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初中生“品位”塑造策略

2024-01-07 05:47:52王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品位精神

王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我们的影响极为深远。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仁、义、礼、智、信,一直被我们当作完善自身的基本信条。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传承儒家文化思想为主,向学生弘扬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使初中语文课更具中国味道,课程内容更具中国思想内涵,进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想。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成长的愿望,用独立阅读探究的方式推动学生个人精神养成,还要为学生提供个人品位展现的平台。另外,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生构建精神场域的过程中,教师要联合家长一起守护学生心灵的土壤。

一、启发学生独立探究,推动学生个人精神养成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精神成长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义务。作为教师要适当退出学生视线,给予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开辟自己的精神领地,绽放独特的精神魅力。或许有些教师认为传承儒家思想文化是应该亲力亲为的事情,不应将这一重大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文化具有开放性特点,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获得对儒家思想文化的理解。其次,只有将自我融入文化理解中,文化才能对人们身心起到熏陶作用。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探究,基于文本阅读及自身的认知,概括出对儒家思想文化的理解,从而塑造学生品位,推动他们个人精神养成。

以莫怀戚《散步》为例,这篇散文描写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浅显易懂,但仔细品读又觉得妙意深远,从中流淌出来儒家文化思想,久久叩击读者心灵,这正是优秀作品的特点。所以,作为读者的学生更不能回避,而应深入文本独立探究,顺应个人情感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个性化解读。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教师可通过启发学生,将他们带到解读的入口。

例如,在初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读完课文后,说说哪部分最打动自己,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例如有学生被文中的一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所触动,该同学阐述自己的理解:“人类在延续,人类的角色、人类的精神情感、任务职责也在不断传承。”还有学生在读“一切都取决于我”时受到震撼,认为“作者用一句话勾勒出一个责任傍身的中年男子形象。那種重担在身的自豪感和沉重感,可以唤起读者的情感,让人以为书中的‘我正是自己,正在为选择哪条路而迟疑”。还有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向教师发出疑问:“为什么最后‘我听从母亲的建议,满足儿子走小路?”这是不错的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答案。例如,学生讨论后给出的答案是:“孔子强调对父母的孝要以敬为基础,母亲心疼孙子,想满足孙子的要求,那么作为儿子也要尊重母亲的想法,尽量满足母亲的要求,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起走在美丽的小路上。”学生从文中总结出责任和孝敬,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有长远影响的思想力量。

二、组织班级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品位实践平台

传承儒家文化思想,向学生弘扬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将学生塑造成有中国特点的学生,其初衷是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理解一切行为背后的文化底蕴,一切精神文化所能造就的行为结果。所以,教师还要以组织班级文化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将精神付诸实践的平台,为其品位塑造制定一个验收机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预期效果,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才能开枝散叶。

初读《散步》后,学生大致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为了引导他们将这种情感融入内心,真正成为自己未来生活的情感力量,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这篇散文写一篇读后感或演讲稿,说说自己对责任和孝道的理解,谈谈如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践行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例如,有学生在演讲稿中这样阐述:“孝道文化是普遍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弘扬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对孝道有了不同理解,他们认为孝不仅要孝顺尊敬父母,还要珍惜父母给的生命,让父母安心。即爱父母,爱父母所爱。”还有学生从孝顺尊敬父母角度深刻阐述何为新时代的“顺”,何为新时代的“敬”。通过写作,几乎每个学生都以文章为基础进行情感的延伸。接下来,教师可开展话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简短的剧本,验证自己理解的合理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检验自己认知及行动的不足,为塑造学生“品位”奠定基础。

三、制定家庭助推任务,联合学生家长守护学生心灵土壤

文化和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就如同爱默生所说:“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具备精神的力量,就是因为内心有知识文化的储备。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在他们没有将知识文化转化为精神力量之前,教师一定要联合学生家长共同守护学生心灵的土壤,用温暖如同和煦春风的目光见证精神的种子从土壤里萌发。那么如何联合家长呢?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助推任务,让每个家长认识到学生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精神矛盾,并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打败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散步》这篇文章可以被当作“以小见大”的优秀范文看待,作者通过“散步”这一小事,为我们刻画了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感情深厚的一家人,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很多学生在读过文章后陷入沉思,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父母的行为画面,有些学生甚至以文章作为标准对父母的道德水准进行评估。为了守护学生心灵的土壤,让学生坚定人格信念,教师可布置家庭助推任务,分别将学生的演讲稿或读后感发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写下自己的评语或感想,完成作为父母、儿女双重身份的情感反馈。然后,教师再统一发给学生,将父母对孝道的理解分享给他们。教师作为情感传递的中介,帮助学生和家长完成情感接力。学生也能够看到平时默默付出的父母,其内心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传统文化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土壤,无论我们承不承认这一点,传统文化都是一个人行为表现的根源,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基因”。有时,传统文化悄无声息地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我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所以会将大部分的行为看作是个人自愿的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确定用什么力量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任凭自己如浮萍随水流飘动。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规范行为的文化依据,提升学生内在精神品质,坚定他们的文化信念。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十三·五课题“文化传承视域下初中生‘品位塑造的研究”(编号DY2020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品位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拿出精神
儒家思想与书法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1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人间(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莱钢3200 m3高炉低品位冶炼实践
山东冶金(2015年5期)2015-12-10 03:27:38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