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01-04 07:20裴新荣蔺潇孙敏孙霞李莉梅荣菲
中外医疗 2023年28期
关键词:分级胃癌评估

裴新荣,蔺潇,孙敏,孙霞,李莉梅,荣菲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江苏徐州 221002

胃癌为临床高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胃癌发生早期阶段一般无显著表现,部分患者以嗳气、上腹不适、消化道出血等为主要表现,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案[1-2]。手术切除可有效切除胃癌病灶,改善患者病情,延长其生存期,但受患者疾病认知不足、手术创伤、术后消化道重建等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易出现体重降低、营养不良等症状[3-4]。同时,胃癌术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也会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为临床新型护理管理措施,其可通过评估患者病情风险,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促进预后恢复[6]。认知行为护理也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型护理方案,其可通过问题提出、分析、解决的思路引导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建立健康行为习惯[7]。本文方便选择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 例胃癌患者,分析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本院收治的86 例胃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0例;胃癌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分别16 例、22 例、5例;年龄32~75 岁,平均(54.56±6.78)岁。观察组中男22 例,女21 例;胃癌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分别18 例、21 例、4 例;年龄30~76 岁,平均(54.77±6.8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编号:KYFY2020-KL-010)。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②符合外科手术指征;③预计生存期>6 个月;④患者、家属均知情。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耐心安抚患者情绪,落实术前准备。术前宣教:以口头说明结合宣教手册讲解胃癌疾病知识与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病情观察:严密监护患者体征与病情变化情况,协助其完善术前检查,并做好术后管道固定及引流护理。同时详细记录护理过程,按时查房,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敷料、血运及皮肤颜色,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生活指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适度运动,说明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观察组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1)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参考Brathel 指数评定量表制作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日常饮食、洗澡、修饰、二便、穿衣等日常活动能力,结合评分不同将患者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100 分为无需帮助、无需他人照顾;61~99 分为轻度依赖,少数时候需他人照顾;41~60 分为中度依赖,大部分需他人照顾;0~≤40 分为重度依赖,完全需他人照顾。结合评分划分等级,予以病情危重、病情随时可能变化者(0~≤40分)一级护理,每15~30 min 巡视1 次;针对病情相较轻、稳定、轻中度依赖者(41~99 分)二级护理,每1~2 h 巡视1 次;针对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完全自理者(100 分)三级护理,每6~8 h 巡视1 次。(2)认知行为护理:①建立认知行为干预组,由护士长为组长,组员包含1 名主治医师、1 名责任护士。要求小组成员学习认知行为干预理论、掌握实践操作方法,考核后参与护理;②强化认知:术前以集体讲座、一对一沟通、专家视听教学等方式讲解胃癌发生机制、手术流程、围术期注意事项,并介绍术后留置尿管、提肛、膀胱功能训练等知识,强化患者认知度。耐心说明认知行为原则,告知心理负担对疾病康复的不利影响;③引导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入院时以焦虑、抑郁评分表评估心理状态,针对悲观抑郁者,以正向引导、积极暗示等方式予以心理支持;针对厌世孤独者,鼓励家属主动陪伴,进行肢体接触,强化患者治疗信心与自我存在感;针对焦虑恐惧者,可谈论其感兴趣话题,以语言引导,转移注意力;④养成健康行为:为患者发放胃癌、手术相关知识手册或视频,帮助患者巩固知识。术后指导患者家属观察患者表现,监护引流、导尿情况,避免导管堵塞、脱落,拔管后指导患者科学排尿,预防尿路感染。合理管理患者日常饮食与生活行为,从流质食物逐步过渡至普食,合理搭配食材,均衡营养;指导患者适度活动,充分休息。

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

①癌因疲乏性:于护理前后以“美国癌症中心研究小组”制定的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评估,包含行为、认知、感觉、情感4 方面,每项10 分,计40 分,评分越高疲乏程度越重。

②自我效能感、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后分别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icacy Scale, GSE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SPBS)、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评估。其中GSES 包含10 个小条目,计10~40 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SPBS 涉及经济、情感、身体负担3 方面,共10 个条目,Likert 5 级评分法,1~5 分/条,计10~50 分,评分越高自我感受负担越重;SF-36 涉及8 方面,计0~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③并发症: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滑脱、感染、压力性损伤。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癌因疲乏性对比

护理前两组CF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FS 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癌因疲乏性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癌因疲乏性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 值P 值行为护理前7.02±1.337.03±1.280.0360.972护理后5.01±0.723.86±0.538.435<0.001感觉护理前5.95±1.265.94±1.330.0360.972护理后4.78±0.753.55±0.486.628<0.001情感护理前7.10±1.347.12±1.270.0710.944护理后5.08±0.743.82±0.558.961<0.001认知护理前6.23±1.546.31±1.480.2460.807护理后4.25±0.833.36±0.625.633<0.001总评分护理前25.88±3.4625.91±3.570.0400.969护理后18.16±3.5113.25±2.287.692<0.001

2.2 两组患者GSES、SPBS、SF-36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GSES、SPBS、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PBS 评分较对照组低,GSES、SF-36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SES、SPBS、SF-36 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GSES、SPBS、SF-36 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 值P 值GSES护理前15.56±2.5115.48±2.450.1500.881护理后25.57±4.1232.22±4.097.511<0.001 SPBS护理前38.55±4.2638.61±4.250.0650.948护理后28.15±3.6421.49±3.458.708<0.001 SF-36护理前61.35±4.5861.42±4.870.0690.945护理后72.56±5.1281.69±6.107.518<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胃癌主要源于胃黏膜上皮,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种族、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习惯等存在密切关联[8]。目前临床针对胃癌的治疗以手术干预为主,但受到手术创伤及患者疾病认知的不足,其往往会因恐惧“癌症”与手术而加重自我感受负担,同时加重患者围术期癌因性疲乏,进而影响手术效果与预后恢复[9-10]。既往临床针对胃癌患者多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这一护理模式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对症护理,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预后;但其缺乏对患者认知行为与心理状态的关注,故难以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无法有效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癌因性疲乏[11-12]。风险评估下分级护理则为近几年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可通过对患者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制定不同风险等级,并配合不同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促进机体健康恢复[13]。认知行为干预也是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可帮助患者分析病因,纠正其不良认知,进而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强化其疾病控制感,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减轻身心应激反应,提升其自我效能感[14-15]。

本研究结果可见,经护理后,观察组CFS、SPBS评分较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GSES、SF-36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予以胃癌患者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自我感受负担与癌因疲乏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较对照组的18.60%更低(P<0.05),提升该护理模式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瞿鸣妤等[16]研究显示,予以胃癌患者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21.95%(P<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可见,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下,可通过风险分级,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科学防范护理风险问题,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17];而认知行为干预的实施则可帮助患者更好地认知疾病,明确自身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进而鼓励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维护自身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8]。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缓解其癌因疲乏性,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分级胃癌评估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评估依据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