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青青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坚持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以主题为媒介,培养学生多视角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此,笔者以立足学科特性、情境探究、任务驱动、评价反思4个角度,结合案例进行阐述分析。
一、学科特质提炼:明确学习主题,制订学习目标
选择合适的主题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础。确定跨学科主题,应以本学科为主,既要关注不同水平的纵向联系,又要关注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综合考虑学科特性、学生基础、素养要求等指标,梳理跨学科交叉内容,然后从课程标准、教材、学生需求、资源等方面选择主题,统整相关内容。在确定主题后,结合主题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订,首先要立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身,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其次要挖掘不同学科核心知识的融合点,设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目标。
如,障碍跑与语文《七律·长征》故事具有相通的融合点,可以进行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以巧渡“金沙江”练习跑跨的动作技术,以“飞夺泸定桥”练习平衡、快跑的动作技术,以翻过“大雪山”练习翻越的动作技术,以过“草地”练习爬的動作技术,以顺利到达“延安”作为结尾,将“识长征故事 趣学障碍跑”作为学习主题,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该主题的目标。学科素养目标:在障碍跑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长征的情境,学习障碍跑中的跑、跳、钻、爬等技术动作。跨学科素养目标:以长征故事为载体,体验红军角色,提高学生练习兴趣,了解红色历史,学习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勇敢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二、情境问题探究:创设真实情境,设定学习问题
真实情境是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的“教育场所”,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生活场景,聚焦真实问题,引发真实体验,让原本枯燥、复杂的学科知识转化成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实现经验和知识的连接,使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设定的学习问题,需来源于真实情境,符合学生实际认知,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分析、实践,对本学科和跨学科知识进行迁移与运用,寻找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投掷轻物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课文《彩虹》中“尝试创造不一样的彩虹”的拓展,将投掷物制作成彩虹球形状,让学生在练习中创造彩虹,感受彩虹的美,两者相融合,创设练习投掷轻物的场景。同时,教授学生在投掷时需要合适的出手角度和速度才能形成更美的彩虹的知识点。利用这一情境,在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设置合理的问题,如美丽的彩虹是什么形状、怎么扔彩虹球才能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引导学生围绕真实问题开展学习,通过学科实践统整知识内容,用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
三、任务驱动运用:巧用学习任务单,建立学习小组
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逐步跟进,是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途径。为跨学科主题活动量身设计结构化任务单,每个任务单不但有自己的探究问题,还有对应的评价量规,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习真正发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能够坐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应根据不同学情构建学习共同小组,从学习任务中生成研究专题供小组选择,小组则要分工合作开展探究学习。
如,设计体育与健康和劳动课程跨学科任务单时,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折返跑与劳动课程中的种粮过程相结合。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四季适合种植的粮食,制作种粮所需要的道具,带着任务思考和实践,引导学生查阅种粮及相关农作物的知识,增强学生制作种粮道具的体验感;课中,设计农民种粮的过程,通过折返跑进行播种、施肥、丰收、观赏等,将劳动课的种粮过程贯穿课程始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四、评价反馈联动:设计评价体系,反思学习效果
跨学科主题学习着重考核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表现出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应立足学科本位,关联不同学科核心素养,联动课程评价方式,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着一个连续多变且复杂的发展过程,不同的主题情境将会获得不同的体会感受。因此,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要积极反思,复盘行为,形成经验和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如,以体育与健康课程(轻物投准)与劳动课程(垃圾分类)融合教学为例,以4种类型的垃圾桶作为投准点,利用废弃物制作不同的“垃圾”并贴上名称,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分类投准。针对这个情境,设计相应的学生自评表和教师评价表,从体育学习方面评价,是否掌握投掷动作并能投准;从美术劳技方面评价,是否学会制作投掷物;从环保知识方面评价,是否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促使学生能理性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准自身定位,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标。
立足学科特性、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评价反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特征。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根据主题情境任务的需要,自主整合、调用知识,建构知识与情境,以及任务、问题与评价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各学习要素间建立联系,进而有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