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罗华 刘敏 任志远 董志刚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规划课题(GH-220304);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20305)
第一作者简介:王君(1982-),男,博士,副教授,系主任,学科办主任。研究方向为学科和专业教育理论。
摘 要: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新时代新农科建设的巨大挑战。以现代产业链的理念,高校应重构新农科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学院建制,建设涉农专业集群和产业专业。农业高校基于产业需求,应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产教研融合、院团社合一”的全产业链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业专业人才全面发展,解决高校人才输出与企业输入有效衔接问题。基于全产业链型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促进产业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科;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专业集群;复合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1-0146-05
Abstract: Training senior professionals who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and lea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concept of modern industrial cha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construct the training system of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in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new agriculture, break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stablishment, and build agriculture-related professional clusters and industrial specialties.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demand,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carry out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and establish a full-industry chai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integration of colleges, associations and social service". We will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fessional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alent output and enterprise input. The new agricultural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n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whole industry chain; talent training system; professional cluster; compound application type
2019年《安吉共識——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发布,提出了“新农科”的新理念。随后,“北大仓行动”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并通过“北京指南”实施“百校千项”新项目,旨在推进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该项目强调要开展“新农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探索基于全产业链的农林人才培养新机制”[1]。因此,新农科建设要求专业人才培养单位打破学科专业划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塑专业教育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实现从传统专业向全产业链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2]。
新农科的出现和发展是建立在新经济、新兴产业的基础之上,顺应新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走出的融合发展之路、多元发展之路、协同发展之路。新农科应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农工结合、农理结合、农医结合、农文结合,还应从产业角度把原先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即贯穿全产业链[1]。农业农村需求的全产业链型新农科人才应是指由田间到餐桌所涵盖的种植与采购、贸易/物流、食品原料/饲料原料,以及生化、养殖与屠宰、食品加工、分销/物流、品牌推广和食品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型人才[3]。涉农高校应面向全产业链岗位设置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技能,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强化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重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产业导师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围绕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建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全产业链工作过程与教学内容有机对接、充分融合,让学生在校内学的是产业实际知识,练的是实际技能,真正做到学懂理论知识、学通产业背景、学会操作技能,创建基于产业需求的校企合作的全产业链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4]。
1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逐步向行业和企业主导的需求驱动型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接产业需求,并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要形成以质量求生存为办学准则[5]。因此,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石和出发点[6]。现代农业已由传统的第一产业转变为“三位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重要措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也强调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体系的构建,并要求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紧跟这一新要求[7]。作为主要服务于地方涉农经济产业发展的农业高校,应主动应对产业发展的需求,重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长期以来的问题,比如毕业生跟不上社会需求变化、适应性较差和实际应用能力差等突出问题[8]。面对这一新时代要求,应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首先是全产业链型专业及专业集群的合理设置问题,其次是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问题。
首先,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就有全产业链型专科、本科人才,例如华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源于1930年的中山大学农学院茶蔗部,后发展为茶学专业;蚕学专业可追溯到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最早创建于1906年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的蚕科。甚至后来,2004年蜂学本科专业、2012年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2019年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均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这些专业均是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型本科专业,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目前全国绝大多数葡萄酒产业的从业人员均毕业于该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也以继续从事本专业为荣。这些专业的陆续获批也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全产业链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表明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次,我国农业正在快速发展,三产融合的产业链遍布全国,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模式却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9]。毕业生的能力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产业链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多学科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要求,且涉农专业的学生中存在着不爱、不懂和不愿从事农业的情况[10]。专业人才培养仍然过多地按照学科体系进行,注重个体的知识体系,忽略了产业对人才在知识多元、能力多样、素质全面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导致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新型“三农”人才的期望也相去甚远,必须进行改革[11]。例如,食用菌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之一,涉及到食用菌的种植、加工和营销,甚至文化传承和创新,如灵芝、羊肚菌等享誉全国的知名产品[12]。这样的产业发展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多种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强力支持,但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覆盖全产业链发展需求[13]。全产业链所需要的农学、园艺学、农产品加工或食品加工、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技能人才仅能从传统各学科进行人才培养。但这种方式所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专业能力单一,对产业链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全,难以适应现代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需要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
2 重构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和举措
2.1 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特色专业集群的构建
专业集群是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上,针对同一产业链的岗位(群)需求,按照群落状建设的原则,将多个相关、相互依存的学科专业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集群形式[14]。专业集群作为一种直面现代产业集群需求、整合优势资源的专业组织形态,被许多地方高校采納用于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15]。但目前高校专业集群普遍围绕学校内部需求,进行相近专业的简单拼凑且组织涣散,从而无法与产业链发展建立高度关联性,专业群培养的人才与产业链需求的岗位对应性不强;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集群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对接区域产业链人才需求,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形成专业集群特色优势[16]。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中的山西旱作高粱产业集群为例,已不仅仅是高粱种植产业,还涉及到食用、药用、饲料、酿酒、生物能源和帚用等领域,其课程体系涉及到种植、农业装备、检测、发酵、加工、包装、设计、经济管理和销售等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简单依托原农学院的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形成的专业集群是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产业需求。因此,在专业特色化培养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应该借助区域内涉农产业的发展机遇,推动专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集群。这些专业集群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本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还将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17]。山西农业大学作为地方农业高校,2020年制定的《新农科建设本科教育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围绕作物生产与加工、动物生产与质量安全、果蔬生产与加工、林业与生态建设等应用型产业专业集群人才需求,建设一流的农林专业。基于上述专业集群明显的全产业链特征,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促进学科交叉,创新培养模式,培育新兴产业专业,可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质量品牌”[18]。
2.2 课程体系重构与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作为新农科全产业链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构建多学科交叉专业课程体系来构建对接全产业链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从土地到餐桌”这一产业链全覆盖的特点,结合产业需求实际,可构建“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模块+全产业链式的多个职业岗位能力提升模块+实践实训模块+第二课堂模块”的课程体系[19]。全产业链式的实践实训模块,为培养学生适应产业需要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条件[20]。通识基础课程中强化耕读教育体系全面建设,造就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专业课程模块,打破传统唯农思想,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农科专业核心课基础上增设智慧农业装备、产品加工学、产业经济学等交叉融合类涉农产业课程,拓展学生产业知识和技能;还结合产业需要增加农业法规、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装备和市场营销学等相关选修课或内容,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为培养有多学科背景,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以使理论知识体系符合“三产融合”的相关企业对相关产业链系统掌握的人才要求[21]。
2.3 “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实践教学环节普遍碎片化,跨专业或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偏少,课程评价考核指标单一且轻过程、重结果,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活跃度,实践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没有对接产业需求,校外产教融合的实践偏少等,需重新构建“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体系[22]。“分层次、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作为动力和导向,沟通学校和企业,强化社会企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设计“全产业链”贯通的实践课程和环节、实践教学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实训基地“产业链”整合的基点应该是实现产业化运作机制,既培养一批技能型应用人才,又生产产品创造利润,实现教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以山西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例证研究。按照OBE的教育理念,以“产出导向”为原则,分阶段、分层次推行大一认知实习、大一产业链社会调查实践,大二暑期驻厂生产实习,大三寒暑假营销实习,大四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系统性的实践环节;同时,理论课程期间,构建课程设计、田间管理和加工实训等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学生、社会企业、行业市场三维立体反馈体系,从而快速作出调整与变革,以契合时代、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建立“分层次、多元化”的实习实践,建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23-24]。
2.4 师资技能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通过建立专职教师到产业单位挂职顶岗和聘请产业一线专家任兼职教师制度,农业高校加强了专业教师的素质培养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这种“双师”模式能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产业实践需求,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25]。此外,学生社团在农业高校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平台,也是进行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26]。学院应赋予社团更多的权利、给予更多空间、提供更多平台,通过校方建立企业及社会与学生社团对接机制,让学生社团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探索学院和学生社团活动体现企业需求,企业引入专业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做到“院团社合一” [23]。
2.5 基层教学科研学术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重建与创新
高校的专业建设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本科高校划分院系往往也以原有的13个学科门类为主要标志。2023年,全面啟动新的学科目录,特别增设了交叉学科门类,为全产业链型学科和专业建设提供了法律基础。原有院系之间的专业建设相互联系较少,甚至在本学院内部的专业也存在着相互交叉与融合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这些问题根源在于过去较为落后的管理体制,阻碍了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以加强专业群的协作和整合,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学校可依托全产业链型专业组建产业型学院、产业研究院,组建产业团队进行四年一贯产业链式教学模式,增加对接产业、开展农科教协同育人的管理岗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校企农科教协同育人联动机制。同时,建立企业、社会、学生“三位一体”的质量反馈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持续改进机制[27]。
3 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3.1 “高校+企业”的产教研融合培养模式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一直积极探索新农科建设,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围绕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培养,逐步围绕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2020年3月,成功获批全国首个“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一举措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及全产业链大学教育的先河,为进一步推动山西省乃至我国食用菌产业培养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21年4月20日,在山西农业大学和神农科技集团的关心支持下,全国第一个食用菌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了神农食用菌产业学院和山西省食用菌研究院。追溯发展过程,学校最早培养的食用菌人才是在园艺学院的园艺学专业,但该专业仅少数人才向食用菌栽培方向发展,2012年开始在食品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下设食用菌方向,近几年培养模式逐步从食用菌栽培发展为育种、栽培、初加工和深加工等全方位的培养,合作企业也从栽培企业发展到产业链全覆盖。经过多年“高校+企业”的产教研融合培养模式,最终打破原有院系格局,组建食用菌学院,并围绕食用菌全产业链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从食用菌分类、食用菌育种、食用菌栽培、食用菌设施设计与建造、食用菌加工和贮运、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为全国高校开设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
3.2 “产教研融合、院团社合一”的全产业链型人才培养模式
山西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于2013年获批开始招生,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从一开始就整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园艺学院、经管学院等多名葡萄与葡萄酒相关背景的教师,打破原有建制,组成教学团队进行全产业链各环节授课。2020年,学校进行合署改革,整合山西省农科院力量,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继续扩大教学团队,整合果树研究所的国家葡萄产业体系师资力量,加强并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并建立实践基地协同育人机制。基地具有大量的葡萄田地,葡萄冬季和夏季田间管理、葡萄采收和葡萄酒酿造等环节均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现实需求结合全产业链人才培养设置实践内容,既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又为研究所提供优秀的实习生解决用人问题,实现双赢。形成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按市场化运行机制,以院所双赢的实践教育基地为载体构建产、教、研“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实践教育基地协同育人模式。此外,通过多年已建立的20多个酒庄的校企合作,通过对葡萄酒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型实践教学环节,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考核机制,通过各个校外实践基地实践环节培养,为各酒庄输送可供企业挖掘的潜力专业技术人才[23]。
学生社团与专业技能可以有效结合,充分挖掘社会服务功能。例如学院成立葡萄酒协会,协会组建学生创业创新兴趣小组——葡萄酒品鉴小组。定期进行葡萄酒品鉴技能培训,承接学院、学校和社会企业举办的各类活动,例如毕业酒会、校葡萄酒品鉴会、校美食文化节中的葡萄酒伺酒及品鉴活动,以及社会企业举办的酒会等活动。这种积极对接企业,引入学生社团提供专业技术技能,进行社会服务的“院团社合一”模式,彻底打通产业链下游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产业发展趋势,明确未来在产业中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24]。
4 结束语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产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产业人才需求更为严格,产业人才培养必须对接产业需求,产业发展要求产业人才必须具有全局观,具有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知识体系。因此,为了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高校应该全面建设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产业需求,打通全产业链,进行“产教研融合、院团社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对实现人才精准培养,解决好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的对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其信,林万龙.胸怀“国之大者”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18-20.
[2] 张寿,林贞花,李宝龙,等.“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东疆学刊,2022,39(2):5-10.
[3] 辛志宏,徐幸莲,夏镇波,等.基于全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2):45-54.
[4] 麦宇红.新农科背景下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6):254-258,268.
[5] 胡瑞文,张海水.面向人才市场的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2):7-13.
[6] 柯勤飞.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1):53-58.
[7] 代莉,冯建灿,胡选振,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农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1(21):54-56.
[8] 吳翔宇.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框架与现实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7):155-160.
[9] 李辉,张标.涉农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16-22.
[10] 韩文瑜,丁洪浩,梅士伟.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7):63-65.
[11] 祁春节,王刘坤,曾光,等.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1(9):134-142.
[12] 程丽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与供应链管理构建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9,38(4):17-20.
[13] 王杰,钟武杰.食用菌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7):1612-1615.
[14] 贾卫东,周脉乐,袁寿其.新工科新农科融合的涉农专业集群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1(5):10-12.
[15] 顾永安,范笑仙.应用型院校推进专业集群建设机制创新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8):25-33.
[16] 崔勇.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助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6):59-60.
[17] 李猜.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专业集群建设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10-12,16.
[18] 何茜,周玮,许窕孜,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22,40(3):16-20.
[19] 申双花.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矛盾与提升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4):79-83.
[20] 许静波,赵瑛琪.论北大荒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的传承与弘扬[J].思想教育研究,2020(8):114-118.
[21] 侯琳,肖湘平,江珩.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演变、特征与启示——以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8):131-139.
[22] 陈新忠,郭广霞,朱晓燕.新时代加快农科紧缺人才高质量培养——基于IPOE框架的504名农科专家访谈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2(6):38-46,67.
[23] 王君,罗华,刘敏.基于产业需求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2(28):72-75.
[24] 王君,罗华,刘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2021(19):94-96,99.
[25] 治丁铭,关守宁.新时代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5):44-47.
[26] 徐志国,赵玉丽.地方科技社团向自主性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S省农学会为例[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6):1-16.
[27] 沈成君,冯江.“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7):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