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给儿子》文本解读

2024-01-08 00:52谈胜轶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散文化儿子小说

谈胜轶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Ⅱ选取的阅读材料是陈村的《给儿子》。该文本应如何解读?依据此文本命制的高考真题还有哪些值得研读与开发的空间?在高考后思考这两个问题,很有必要。因为研究高考真题的目的并非守株待兔,而是要从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实现科学、高效备考。

先探讨第一个问题:该文本应如何解读?

读其文,须先知其人,论其世,识其体。此乃传统的知人论世、明辨文体的阅读方法,不能丢弃。

陈村,原名杨遗华,男,生于1954年,上海人。早年家境贫寒,身多疾病,经历坎坷。1971年赴安徽无为县农村插队务农。1975年因病返城后,进入上海市江苏路街道生产组当工人,1978年考入大学学习政教专业,并开始发表小说。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1985年成为专业作家,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其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多变,常在主流文学之外行走,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即以本篇而论,《给儿子》便是一篇极富抒情性的散文化的小说,它在知青文学中是比较独特的。其独特性表现为:

其一,不注重人物性格的细致刻画,没有人物完整的性格成长史,而是做了较多的虚化处理。小说中的“我”、儿子、乡亲们,皆如幻梦中的影子,一一闪现。这样处理,便于时空的灵活组接,见出艺术构思的精巧。小说立足于“现在”,虚构了身处大都市上海的“我”写给年幼的儿子的一封充满殷切期望的信。作者以“最亲切处今相付”(陆游《示儿子》)的叙述口吻,悬想儿子长大,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期旅行,在“我”的建议下寻访芜湖下面一个叫板桥的水乡——那是“我”插队的地方,并且替“我”觅旧迹、访故人,要求儿子与当地乡亲同吃同住同劳作,体会农人艰辛,了解民风民情,把“我”曾经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这其实是以儿子为“我”的影子,巧妙地回忆那艰苦并快乐着的知青生活,想象中的儿子的见闻感受其实都是“我”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是,三个时态得以交叠组接:现在——将来——过去。空间上,上海正向着芜湖之板桥延伸,这种时空的延伸、流转正是作者逸兴遄飞、思绪万千的象征。从虚实相生的角度看,也是一种“以虚传真情”的高妙写法。运用书信体,打通两处空间、三种时态,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营造温馨亲切的氛围,书写年轻一代究竟应该如何成长、劳动精神作为立身之本应如何赓续传承等真理性问题,这涉及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因而,对该问题的思索永远不会过时。人总是要长大的,其精神的成长尤为重要。“我”与儿子的父子关系完全可以扩大来看:人之为人的根本,精神、文化等是一个世世代代永流传的问题。人类生命的长河,物质的、精神的长河该流向何方,就成了永恒的哲学思考。小说从一个较小的口子切入,洞见的却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此即“以小见大”的散文化的写法;至于“我”与儿子的形象,在个性层面就没有精雕细刻的必要了;文中的“乡亲们”,原本也就是群体形象,能窥知其整体的类型化的特征即可。

其二,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所写内容皆为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即乡村大地上的平凡人生、点滴常态;然而,小说特别注重抒情主体感受的抒写,注重小说作为环境、风景或风情出现的意象的设置,追求审美意境的营构。

《给儿子》这篇小说,可以说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事件与事件之间似乎缺乏审美的因果关联。你若照传统的方法去分析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组成部分,那便是胶柱鼓瑟了。情节的淡化处理,旨在强化感受,突出意象、意境,从而凸显小说的抒情性,这也是人们称散文化小说为抒情性小说的原因之一。文中抒写感受的文字比比皆是,兹撷取几例赏析: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这段文字的意境十分优美,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作者的感受是愉悦的、自豪的。晚风,田野,小路;稻香,蛙声,萤火:这些乡土风物,一经以多种感官的感觉写出,便诗意盎然。再借辛弃疾的农村词稍加点染,就古色古香了。再如接下来的一段: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書都有效。

这里写农村的坟茔。作者的感受是沉郁而肃穆的,画面意境庄重,饱含敬畏之情。生命的沉重感、历史的沧桑感,非亲历不足以感知!乡民们在土地上劳作,又回归土地,土地是农人生活的舞台。土地的内涵又岂是教科书能解释清楚的!坟茔呈现的是历史的实感。这些感悟通过儿子写出,实则是“我”知青时代的特殊体验。可见,“土地”是本篇小说的重要意象之一,它会让你学会沉稳、实在,它承载了乡民们生活的全部,辛酸苦辣尽在其中,也承载了其坚韧、勤劳的品格和人们不尽的期盼、思索,须细心体悟。

类似于此的抒情意象还有“河流”。小说中,人们与河流的关系是亲密的,女人在河边洗衣聊天,男人干农活累了,扎入河中洗去一身的疲惫,等等;儿子在板桥之旅的途中也始终与河流相伴。作者对“河流”亦有多处关于感受的抒写,如:“江南,被水浸透的土地。水也将你浸透。”“水将使你安静。”(选为测试材料时被删)“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这里是要求儿子让自己的心境平静下来,好好地思考一下该思考的问题。其实,“河流”在文本中不仅仅是作为风景或环境而存在的,它已经具备了象征意义,象征空间的延展、时间的流逝,还象征文化精神的延绵不尽的流传。此类例子,小说中还有很多,读者可以自主阅读、自行揣摩。

其三,不注重小说语言的华美与雕饰,所追求的是具有乡土气息的本色、简约、含蓄而有理趣、谐趣的风味。

散文化的小说在语言上大多崇尚简约之美,其叙述节奏舒缓,极富抒情韵味。但是,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往往多哲思情味,有的还风趣幽默。陈村《给儿子》的叙述语言便是如此。譬如,作者关于“狗”的叙述就很幽默:

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这个片段将乡村里的狗人格化,写得饶有情趣,可见作者当年插队时从狗那儿也获得了不少乐趣。正说明,“几千几万年来,狗是人的朋友”(选为命题材料时已删)。

又如写得有理趣的一些句子:“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在多用短句、节奏散漫的叙述中,读者很容易陷入沉思:大道至简——不能丢弃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另如,下面的句子也是写得含蓄隽永的:“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这是教导儿子做人不可飘浮,须让自己沉静下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用脚踏实地的精神沉淀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亲自去实践,这样庶几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再如:“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小说结尾的这两句在表达上故意运用悖逆的句法,就显得非常含蓄了。高兴,自然是因为乡亲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为何要“痛哭”呢?是哭往昔美好情愫的丧失?哭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哭生态文明遭到破坏?这里,留下了大片的意义空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还有亲身的生活经历去填补。

其四,不舔舐过去的伤痕,不纠缠于对特殊时期痛苦的反思,不刻意表现乡村的愚昧与贫穷。尽管对乡村萎缩、传统失落不无隐忧,但更多的是关注劳动精神的世代传承,更多的是对乡土的眷恋、对大地的感恩。这并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伤痕—反思文学”的主流,在知青文学中是极为鲜见的。但是,正是这种主题上的不盲从,成就了这篇小说的优秀。

《给儿子》这篇散文化的小说,其底色犹如土地的质朴、厚重。文本表现了淳朴的民风、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片沉默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热情、大方的农民,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尽管其生活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是芬芳的。

“人永远需要村庄。人在村中是坦然的。”

再探讨第二个问题:以现在的高考真题为基础,文本中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空间?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考生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给儿子》这篇小说除了表达对乡土的眷念、对劳动精神的弘扬,以及人应该在务实求真中获得精神成长的主题,是否可以有其他方面的理解呢?应该是有的。小说中存在乡土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对比,作者对都市文明是颇有微词的。譬如,写乡村坟茔的那一段,命题人删掉的“面对火葬场的烟囱,不会有这样的联想,它太虚无”这句,就与对乡村坟茔的描写抒情形成鲜明比照。当然,删除此句,可能是因为必须顾及目前城乡都在大力提倡火葬的新理念。“爱下水你尽管下水,板桥没有钉螺,也就是没有血吸虫……他们玩水,脱了就下河,比城里人豁达多了”,这也是对比,也被删了,可能是因为删节后的文本不能有太多的旁逸斜出。“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比彩电、空调更有歷史感。”后一句也删了……其实,因删改而形成的空白也可以利用起来,考查学生深入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因为小说末段的“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这两句未被删改。“烟囱”“厂房”代表的是所谓的都市文明,它对乡土文明的冲击在文中还是露出了蛛丝马迹,而作者的隐忧正深藏于此。为了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我觉得此处可以命题:

“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句中的“痛哭”感受复杂,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此处从略。可参考前面的解读文字)

前文中我们还探讨过散文化小说注重意象设置的问题。据此,还可以在真题的基础上补充情境试题: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丙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土地·农民。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答案此处从略。可参考前面的解读文字)

总之,对于散文化小说的阅读与鉴赏,应多以诗歌的眼光或散文的美学理念去分析这类小说文本的审美特性,以此观照与之相关的高考试题。我相信,备考者对文学类文本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散文化儿子小说
下水作文大家谈
打儿子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探究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新闻散文化写作探究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