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妹子,陈丽珍,庄白婷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福建泉州 362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保健中心,福建泉州 362000
在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逐渐加剧的过程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现阶段临床中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心脏搭桥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对心肌血运进行再建,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1-2]。然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心脏搭桥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及神经,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所以临床中应为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改善,同时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心脏搭桥术后围术期开展系统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让手术疗效得以保证,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3-4]。行为转变理论是将社会心理学当成基础,认为个体行为变化过程是持续推动的,应按照动机和需求在各个阶段制定个性化的计划,通过对患者进行积极引导,让其构建健康的行为[5]。本文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60例心脏搭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行为转变护理对心脏搭桥患者生存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心脏搭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62~26.44 kg/m²,平均(22.34±2.26)kg/m²;年龄56~74岁,平均(62.62±5.46)岁;病程1~5年,平均(2.25±0.61)年;手术方式:27例体外循环,3例非体外循环;搭桥支数:16例1支,10例2支,4例3支;文化水平:10例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BMI 19.02~27.05 kg/m²,平均(22.41±2.11)kg/m²;年龄55~72岁,平均(62.85±5.62)岁;病程1~4年,平均(2.17±0.67)年;手术方式:28例体外循环,2例非体外循环;搭桥支数为:17例1支,10例2支,3例3支;文化水平:11例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满足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6],经影象学检查、临床症状体征证实;首次择期接受心脏搭桥术治疗;预计生存期超过1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无精神病史;意识清楚;签署知情同意书;住院时间≥3周。
排除标准:急诊手术者;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躯体疾病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力衰竭者;严重肝肾脑功能障碍者。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术后伤口进行密切观察,对管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加强心电监护,对出入量、生命体征进行准确记录,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向临床医师及时反馈;患者的饮食应该以容易消化、低脂低盐食物为主,坚持少量多餐的基本原则,排便应注意保持畅通;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药物知识,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定期复诊。
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其提供行为转变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护理小组的组建。成立康复小组,小组成员包括2名心血管专科护士、主任医师1名、心脏康复专科护士1名、心理咨询师1名,小组组长为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监督和指导小组工作。小组成员接受心脏康复训练、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工作,录制健康宣教视频,具体内容有情绪管理、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药物指导、自我监测等。
(2)具体措施。①前意向阶段: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指导,如病友交流会、疾病知识图册、病区宣传栏、影像视频资料、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知识讲座等,对患者进行引导,让其能初步了解到不良健康行为对疾病的不利影响,让患者能关注不良生活行为,提高其疾病管理能力。②意向阶段:向患者再次强调行为改变对改善心脏搭桥术预后改善的意义和作用,介绍经典案例,充分激发患者行为转变的潜能,让其能尽快进入到下一阶段;每周定期向患者播放健康教育的相关视频,通过纸质和视频资料,为患者提供一对一指导,丰富患者的健康行为知识,显著提升其认知程度,强化其保健意识。③准备阶段:对患者进行引导,让其能积极参与到疾病管理当中,与医护人员共同制订科学的行为目标,设置开始、结束行为转变的时间。比如针对术后康复锻炼,应结合患者的运动能力、病情特点、年龄等,制订科学和规范的运动锻炼计划,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如广场舞、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采用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充分激发患者锻炼激情。告知患者在运动时应加强自我检测,在发生不适时应及时暂停运动,讲解和指导自我急救知识。④行动阶段:认真做好行为转变进展的反馈、评价,以更好落实行为转变。首先应协助患者养成科学和良好的康复锻炼方式,叮嘱患者对身体感受、运动时间与方式等进行记录,养成良好习惯,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其次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与患者共同制订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自我承诺、强化管理、行为转变替代选择、实施目标的具体内容,在患者出院后的前2个月,定期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每隔2周随访1次,了解患者近段时间内的行为转变情况,如果患者行为转变良好则应肯定,如果患者转变不佳则应进行鼓励,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后期则进行1次/月电话随访。最后在行为维持阶段,应定期组织开展病友交流会,1次/月,让患者讲述出院后的自我管理经验、心得;利用专题讲座、电话、微信等进行定期随访,评估自我管理情况,强调医护人员、社会、家庭支持的作用,减轻外部不良刺激所导致的不良行为,让患者的健康生活状态保持持久、稳定。
①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选择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ire, SAQ)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7],评估维度包括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活动受限程度,每一维度的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与生存质量表现为正相关;入院时(护理前)进行首次评估,护理半年后(护理后)再次评估1次。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 Scale, SDS)对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评估,SAS量表的评估内容一共20项,量表满分为20~80分,SAS评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SDS量表的评估内容一共20项,量表满分为20~80分,SDS评分≥53分则判断为其具有抑郁情绪;分值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表现为正相关;入院时(护理前)进行首次评估,护理半年后(护理后)再次评估1次。
数据运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研究组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值P值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值P值时间护理前护理后疾病认知程度55.34±3.75 54.65±3.47 0.740 0.463 70.53±6.56 79.35±5.39 5.690 0.001心绞痛稳定状态58.59±5.71 58.51±5.77 0.054 0.957 72.37±6.55 81.28±6.07 5.465 0.001治疗满意程度53.58±6.28 52.94±5.96 0.405 0.687 71.12±6.16 78.63±6.41 4.658 0.001心绞痛发展情况52.61±5.08 52.73±5.23 0.090 0.929 70.73±6.16 77.35±5.38 4.433 0.001活动受限程度56.76±4.63 56.55±4.55 0.177 0.860 71.33±5.24 78.15±4.91 5.202 0.001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值P值SAS护理前54.42±4.38 54.18±4.15 0.218 0.828护理后46.33±3.26 41.16±2.97 6.421 0.001 SDS护理前55.57±4.87 55.26±4.27 0.262 0.794护理后47.48±3.36 42.47±2.16 6.596 0.001
冠心病现阶段已成为了居民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心脏搭桥则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是利用血管桥对心肌血运进行重建,进而来对心肌缺血进行缓解,对心绞痛症状进行改善,让心功能损伤有效减轻[8-9]。然而心脏搭桥术却不能对冠脉生物学进程进行改变,并没有从本质上消除冠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风险,还需要通过系统和规范的康复手段来改善术后效果[10]。冠心病属于行为相关性疾病之一,患者的自我健康行为与术后康复效果密切相关[11];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住院期间患者能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和健康的行为方式,然而在患者出院之后,缺少专业化和连续性的医护指导,因为缺少监督,所以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导致其重复过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12-13]。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如果只是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并没有改变过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对心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再入院率增加[14]。
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了行为转变理论,应对受试者各个阶段的不同心理需求进行密切关注,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引导,加强行为支持,进而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实现人群健康[15]。行为转变理论最初是用于干预吸烟行为,其效果已得到了肯定,最近几年,行为转变理论开始在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16]。董敏等[5]研究发现,干预组手术后的SAS评分为(45.32±3.05)分、SDS评分为(43.52±2.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54±3.44)分、(49.52±3.41)分(P<0.05)。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干预能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显著改善。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的SAS评分为(41.16±2.97)分,SDS评分为(42.47±2.1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33±3.26)分、(47.48±3.36)分(P<0.05);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采用行为转变护理干预,让患者充分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与手术过程,防止患者因不了解相关知识而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另外通过对患者的错误行为及不合理认知进行纠正,也能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缓解。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的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为心脏搭桥患者提供行为改变护理,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采用行为转变护理,对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有效培养,显著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及不良嗜好管理、情绪管理、症状管理、自我监测等能力,尽量减少对病情控制不利的因素,巩固手术效果,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改善生理功能状态,活动受限程度有效减轻[17]。除此之外,采用行为转变护理,结合患者的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行为转变对策,让护理干预更加切实可行,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纠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来改善心功能,显著提升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为心脏搭桥患者提供行为转变护理干预,能让其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