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4-01-08 03:02李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作者简介:李想(199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政治制度。

摘  要:实现民族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的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乡风建设过程中出现许多困难,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主要通过阐述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生成逻辑,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探索解决其困境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乡风文明建设;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1-0072-05

Abstract: To achieve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countryside must be revitalized, and the sou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rural civi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modernization.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style construction, and adhering to 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advantage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so it is indispensable for rural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to lead the rural style construction. A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the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generation logic of the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s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the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e the optimal way to solve its dilemma.

Keywords: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rural styl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generating logic; realistic dilemma; optimization path

黨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表明我国要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风文明的建设,因此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持续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但是当前依旧要面临一些困境,例如:党员素质差、成效区域差异化、主体作用发挥困难和缺乏长效机制。只有探索出相应的科学有效的可行策略加以解决,才能保障和巩固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果,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实现农村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生成逻辑

1.1  党的领导是关键

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发挥党的全面领导作用,兼顾全局,统筹各方。第一,历史缘由。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和农村就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农村成为党的根据地,党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解放农村和农民,宣传党的思想,提升农民素质,鼓励农民摒弃不良民风。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发展为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面貌发生变化。新时代,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农村,提高农村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步伐一步都不可懈怠。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2]。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和指导,由农村党建转化乡风文明这一“软件”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第二,现实需要。《中国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基层党组织应该深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我国农村地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创建现代化的文明乡村,就必须坚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建的指导功能。

1.2  乡风建设需要主体引领

乡风建设的主体是村民,但是村民本身的局限性和农村诸多问题导致乡风建设难以取得成效,因此就需要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乡风建设。首先,精神榜样。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党树立精神榜样巨人,以此提高农村整体的道德水平,形成新的精神面貌,为乡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成效的巩固者。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建设是巩固其建设成效的坚实力量。不同地区乡风建设成效不同,对于其巩固也缺乏保障和引领。由于村民大部分缺乏长远的眼光,对于乡风建设取的成效不珍惜,同时也没有形成长期坚持参与乡风建设惯性思维和行为。没有党建的引领,乡风建设是不持续的,是间歇性和短暂的,所以建设成果难以保障和延续,更不用说产生更多有意义的成效。坚持和加强基层的党的建设,实现基层党建创新,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3],成为乡风建设的“领头羊”,引领和带动村民建设有新风气和气象的农村,挖掘内在的创造力,不断地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具有高度内涵的新农村风尚,使农村人民生活除了物质水平高,也生活在高度精神文明的生活环境中。

1.3  乡风建设是个复杂的工程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表现得最为突出[4],这表明乡风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第一,农村人才缺乏,主要以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为主,对于乡风建设的政策和指导思想认识不足,“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主动性参与乡风建设程度低。这就需要党对政策大力宣传,鼓舞村民主动参与,同时实施人才回迁,鼓励大学生来到农村工作做“村官”等。第二,地处偏僻的大部分农村,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村民集体观念缺乏,社會公德较为薄弱,对于乡风建设有很大的阻力,村民“主人翁”的作用难以发挥。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村民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激发村民内在活力全力打造美好乡风,达成建设文明乡风、乡村振兴的共识。第三,农村利益诉求复杂,利益诉求的渠道闭塞和缺乏,导致正常的利益得不到维护。村民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就会自然地“政治冷漠”,不参与、不配合成为常态。基层党组织应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村民的利益诉求。党出谋划策、政府积极执行、社会组织的援助三方合力解决当前村民的利益矛盾。第四,乡风建设是个长期的工程,没有长期的战略眼光和谋划,乡风建设的成效是短暂的或者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长期坚持党建的引领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党的政策和指导思想是长期的和适应时代发展的。

2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部分人员素质不高,党员队伍引领能力和村民建设文明乡风力量不足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建设出现了村民和党员素质不高,党员队伍和村民活力不够。第一,主体缺乏,农村建设乡风的活力不足。农村男女不平衡、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妇女和儿童较多的问题严重,城市化进程快,青壮男性外出务工,老年人和妇女照顾家庭和周边务工,乡土人才和新乡贤参与乡风建设程度低,以及物质和精神奖励的缺乏,加重了乡风建设主力军缺失。第二,人才匮乏,乡风建设的动力不足。由于农村经济和就业相比城市落后,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都愿意走出农村。农村人才既留不住,也引不进来。同时,当前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在文明乡风培育中创新能力、示范能力存在不足,无法承担乡风建设“引路人”的职责[5]。农村基层党员老龄化、女性党员极少、文化水平低、思想难以更新、本身素养就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低下,党员队伍整体水平较差。第三,缺乏引入和培养后备青年人才机制,乡风建设潜力和持续性力不足。农村党员队伍出现人才断层,以大学生村官为主,没有多余的储备人才。对深入研究乡风、家风和民风等专业人才几乎是没有的。农村党组织没有建立起鼓励人才进驻乡村和培养一批意愿强、专业性高的人才机制,导致参与和延续建设乡风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还不高。

2.2  乡风文明建设成效存在区域性差异

部分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进展迅速,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是受到乡村发展差异的影响,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乡风文明建设成效不平衡。第一,部分乡村受经济制约。首先,由于地域原因,偏远乡村的经济较差,主要围绕农业进行发展,加之农民们接受新事物程度低,与农业产业相关的技术和产业难以普遍被应用与建立,注入刺激农村经济的新活力元素少。其次,我国财政制度改革以来,地方财政压力减少了很多,但是全球经济萧条和我国经济还在复苏的过程中,乡村能得到的财政支持没有稳定的保障,造成乡村文明建设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持。最后,乡村引入的产业较少,传统产业发展滞缓,适应新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缓慢,新产业入驻缺乏的人才和劳动力都延缓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步伐。第二,部分乡村受文化制约。首先,在网络媒体技术发达的新时代,受到所谓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想”冲击,传统美德逐渐丢失,传统优秀文化也在快餐文化中湮灭。其次,金钱观念的驱使下,没有人愿意去学习和继承传统手工艺,“非遗继承人”匮乏。最后,本身偏远地区的文化就较为落后,在语言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先进文化传播接受度有待提高,特色文化逐渐没落。

2.3  传统思想观念限制村民主体作用发挥

在乡风建设中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了村民主体发挥重大作用。让村民意识到自身的主动性与乡风建设成效密切相关。首先,绝大部分村民居住农村,小农意识和乡土观念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在党员干部的表率和奖励激励下,不断教育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但是村民对于具体内容是不清楚的,配合程度不是很高,也不完全了解乡风文明建设。村民思想过于守旧,思想转变停留于表面,行为举止依旧受传统思想影响。其次,村民主体自治意识薄弱,缺乏集体认同和责任感。由于传统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现代思想观念和先进思想的接受度低,正确思想的缺乏,行为意识都是有限的。虽然在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和思想教育下,村民行动力有所增强,但是村民自我觉悟不够,村民自发自觉的自治行为缺乏,持久性差,主体作用的彰显亟待加强。

2.4  引领乡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由于基层党建引领乡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后劲不足。第一,乡风建设缺乏资金保障。农村乡风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的支持,专项资金少,获取更多资金的渠道单一。乡村独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挖掘,经济实力较差。在强调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中,忽视了前者,对于精神文明的资金保障相比之下更是不足的。加之政府为了突出政绩,追求短暂的效益,乡风建设的规划和资金保障都是短期的,缺乏长远的资金投入及长期规划。另外资金的不规范使用也加剧了乡风建设的困难。第二,基层党内管理松懈。在乡风建设中,基层党员干部责任性差,权责不清和分工不明确,基层党组织对于成员放任和监督不到位,乡风建设存在贪污腐败等行为,没有做好一个有担当的榜样。其次,部分党员主动参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不强,抱着“只要完成任务就好”的心态,对乡风建设缺乏整体认知,无法着眼于长远的全局的乡风建设。第三,人才机制不健全。农村人才极其短缺众所周知,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整套制度和配套措施是落后、缺乏的。对于人才的财政保障也是缺乏的,待遇问题不解决,人才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激励和奖罚机制不完善,没有把农村就业和市场相结合,激励参与乡风建设的制度不科学和人性化。

3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3.1  夯实一线力量,建强乡风建设队伍

把一线队伍建强有利于乡风建设。第一,增强党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强化党员培养机制。明细相关条例,更多引入女性党员,减少队伍中的老龄党员,使队伍建设乡风文明充满活力。经常性地组织培养学习活动,吸纳先进的党员先锋模范,尤其是中青年,加快党员队伍梯度建设。一个优秀的党员同志带动一群村民,党支部带动全村人,这样乡风文明建设就装上了一个马力十足的火车头[6]。增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学习新思想和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队伍。选拔有专业文化知识、有责任担当、有农村情怀的人才或乡贤,进而调整党员配置结构,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乡风建设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第二,人才吸收。吸引和留住农村人才,优化乡村人员结构,增加乡村文明建设的力量。一方面,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方式。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网络、标语、微信等各种渠道,发布人才引进信息,宣传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通过扩大宣传影响力来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另一方面,培养乡村后备人才队伍。与大学通力合作,结合与乡风相关的专业建立乡风文明研究中心,开展乡村实地考察,让学生和老师进行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课题研究,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也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等计划的推行力度,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第三,培养新型农民。要充分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带头重点培养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型农民,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通过修建有关农村优秀传统的礼堂等,宣传乡村年经久远的故事,举办“农耕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提高新型农民对传承发展农村优秀文化的参与度、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3.2  积极探索缩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成效差距的科学措施

为了缩小区域性差异,可以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元素,积极挖掘和创新农村优秀文化,增加更多乡村文明建设的成果。第一,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充分借鉴城市发展产业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并结合乡村社会实际,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之路[7]。除了借鉴经验,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文化以及乡村旅游业等。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村委会积极调动村民深度参与,集中精力聚焦在休闲农业和乡村资源2个方面,打造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注入农村经济新活力元素。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村经济,通过网络直播打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通过其吸引了人們对特色农村的好奇,可以形成观光、休闲、消费一体化模式。第三,挖掘并创新农村优秀文化。始终将社会效益作为重点,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活动推进,将文化经济政策落实到位。将乡村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细化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定位,提升传统农业的优秀文化内容,促进乡村文化价值彰显,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因子,找寻创新火花,结合服务产业,与城市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从而打造与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产业和品牌。

3.3  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激发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8]”农民精神面貌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要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激发强大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充满动力。第一,根除传统思想观念,增强村民主体自治意识,提高村民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认识。通过不断教育和引导村民的思想,鼓励村民接受新思想,新政策,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培养和提升村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不仅在乡风建设的内容上,而且要让村民主动参与,凝聚民智。第二,党的伟大精神强化村民自觉。需要党有效引导教育农民,才能将农民意愿化为其参与的自觉性,激发内生动力[9]。党的指示作为精神指引,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村民,让这些思想、指示和政策转化为村民的新思想和自发自觉的自治行为。第三,塑造基层党员同志的优良思想作风引领。基层党员干部要敢做敢当,敢于率先表率,敢于自我革命。革除党员干部的陋习和堕落的思想,组织党员志愿活动,锻炼和培养党员的优良作风,增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在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领导下,村民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得到正确的规范和指引。

3.4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常态保障

只有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增强制度保障,基层党建引领乡风建设的后劲才十足和可持续。第一,健全资金保障机制。首先,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开发农村现有资源,引入外来资金;吸引本村在外的企业家回村投资建设乡风文明;大学生返乡创业等。其次,合理规划资金投入,适当调整资金使用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规划好资金的使用占比,利用村务栏、微信等方式全面展示资金使用全过程,确保资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实现合理应用。最后,强化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制度,用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结合法律,严厉地打击对于资金的违规操作和贪腐,保证资金的公开透明。第二,健全完善党内管理制度。首先,提高基层党员责任意识和主动性。“浦江经验”告诉党员干部要勤下基层,听取人民呼声,在基层实事求是的解决群众的问题[10]。党员要积极主动下基层了解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监督力度的增强。对于基层党员同志的约束不可少,党内条例和新思想的学习不能落下,党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提升党员自我反省能力;明确规定基层党员在乡风建设中的职责范围、任务内容和权力。第三,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首先,提高待遇,强化物质保障。提高工作人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鼓励晋升。其次,丰富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手机微信、报纸、网站、电视、横幅和校园宣讲等新颖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招聘人才,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宣传乡风文明建设,让外界理解家乡建设,让他们献言献策发表意见,鼓励他们投身于乡村建设。

4  结束语

乡风建设在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中至关重要,党要落实相关政策和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依靠基层党组织,因此农村基层党建引领是解决乡风问题的关键之举。随着时代发展,基层党建引领乡风建设过程中出现新的困境,面临新的挑战,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仍然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理解基层党建引领基层建设的生成逻辑、实事求是地剖析问题并积极地探索新的优化路径。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面貌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满足农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振兴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 25/content_5721685.htm.

[2] 罗曦.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究与现实思考[J].宜春學院学报,2023,45(5):36-40.

[3] 孙慧娟.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22(21):65-67.

[4] 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5] 王玉平,侯保龙.农村基层党组织培育文明乡风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75-79.

[6] 生忠军,谭单富.新时代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8):49-51.

[7] 邱世兵,邱婧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使命、逻辑与进路[J].重庆社会科学,2023(6):133-144.

[8]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论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21-01-04(2).

[9] 刘欢,韩广富.中国共产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经验与展望[J].兰州学刊,2021(6):5-20.

[10] 冯源.践行“浦江经验”,创新基层治理[N].新华每日电讯,2023-08-22(003).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