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月红,许美养,郭丽丹,吴小红
厦门市第五医院麻醉科,福建厦门 361101
剖宫产属于辅助分娩的手段之一,术中麻醉以腰硬联合为主。此种麻醉形式起效快,应用的镇痛、镇静药物较少,在促进镇痛效果提升方面优势显著。但是剖宫产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易造成产妇的不适感增加。同时,部分产妇对剖宫产的认知不足,精神紧张程度较高,因恐惧手术失败、惧怕术后疼痛感,所以在围术期有心率过快、血压波动较高等应激反应存在,进而导致相关治疗受到影响[1-2]。针对上述情况,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应用科学的麻醉方案外,还应重视麻醉护理干预的开展。个体化麻醉护理模式具有针对性特征,属于一种全面、整体的护理形式,利于促进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改善。同时,此种护理形式更为关注患者的感受,利于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3-5]。本研究随机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1 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0 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评价个体化麻醉护理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 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 例。参照组产妇年龄24~38 岁,平均(30.10±2.45)岁;孕周37~41 周,平均(39.23±0.56)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4~38 岁,平均(30.10±2.45)岁;孕周38~42 周,平均(39.18±0.6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剖宫产指征,单胎妊娠者[6];②知情同意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试管受孕者;②伴有严重精神障碍者;③有麻醉禁忌证者;④合并心、肝肾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产妇术前,行常规访视,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在产妇入室后,仔细检查、核对其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等。手术注意配合,加强保暖。观察产妇手术期间的有关体征指标,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于处理完成后详细记录。以抚触等形式安抚产妇的紧张情绪,引导其对新生儿的容貌进行想象,使之术中放松。记录产妇的术中出血情况,做好手术器械的传递工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对病人体征进行监测,判断是否有异常,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观察组采取个体化麻醉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术前干预。在产妇术前1 d,由手术室护理人员主动开展产妇的访视工作。访视过程中,需要掌握产妇的一般情况,并充分分析其心理特征。在评估产妇认知程度的前提下,为其讲解有关手术、麻醉的知识,以此提高其对麻醉、手术的认知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开展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到仪表端庄,且全程面带笑容,确保态度和蔼。特别是与产妇交流期间,应充分尊重产妇,使之感到被关爱,进而减轻其术前焦虑、恐惧感。针对产妇的负面情绪,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并予以心理支持,旨在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基于此,患者术前心理、生理等,均能够处于较为稳定、舒适的状态。②麻醉期间护理。产妇进入手术室前,应预先调整房间的温度、湿度、光线等。向产妇简单说明手术室的环境情况,减轻其陌生感。另外,配合麻醉医师、临床医师,协助产妇摆放为合适的体位。予以产妇非手术部位一定的覆盖、保暖。产妇麻醉过程中,与之积极沟通,从而帮助其转移注意力。③术中护理。在手术前,提前向产妇说明麻醉起效后仍能够使之保持清醒的状态,提醒其娩出胎儿期间会有一定的牵拉感。因镇痛、镇静药物会影响胎儿,所以在胎儿娩出前,不应用麻醉药。对于此种情况,鼓励产妇积极应对,并让其有牵拉不适感时对呼吸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在临近分娩胎儿时,可以以抚摸产妇头面、手臂、肩膀的形式使之获得鼓励、抚慰。在胎儿娩出后,将胎儿抱到产妇面前,让其亲吻胎儿,使之母爱被激发。④术后护理。产妇麻醉消失后,需要及时与之沟通,向其说明镇痛泵的相关情况。告诉其镇痛泵的使用方法、优势、缺点等。在剖宫产术后,受到子宫收缩的影响,产妇会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感。而宫缩存在属于避免产后出血、加快子宫修复的关键所在。应用镇痛泵的主要目的即帮助产妇减轻切口所致的疼痛,并非抑制宫缩所造成的疼痛。这就需要告诉产妇宫缩疼痛属于正常反应,让其选择转移注意力等形式度过疼痛期。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告诉其尽早下床活动的必要性。从哺乳、育儿等方面予以产妇指导,使之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生儿养育方面,从而增强其幸福感、安全感,最终达到稳定其情绪,减轻其疼痛感的目的。
①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记录产妇术后2 d、3 d的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简表评价,从躯体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角度进行评析。各项分数0~100 分,评分越高,则质量越高。②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 分。分值越高,提示产妇痛感越明显。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发生腹胀、切口感染、术中低体温产妇的例数。④比较两组情绪状态。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检验患者的情绪状况。焦虑情况评分:轻度50~59 分;中度60~69分;重度>69 分。抑郁情况评分:轻度53~62 分;中度63~72 分;重度>73 分。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1 d,各组生活质量波动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 后,两组各项数据均较入院时高,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指标升高幅度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5)参照组(n=45)t 值P 值躯体功能干预1 d 57.60±4.1757.58±4.220.0220.982干预3 d 86.58±4.1579.68±4.777.321<0.001情感职能干预1 d 60.03±5.2560.70±5.240.6060.546干预3 d 88.59±6.4581.58±6.715.052<0.001心理健康干预1 d 58.80±3.4258.78±3.330.0280.978干预3 d 87.02±3.1781.73±3.257.816<0.001角色功能干预1 d 60.37±4.0560.42±4.100.0580.954干预3 d 86.98±5.3779.01±5.257.119<0.001生理功能干预1 d 61.04±3.3160.92±3.270.1730.863干预3 d 88.73±3.0280.58±3.1112.612<0.001总体健康干预1 d 62.60±4.1762.24±4.120.4120.681干预3 d 89.23±5.1582.31±5.246.318<0.001
干预4 h、8 h、12 h、24 h,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5)参照组(n=45)t 值P 值干预4 h 6.29±0.377.30±0.4112.268<0.001干预8 h 7.01±0.037.60±0.2615.122<0.001干预12 h 6.87±0.238.28±0.2925.554<0.001干预24 h 3.56±0.424.01±0.295.914<0.001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前,两组情绪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等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情绪状态比较[(±s),分]
表4 两组产妇情绪状态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5)参照组(n=45)t 值P 值焦虑评分干预前54.29±3.0954.31±3.260.0300.976干预后25.56±2.1934.72±2.6118.035<0.001抑郁评分干预前57.60±4.1057.57±4.220.0340.973干预后23.80±2.0130.27±3.2911.257<0.001
近些年,二胎、三胎等政策不断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积极备孕。但是在这些家庭中,产妇的年龄相对较高,分娩风险高,外加身体等多因素影响,致使其无法采取自然分娩的形式,这就导致剖宫产人数逐渐增多[7-8]。剖宫产手术具有创伤性,术中需要配合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案,以此确保胎儿顺利取出,维护母婴生命安全。同时,妊娠期间,妇女的病理、生理等均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就使得其对麻醉要求的提升。其中腰硬联合麻醉属于剖宫产常用的麻醉形式,不仅能够达到显著的镇痛效果,还可提高剖宫产手术有效性。但是在具体应用期间,麻醉方案易抑制产妇的中枢神经系统,这就需要重视护理方案的实施,以免产妇、胎儿受到不良影响。
个体化麻醉护理模式以麻醉方案为基础,在产妇的围术期应用,旨在确保麻醉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改善产妇预后[9]。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参照组的17.77%,观察组焦虑评分(25.56±2.19)分、抑郁评分(23.80±2.01)分均比参照组低(P<0.05)。王绮雯等[10]相关研究指出,研究组焦虑分数(42.80±2.35)分、抑郁分数(43.10±2.3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应用个性化麻醉护理模式,通过不同时间节点与产妇进行交流,可使之掌握有关剖宫产、麻醉的更多知识、注意内容等。在此情况下,产妇对麻醉、手术的恐惧程度减轻,焦虑感缓解。与此同时,为产妇创造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利于促进其接受麻醉手术期间的舒适感[11]。在此情况下,麻醉操作、手术等,均能够顺利完成。疼痛不仅是生理现象,而且还是心理、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化麻醉护理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其痛阈、耐痛阈。
本研究结果可见,干预3 d,观察组总体健康(89.23±5.15)分等生活质量指标均比参照组高(P<0.05)。汤敏彦[12]有关研究指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9.57±7.38)分高于对照组,这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究其原因,在术中安抚产妇的情绪,能够使之焦虑、恐惧感减轻,进而降低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应激反应。同时,分享给产妇更多的手术、麻醉知识,可促进其分娩信心、自我控制感提高[13-14]。在此情况下,产妇的生理、心理舒适度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时间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24 h 疼痛程度评分(3.56±0.42)分低于参照组(P<0.05)。于文姣等[15]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24 h VAS 疼痛评分为(2.14±0.59)分低于对照组,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就个体化麻醉护理而言,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并且还可强化护患之间的互动,进而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个体化麻醉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而且还可减轻其疼痛感。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