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东风一夜入残年,冻蕊含香娇可怜。二十四番花信转,春魁还自让君先。”时至腊月,天寒地冻,枯寂萧条,此时盛开的蜡梅显得分外惹眼,它们不惧严寒,迎风冒雪,先于群芳在春前开花,花色娇黄、暗吐馨香。
蜡梅为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逾千年,在宋代已普遍栽培,并作为插花相赠。历史上著名的蜡梅栽植地区河南鄢陵,其蜡梅种植始于宋代,至明、清时更盛,远销至京师,并进贡朝廷,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自此,鄢陵蜡梅名闻天下,曾出现过“一株至白金一锾者”(1锾约200克)的现象,足见蜡梅名品之珍贵。如今,蜡梅的分布遍及东西南北,在上海、南京、镇江等地栽培数量较多。
野生蜡梅分布于我国中部秦岭、大巴山、武当山等地。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有面积逾296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四川省达州市也有成群连片的野生蜡梅约33平方千米,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蜡梅在国外栽培不多,17世纪传入日本、朝鲜,18世纪后期传入欧洲,1990年方传入美国。
开于腊月绝非梅
虽然带有“梅”字,但是蜡梅绝非梅花,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人们在早春赏的梅,又名“春梅”“红绿梅”,为蔷薇科小乔木,花5瓣,花色有白、粉、紫红等,芳香扑鼻,花期通常为2—3月。
蜡梅为蜡梅科落叶大灌木,高可达5米,叶表绿色而粗糙。花常呈黄色,如纯黄、淡黄、金黄、紫黄、墨黄色,亦有银白、淡白、雪白、黄白色,有蜡质光泽。花蕊有红、紫、洁白等颜色,极芳香。花期自11月下旬到翌年3月,1—2月为盛花期。
唐代以前,蜡梅常与梅花混淆不清。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山谷诗序》中将两花进行了区分:“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品明,类女工燃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本草纲目》中记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由于蜡梅自隆冬腊月起陆续开花,故清初的《花镜》中写道:“蜡梅俗称腊梅。”但因蜡梅科其他植物如夏蜡梅、亮叶蜡梅等在其他季节(非腊月)开花,所以“蜡梅”才是规范名称。
可见,蜡梅与梅花实为不同族的两种花卉,但花期重叠、姿韵相近,易于混淆。如今,它们被并誉为“两梅”。在北京颐和园、昆明黑龙潭公园、南京明孝陵等地,初春时节皆可赏到“两梅”齐放的盛景。
冷艳清香惹人醉
蜡梅于严寒寂寥的冬季开花,色娇香隽,为寒中极品,风姿、韵致不亚于梅花,被赞为“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历来深受人们喜爱。其花瓣色娇黄,又有蜡样光泽,在严冬的单调中显得格外明艳,正所谓“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其香气既浓且清,只要嗅到一点,即感幽芳彻骨。正如诗人所写的“蜡梅香极清芳,殆过梅香”“一花香十里,更值满枝开。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
蜡梅发枝多,耐修剪,生命力之顽强令人肃然起敬,在江南有“砍不死的蜡梅”之说。蜡梅的寿命可达500年以上。泰山有植于明末清初、树龄达三四百年的古蜡梅,在苏州虎丘、上海嘉定和松江、曲阜孔庙等地亦有年年开花、生机盎然的古蜡梅。
品种丰富功用多
蠟梅品种丰富,多达165个品种。南京的蜡梅品种就有近90个,尤以明孝陵一带最为丰富。蜡梅常见的有素心、磬口、红心等几种。素心者,花较大,内、外轮花被纯黄色,色娇香浓。磬口者,花、叶均较大,外轮花被淡黄色,内轮花被边缘有浓红紫色条纹,极耐开,芳香浓郁,为优良品种。红心蜡梅,也称“狗牙蜡梅”,叶狭而尖,内轮中心的花被片有紫红色条纹,花较小而香气淡,多半作为砧木,用于嫁接。
蜡梅为中国庭园中不可或缺的冬季佳卉,常与南天竹搭配种植。蜡梅亦为盆景、盆栽和插花良材,剪下的花枝凡已现色之花蕾,均可开放,且瓶插时间可长达数十日。蜡梅若与红果南天竹搭配,则“天竹红鲜伴蜡梅”,呈现花果并茂、艳色馨香、春意融融之佳境,寓意“四时如意”。
蜡梅的花可入馔,以艳黄的花朵和雪白的豆腐制成蜡梅豆腐汤,观而悦目,食则可口,还能御寒,堪称寒冬妙品。蜡梅还可以窨茶。果实又名“土巴豆”,可作为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