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培训,也可以为学生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该课程的开设也能够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运行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扩招;学前教育;运行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数量。然而,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一系列运行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对于提供优质的职业培训至关重要,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有关幼儿发展、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等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儿童的关爱和照顾能力,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对学生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1]。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发展,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及相关教育机构需要专业的学前教育人才,以满足家长和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乐观。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普遍加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与培养,建立了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中逐渐探索和实施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例如,结合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校外实习,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通过与幼儿园和托儿所等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际教学经验,增强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沟通技巧。尽管学前教育专业在高职扩招背景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包括师资队伍的不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问题。高职扩招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继续积极探索与创新,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挑战,促进学前教育学科的发展。
三、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运行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学前教育领域,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师资培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通过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包括招聘选拔、培训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可以对潜在教师进行全面的能力评估和专业知识测试,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机会,使教师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多样性也是重要的策略之一。学前教育涉及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幼儿,拥有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各类人才参与学前教育行业,包括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研究生和行业专家等。同时,要注重招聘和培养具有特殊教育背景或跨学科知识的教师,以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建立良好的师资激励机制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和福利保障,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并持续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的支持,例如,研究基金、教学资源和关于教学法的持续培训课程等[2]。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专业发展动力,从而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创新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培训教师,并提供更好的学术支持。通过加强师资培养、多样性招聘、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及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强的专业领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应当覆盖幼儿健康、教育心理、幼儿发展等多个方面,以提供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学校需要不断关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其与实际需求相匹配。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使教学内容能够与真实工作場景相贴合,提供具有实操性的教学体验。优化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思考、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地调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和虚拟实验室,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既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包括实践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习报告和实践项目等不同形式的评价。通过及时有效地反馈和评估,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优势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和行为,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保持其前沿性和实用性,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丰富实践教学环节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与幼儿园、幼教机构等实践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学校应该注重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3]。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一线教育工作,例如组织幼儿活动、开展家长沟通等,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实践的需要,设置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如幼儿观察与评价、游戏设计与指导等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应强调实际动手操作,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和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专业实践过程,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等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学习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的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增加学生对实践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所取得的成果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展示,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实践成果展、撰写实践报告、参与学术研讨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展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这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鼓励,也是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加强实习实训、开设实践课程、借助现代技术和重视实践成果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将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学生就业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就业指导则起到了引导和帮助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作用。制订全面的就业指导计划是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的基础,学前教育专业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明确学生就业的目标和路径。制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指导计划,包括就业资源的开发、就业技巧的培训、职业规划的指导等内容。同时,要密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机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如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业形象塑造等。因此,教师应在课程设置中加入相关的就业技能培养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学生实习实践是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接触实际教育工作,并与幼儿、家长和教育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在实习实践中,学生应当注重积累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学校和实习单位应该共同协作,提供合适的实践环境和导师的指导,为学生顺利毕业和顺利就业提供支持。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职业规划是指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该倡导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订相应的发展计划,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学校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组织职业规划指导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的思考和决策。通过制订全面的就业指导计划、加强就业技能培养、实践环节的加强和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等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这将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
(五)完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关键性影响,学校要根据学前教育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的步伐。加强对新型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学习,如STEAM教育、情感教育、多元智能教育等。此外,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学前教育课程应包含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实训、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在实践中,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幼儿教育工作,并积累实际经验。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灵活设置选修课程,以满足个性化的培养需求[4]。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保证教育质量和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并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通过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与产业界的合作也是完善课程设置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专业应积极与幼儿园、教育机构等产业界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和动态,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教育工作紧密相连。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教育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提升实践性和针对性、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以及与产业界的合作,可以提供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优秀学前教育人才。这将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为学前教育领域提供高素质的教育服务,推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六)完善评价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的评价指标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借鉴国内外学前教育领域的评价经验,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客观、适用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评价指标,迅速响应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方式已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学前教育专业应探索和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实践操作、观察记录等。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并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和指导意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点,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排名或者简单评分,更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支持性的过程,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建立公正、透明的评价流程和机制。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公正性和透明性,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偏见和不公平现象。可以设立评议委员会或者专家团队,确保评价标准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建立健全评价结果的反馈和申诉机制,为学生提供接受评价结果和提出异议的渠道。通过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与工具、重视学生反馈和指导以及建立公正透明的评价流程和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通过持续改革创新,学前教育專业才能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和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专业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并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玲,宁海成,张秋悦.“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线课程的建设及运行[J].科教导刊,2023(20):1619.
[2]王立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基于课程思政背景[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10):109110.
[3]何亦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5236.
[4]黄环.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3943.
课题信息: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双精准”育人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JGGZKZ2020058);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校级共建课题(帮扶专项):课证赛融合模式下高职学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项目编号:2021GJ09)
作者简介:吴国彬(1986—),男,汉族,广东高州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