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霞,任智敏,刘慧慧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缺血或缺氧造成的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1-2]。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主要表现为ST 段的抬高,其较高的发生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3]。目前,临床对于STEMI 主要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进行治疗,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对患者的预后分析中,发现在对STEMI 患者实施PCI 手术后,仍然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发生ST 段回落不良情况,在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心力衰竭、室速及室颤等[4]。在心肌细胞的损伤中,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YO, Mb)和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是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但其水平在损伤不同的时刻存在差异。miR-21 在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心肌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而言,microRNA-21(miR-21)的稳定性较好,对于临床的诊断一致性较高。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患者的心肌细胞凋亡及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的水平[5]。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外周血miR-21和NF-κB 对PCI 术后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如皋市人民医院行PCI 治疗的150 例STE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PCI 术后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将ST 段回落超过50% 的患者作为ST 段回落良好组(n=44),其余则为ST 段回落不良组(n=106)[5]。纳入标准:(1)符合STEMI 的诊断标准[6];(2)符合PCI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复发性心肌梗死;(2)结缔组织病患者;(3)瓣膜疾病患者;(4)肝肾功能障碍患者;(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CI 术后ST 段回落良好组与ST 段回落不良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中资料比较
1.2 方法 PCI 手术:将患者推入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对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在24 h 以内的患者,对梗死部位立即开展动脉PCI 手术,进行支架置入。对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在24 h 以上的患者,及时对患者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如患者仍有胸痛及其他心肌梗死症状,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7~10 d 及时进行择期PCI 手术,进行支架置入。
1.3 观察指标 于PCI 手术前对患者的miR-21和NF-κB 水平进行检测。NF-κB: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即进行静脉采血4 ml,离心15 min(3 500 r/min,r=20 cm),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的NFκB 水平进行检测。miR-21: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即进行静脉采血4 ml,以Trizol 试剂进行总RNA 提取,以PCR 方法进行扩增,上游引物设定为5'-GTCCCCCAGCGCGACCCGACCATG-3',下游引物设定为5'-CAGTGCAGGCACGCCGGTCCGAGG-3',以U6 作为内参基因,使用2—△△Ct计算miR-21 的相对表达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采用ROC 曲线分析miR-21 和NF-κB 对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ST 段回落良好组与ST 段回落不良组患者miR-21 和NF-κB 水平比较 ST 段回落不良组患者术前的miR-21 和NF-κB 水平高于ST 段回落良好组(P<0.01)。见表2。
表2 PCI 术后ST 段回落良好组与ST 段回落不良组患者术前的microRNA-21 和NF-κB 水平比较(± s)
表2 PCI 术后ST 段回落良好组与ST 段回落不良组患者术前的microRNA-21 和NF-κB 水平比较(± s)
注:PCI 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NF-κB 为核因子κB
组别ST 段回落良好组(n=106)ST 段回落不良组(n=44)t 值P 值NF-κB(ng/L)0.55 ± 0.33 1.33 ± 0.11 21.614<0.01 miR-21 1.45 ± 0.95 2.28 ± 0.56 6.637<0.01
2.2 miR-21 和NF-κB 对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 miR-21 和NF-κB 联合检测对ST 段回落不良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高于单独检测,ROC 曲线中ST 段回落不良患者的miR-21 和NFκB 临 界 值 分 别 为2.30 和1.31 ng/L。 见 表3、图1。
图1 miR-21 和NF-κB 对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
表3 microRNA-21 和NF-κB 对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
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选择PCI 手术治疗的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7]。PCI 手术也是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的首选治疗措施,但是术后约有30%的心肌梗死患者仍然存在ST 段回落不良的情况[8],PCI术后ST 段回落不良已经成为临床医师目前关注的重点。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钙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处于平衡状态,患者心电图的ST 段处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但在心肌梗死的疾病进展中,钾离子的外流作用造成心外膜瞬时外向钾电流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9],心外膜心肌细胞的平台期逐步消失,同时心内膜与心外膜之间的电位差继续增大,导致了ST 段的抬高,随着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灌注的改善,钾离子的外流及心外膜瞬时外向钾电流显著下降,则ST 段会快速回落[10]。所以在临床治疗中,ST 段的回落幅度是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从血液重建角度分析,虽然PCI 术后患者病灶部位的动脉获得了血流[11],但是ST 段回落不良意味着心肌梗死造成的末端循环和血运并未恢复,所以在临床上,病灶部位动脉血运的恢复并不意味着心肌组织的再次灌注成功[12]。
本研究发现,PCI 术后ST 段回落良好组和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术前NF-κB 及miR-21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肌梗死疾病的进展中,心肌组织的严重缺氧和缺血,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升高,内皮功能紊乱造成血管壁的光滑性下降,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升高[13]。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在炎症因子的不断刺激下,IκB 激酶被激活,IκB 激酶与细胞内NF-κB·IκB复合物的磷酸化点位发生丝氨酸磷酸化,泛素化修饰功能亢进,NF-κB 在血液中大量释放[14]。何忠开等[15]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随着心肌梗死情况的加剧,小鼠的NF-κB 显著升高,提示NF-κB 的升高是造成ST 段回落不良的重要原因。miR-21 有调控内皮细胞炎症水平的作用,在心肌细胞凋亡或损伤过程中,miR-21 水平的异常升高会激活PTEN/AKT 信号通路,进一步加剧机体心肌缺氧的氧化应激反应[16]。本研究中,笔者发现NF-κB 与miR-21 联合检测对PCI 术后心肌梗死ST 段回落不良的患者有良好的预测价值,miR-21 和NF-κB 临界值分别为2.30 和1.31 ng/L。
综上所述,NF-κB 与miR-21 联合检测对STEMI 患者PCI 术后的ST 段回落不良情况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通过对患者术前NF-κB 与miR-21 的检测,可以预测PCI 术后患者的ST 段回落不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