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相近的消化系统疾病常用中成药须细辨

2024-01-03 21:50:04吕薇
药物与人 2023年3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牛黄消食

吕薇

都说“民以食为天”,但吃饭不健康、饮食不规律,甚或不良生活习惯、情绪问题等都可诱发消化系统疾病。面对这类疾病的困扰,相比西药,很多人更愿意选择中成药来治疗。在这些中成药中,有一些品种的药名极为近似,但是作用有区别—一旦弄混,不仅治不了病,还会让病情“雪上加霜”,故服用前还需多加了解。下面,为方便大家准确选药、合理用药,药师就对其中几组中成药做简单介绍。

一、护肝片与护肝宁片

护肝片主要由药性寒凉的药物组成—其中,柴胡苦辛微寒,疏肝理气,解郁止痛;茵陈味苦微寒,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板蓝根、猪胆粉、绿豆也属寒凉药物,能清热解毒,且绿豆还具有健脾和中、渗利湿热的功效。再配以五味子护肝,可降低转氨酶。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消食之功,可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属肝胆湿热证者,症见乏力、食欲差、尿黄、腹胀、大便黏腻不爽、舌苔厚或苔黄腻者。服用前,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因整体药性偏寒凉,脾胃虚寒、脾肾阳虚、水湿泛溢者不宜用。②肝细胞轻、中度损伤,或转氨酶轻、中度异常者,可单独使用护肝片;转氨酶高于5倍上限或持续增高者,建议联用其他保肝或退黄药物。

护肝宁片的药物组成中既有清热药,又有活血药。具体来说,垂盆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还可降低转氨酶;丹参凉血活血;虎杖清热解毒祛湿;灵芝益气血,扶正培本。因此,该药不仅清热利湿退黄,而且舒肝化瘀止痛,用于治療湿热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脘胁胀痛、口苦、黄疸、胸闷、纳呆;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另外,临床曾用护肝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甘油三酯。

二、温胃舒胶囊与养胃舒胶囊

两者都是常用的胃病类非处方药,均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它们的组成中均含党参、陈皮、山药等益气健脾类药物,说明对于脾胃虚弱的治疗具有相似之处。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温胃舒胶囊中还含有附片、炙黄芪、肉桂、肉苁蓉、白术、补骨脂等重在温脾肾、散寒气的药味,是治疗虚寒型胃病的药物。这类胃病常见的症状就是不能吃冷食,患者一吃就胃痛、腹泻;或者常感到腹中虚寒,用手按或用热水袋温敷会舒服一些。养胃舒胶囊中含北沙参、玄参,滋阴的同时还能清热,是治疗胃阴亏虚型胃病的药物,用于胃脘隐隐作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

再补充一句:在胃病的辨证分型中,胃寒不仅有虚寒,还有实寒,而胃热不仅有虚热,还有实热—非虚寒不可用温胃舒胶囊,非虚热不应选择养胃舒胶囊。所以,两者的适应证完全不同,服用前需先明确诊断。另外,养胃舒胶囊中含有辛热的干姜,孕妇慎用。

三、胆康胶囊与胆宁片

胆康胶囊组方中,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栀子、大黄清热泻火、通利二便,蒲公英清热解毒,郁金、柴胡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人工牛黄清热解毒,薄荷素油清热利胆。该药有舒肝利胆、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感受湿热之邪或酒食伤脾,瘀血或砂石阻滞胆道、胆汁外溢所致的右胁疼痛、胁肋胀痛,以及身目、小便发黄等;急、慢性胆囊炎,以及胆管结石见上述证候者。需要说明的是,该药组方中的药味偏寒凉,脾胃虚弱者慎用。

胆宁片的组方中不仅有清热药、理气药,还有消食药。方中,大黄、虎杖清热利湿;青皮、陈皮、郁金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山楂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白茅根清热利尿。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的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服用前,需注意以下两点:①两者均含泻下药大黄,若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注意减量;孕妇慎用。②两者都含郁金,与含丁香的苏合香丸、紫雪散等药同用时要慎重,因为郁金和丁香属于“十九畏”的配伍禁忌,需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四、加味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

首先,两者都是在元朝医家朱丹溪创立的千古名方“保和丸”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中成药,均属于消食导滞药。

加味保和丸相比保和丸少了寒性药连翘,因此不伤阳气;同时,它还额外增加了5种药,分别是有健脾作用的白术和能行气的厚朴、枳实、枳壳、香附。该药适用于积食而脾虚的患者,症状表现为胃胀、腹胀、便秘、痰多等。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含有枳实、枳壳等妊娠禁忌药,孕妇慎用。

至于越鞠保和丸,其组方中的栀子在《名医别录》里被称作越桃,而川芎在《左传》中名为鞠穷—朱丹溪从“越桃”与“鞠穷”中各摘取一字,定为药名的前两个字。方中以香附、木香舒气解郁、宽畅胸膈;以苍术健脾祛湿;以神曲、槟榔健胃消食;配栀子清泻郁火;用川芎活血行气。群药配伍,有舒肝解郁、开胃消食之效。适用于气食郁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倒饱嘈杂、纳呆食少;大便不调、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此外,该药还可以疏散各种郁结,如情绪的郁结、肥甘厚味的郁结、不运动导致的痰湿郁结、气血凝滞瘀阻等。服用前,需注意以下两点:①该药的适应证是实症,特别虚弱的人慎用。因方中含苍术、木香、川芎等药性温燥之品,尤其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②孕妇慎用。

五、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和胃丸

香砂养胃丸在二陈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枳实、豆蔻、厚朴、生姜、大枣等温热性中药,加强了行气、温中、化湿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湿气较重兼气滞所引起的胃脘隐隐疼痛、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状遇寒或受凉则加重)。需要注意的是,胃痛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香砂养胃丸。

香砂和胃丸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增加了枳壳、莱菔子、山楂、六神曲、麦芽等药,增强了健胃消食、行气化滞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饮食积滞兼气滞所致的消化不良、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大便不调等。服用前,需注意以下三点:①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②孕妇忌服。③因含六神曲、半夏曲等香燥药及有回乳作用的炒麦芽,哺乳期妇女慎用。

六、舒肝止痛丸与舒肝和胃丸

两者都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胀满、脘腹疼痛、呕吐酸水。

比较两者的组方,发现其中有8味药相同,分别是香附、白芍、木香、郁金、白术、柴胡、陈皮和莱菔子—这些药主要负责疏肝理气。

所不同的是,舒肝止痛丸中还含有川楝子、延胡索、川芎、生姜、当归、半夏、赤芍、黄芩、薄荷等,增强了活血止痛的作用—其中,延胡索有明确的止痛作用。另外,舒肝止痛丸中含妊娠禁忌药,孕妇慎用。

舒肝和胃丸的特有成分为药性偏温的佛手、广藿香、焦槟榔和乌药等,属于理气药和化湿药,能行气祛湿。需要注意的是,肝胃郁火所致的胃痛、胁痛、胃脘灼热患者慎用。

七、牛黄清胃丸与牛黄清火丸

牛黄清胃丸组方中含有黄芩、黄柏、栀子、连翘、人工牛黄、生石膏等大量苦寒的清热药,可以直折肺胃心的实火,其中清胃火的生石膏用量最大。此外,还含有大黄、牵牛子、番泻叶、枳实等,能泻下热结,荡涤肠中积滞,引三焦实火从大便排出;菊花、薄荷清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且可消肿;桔梗、甘草解毒利咽;玄参、麦冬清热养阴,润咽喉;冰片散结热,消肿止痛。该药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功效。用于心胃火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便秘严重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忌服;年老体弱者慎服。

牛黄清火丸可以清上中下三焦的实火,但药效比较分散,针对性也没那么强。其中,黄芩清上焦肺火;人工牛黄清心凉肝,泻火解毒;大黄荡涤肠胃实热,使热邪从大便排出;桔梗宣通肺气,丁香温中降逆,减缓大黄、黄芩之苦寒。山药调脾养胃,以防泻下伤正。雄黄解毒避秽;薄荷脑、冰片宣散透热,消肿止痛。诸药配合,起到清热、散风、解毒的作用。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用;因含有毒性中药雄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八、气滞胃痛颗粒与荜铃胃痛颗粒

气滞胃痛颗粒组方中包含源自《伤寒论》的“四逆散”。四逆散为调和肝脾的名方,其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肝敛阴,枳壳行气宽中除胀,炙甘草调和诸药。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能疏肝理气的醋香附和止痛的延胡索,使全方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这类患者的胃疼,一般发生在生气后,一生气就感到胸闷、胃疼、胁肋胀闷。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含有妊娠禁忌药枳壳,孕妇慎用。

荜铃胃痛颗粒是在古方“金铃子散”(延胡索、川楝子)和“左金丸”(黄连、吴茱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出自中医泰斗董建华院士的临床经验方。方中,荜澄茄、吴茱萸有散寒止痛之用;黄连、大黄可清热;延胡索活血;川楝子、香附、香橼、佛手具有理气的作用;海螵蛸、煅瓦楞子可以制胃酸。本品具有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包括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以痛为主,痛连两胁,痛有定处,疼痛持久难忍,食后或入夜痛重,或痛及胸背,饮食不振,嗳气,反酸等。服用前,需注意以下两点:①孕妇禁用。②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用。

在這里还要提醒大家:①由于中药都是有偏性的,上述中成药均不宜长期服用。②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③忌生气、恼怒、郁闷等不良情绪。

中成药名称相近的品种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药物组成了解它们在功效上的异同。最后,希望以上总结能帮到大家,正确辨药,合理选药,战胜消化系统疾病,健康快乐地生活。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牛黄消食
消食药膳方
牛黄应用有门道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6
姚淮芳应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法治疗汗证经验
培育牛黄替代人工牛黄之牛黄降压胶囊对SHR大鼠的降压作用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24
我家秘方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疏肝理气清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只是喝酒
金山(2016年6期)2016-07-14 21:50:13
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抱龙片中7种成分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21
疏肝理气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研究运用进展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