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4-01-08 10:19黄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黄凤

【摘要】文章从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发展背景出发,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可行性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并且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以期作为同类研究和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工作实践的参考和借鉴,旨在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最终为我国小学生学习与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策略

引 言

数学应用题是指通过语言形式提出接近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数学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题教学占据着较大比重.通常情况下,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路径之一,理解数量关系则是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应用题教学工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运算能力.只有在具备了较强思维及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立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编制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案,基于此完成有效的数学应用题教学工作,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应用题教学对于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优化思维品质和强化社会责任感方面,其重要作用较为突出.但是,从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该教学板块有效价值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单一、滞后

不可否认,陈旧的教学观念目前依然制约着我国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上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2)要求学生进行数学题目练习;(3)为学生展示数学题解答过程.由此可见,无论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课堂流程,都不具备多元化,即使数学教师积极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也难以提升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削弱学生学习数学的意愿.以二年级除法课程教学为例,一方面,数学教师在了解到大部分小学生无法较快理解除法法则的情况下,依然为学生布置大量复杂的除法题目,另一方面,数学教师普遍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数学作业,然而数学作业往往不具备针对性,继而无法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小学生不仅会畏惧课堂教学中的复杂数学题,也无法通过作业理解除法法则.而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练习题目未联系实际生活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知识能够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应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数学教学工作却没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一些数学教师所讲解的应用题题例中缺少学生生活元素,继而导致小学生无法以自身感知理解应用题目,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在应用题中融入生活信息,则能够吸引学生自觉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摆脱上述困境的有效策略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要想切实发挥出应用题教学的优化作用,广大教师就要对主要教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上述困境的摆脱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想使学生自觉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并借此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養,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工作,如此,也有助于营造自由的课堂环境.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对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积极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以此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大部分小学生渴望表达自身的想法,渴望引起教师的注意,因此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借此获得小学生的认可.同时,数学教师通过教学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自主思考营造有利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等新型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扮演数学题目中的不同人物,如此能够使学生从自身感知出发,对题干含义形成准确理解,促使学生置身具体环境思考数学题目.通过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解答题目.在通常情况下,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不固定,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解答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方面,能够提升应用题教学与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学生深入学习数学至关重要.

(二)在解题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

现阶段,我国各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工作时,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主.也就是说,大部分应用题仅提出数学问题,题目中缺乏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元素.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很可能无法对数学学习价值形成准确认识,继而导致学生放弃学习应用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教师应基于学生生活场景设计相应的应用题,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解答应用题目,从而避免题海战术下数学教学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如果小学生无法准确解读应用题的内容,数学教师则应该以学生日常生活元素取代应用题中的原有条件,以此使学生站在自身角度对应用题目进行思考.基于此,学生则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解决应用题.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流程及方法

(一)通过题目分解和综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小学生只有在正确解读题意之后,才能够准确解答应用题.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即为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对题目中体现出的数量关系进行梳理,采用针对性的解答方式计算应用题目.然而,考虑到大部分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很可能无法对题目内容与条件形成准确的认识,甚至会出现误解题目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解读题目内容,进一步解答具体的应用题.

例如:已知某玩具制作工厂每日能够生产36件毛绒玩具,玩具服饰的生产量是毛绒玩具的50%,而二者的生产总和是每日玩具总体生产量的60%,塑料玩具则是每日玩具总体生产量的20%.玩具工厂每日能够生产多少塑料玩具?上述应用题复杂性较强,部分小学生无法准确理解题目,而且往往无法对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准确分类,继而导致无法解答应用题.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分解与综合法研究这道应用题,通过分解题目条件对其中所包含的逻辑关系予以明确,基于此解答应用题.通过分解,可知该应用题中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已知条件:塑料玩具占每日玩具总体生产量的20%;问题:计算每日生产多少塑料玩具.只有在已知每日玩具总体生产量的情况下才能够解答题目.(2)已知条件:玩具服饰与毛绒玩具占每日玩具总体生产量的60%;问题:计算每日玩具的总体生产量.只有在已知玩具服饰以及毛绒玩具生产总量的情况下才能够解答题目.(3)已知条件:每日生产36件毛绒玩具,玩具服饰的生產量是毛绒玩具的50%;问题:计算玩具服饰与毛绒玩具的每日生产总量.只有在已知毛绒玩具和玩具服饰每日生产量的情况下才能够解答题目.通过上述题目分解,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也就是说,通过毛绒玩具的每日生产量,计算玩具服饰与毛绒玩具的每日生产总量:36×(1+50%)=54(件);计算玩具每日的总体生产量:54÷60%=90(件);计算塑料玩具每日生产量:90×20%=18(件);综合算式为:36×(1+50%)÷60%×20%=18(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分解方式解答上述应用题,则能够引导学生对题目不同条件予以明确,基于此细化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对核心要素形成准确认识,最终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思路与办法.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不同条件,整合应用题的不同内容,最终对应用题的含义形成全面理解.

综上所述,在对应用题进行分解和综合之后,小学生则能够准确计算出应用题的答案.如此,一方面能够对学生应用题分解与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通过抽象和具象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拥有透过事物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在进行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则能够对应用题的核心要素予以明确,进而完成题目解答.通过具象化应用题的不同条件,学生能够基于题目中的核心要素及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对题目进行解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已知某地某隧道长度为2千米,一辆车速为每秒15米,且车身长度为10米的运输汽车行驶过该隧道.这辆运输汽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整体驶过隧道?在这道应用题中,重点要素即为车速,必须受到高度关注.数学教师应该生动地向小学生展示题目中的各项要素关系.题目中的隧道以纸筒代替,运输汽车以橡皮代替.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演示橡皮整体穿行纸筒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对“整体行驶过”的含义予以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则能够使学生对这道题目的场景形成准确理解,基于此,在题目解答过程中加入运输汽车的长度,即(2000+10)÷15,所需要的时间则是134s.例如:已知有5条鲫鱼,鲤鱼比鲫鱼多3条.有几条鲤鱼?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抽象解答方法解答这道应用题,引导学生以三角形表示鲫鱼,以圆形表示鲤鱼,通过画出不同图形的方式,计算出这道应用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也应该鼓励小学生用直线划分圆形,区分出鲫鱼与鲤鱼的关系.应用上述直观的应用题解答方式,数学教师则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应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思路,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经验.

(三)通过变换题目方式,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中的灵活性,指的是基于题目性质和变化规律,通过掌握的数学经验与知识进行思考,同时依据题目解答实际情况对既定解答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进而实现更具合理性的题目解答.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以简化的实际问题形式出现,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思维.也就是说,在题目缺乏明确条件或者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解答思路,进而制订相应的解答方式.为了增强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同型变换或者一题多解等解答方式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工作.

例如:已知10千克牛肉能够制作加工出2.5千克牛肉干,那么5000千克牛肉可以制作加工多少千克牛肉干?这道应用题能够进行一题多解,主要解答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2.5÷10×5000=1250(千克);(2)2.5×(5000÷10)=1250(千克);(3)5000÷(10÷2.5)=1250(千克).对于倍数相关应用题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同样应该应用上述解答方法.现针对求倍数应用题进行题型变换,具体内容如下:(1)甲社区有9个单杠,乙社区单杠数量是其4倍,乙社区有多少个单杠?(2)甲社区有9个单杠,乙社区单杠数量是其8倍,乙社区有多少个单杠?(3)甲社区有9个单杠,比乙社区少9个,乙社区单杠是甲社区的几倍?(4)甲社区有9个单杠,乙社区的单杠数量是其5倍,甲、乙两个社区共有多少个单杠?通过上述变换方式,数学教师则能够帮助学生对此类应用题解答方式形成全面理解,并基于此对学生灵活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准确处理和计算条件变换之后的不同应用题目.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小学阶段教育中,数学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作为小学数学体系中重点及难点内容的应用题,必须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题的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则应该引导小学生深入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能力,为学生后期学习与发展提供助力.同时,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创新与优化应用题教学模式,将小学生日常生活元素引入应用题教学环节之中,以此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进而正确解答应用题,最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钮春夏.指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8(36):59-60.

[2]陈慧.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1(41):129-130.

[3]万舒心.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困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7):24-25.

[4]杨玉梅.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5):42-43.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