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创新

2024-01-07 21:47张道明
传媒 2023年24期
关键词:融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

张道明

摘要:高校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准确把握新媒体场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新样态,正确审视与之相伴而生的现实挑战,积极采取协同多元主体、注入优质内容、更新话语表达、聚焦靶向发力等举措,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引领力、说服力、精准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融合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尤其要深刻把握习近平这一论述的精髓要义,坚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相融合,培养出能够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想完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探索运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

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它突破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有限、互动性差、时空限制等局限,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员化、信息呈现立体化、载体形态多元化和传输速度及时化,是具有活力、影响力,受欢迎的文化传播媒介。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为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1.新媒体用户的广泛性及身份的二重性扩大了传播主体范围。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只有广泛调动传播主体积极性,才能凝聚起文化传播的磅礴力量。毛泽东曾指出,谁赢得人民,谁将赢得中国。就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这里的人民就是广大师生。也就是说,高校要想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传统媒体时代,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宣传思想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等从事人文类课程教学或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定群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传播主体还是受众,在师生中的占比都不高。而新媒体凭借其易接收、互动强、高精准、全覆盖等传播优势,以及生动、具象、多样化的叙事表达和视听语言,深得广大师生青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76亿,网络视频用户达10.44亿。其中,20~49岁用户占比高达52.5%,而这一年龄段基本覆盖了高校绝大多数师生。因此,新媒体使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广泛占有了传播主体和受众,拓展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范围。而且每一师生都兼具传播受众和主体双重身份。他们不仅能够借助新媒体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而且还可以在新媒体平台随时发布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体验与感悟。

2.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及提取的便捷性保障了传播内容的有效供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这些内容多隐于文化典籍、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节日等物化载体之中,需要传播者深入发掘和认真梳理,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文化传播规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适合在高校传播的内容。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主要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方式来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囿于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报纸版面容量有限、广播电视的单向传播且不可重复,即便是传播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能够获取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也很有限。而新媒体则把熠熠闪光的思想智慧、广为流传的家风家训、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立身行己的道德规范等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尽收其中,汇集成包罗万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为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同时,新媒体具有高效快捷的信息提取功能,使传播者只需要轻点鼠标或敲击键盘就可以轻松获取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再根据需要进行梳理、筛选和设计,就可以进行再次传播,提高了传播者内容生产的效率。

3.新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及其信息推送的精准性革新了文化传播样态。新媒体技术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场更加惊艳,而且提供了多元载体,拓展了传播渠道,实现了精准推送,革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样态。其一,数字视听技术的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历史遗存等由传统媒体下单一的文字书籍、静态图片、录音磁带等,转化为集图文、音乐、动漫、短视频、微文章等多种形式相融合的动态性、视听性的立体化呈现。这种兼具视觉和听觉效果的呈现方式,符合大学生追求新鲜时尚的心理特点,能够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觉冲击,抓住他们的眼球。其二,移动终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驻师生广泛使用的微信、微博、微视频、抖音、网络课堂、网络会议等新媒体平台,渗透到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其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统计师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而发现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并精准推送相关信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

新媒体具有双刃性。一方面,新媒体用户的广泛性和双重性、信息的海量性和易取性、技术的多样性和精准性为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新媒体跨时空传播的去边界化、内容生产和阅读方式的碎片化、技术迭代更新的高频化也给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

1.新媒体时代跨时空传播的去边界化弱化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的新媒体空间,突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和物理屏障,提供了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场所。在此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先进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机会。但掺杂其中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泛娱乐主义等芜杂思想和不良社会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如文化虚无主义者用片面的、孤立的、绝对的非科学态度去审视和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恶意歪曲、否定、贬损、抹杀乃至颠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并在新媒体空间大肆散播,极大误导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文化泛娱乐主义者推崇娱乐至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追求娱乐价值的素材,他们戏说历史、篡改经典、曲解道德、调侃英雄、恶搞人物,消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师生心中的权威性。尤其是置身于新媒体跨时空传播空间的大学生,他们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信息甄别能力差、价值选择感性化、易被他人思想裹挟,往往会被这些经过刻意包装的文化信息或作品所吸引,从而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

2.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和阅读方式的碎片化消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整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文化思想、人文精神等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逻辑,系统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不能仅摘取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在新媒体时代,部分高校在生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时往往为了形象展示传播内容、满足圈层受众需求,过于注重标题的新奇、主题选择的小切口、网络潮流语言的使用、图文并茂的立体设计,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听觉冲击力,却常常忽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的思考,以致彼此紧密相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再加上备受师生青睐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具有快餐式、浅阅读、泛阅读的特点,使师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每一次接触都变成了短暂的擦肩而过,这就难以让他们通过反复咀嚼真正吸收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从而缺乏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和整体认知。

3.新媒体技术迭代升级的高频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AI、VR、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5G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承载和传播形式。借助这些新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历史场景再现、英雄人物的立体叙事、文物古迹的生动解读,极大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但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广大师生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然而,在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发现,多数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较深,基本能够筛选出适合在高校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但他们的新媒体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只能进行图文混排的PPT简单制作、视频影像资料的下载播放等,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装显得粗糙和生硬,难以吸引学生。而学生虽能够灵活借助VR虚拟技术、音视频录播技术等技术立体化展现文化经典等内容,并以QQ、微信、直播平台等方式广泛传播,但由于他们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选择传播的内容则良莠不齐。因此,如何提升师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三、新媒体赋能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

高校需要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创新传播路径,增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力、说服力、吸引力和精准力。

1.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引领力。传播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的发起者、主导者和实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的首要环节和传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新媒体时代,师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潜在主体,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生态。一是坚持学校党委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应从思想上厘清新媒体时代借助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制定好符合实际的顶层设计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构建由宣传部门牵头和各相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强指导、检查和考核,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新媒体时代,教师虽然不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垄断者和唯一的传播者,但其在人才培養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没有变。高校要加大宣传,增强他们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并为提高他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新媒体媒介素养和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开展定期培训和专项培训,提升他们借助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三是注重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是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因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学生最感兴趣、哪些传播方式学生更易于接受。高校应组织利用好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等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先将他们培养成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再通过他们的朋辈引领作用,开拓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四是发挥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要注意发现师生群体中敢于且善于在新媒体传播空间发声的意见领袖,吸引他们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鼓励和引导他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宣传造势。

2.注入优质资源,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媒体的属性并没有改变,优质的内容仍然是稀缺资源,是抓住受众的关键,媒体需要靠优质内容去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因此,高校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深入发掘并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内容。一是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启迪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理念、以诚为本的社会准则、舍生取义的正义精神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等。要阐释清楚这些核心思想观念在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破解当下社会发展难题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紧密关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涵育大学生美好品德的中华传统美德。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引导大学生崇德向善,提高大学生是非曲直的甄别能力,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會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中华人文精神。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植入新媒体空间,并以多样的呈现形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3.更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吸引力。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面对这一现实,高校必须想方设法运用潮流新颖的鲜活表达方式,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群体的支持。一是用新媒体语言生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要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宏大叙事的传统表达方式,转为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微小叙事、个人叙事和生活叙事,用“网言网语”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用时代热词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用大学生流行语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用新媒体技术具象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传统媒体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纯以图片或文字的静态表达,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甚至是厌烦情绪。基于此,高校要借用新媒体技术,以动漫、短视频、微电影、虚拟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文物和历史发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三是拓展多元传播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生活。新媒体时代谁占有了受众,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否则再优质的内容、再生动的表达,如果不能进入大学生视野,也是徒劳。高校应利用好大学生使用度高、使用面广的QQ、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信息获取平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触角伸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四是组织开展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进行浸润式和体验式传播。要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线上“诵读中华经典”“评说历史人物”“重现历史场景”等各类活动赛事,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4.聚焦靶向发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精准力。精准传播是提升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效的内在要求。在传播主体多元化和受众圈层化的新媒体传播场域中,高校要真正了解各圈层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借助新媒体技术靶向发力,实现精准推送,才能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良性生态。一是以新媒体双向互动思维为指导建立传播者与受众“面对面”的共商机制。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切实感受,让学生参与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形式设计中,共同探讨可行的文化传播方案,及时调整和修正传播过程中的实践路径。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精准推送。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专业背景、阅读习惯、理解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努力实现推送内容与受众群体的精准匹配。三是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设置议程。要发挥好网络宣传工作联络员、辅导员及社团组织等作用,及时提炼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关注或者是亟须了解的焦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置好新媒体传播议题。四是把握好传播时机。要利用好传统节日或者学校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等时间节点,运用新媒体扩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师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共情,赢得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HB22MK01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JZD03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

[2]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3).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05-03.

[4]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06).

[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融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
融合创新,让新闻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电视节目与微博的融合传播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从推选到竞演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从“第六届广府庙会”联动报道看南方报业媒体融合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