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 史强
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该如何把握和认识新闻选题、主题、标题、话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既关乎媒体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关乎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23年7月,长江日报刊发了一篇这样的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应届硕士生何花,在武汉开办了一家社区食堂,菜谱一周不重样,不少慕名而去的年轻人觉得在那儿吃到了健康。本文结合这篇报道的采编过程,对新闻选题、主题、标题、话题之间的关系做了辨析和探讨。
新闻选题是指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报道对象、报道角度的初步确定,以便据此开展新闻采写活动。从新闻实际操作的层面而言,媒体人谈论新闻选题往往多是从新闻线索开始的。新闻线索是指提供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讯息或信号。[1]新闻线索的含义包含几层意思: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将要发生的事实;要具有新闻价值;是一种信息或信号。换句话说,新闻线索具有不确定性,与新闻线索的不确定性相比,新闻选题则具有相对确定性。
有的新闻线索,一开始认为是好线索,但一旦深入后,又被否决,因为没有足够的新闻事实做支撑。从新闻线索到新闻选题,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媒体人而言,却是一个核实求证并初步确立采访报道方向的过程。2023年7月,记者发现中国传媒大学应届硕士生何花开办社区食堂的新闻线索之后,认为能够作为一个新闻选题予以关注,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具体的事,有已经发生和存在的新闻事实。不要小看从新闻线索到新闻选题之间的转化,这直接考验着媒体人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新闻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条新闻线索。这方面值得深思的例子并不少。例如,长江日报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140万双袜子的命运》,最初记者在部门内报出这个新闻线索时没有获得认可,未能获得认可的背后与判断和认识有很大关系,最后“起死回生”成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报道,颇耐人寻味。再如,武汉晨报推出的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的割皮救父的“中国好兄弟”,最初的线索来源为新闻热线部门接到的一条烧伤病人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的求助信息。还有,楚天都市报从车祸事故求助信息中,挖掘提炼出了后来成为全国重大典型的“信义兄弟”,实际情况是,孙东林向该报求助前,曾向其他多家媒体求助,有媒体收到了求助却没有重视,这怎能不令人遗憾?[2]
强调要认真对待新闻线索并尽可能把线索转化为新闻选题,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线索都能转化为新闻选题。从新闻线索到新闻选题,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查核实求证的过程。新闻线索能否转化为新闻选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既包括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因素,既包括内在因素也包括外在因素。从新闻实践看,新闻线索能够转化为新闻选题的只是一部分,能够最终成为报道并在全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数量就更少了。总的来说,确定新闻选题是做好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性的工作。
凡新闻必有主题,没有主题的新闻几乎没有。新闻主题也称为报道思想、报道主题,其基本含义是指单篇新闻报道表达的主旨。[3]有学者认为,无论是新闻作品还是传播产品,主题永远是灵魂,体现精髓与意义,起主导性作用。主题高度决定内容深度。评判一件传播产品是否优秀,新闻性与专业性是一个重要指标。好的主题需要好的手段方法来实现,更要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来实现,这同样有赖于脚力、眼力、脑力、笔力。[4]
值得关注的是,“应主题鲜明”多次出现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这说明主题对新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32届中国新闻奖改革后,重大主题报道成为6个专门类奖项之一。重大主题报道是指报道年度重大活动、重大主题的新闻作品,要求具有应政治性、思想性,新闻性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新闻主题有大有小,大与小和主题的显著性、关注度等本身有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全国层面的年度重大事件等,一般都属于重大主题的范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征集第33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时,列出的2022年度重大主题报道范围涉及6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会议活动、重要讲话精神等宣传报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宣传;党的二十大报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宣传报道;沉痛悼念江泽民同志报道。这为认识何为年度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一个参考。
主题是一篇新闻的灵魂。从新闻线索进入新闻选题环节后,媒体人就必须同步考虑新闻主题的问题了。新闻主题实际上涉及多个方面,如新闻观、新闻价值、传播导向等。如果说,线索阶段更多考虑的是事实层面的问题,那么一旦从线索确定为可以操作的选题时,就意味着新闻进入了真正的实际操作层面,进入了采写环节,这就需要同步考虑新闻主题了。从新闻选题到新闻主题不是割裂的,二者几乎是同时并存的。需要考虑一篇稿件新闻主题的不仅是记者,媒体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应该考虑一篇稿件的新闻主题问题,主题越是重大的作品,刊发时就越应突出处理。
硕士毕业生开办社区食堂,记者为什么要去采写这样的报道?媒体为什么要刊发这样的报道?采写和刊发这样的报道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这些都涉及新闻主题的问题。媒体关注和报道青年人的就业情况,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着直接关系。一方面,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存在一定难度,压力比较大。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3%。媒体报道硕士毕业生创业开办社区食堂,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这是当下青年人不等不靠积极作为的一种体现。这种创业尝试找到了独特的市场入口,既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又能满足有需求的社区人员和每天为吃什么犯愁的上班族。长江日报这篇不到2000字的稿件,正文的“每份售价15元”“勇敢选择创业”“菜谱一周不重样”“初步实现收支平衡”等四个部分,实际上体现的也正是这一报道主题。
新闻标题简称标题,是报刊上对新闻和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评价的简短文字,也是新闻和文章的题目。[5]全媒体时代,发布才是传播的真正开始,标题对一篇稿件传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标题是否吸引人,直接关乎受众是否点击阅读内容;受众如果不点击阅读标题,决定了内容基本无法实现传播;内容如果不能实现传播,基于内容而产生的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就无从谈起。这也是当下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传播为何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故弄玄虚甚至让人不知所云、莫名其妙标题的原因,也是标题党禁而不绝的根源,说到底都是过于追求流量的结果。
制作标题不仅仅是编辑的事,从记者写稿到部门发稿再到平台(媒体)用稿,都应该考虑如何制作标题。标题也是文风的直接体现,应实事求是,多做实题,应通过标题把新闻的核心事实、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媒体最想告诉受众的内容拎到标题上。标题也应体现新闻主题。记者采写一篇稿件时,应提前谋划写什么、怎么写,这个写就包括稿件的标题。新闻写作是从标题开始的,标题拟好了,拟到位了,写起来就很顺手,写作时也就会围绕标题具体展开,否则内容可能就比较散,难以做到主题集中或主题突出。针对中国传媒大学应届硕士生何花开办社区食堂一事,记者成稿时拟的标题是《中传女硕士开社区食堂,每天只推4个菜受年轻人欢迎》。这个标题有几点值得探讨:能不能在标题上把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为“中传”?有没有必要在标题上突出新闻主角的性别为“女”?“受年轻人欢迎”是主观性的评价,要不要在标题上体现?正是基于这些考虑,部门发稿时把记者拟的标题改成了《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开办“大餐社区食堂”》,改后的标题是一个十分平实的标题,只有核心新闻事实,没有主观性的评价,也不会产生歧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和平台共用一个稿件库,记者采写的稿件经部门审核签发后供集团旗下媒体和平台选用,用时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重新制作标题。《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开办“大餐社区食堂”》一稿在集团旗下媒体和平台刊发时都不同程度地改了标题:大武汉客户端改后的标题为《传媒女硕士在汉开“社区食堂”:四菜一汤15元,初步收支平衡》;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改后的标题为《四菜一汤15元!名校女硕士在武汉开社区食堂》;武汉晚报改后的标题为《四菜一汤15元,菜谱一周不重样女硕士开“社区食堂”两月收支平衡》。客户端标题和微信公众号标题都用的是单行题,而报纸的标题是传统的引题+主题的双行题,这都符合各自的特点。这些改后的标题各有特点,共性是都突出了新闻主角的性别为女性。因为配发有照片,通过照片可以很清楚地知晓新闻主角的性别,标题上是否值得突出性别值得探讨。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写进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写进了政府的发展纲要,并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写进了党代会报告。[6]女性的性别是不是重要到一定要在标题上突出出来,也值得商榷。有时候,不刻意突出性别,也是男女平等的具体体现。
选题、主题、标题、话题其实是一篇报道生产和传播的四个不同阶段,选题阶段侧重对内容的酝酿,主题阶段侧重发现价值,标题阶段侧重概括核心新闻事实,话题阶段侧重实现互联网传播。一篇报道能不能成为爆款乃至现象级传播,关键在于内容是否具有话题性,只有成为话题,公众有参与互动讨论的热情并积极参与转发分享,这样才能让传播登上网络热搜并成为爆款。话题不是无中生有,需要以选题、主题、标题为基础,需要以扎实厚重的内容做支撑,而提炼出适合传播的话题,同样离不开媒体人的脑力。
微博作为公共舆论场,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这是任何一家媒体的自有平台都不能比的,而微博也是最容易让内容成为话题的互联网平台。中国传媒大学硕士何花在武汉开办社区食堂的报道,在长江日报微博上发布时,编辑提炼了两个微博话题,其中主话题为#传媒女硕士辞职开办社区食堂#,次话题为#女硕士开食堂为让老人吃到健康菜#。主话题最高时登上了微博全国热搜榜第一,在榜时长近4小时,110多家媒体转发,阅读量1.6亿人次,互动量6.4亿人次,讨论量超过3600条。次话题的阅读量也有2800多万人次。
为什么众多网友会关注这样一件事,又会对这样一件事有这么大的热情?从微博话题下面点赞最多但又有点针锋相对的两条留言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好有意义的事情”(点赞量2800+);“不是传媒硕士也能做,所以张雪峰老师哪里说错了”(点赞量1900+)。这两种观点实际上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网友的看法。一方面是肯定赞扬,另一方面又不是那么肯定赞扬。这个话题能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与话题中的“传媒女硕士”几个字也有直接关系。2023年高招季,考研指导教师张雪峰“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等言论一度引爆网络,看到传媒女硕士开办社区食堂的新闻,一些网友自然就联想到了张雪峰的观点。
新闻要有传播点,话题要有话题点。内容能不能成为话题,关键在于要能找准话题点。话题点具有矛盾性与对立性,让受众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觉得能有话说。“传媒女硕士”与“开办社区食堂”之间具有反差性,自然具有很强的话题性。能上微博全国热搜的内容,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话题性。从传播形式看,如今微博热搜上的话题多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这也提醒,内容要想成为热搜,不仅要找准话题点,提炼好话题,还要把内容制作成小视频进行传播。长江日报微博发起这个话题时,配发了一段49秒的视频,视频在微博上点击观看量为345万人次。
仅从最终的传播数据看,长江日报对这名硕士毕业生创业开办社区食堂的报道无疑是成功的,但回顾整个报道的采编过程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稿件正文只是说新闻主角是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但从网友留言看,不少人把“传媒女硕士”理解成了“传媒类专业的女硕士”,实际上人家读的是管理类专业并非传媒类专业,而中国传媒大学也并非只有传媒类专业。网友这样理解错了吗?不能怪网友,看到“传媒女硕士”的表述,确实很容易想成是“传媒类女硕士”。如果微博话题中没有“传媒女硕士”的字眼,这个话题还能热的起来吗?话题虽然热起来了,但客户端标题和微博话题中的“传媒女硕士”的提炼是否恰当呢?红网后来刊发的题为《警惕“传媒女硕士开食堂”背后的标签化倾向》的评论,其实也是一种提醒。互联网传播尤其是话题传播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就容易走偏,甚至引发舆情,这方面的教训并不少。
总之,新闻选题、主题、标题、话题之间不是隔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选题、主题、标题、话题之间的关系,要以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为目标和追求,具体要落实到提高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来,对媒体人而言这需要不断锤炼和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注释:
[1]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59.
[2]朱建华.新闻生产最重要的一环在哪儿[J].青年记者,2014(21):50-51.
[3]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54.
[4]胡正荣.“好新闻”的气质能深刻感受[N].长江日报,2023-7-25-(7).
[5]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57.
[6]本报评论员:男女平等是一种现实权利[N].人民日报,201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