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民 冯瑛
[摘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最高利益的思想保障。民族高校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民族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覆盖,形成大思政格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筑牢意识形态阵地防线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要联通主体合力,避免教育资源分散化和教育体系碎片化,贯通全程育人链,避免教育内容的同质化和教育功能割裂化,融通全方位育人空间,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6-0044-07
民族高校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民族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常盛、让和合偕习之风常吹常清,努力把民族高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和“涵养池”,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示范基地”。[6]
关于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方面,学者提出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7]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重要的前提条件,[8]要持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夯实理论认同,[9]深刻认识校园文化的重要价值,[10]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11]以课程思政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2]而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坚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覆盖,形成大思政格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民族高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的重要使命,必须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民族高校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强化“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牢记民族高等教育的初心使命、履行办学宗旨的需要,也是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团结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一)筑牢意识形态阵地防线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指导,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13]青年学生涉世不深,定力不足,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對涉及本民族利益或事件时更容易敏感,很容易受到西方反华势力毒瘤思想的侵害。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毒瘤。”[4]民族高校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是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最前沿。民族高校要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宣传和维护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坚决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引导各族青年学生不负韶华不辱使命堪当时代重任。
(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4]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养的”。[3]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需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各民族只有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高校必须坚持“三全育人”理念,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自觉自愿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向同行。
当前,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赶考路上,我们面临着“两个大局”的考验。“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给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波谲云诡的形势变化中,民族高校要引导各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提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建构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
民族高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比60%左右,他们将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民族高校各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因此,民族高校必须强化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充分利用各族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相处的有利时机和环境,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未来,也是西方反华势力和境外敌对分裂势力争取的对象。西方反华势力和境外敌对分裂势力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凭借其强大的媒体舆论优势和议题设置功能肆意抹黑妖魔化中国形象,企图扰乱视听,误导各族大学生认知判断。民族高校“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3]以此来引导青年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激励各族青年学生把青春和激情奉献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实现自我价值,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是“人”,就是要教育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引导大学生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是“育”,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是“全”,就是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调动一切教育力量、整合一切教育元素,建立相应体制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协同配合,良性运转,形成教育合力。营造在民族高校人人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校园氛围。
(一)全员育人:整合要素合力的教育系统
全员育人中的“全员”指的是民族高校所有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这里分为广义的主体和狭义的主体。狭义的主体主要是指民族高校校内外关心、关爱、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发挥育人作用的个人。包括所有在岗的教职员工、离退休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甚至已经毕业的校友以及关注支持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社会爱心人士。广义的主体还包括由具有相同功能、意愿和行为的个体所组成的部门或社会组织,例如为民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资助的企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广义的主体和狭义的主体共同构成了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体。这一教育主体本身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根据系统论理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其前提是构成整体的各部分要素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如果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员育人系统存在要素缺位和要素合力没有形成等不利情况,那么育人系统将运行不良,无法实现最优化育人效果。[15]全员育人理念的提出就是强调所有育人主体都要履行育人职责,避免责任分散效应的出现,破解民族高校非专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不想干、不能干的“孤岛化”现象。民族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工和每一个部门都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守好自己的渠,种好自己的田,结合各自的工作属性、内容范畴、服务对象,建立富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育人责任清单,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自我教育等功能,[16]同时,要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局观,实现教育主体从“单一性”向“全员性”转化。每一位教职工和每一个部门分工又合作,消除各工作模块“条”“块”分割状态,填补育人空白地带,达到全员力量的整合,形成高质量的育人系统。
(二)全过程育人:锻造协同运转的教育链条
从时间维度来看,全过程育人强调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覆盖到每个学生以及学生的每一个生涯阶段,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从入学到毕业前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并延伸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有长远目光、战略思维。要立足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中阶段的教育相衔接,将铸牢教育“提前一公里”,实现教育不间断;同时,加强学生终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将铸牢教育“延后一公里”,引导学生一辈子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奉献者。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认知到认同,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理性认知内化为情感依附、再由情感依附外化为行动自觉,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切入,做好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统筹规划,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需求安排不同的教育主题,保证主题的衔接性、关联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方法,探索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消除各教育主体岗位职责的“条”“块”分割,搭建共同协作的平台,发挥各教育主体育人“同心圆”效应,锻造协同运转的教育链条。
(三)全方位育人:打造多维立体的教育空间
全方位育人就是全领域育人。民族高校全方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全领域覆盖,营造无处不在的教育氛围,打造多维立体的教育空间,形成大思政格局。要充分发挥组织、管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资助、心理、网络、服务十大育人体系的教育功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十大育人工作体系。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系統性整体推进十大育人工作,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打造立体联动的育人有机体。要把工作落实落细,深挖十大育人体系各板块教育资源中的红色基因,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机制。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调查研究,以各民族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协同联动,育人维度全方位互通。
民族高校坚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客观要求,其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要素相互关联、交织融合、协调推进,在系统整体统一调配下取得协同育人效果。全员育人是基本要求,要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全过程育人是重要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嵌入到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循序渐进,有效衔接,抓实抓细才能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全方位育人是现实路径,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领域覆盖,才能形成协同育人效果;总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路径
新时期“三全育人”模式运用于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高校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民族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全育人”是具体路径,要全主体联动、全过程发力、全方位覆盖。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三全育人”模式
“三全育人”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质是把一切育人力量最大范围地调动起来,把一切教育元素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其关键在于把人员、时间、空间、内容做到协调配合、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同向同行,保证无闲置、无空档、无死角、无遗漏,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工作格局。[17]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18]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9]因此,民族高校党委要加强对“三全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根本保证。要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学校整体优势,统筹育人资源,打破育人壁垒,强化育人合力,形成多方联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和“大思政”格局。
(二)联通主体合力,避免教育资源分散化和教育体系碎片化
联通主体合力就是整合一切教育力量,切实形成“党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主抓、学院主动作为、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全员育人体系。民族高校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工作属性、内容范畴、服务对象,建立富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工作职责,以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自我教育等功能。但是这一过程中,各教育主体往往只根据自己的职责清单开展工作,例如专任老师只负责课堂教学,不重视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职能部门只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不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如果缺少整合优化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那么各个岗位职责就会出现“条”“块”分割,职责之间就会产生“缝隙”;另外,各教育主体只立足本单位、本部门开展工作,存在工作内容交叉重复、多头出击,工作形式雷同单一、作用分散等问题,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制约了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20]为此,民族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育人职责和育人清单,并在岗位职责之间搭好协作平台,弥补职责间的“缝隙”,加强一体化运作和专业化发展;各教育主体也要主动作为,积极主动探索协同育人的新的增长点,避免教育资源分散化和教育体系碎片化。
在全员参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需要认识到一个客观情况,即“全员”参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和意愿是不一样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群众对目的究竟‘关注’到什么程度,群众对这些目的究竟有多大‘热情’。‘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1]因此,需要顶层设计做出相应的提升措施。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员”育人的思想意识,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专题讲座以及警示教育等活动,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站位,自觉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觉悟。二是通过绩效考核增强“全员”育人的行动自觉。可以通过正激励、负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将思想要求与岗位职责挂钩、与自己的绩效考核关联,将“全员”的育人“软要求”转化为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联的“硬指标”,将“种田”“守渠”的责任真正落地。
此外,民族高校还要不断拓展教育主体的可能性边界,积极发挥校外教育主体的育人功能,促进家、校、社的协同合作。民族高校可以在组织“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营”等对外交流活动中,积极吸纳海外的爱国人士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体,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民族高校要鼓励校友反哺母校、回馈社会,特别是已在民族地区做大做强的校友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方式搭建多种平台,畅通校内外育人资源的有效衔接,汇聚教育主体合力,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
(三)贯通全程育人链,避免教育内容的同质化和教育功能割裂化
贯通全程育人链就是各教育主体的教育教学要无缝链接、“时时在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覆盖到学生生涯的每一段、覆盖到学校日常管理的每一个阶段,要在合适的时间节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通全程育人链,可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不断细化、深化,避免教育内容同质化和教育功能割裂化倾向,便于教育管理的评估反馈。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方面都有待加强。其中有44.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认同感较低,有30.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感较低,有3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意识认同度不高,有33.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度不高。[22]为此,民族高校要根据学生不同生涯阶段以及民族高校特有的教育时间节点如藏历年、彝历年、羌历年、古尔邦节、“三月三”民族歌圩节等,设置固定的、常规性的教育主题,并且全校科学规划、整体统筹,教育的载体和教育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要适应青年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活动特点。对于大一新生主要以认同教育为主,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要深刻认识每个民族都是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对于中年级大学生要以自信自强教育为主,各民族和合偕习、共同成长,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回报社会、建设国家奠定坚实基础。毕业阶段的大学生重点培养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民族地区的进步发展、为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担当奉献、勇毅进取。
(四)融通全方位育人空间,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质增效”
民族高校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表明,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影响满意度最大的因素,其影响程度达81.9%。[23]因此,融通全方位育人空间就是要整合“十大育人体系”的各方面育人资源,横向打通育人空间场域,纵向推进人才贯通培养,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首先做好课内课外的融合即做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课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民族高校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载体,讲清讲透为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的认知。努力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课打造成民族团结教育示范金课,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感悟使命、分享正能量。各专业课程要深挖课程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团结历史的学习宣讲,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增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育人,产生叠加效应。第二课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各族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的西南民族大学“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自2015年起累计派出42名志愿者赴高原藏区红原县支教,用实际行动注解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用青春和智慧绽放出了民族团结之花,被称为最美的格桑花。各族青年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既可以亲身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又可以了解社情民意,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识,主动服务社会,自觉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去。
其次是线上与线下的衔接。民族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平台,开展多种学习形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例如在文化月活动期间,围棋社的同学通过“小石榴”直播间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学生在线直播讲解围棋知识,并组织学生线下切磋棋艺。把线下教育延伸到线上,在线上进行拓展并增加教育的延展性,做到线上与线下彼此呼应、相互补充、有效衔接。
最后是校内与校外的联合。可以邀请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校外专家学者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学校广播台、校园网以及校园展板等宣传展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模范人物和光荣事迹。开坦克的民大“花木兰”、哈萨克族校友马和帕丽,用坚韧与拼搏展现了“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形象,用奋斗的青春践行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优秀的少数民族校友光荣事迹的宣传更能引起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情感共鸣,引导各族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的传播者和模范的践行者。
总之,新时期,“三全育人”模式运用于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客观要求。“三全育人”教育模式能切实提升民族高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注度,盘活教育资源,激发教育潜能,有利于推动形成全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助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以及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9-09-28.
[4]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
[5]习近平.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22-03-06.
[6]吴桃.“石榴籽大团结金课”:以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为标杆[J].民族学刊,2021(10):24.
[7]赵心愚,康坤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J].民族学刊,2022(12):1.
[8]李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教师素质提升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1):65.
[9]张伦阳,王伟.“两个大局”视角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7):13.
[10]谭天美,刘燕群,欧阳修俊.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5):126.
[11]周俊利.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文化纽带视角[J].民族学刊,2021(2):9.
[12]杜林,张丽军,包启明.高校课程思政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机理与行动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2(5):20.
[1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4]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15]余嘉云.三全育人的生态主义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32.
[16]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17]丁丹.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探赜:机理、问题与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0(6):120.
[18]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9]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0]张利国.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若干思考[J].民族学刊,2020(2):65.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22]彭尚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民族学刊,2020(1):10-11.
[23]杨敏,陈雪龄.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民族学刊,2022(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