超越了受众在静态思维中获得的认知,在心理上感到记者表达的主题陌生,那么超前,于是就非常关注作品,咀嚼作品。前面的案例《有胆略的决定》正是因在换位中作前卫思维,才使作品的意义重大。又如,梁衡有一次到山西忻县采访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叫岳安林的青年农民,很会养猪。他在极“左”时期受尽磨难,因是“地富子女”,考上大学不让上,每天遭人白眼,穷困到拆房卖钱度日。改革开放之初,他用自己长时间研究的理论,进行科学养猪取得成绩,在政治、地位、经济上实现翻身。这个故事,如果让一般记者报道,会用静态思维确定这样的主题:岳安林的作为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与命运抗争,好运总有一天会来到。很明显,这样的主题一般人都说得出。梁衡在写作《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13]时,用超前思维对报道的对象进行思考,认为这是春寒料峭中的一枝迎春花,认为改革开放是一个创造新人的时代,而岳安林成为了新时代的典型。这样的主题,让受众读后在受到速率审美刺激下,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形式即结构形式。我国新闻报道在结构形式上有基本的模式,消息是“新华体”模式,新华体是新华社设计的消息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像倒金字塔结构那样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导语中,然后在第二段对导语的内容作阐释,接着就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运用这一结构形式,是为了防止其他媒体转载本社的新闻稿做删减时不至于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删掉。通讯一般采用的是自然时序的叙事结构,如果细分,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消息通讯的这样一些结构模式早已固化在受众的心中。所谓形式陌生化,就是中新奖报道作品的有些记者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打破新闻结构的传统模式,或自创,或借鉴其他文学艺术的表达手法,改造新闻的传统结构模式,使新闻的结构形式陌生化,让受众看了一惊。如,电影艺术家金山因脑溢血于1982年7月7日去世,7月16日举行追悼会。新华社记者郭春玲对此作了报道,所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14],运用散文笔法来写会议新闻,具有散文的意境和美感。
又如,1 9 9 8年8月7日1 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从下午4时开始,万名解放军战士连夜奋战,在龙开河筑起拦水大坝,阻挡洪水涌向市区。如果用“新华体”作报道,就要把决堤与决堤后快速筑起拦水筑这一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导语中,第二段作解释,而后接着讲述决堤与危情的发展过程。记者贺延光写作的消息《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15]完全打破了“新华体”的格局,借鉴电影手法,像纪录电影的摄影师一样,在现场拍摄下8 月7 日1 6 时5分、1 6时3 5分、1 7时5分、1 7时1 5分、17时40分、22时5分、8月8日零时15分、零时45分这八个时段上堤抢险的镜头,并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按这样的时序把八个镜头联结起来,构成主体与结尾的内容。这让“新华体”变形,使受众心中固化的模式彻底变得陌生。当时,《中国青年报》因发表这一消息,一时“洛阳纸贵”。另如,人民子弟兵在九江奋战了50多天,9月15日,他们要走了,九江市人民涌上街头挥泪告别,表现出难分难舍的深情。于文国所写的《九江城哭了……》[16]亦是运用电影的手法对此予以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如,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共汽车的售票员李素丽,在工作岗位上对乘客热情,服务周到、细致,乐于做好事,为乘客解难,车上乘客有什么不良行为,她也能及时制止。她得到乘客的高度赞许,成为北京对外服务的名片,被评为全国劳模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根据李素丽的事迹写一篇人物通讯,通常会用传统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材料,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讲述人物的故事,有开头语,在段与段之间有过渡段转折语,还有结尾语。郭萍、吴晓向写作的《北京有个李素丽》[17],在结构布局上别具一格,运用卡片组合的方式安排通讯的内容。卡片是学者做学问收集知识资料、积累理论与观点的重要工具。看书看到一个什么新的知识、新资料,用简语记下来。卡片是学者做学问著书立说的大脑。看书有思考,一旦有个新的观点,有了新的感受,就简洁地记下来。两位记者跟车采访李素丽的事迹,用了17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简洁地记下李素丽在车上工作时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话语、一笑脸、一关爱、一相助、一理解、一宽容,然后按跟车的时间顺序把这些片排列起来。开头没有导语,卡片与卡片之间无过渡语、衔接语、转折语,也无记者的抒情、感叹和议论。十七张卡片,就像湖面上一字摆开的岛尖,那么突兀!这是通讯?是通讯!作品一经发表,就引得受众与同行的盛赞。它的构思太机巧了,完全打破了受众心中固化的结构模式,受众看了,也无法抑制住惊讶表情。
中新奖报道作品的一些记者用创新意识使传统的结构形式陌生化,使其变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受众接触新闻文本的第一时间就具有速率审美剌激力:新闻还可以这样写呀,于是,在受到速率审美刺激时,注意力被作品紧紧抓住,想要快速地阅读文本的内容。
叙事角度是建构内容的前提。新闻叙事视角,是记者写作构思中考虑以怎样的口吻、什么样的身份对新闻题材的内容进行表达,是记者决定自己与叙事对象之间以什么关系来讲述新闻题材中的故事的基础。从功能上说,对同一个题材、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所选择的角度不一样,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也不一样。同时,记者选择的叙事视角引导着受众怎样审美,选择的角度不一样,受众审美感受也不同。如《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18],报道的是在改革开放中,千万个青年个体户从事经营、做买卖,很快富起来了。他们一旦有了钱就高消费,尽情地享受高档物质生活,很多青年个体户的钱财是富有了,但思想精神却“缺钙”了。有一个青年个体户说,我们穷得只剩钱了,希望社会在精神上关心我们。写这类报道通常会运用外聚焦视角来表达内容,但这样表达,受众只能是了解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而已。而记者吕晓崎写作此文,运用“我”的视角表达内容,其效果就不一样。第一人称“我”,很有带入感,可以把受众带到现场,也以一种亲临感走进个体户的心灵,触摸他的脉跳,听他们的诉说与诉求,感受社会在精神上关心他们的重要性。的确,叙事的视角不一样,其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就不一样。
一般新闻报道常常习惯运用全知视角、外聚焦视角、纯客观视角进行叙事。由于长时间接触新闻文本,这样的叙事视角也固化于受众的心中。从叙事视角的层面考察,中新奖报道作品中的一些记者能够用创新意识去革新传统,另辟蹊径,用新的视角叙事,让受众见了感到陌生,感到新鲜。
当事人叙事视角的运用。所谓当事人,即新闻报道的事情是由此人做出来的,他是新闻的主体。由他现身说法,讲述故事,谓之当事人叙事视角。如早年湖北沔阳县的陈惠荣,初中毕业就去养鸭,使家里富裕起来,年仅18岁就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全国妇女代表,后又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三八红旗手”。陈惠荣虽然年龄小,可这两个称号却让她身上有些许的政治味道。用通讯对她的事迹作报道,一般记者会用传统的外聚焦的叙事视角来陈述内容,这样会显得庄重一些。记者刘衡写作的《妈妈教我养鸭子》[19]却用当事人叙事视角,以“我’的身份讲述自己养鸭的故事,这让受众像看到窗前柳树枝上新绽开的叶芽,感到新鲜。
复合视角的运用,即用记者的客观视角与所报道的人物的视角来叙事。虞清萍、张哲浩所作的《怎能不垂泪》[20]便是如此。1998年8月,自松花江入汛以来,哈尔滨市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刘颖就“泡”在抗洪一线的大堤上。她把8岁的孩子扔在家里,没人管;她把心肌缺血的诊断书藏着,在抗洪一线作报道、做直播节目;她无数次在一线接触抗洪的解放军战士,无数次的感动。在嫩江第三次洪峰到达哈尔滨时,刘颖又来到一线进行直播,当她看到受伤的解放军的小战士时,禁不住流下泪水。虞、张二位记者对此写的这篇报道,先用记者的视角报道刘颖的事迹,再用刘颖的视角侧写解放军战士们舍身抗洪的场景。这种复合视角的运用非常巧妙,不仅使叙事视角变得新颖,还全面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精神,使仅700字的文本内容具有厚度与深度。
新闻叙事视角的陌生化,也可以使其结构变成有意味的形式,使内容更新鲜,使受众在获得速率审美刺激时与新闻作品的文脉共脉动。
如果全面归纳其范型,还有语言陌生化。因为语言繁细,另外撰文探讨。归纳以上所述四个范型,用到了扩展、浓缩、逆反、换位、辐射、前卫等思维技巧,用到了电影表现、卡片组合的方法,用了当事人视角、复合视角等叙事方法。中新奖报道作品告诉我们,新闻写作的陌生化要真正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要遵循新闻客观报道、绝对真实的原则,也需要对新闻的陌生化约法三章。
新闻的陌生化,是新闻题材构成的各种因素中的一个或两三个因素,为记者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任何方法、技巧的运用,都必须符合题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否则,就使新闻不真实,欠客观。如《汉城决战的最后40秒》,其故事就在400米的赛道上产生,场面集中。四个人的接力赛,每一个运动员冲刺的镜头感强,而且每一个人冲刺都有激流涌动的心理活动。因而,运用电影的画面与画外音及蒙太奇来组合内容,最恰当不过。再如《妈妈教我养鸭子》一文,为什么用当事人叙事视点。记者刘衡说:“她是全国最小的妇女代表,又是全国最小的‘三八红旗手’。因此,我必须用小姑娘的眼晴来看待一切。”[21]再如《“永久”自行车》一文,记者将题材变形后,符合杨小运的生活情况:一辆高质量的自行车,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运输工具。他要用售粮的红卷购其心想之物,说明他过去一直未买到,眼下供应又极为紧张,揭示的是城市要快速改革,要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道理,因而,记者将题材变形,使之陌生,不是想象中的神来之笔,而是它源于人物生活与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
用陌生化的手法报道新闻,对记者来说,可以实现写作创新,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果。对受众来说,可以走出长期固化的新闻报道模式的拘囿,走进新的新闻精神家园,获得新的刺激、新的美感。但是,我们不能看到陌生化有这样的功能与作用,就失去分寸,无限度地让新闻文本陌生,用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达到抢占媒介市场的目的。须知,运用陌生化方法,是为了平衡新闻文本与受众期待视野所产生的矛盾,让受众的审美心理达到平衡。因而,陌生化要掌握好分寸与尺度,并非越陌生越好。掌握分寸,重要的是掌握好主次关系。陌生化是为传播效果服务的,如果使用的方法与技巧失度,陌生化就成为炫眼、奇幻似的奇观,受众只注意欣赏这些东西,而忘了新闻本身的内容,那是陌生化的最大失败。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都是成熟的写作者,在分寸与尺度上,拿捏得很准,恰如其分。如,《北京有个李素丽》巧用卡片组合的形式表达内容,不是记者故弄玄虚,而是源自记者用做卡片的方式每天记录李素丽工作的精彩瞬间的故事,在写作构思时,仍然按自然时序进行排列,骨子里还是传统结构的骨骼,很有分寸感。
陌生化手法的使用,只是为了改变新闻传统的样态,让它变得新颖,在受众的接受心理上形成反差,觉得眼前的与过去的不同,于是就关注它,品味它,因为它是陌生却又熟悉的人和事。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陌生手法,不能造成受众与新闻文本的隔离感。所谓隔离感,就是原初的新闻文本构成要素陌生化以后,受众完全不认识报道的对象了,或受众完全理解不了文本的内容,又或受众能走进文本,但对文本的意蕴品尝时有难度、有障碍。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深深懂得受众的接受心理,在运用陌生化手法时,保留原初题材中受众熟的材料,虽然使主题变形,却不在思想上无限拔高,也不弄得很深奥;形式变形的同时,还保持了传统结构的内在逻辑骨架;叙事视角的变形,力避复杂,做到单一,便于受众快速品尝新闻文本的意蕴。如《北京有个李素丽》之所以运用了卡片组合式结构,是因为记者每天跟着李素丽上班车,记下了最动人的场景,一日一记,这符合采访的过程。而在对新闻文本进行内容组合时,不是将卡片乱摆放,让受众摸不着头脑,而是按采访先后的时间顺序串联组合,隐现着传统结构的基本框架。对此,受众没有隔离感。
运用陌生化的方法,可以使新闻写作创新,使传播的新闻信息给受众速率审美剌激,强化传播的效果。那么,怎样使用陌生化的方法呢?我们抓住四个范型,予以了探讨。每一个探讨,我们又都是将其放在受众心理学的背景下展开。这样,陌生化就不是纯方法纯、技巧的问题。中新奖报道作品的经验告诉我们,使用陌生化的方法要取得成功,须熟悉受众心理,研究受众心理,然后是和自己约法三章,再站在豪华餐桌上去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