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与其 厉行威
课标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1]。课标反对技术主义和琐屑的分析与讲解,强调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改进,要求学生开展多样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情境中的任务,在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言语经验,发展核心素养。教学不仅要设计好学习活动,而且要设计递进性的活动,避免活动在同一思维层面滑行,以反拨教师主体对学生主体的遮蔽,打造生命激荡的灵性课堂。以参赛课例《生命哲思与境界感悟——〈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联读》为例,具体阐述如表1。
表1 《生命哲思与境界感悟》活动设计表
本设计紧扣目标,设置七个环环相扣、不断递进的活动环节,旨在促使学生在语文实践和多元对话交互活动中,实现阅读理解、言语表达、思考探究、价值培育、精神生长等语文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或许有教师会疑惑,这么多活动,15 分钟无生教学,能够完成吗?答案是肯定的,本设计和上文《〈项脊轩志〉的情感及其表现赏析》一样,若转化为参赛教师的逐字稿,大约3200 字,正好15 分钟。当然,这里面还涉及“有生”和“无生”,“15 分钟”和“40 分钟”关系的辩证问题,非本文篇幅所能承载,暂且不论。
课标指出,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要落实于每节课的教学培育与训练之中,学生只有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才能使思维能力和品质真正获得发展。而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思维进阶的课堂,使学生思维稳步前行,层层推进,从而真正获得面向21 世纪的关键能力。
实现思维进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承载思维发展的任务活动设置要有梯度,要让学生在活动的逻辑递进中实现思维进阶,在活动递进与不断的思维翻新中获得学习的新奇感与惊奇感,在学科实践活动的递进开展中实现思维的不断推进,从而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如《苏武传》的参赛设计。教师创设一个“穿越千年和苏武对话”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化身为卫律、李陵等人和苏武进行对话,以此来表现各自的价值观,凸显苏武的爱国情怀。这个情境设计本来也可算作一个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进行体验、思考的任务,但由于整堂课的设计只有一个层次,不能实现思维的进阶,因而显得内容单薄,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明显相对较小。
而上文所述《〈项脊轩志〉的情感及其表现鉴赏》的设计,由“生命与树”的关系导入—与树有关的文本文字赏析—文本互解,联系其他细节、场景文字对形象及作者情感进一步赏析—艺术表现手法赏析—归有光散文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属文立其诚—“说真话,抒真情”的写作作业布置,在六个思维层次的推进中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生命哲思与境界感悟》课例由“背诵导入—参悟生命真相:人生短暂—面对短暂生命,王、陶二人各自的存在方式与价值选择—二人选择相同与不同的原因探究—综观魏晋时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中所蕴含的积极内容—我们当代青年应有的生命思考、价值选择与生命追求”这六个环环相扣的活动链构成,逻辑顺接自然,思维不断翻新,思考层层深入。
以上所谈“五个意识”,是参赛选手容易忽略乃至没有意识到的五个方面。但这还只是冰山表层。这“五个意识”的深层是“生本意识”。于漪先生说:“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切不可求助于冥思苦想,耍弄花样,而是要切实做到从教材的实际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每篇教材的个性要看得准,吃得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发展要不断了解,多加研究。离开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妄谈这样那样的方法,不过是洪教头的棍棒,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其结果定然毫无成效。”[2]
讲到底,所有课堂教学,无论是设计、实施还是评价,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旨归,要以发展学生为起点和归宿,要着眼于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尽量有最大的收获。教师的教学立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发展的层次与高度。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活动的一切环节,都要围绕“学生是否需要”“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如何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等思考基点而展开,这样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好的教学。这所有表述,简化为一句话,就是教师教育教学思考和行动的起点,以及包括教学设计在内的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课标意识”为引领,以“生本意识”为台基(如图1 所示)。
图1
这“六个意识”就是赛课设计的要领,落实了这“六个意识”,课堂教学就是有灵魂、有厚度、有深度、有广度、有生命的较为理想的素养课堂。当然,这里把“六个意识”分开来说只是为了方便阐述。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这六者是彼此联系、融汇在一起综合运用的。
以上所谈,虽为15 分钟无生教学设计,但实际上适用于所有赛课、研讨课等公开课的设计,也适用于日常教学设计。教师若能把每一节日常课都当作公开课来备课、上课,这样若干年下来,无论需要哪种教学设计与实施都能举重若轻,应对自如,左右逢源。而参加赛课或其他功能的公开课展示,不过“卖油翁”之沥油,因“手熟”而神妙,而教师如果缺乏日常教学中持久的实践和训练,那么想要在一次赛课中妙达庄生“解牛”“斫轮”之化境,恐怕力所不逮,万难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