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而纵观我们如今的语文教学,教师煞费苦心,课前对教材挖掘再挖掘,课堂对学生追问再追问,讲解再讲解,恨不得倾囊而授,其结果却是学生疲与应对,无动于衷。久而久之,就使语文教学进入了高耗低效的误区。笔者认为,走出这个误区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删繁就简,重视朗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将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动态过程。其中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主的阅读、自能的感悟、自动的内化。例如《桥》是一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言简意赅。学生初读课文,也能大体上感受到老汉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形象,但这样的人物形象并不丰满,更不能深入人心。所以教学时,我抛开了烦琐的讲解,着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中充分感悟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如教学“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处环境描写时,我先请一个学生来读,读完我评价说:“这是绵绵细雨啊。”学生再读时语气明显增强,我又接着巧妙引导:“这雨是大了,但下得比较慢。”学生心领神会,加快了语速来读。接着老师因势利导:“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通过这样的朗读教学,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环境的恶劣、可怕,人物形象也就呼之欲出。再如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汉动作描写的语句时,学生往往会忽视“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这一动作描写的语句。我便先用多媒体出示“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这处语句。引导学生读出人们当时的惊慌失措,惊恐万状。紧接着我问:“而老汉是怎么做的呢?”媒体再出示老汉“站”在水里的语句,引导学生读好这个“站”字,学生通过朗读对比,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老汉在危急情况下镇定自若、沉着冷静的形象。就这样学生反复读,反复悟,真正走进了文本,品出了文本的精髓。
习作教学一直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特别是习作修改,教师煞费苦心,花了大量的时间从立意、遣词造句、润色等方面列出学生习作的缺陷,评语写了一大堆,学生却熟视无睹,只是蜻蜓点水地稍做修改就誊写了,效果堪忧。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叶圣陶先生也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这两者都强调了“读”在习作修改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在习作修改的教学中,就省去了琐碎的指导,而把重心放到了引导学生去读。学生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地就发现了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例如,有个学生习作从来不写标点符号,每次我指出来他就不以为然地添加上去,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在一次习作课上,我请他上讲台把习作读给大家听,要求怎么写的就必须怎么读。由于没有标点,他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脸都憋红了,台下的同学听后都捂着嘴笑,这样一来他尴尬了,印象也深刻了,在以后的习作中自觉加了标点。再如,学生写了《童年趣事》的作文,习作修改课时我说:“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个对决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读他的习作,然后看谁的作文能让听的同学笑起来,哪组就获胜。”每组学生代表跃跃欲试,纷纷拿出浑身解数来读习作。细节描写生动细腻的同学自然读得声情并茂,引得听者哈哈大笑,自然轻而易举地获胜了。而写得简单粗糙的同学自己读着读着也感觉到了自己语言的枯燥、乏味,意识到了写作中的不足,在修改时心领神会地添加了许多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这样的习作修改课就水到渠成了。
古诗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简练的用字蕴含着无限丰富的内容,而在诗歌教学中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从而领略古文化之美的过程正是教学的难点。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会查找大量的关于这首古诗的资料,然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并要求学生热闹非凡的讨论。表面看学生记下了每个字词的解释,但却没有真正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这样的古诗教学显然是有缺陷的。我在古诗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想象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巧妙地引导学生读好“生、掛、直下、疑是”这几个动词。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而学生读得硬梆梆的,我笑着说:“这是烟吗?”学生心领神会,声音柔软起来,我再启发:“老师只感受到了一缕烟啊。”学生又把“生”字读音拖长了,我让其他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学生通过朗读仿佛看到了在丽日照耀下,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袅袅升起了团团紫烟。再如“直下”这个词,学生读的时候语速过慢,我引导:“老师通过你的朗读,感觉到的只是流水潺潺。”学生再读,我再引导:“山还不够高,水流还不够急!”这下,学生语速加快,读得铿锵有力。通过这样的朗读教学,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山的高峻陡峭,水流的高空直落,势不可当,领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阔。这样的教学省去了烦琐的分析讲解,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这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然而,现在每个年级有了必读书目,很多老师为了教学质量,就定期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问来检查督促学生的阅读情况,但这样做适得其反,学生更加把阅读课外书看成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读书厌恶至极。针对这一现状,我觉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读”。这读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导读,在学生对一本书完全是空白时,教师可以用导读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我利用早读课,绘声绘色地朗读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片段,学生霎时被忧愁、恐惧、孤独、担心的情绪包裹着,他们不由得想鲁滨逊到底是怎么解决住宿困难、食物缺乏、孤独寂寞的问题呢?这时已经不需要老师多发动,学生自己就有了急于去阅读这本书的冲动。第二种是赏读,就是引导学生将美文及时与大家分享,每天中午用十五分钟时间,引导将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段,融入自己的情感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这样不管是读者还是听者,都体验到了语言的魅力,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从而真正将课外阅读落到了实处。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古诗教学、课外阅读中渗透朗读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读代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岂不两全其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