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万里
【摘 要】民族舞剧是一门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的艺术,它在保留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通过音乐的创新和表达方式的现代化,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演出。民族舞剧也是一种地域特征比较明显的艺术,很多地区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剧。民族舞剧表演过程中,其音响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剧目的整体呈现,甚至会因此影响表演的专业水准。所以,话筒扩音工作成为其中非常重要一环。本文将探讨在民族舞剧表演过程中话筒扩音技巧如何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为剧目表演加分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在文化传承、审美体验和创作技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舞剧 话筒扩音技巧 传统元素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9-0031-06
民族舞剧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它通过舞台表演和音乐创作,将社会文化和故事传达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音响效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话筒扩音技巧将旋律、和声、节奏和歌词等元素充分释放,将故事情感深刻地表达出来,是音响专业人员不断探索和期待突破的问题。民族舞剧利用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对审美客体进行写意表现。而在民族舞剧音乐创作中,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之间的融合是一项复杂而精妙的任务。如何在音乐中保留传统的文化特色,同时又不失现代的创新和表达方式,是许多音乐创作者和音响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民族舞剧是一种地域特征比较明显的艺术,各地区、各民族一般会在民族节日或者民俗活动中表演民族舞剧,但有很多地区并没有优质的演出硬件。而一旦经典剧目被搬上舞台,其音响效果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剧目整体的呈现,甚至会因此影响表演的专业水准。所以,话筒扩音工作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民族舞剧的艺术特征和发展现状
从民族舞剧的发展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开办了艺术类学校,而在此之前,民间剧种一般都是戏班或者是师承的方式进行传承。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族舞剧开始成为戏曲学科的一个分支。随着学院教育理论化的不断深入,民族舞剧在广泛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然而,人们要想看到原汁原味的剧目,更多的是在地方舞台上,比如各种形式的庙会、灯会,庆丰、婚嫁等活动中。现在也有很多主题文化街区进行演出,比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城、成都的宽窄巷子、贵阳的青岩古镇等。这些热闹场合,利用文旅融合发展的需求,将本土特色的舞剧植入到景点,让景点的热度带动民族舞剧的普及。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不均衡,再加上旅游产业所希望的快消费,对民族舞剧的音响效果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很多旅游点的观众其实是很难进入拥挤的人群享受剧场观看的效果的,所以这场剧究竟能不能给旅游点加分,关键点就落到了音响上。作为整场剧目的音乐总监,更应该注重话筒扩音技巧的使用,让话筒扩音技巧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增添剧目的艺术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族舞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艺术表演的舞台在跟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民族舞剧开始登上绚丽的大舞台,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之林中的一员。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民族舞剧作为一个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尚,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文艺作品虽然是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创造,但其背后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发展状况、思想智慧、兴衰更替。时代需要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作为一名从事舞台扩声技术多年的工作者,笔者现将自己对民族舞剧中话筒扩音技巧的一些思考和实践经验做一个梳理。
二、民族舞剧中的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
传统元素在民族舞剧音乐创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元素可以是特定的旋律,可以是乐器、歌词、舞蹈等,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音乐创作中,有助于弘扬民间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传统元素在音乐中的运用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它们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特定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这一文化。例如,中国的京剧以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和传统戏曲唱腔而聞名,这些元素在音乐创作中得以传承,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元素常常与特定的情感和情节相联系。在音乐创作中,通过运用这些元素,作曲家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情节,而观众也因为熟悉这些元素,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剧情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音乐总监利用这些传统元素,更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整地呈现出来。传统元素也可以为音乐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这些元素都是丰富的创作资源,可以用来创造新的音乐作品。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音乐语言相结合,作曲家可以创作出新颖的音乐作品,为观众带来新的艺术享受。
尽管传统元素在音乐创作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现代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表达能够使音乐更具现实感和吸引力,更容易让当代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如果说传统元素是一杯陈年的老酒,那现代表达就像一幅生动的油画。当代观众常常具有不同的审美和文化背景,因此传统元素在其心中可能缺乏吸引力。为了吸引更多观众,音乐创作者需要使用现代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让作品更富有现实感和时尚感。这样,民族舞剧音乐创作就能够跨越年代,留住观众的心。现代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音乐创作者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音乐理论,创造出更富有创新性的音乐作品。这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还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和表达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舞台需求和故事情节。现代表达还促进了跨界融合。音乐创作者可以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音乐流派和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音乐作品。这种跨界融合可以使音乐创作更加多元化,进而吸引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的观众,同时也可以丰富音乐创作者的创作经验。
三、如何通过话筒扩音技巧达到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效果
要想运用好传统元素必须对所选择的传统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包括其历史、文化背景、音乐特点以及在特定文化中的作用。通过深入了解传统元素,音乐创作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本质,知道如何将其有机地融入现代音乐创作及话筒扩音技巧中。了解传统元素需要研究相关文献、参考资料和传统表演的录音、视频。此外,与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艺术家或表演者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他们可以提供对于传统元素的深刻见解,包括其含义、演绎方式和重要性。深入了解传统元素还包括对其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的考察,音乐创作者需要了解这些元素在不同舞剧的情节、角色情感和文化传达中的应用,以便在创作过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一过程有助于确保音乐创作既尊重传统又具有创新性和现代感,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例如,有些京剧作品通过现代编曲和编剧,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这些改编作品保留了京剧的传统唱腔和音乐元素,但将其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尚感和现代感的演出。这种融合让京剧走出了传统舞台,吸引了新的受众。
采用现代编曲技巧包括使用现代的乐器、音效处理技术、和声进程和编曲技巧,以使音乐更富有现代感,同时保持传统元素的文化价值。现代编曲技巧可以为音乐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自由和表现力,通过引入现代乐器如电子合成器、数字鼓、吉他和声音处理设备,音乐创作者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声音和音效,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情感表达,这种多样性有助于吸引现代观众,使他们更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此外,和声进程也可以进行现代化改编。传统音乐常常采用的和声结构可以与现代和声进程相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流行音乐风格的音乐,这种融合可以使音乐作品增加对现代观众的吸引力,同时也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选择。常见的融合方法是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逐渐引入现代元素,可以通过在传统乐段中逐渐加入电子音效、现代和声进程或者更现代的编曲技巧来实现,这种逐步过渡有助于确保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之间的平衡,避免过于急切地改变音乐的基本特征。例如,许多民间故事和传统歌谣被改编成流行音乐,通过现代歌词和编曲吸引了年轻听众,这种改编保留了故事的核心情感和故事情节,但以流行音乐的形式呈现,使故事更具现代感,同时也为年轻一代传递了传统文化意蕴。
当音乐创作已经达到舞剧要求的艺术水准之后,如何通过话筒扩音技巧达到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效果就是最后整体艺术得以充分彰显的关键。为保留民族舞剧原有的民族特点和艺术独特性,在前期音乐制作中介入剧本创作和现场扩声融入音乐创作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探索。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据工程的运用,为舞台艺术打造了一种“标准化”的格局。这种“标准化”对话筒扩音技术的运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几乎所有的舞剧表演都是通过音乐播放的形式来进行的,即使是歌剧这样的外来艺术,除了演员发声时需要另外的话筒装置,其余几乎都是通过播放音响、借助外部设备完成音乐的输出,以达到提升艺术感染力的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让音响装置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想高度,也让舞剧甚至其他剧目的演出,更加依赖音响装置的使用。如此一来,针对剧目配套的音乐创作、录音、混音合成等就成为剧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音乐制作人会根据剧本的要求和舞剧的主题完成前期的创作工作,并在后期根据舞台实际大小、位置、观众人数等完成制作合成并选择适合本场剧目的话筒扩音设备,完成剧场的建筑声学设计和扩声工程。所以,这对音乐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可能,剧本创作初期,音乐创作就可以介入,通过“标准化”的音乐流程,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音响系统的优势,将音乐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完成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以舞剧《醒狮》、芭蕾舞剧《白蛇传》两部剧为例,这两部剧都是以舞蹈完成全过程叙事的剧目,剧中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文字表述,因此不存在文学母体的表达,这种情况就会失去语言推进剧目的优势;但换一个角度,也正是因为没有语言的介入,剧目的意义表达就完全依靠音乐关系的递进,也就更能表现出舞蹈家的身体语言和舞蹈艺术之美。两部剧目的音乐立足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民族史诗和神话传说通过舞蹈和音乐的媒介表达,给人带来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体验。这种艺术表达也正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成果。因此,音乐创作的提前预制,会让剧目获得更好的表现。但是,这样提前预制好的音乐模板对民族舞剧的表演也会带来局限。民族舞剧有时也需要现场演奏与播放音乐同步进行。上述的两个例子是少有的民族舞剧高端平台作品的展示。更多的时候,民族舞剧的表演是在旅游点、大剧场、社区舞台等,这需要有很强的现场感和灵活性,舞台上除了舞者声情并茂的表演,跟台下观众的互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时候,会使用传统的打击乐,例如锣鼓、唢呐、镲等。当现场使用传统乐器而不再使用音频播放的时候,话筒的功效就体现出来了。当传统乐器在演奏者的手中成为表达情绪的工具时,话筒就成了情绪传达的媒介,这就需要现场话筒扩音师考虑到各种乐器的音质区别,根据音质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话筒,并找寻合适的位置。
四、提升话筒扩音技巧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面的介绍,在民族舞剧的话筒扩音技巧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体思维
民族舞剧是一种多种艺术融合的艺术形式。话筒扩音等音效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剧目的整体呈现效果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彰显音乐的特殊性而远离了剧目的核心要义。所以,在整个音乐制作和话筒扩音的工作中,需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思维。如果是完全靠音乐播放,没有现场演奏的民族舞劇,那对于创作者来说,就不得不以前置思维进入剧目中,从创作初期就开始进行整体的设计和打磨;如果是现场乐器演奏跟音乐播放同步进行,则除了前置的音乐创作外,还要了解乐器的音色和特征,准备好相应的话筒设备,以满足舞台表现的需要。如果现场演奏乐器的位置是相对固定于舞台的某个区域,那么在前期音乐制作的时候就应该把该乐器演奏的声像定位到与舞台表演空间一致的位置上。整体思维,就是要将舞台上会产生的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到,并做好相应的调试。这对舞台总监或音乐总监的综合素养要求很高,所以舞台总监或音乐总监每次演出时都要做好应战的心理准备和整体的谋划。
(二)美学思维
针对不同环境、不同乐器现场拾音时的话筒选择也有讲究。除了实用性能外,话筒拾音的美学功能也很重要。话筒拾音更多是为了完善舞台的表演,而不是喧宾夺主,甚至影响舞台表演,所以美学思维是舞台艺术总监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目前舞蹈表演的正规舞台大多有良好的舞美装置。除了是完全靠现场演奏完成的“原生态”民间歌舞,可以考虑与之匹配的高灵敏度电容话筒之外,其他所有与播放音乐同步进行的演奏,最好都选择动圈话筒。电容话筒高灵敏度,如果运用不好,会将舞台上的噪声也拾取进来。比如返送音箱里的音乐声、电脑灯的电机声,甚至是观众手机的铃音等,都有可能被灵敏的电容话筒拾取。这样不仅降低了声音的清晰度,还很容易造成话筒回路啸叫。所以,此时选择动圈话筒不仅能解决噪声的问题,还能从美学上拥有一种设计感。
在舞台上,如果有演唱,尤其是独唱,可以优先选择胸别式小蜜蜂无线话筒,它跟手持话筒相比,不仅不会影响角色的形象,还能解放双手,更易于表演。如果是有多人演唱,而且演唱区域相对比较固定,则应该优先考虑话筒架的方式,但这对话筒架的搭建和音响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话筒架的搭建需要充分考虑美观,最好能在固定位置,并且让话筒线隐蔽,这样不仅可以让演员专注于表演,而且还能让台下的观众获得赏心悦目的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话筒架最好处于不影响舞美装置的角度,调整好话筒的指向角度和电平量,以确保有效的拾音距离,避免产生回馈回路啸叫,影响演出效果。在舞台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下,若有演唱部分,可以考虑吊麦的方式,这需要对电容话筒的指向范围、灵敏度、频率均衡曲线做精准的调试。
对于表演中有民族乐器参演的舞台,则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类乐器的音响大小,根据性质来调整话筒的位置。比如大鼓、排鼓、堂鼓、锣、大钹、镲等,其响度本身比较大,话筒摆放不宜太近。如果表演场地受限,也可以考虑在台口安放强指向型话筒。而对于声音优美、音量不大,且独奏功能明显的乐器,例如二胡、琵琶、笛子等,首先可以考虑无线小蜜蜂话筒,这样可以增加演员的自由度;其次可以考虑架式话筒,但摆放位置需要十分谨慎,以免影响演出人员的发挥。针对像朝鲜鼓舞这种移动式群奏的场面,可以考虑在侧幕和台口安放强指向性话筒;如果场地条件允许,也可以考虑吊麦。
(三)补位思维
众所周知,任何一场演出都要考虑至少两种的方案,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尤其是话筒拾音和扩音的问题,那就会影响整场演出的质量。所以,舞台音乐总监的补位思维很重要,A方案出现问题,就要立即启动B方案。对此,首先,要对演出的整体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剧目的主题和形式、音响输出要求、现场音响条件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其次,正式演出前要不断排练或演练。演练时,需要对现场的音响设备提前做好调试。在人手、设备等都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将音响话筒设备编成组,按组的方式来调控和把握,同时准备好另一组后备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保障万无一失。再次,要控制好音响设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要保持最佳表演效果,就需要不停地调试音响设备与观众的距离,尽可能地确保大多数观众能获得最佳欣赏效果。当然,这只能是大多数观众,没有办法确保每一位观众。从哲学的层面来讲,就是确保失误率最低,而不是享受率最高。最后,熟悉剧场的建声特性,对拾音话筒补充适量的混响或延时效果,让现场声音的空间感跟伴奏音乐更加融合统一。对拾音话筒的响度要做好整体控制,必要时可以手动变化拾音话筒组的音量,用适当夸张的动态以增加听觉冲击力和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四)创新思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放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章节。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构筑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加坚定地确认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各族儿女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优秀的民族舞剧的创作与传播,在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做到最好,创新的思维必不可少。
1.以表演促发展——民族舞剧创新性发展之路
在今天,以歌、舞、剧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艺不能再仅以其原生态的方式存在,而要结合现代的诸多舞台要素,以全新的面貌和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比如以传统内核结合现代包装打造的优秀剧目花灯剧《枫染秋渡》《盐道》《云上红梅》、音乐剧《嘎老》、民族歌剧《天穹的歌谣》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创造性发展。正是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挖掘性、可创新性,近年来各地区演职团体不断革新、不断发展,打造了许多经典作品。因此对于话筒扩音技巧的运用则会要求更高,需要的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也会更高。
2.树立“品牌”意识——民族舞剧精品之路
始终牢记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着眼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国各协会奖项、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等高端展示平台,打造体现地域特色、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艺术精品。所以,“品牌”意识很重要。然而大家知道,任何品牌、任何演出,后续的音效做不到位,也都是空中楼阁。因此,话筒扩音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艺术的问题。所以,改革演出团队机制,让整个团队处于良性发展之中,并通过话筒扩音等全方位的打造和制作,促进演出产业的发展,而不只是博一次眼球。
3.转变思想——民族舞剧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的多元分流,传统的舞台、剧场表演艺术生存空间不断萎缩,各文化演艺团体必须直面现实、转变思想,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同时注重发展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表演艺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新时代赋予文化演艺的职业使命。转变思想,把艺术生产纳入产业经营,这是文化产业的必经之路和自强之路。文艺演出在旅游文化市场释放的产业效应,证明了真正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在文化市场是有一席之地的。所以“练好看家本领”,不断把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打造出来一定有广阔的前景。
五、结语
民族舞剧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更需要做好话筒的扩音工作,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也是一个优秀的音乐总监需要提升的素养。但随着审美观念和音乐技术的变化,民族舞剧中话筒扩音工作也充满了发展机遇。传统元素在音乐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然而,现代表达是吸引当代观众、创造新颖音乐和促进跨界融合的关键,音乐创作者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传统元素、采用现代编曲技巧等方法融合这两种元素,创造出优秀的民族舞剧作品。
参考文献:
[1]刘婷.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2(05):33-34.
[2]黄珊珊.听“戏”品“韵”姜万通钢琴三重奏《戏韵》解析[J].音樂创作,2023(02):112-122.
[3]张艳.弘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3(01):133.
[4]张潇潇.乡村振兴视域下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11):85-89.
[5]张雅婷.全球化背景下苗族音乐的传播研究[J].时尚设计与工程,2022(05):45-47.
[6]安然.浅谈民族精神在舞蹈作品中的体现——以朝鲜族舞蹈为例[J].戏剧之家,2020(11):98-99.
[7]陈玉秀.雅乐舞的白话文:以《乐记》为例探看古乐的身体[M].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4.