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桂锋
写作是表达思想的途径,很多学生以此为乐趣,他们常常在习作中倾吐自己的看法。但仔细品读他们的文章,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人云亦云。尤其是时评类作文练习,经常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用新的语言和技法表现旧的观点。还有一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华丽的语言,希望通过文采来弥补思想才智上的不足。其实这些做法都无济于事,因为无法真正提升时评类作文的格调。那么如何提升学生时评类写作水平呢?很多教师为学生定下思维结构,以期形成一套可应用的万能写作模式。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写出的作文像出自流水线上的产品,失去了个性。所以,教师有必要运用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模糊问题,也就是“劣构问题”,以之来驱动高中时评类作文的教学。
西奥多·帕克说:“假如你说不出你想些什么,那么很快你就会说出你不考虑的东西。”写作也是如此,假如你表达不出独特的想法,那么你写出的文章就会随波逐流,落入俗套。尤其是时评类作文,最忌写作者没有个人观点或观点不明。所以,教师可以抛下问题让学生“想法先行”,针对当下的现实情况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为了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要模糊问题要素的结构,不圈定学生的思维,不向学生提供清晰的问题条件、目标、途径,只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分析和总结。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为例。编者选取《劝学》《师说》等六篇文章,向我们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接下来的作文练习部分,也延续了“学习”的这一话题,启发学生吸收古今中外关于“学习”的看法,并以《“劝学”新说》为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问题写一篇作文。面对这一作文题目,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荀子的《劝学》,那你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劝学》的观点进行补充或者更新?”在这里,教师抛给学生一个“劣构问题”,条件、目标、途径等要素都比较模糊,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并进行个性表达。比如有学生认为在信息技术发达且获取知识便利的今天,学习已经变成一种兴趣,尤其在工作后实践已取代知识学习。还有学生认为专一的学习态度已不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知识技术更迭之快无法想象,要根据时代发展适时调整学习方向。这些观点都是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得出的结论,值得教师肯定。不过,在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教师还要做好指导工作,及时补充或纠正学生的想法。比如依据观点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有效的实践是否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促成的?”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实践出真知,在行动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比学来的理论知识更令人信服,但理论知识是指导实践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在这里,学生经过讨论表达更加明确的观点,这对接下来的写作有重大作用。
有人会用“口吐文章涌似泉”评价文思敏捷、擅长辞令的人,高中作文课堂上,学生也十分羡慕能言善道、舌灿莲花的人。但写作与表达有本质区别,学生能够完美地表达想法,未必能够将想法完美地落实到文本上,因为写作还需要学生具备其他相应技能。所以教师在进行时评类作文教学时,还要调控讨论时间,掌握讨论节奏,适时引出范文并提出“劣构问题”,让学生了解时评类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布局等,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构思文章。当然,范文可能会圈定学生的思维,诱惑他们去模仿。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为学生指出范文结构的局限性,启发他们在范文基础上推陈出新。
以《“劝学”新说》写作练习为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明确自己的观点,但要将观点阐述明了并不简单。因此,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引出范文。比如,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后想进入写作环节,这时候教师可打消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冷静下来:“同学们先别忙着写,你们想好怎样为自己的想法配上一副完美的身躯了吗?”学生摇摇头。此时教师再引出范文:“我们来看看韩愈的《师说》,作者批评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现象,并得出自己的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那么他是怎样表明这一观点的呢?”
为学生更深入理解如何构思时评类作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分析课文的结构,进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技法。“第一段,韩愈用了追问法,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作者用了界定法和对比论证,批判当时的壞风气,向我们阐述真正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接下来作者又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阐述了从师的正确态度。最后,韩愈进行总结,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范文圈定,所以教师要指出范文结构的局限性。“《师说》只是时评类文章的一种写法。比如第一段,韩愈用了追问法引出中心论点,但我们也可以引述材料并摆出现象,从现象中提取中心论点。这篇文章运用了对比、举例、道理等论证方法,而我们在进行时评类文章写作时,还可依据个人写作风格用到假设、条件分析等论证方法。”
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一次非常投入的创作。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修改。谁善于或有能力修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找出作文中的问题尚且艰难,更何况是修改。因此,教师要趁热打铁,在学生没有完全忘记写作思路的情况下及时评析反馈,利用“劣构问题”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自我表达、范文分析了解时评类写作的方法,但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效果仍会与理想中的实践效果有差距。所以,教师要以评析反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评析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作文的效果来定。如果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成品不佳,教师可亲自评析,分别从是否言之有物、论之有实,是否言之有序、条理清楚,是否言之有趣、妙趣横生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文章,帮助他们找到不足并打开视野。比如,学生的作文出现思维混乱、条理不清的问题,教师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做出分析思考,再有就是在论证道理时总是高谈阔论,游离于事,甚至脱离论点。帮助学生找到时评类文章写作不佳的原因后,教师还要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摆脱思维混乱的“魔咒”。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每天的新闻,围绕当下热点写写自己的感想。日复一日的坚持,学生自然会解决行文条理不清的问题。
“劣构问题”有一个或多个结构要素模糊,它对应着多种解决途径,可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他们自觉地深入思考,表达个性化的想法。这种方式很适合应用在时评类作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可用这把钥匙,将学生引进表达的大门,领进书写的内室,再用作文点评“宴请”学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劣构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时评类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021/02/19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