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区域性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

2024-01-05 16:14何明蓉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双减问题

摘 要:“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性幼小衔接在形式、内容、管理上存在问题。解决现有问题是推动区域性幼小衔接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先论述了“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性幼小衔接的形式问题、内容问题、管理问题,然后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形成区域性幼小衔接的教育新样态,增强区域性幼小衔接效果。

关键词:区域性幼小衔接;“双减”;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2-0094-03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重要的学校教育阶段,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全面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可以保证幼儿在减轻身心压力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地从学前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切实夯实进一步发展的基础[1]。基于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幼小协同、全面准备、联合教研以及家园校三方协同共育的教育理念。《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强调,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提质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在“双减”背景下,区域性幼小衔接更应受到关注,尤其要竭尽所能地做好区域性幼小衔接。然而,当前的区域性幼小衔接在形式、内容、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区域性幼小衔接的有效性,同时阻碍了“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在“双减”背景下,解决现有的区域性幼小衔接问题迫在眉睫。

一、“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性幼小衔接问题

(一)幼小衔接的管理问题

幼小衔接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成体系、各自为政。一是小学和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不同。幼儿园的活动室和户外布置美观,且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游戏时空,能让幼儿在轻松、欢乐的环境中获得有效发展。但是,小学教室环境相对单调。一进入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桌椅板凳、干净的黑板。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很难感受到乐趣,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小学和幼儿园的师生关系不同。在幼儿园中,教师和幼儿是朋友关系。大部分教师会陪伴幼儿参与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尤其,他们会认真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发现他们的思想、行为问题,及时介入游戏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在小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等,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做”。部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准确了解教师的意图,很难按要求“做”,久而久之无法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甚至逃避小学学习生活。三是小学和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不同。幼儿园的休息时间充足,做到了劳逸结合。但是,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长达40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仅有10分钟。很多学生無法适应这样的作息安排,无法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身心状况,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小衔接的内容问题

“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内容问题表现为过度重视知识衔接。《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方面要求。但是,在当前的幼小衔接中,无论幼儿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将关注点放在知识上,忽视幼儿(学生)的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这四方面的具体内容,导致他们出现了自尊心受挫、自信心不强等问题[2]。

(三)幼小衔接的形式问题

“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形式问题表现为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缺少有效衔接的互通机制。具体而言,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幼儿教师往往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组织多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习得知识、技能,尤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小学教师习惯于采用讲授法实施教学。讲授法具有单向性,很容易剥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教材中的知识,很少彰显自身的学习主体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尤其,幼儿在刚刚进入小学时,无法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很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不利于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性幼小衔接策略

(一)建立区域性幼小衔接的协同保障机制

1.联动管理

第一,区教育局应高度重视区域性幼小衔接,提供充足的管理机制和研究经费保障,建立教育行政、教研联动管理机制,加强专项治理和实践指导,有针对性地纠正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偏差。

第二,各管理部门应加强幼小衔接的校外培训整治工作,推动幼小衔接进幼儿园、进小学。

第三,各部门在幼小衔接研究过程中,应切实发挥各自的作用,牵头建立幼小衔接专家指导小组,邀请广大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幼小衔接培训活动;同时,幼小衔接专家指导小组要把握日常时机,走进幼儿园和小学,加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以及教研工作的管理。

2.结对管理

结对管理是指同一个片区中的幼儿园和小学“结对子”,建构幼小衔接共同体,进行合作调查、共建制度等活动[3]。例如,在开展共同调查活动时,幼小衔接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可采用多样的方式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家长存在的幼小衔接认知问题、实践问题,继而合作分析不同问题的成因,着力探寻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对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和家长关于幼小衔接的指导,使他们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幼小衔接。

(二)共同建构区域性幼小衔接的课程跑道

1.创设互通的教育环境,解决管理问题

(1)营造互通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教育环境的重要构成。熟悉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便于初入小学的学生产生熟悉感,进而乐于参与小学的学习活动[4]。

以物质环境为例,教师应在了解幼儿园物质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创设与幼儿园相近的环境;尤其要为低年级小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图文提示等,让低年级小学生沉浸在熟悉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体验各种各样的活动。

再以心理环境为例,教师应紧抓幼儿园环境的精神内核,鼓励低年级小学生将自己喜爱的物品带进教室,并摆放在置物架上,营造出熟悉的环境。同时,教师要借鉴幼儿教师的教育经验,利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据教学需要,引入丰富多彩的资源,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减轻心理负担,积极体验各种活动,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环境的关键因素[5]。小学教师应借鉴师幼关系,与学生做朋友。

例如,小学教师要与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低年级小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同时,教师可以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要联系教学需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与低年级小学生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教师作为自己的玩伴,产生亲近之感,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除了小学教师要在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做出努力之外,幼儿教师也应做出相应的努力。简言之,幼儿教师要借鉴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教学经验,围绕活动目标、内容,向幼儿提出问题或任务要求,驱动幼儿自主思考、探究。同时,幼儿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提问、追问、搭建支架等方式,将幼儿引向探究深处。长此以往,幼儿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为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3)缩小作息时间差距

缩小幼儿园和小学作息时间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出熟悉的环境,有利于减小幼小衔接的坡度[6]。在缩小作息时间差距方面,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都应做出努力。

例如,在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的前提下,幼儿教师要适当地靠近小学的课堂时间。此外,教师可以在延长集体活动时间的情况下,略微缩短午餐、午休时间。如此可以使幼儿增强适应性,为幼儿未来进入小學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教师要在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量。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大小课相结合的方式来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2.开发丰富的教育内容,解决内容问题

丰富的教育内容是进行有效衔接的基础。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应以这四个维度为着眼点,梳理具体的教育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机衔接。

其中,入学准备的教育内容见表1:

幼儿教师和低年级小学教师应在理清内容框架的基础上,深入研读《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建立较为完善的内容体系。之后,幼儿教师和低年级小学教师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组织活动,让幼儿(低年级小学生)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这四方面均能获得良好发展。

3.活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解决形式问题

幼小衔接的形式问题指向教学方式。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应互通有无,学习、借鉴彼此的教学方式,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幼儿(低年级小学生)积极体验,做好入学准备。

例如,幼儿教师在与小学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掌握情境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提问法等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以提问法为例,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会向幼儿提出问题,但是没有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在幼儿回答后也没有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理答,往往直接给出答案。如此做法剥夺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大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课堂提问经验。幼儿教师可以向小学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提问方法,确定留出的思考时长,掌握多样的理答方式,继而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帮助幼儿养成自主探究习惯,做好参与小学学习的准备。

部分低年级小学教师虽然应用游戏教学法实施低年级教学,但往往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创设游戏,导致游戏难度、形式与低年级小学生的游戏经验脱轨。针对这种情况,低年级小学教师应与幼儿教师进行交流,或学习幼儿教育案例,丰富游戏经验,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创设游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将关注点放在幼小衔接的管理问题、内容问题和形式问题上,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加强联动管理、结对管理,建立区域性幼小衔接的协同保障机制。同时,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创设互通的教育环境,开发丰富的教育内容,活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共同建构区域性幼小衔接的课程跑道,切实解决现有的三大问题,增强

“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川,段秀丽.我国幼小衔接政策的价值分析及实现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23,15(4):101-108.

[2] 吴丽芳.新时代幼小科学衔接教育模式的探究[J].华夏教师,2023(12):76-78.

[3] 冯莉萍.“双减”视域下幼小衔接“零起点”机制[J].教育科学论坛,2023(4):24-28.

[4] 葛康伟.走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亚太教育,2022(21):35-38.

[5] 黄艳.零起点、齐步走、看得见,用整体思维推进幼小科学衔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6):29-30.

[6] 宋烁琪,刘丽伟.“儿童的视角”下幼儿与小学生的衔接困境和需求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2(5):11-27.

作者简介:何明蓉(1966.5-),女,重庆人,就职于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学前教育部主任,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双减问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